2021-12-07 23:2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冬挺




泉州移民之信仰活动衍生的台湾谚语二则

 

陈冬挺


 

微信图片_20211207233558.png

1905年8月23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剪影(陈冬挺提供)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05年8月23日载:《我台人之迷信》。

台俗七月,各处盛开盂兰会,酒陵肉池,夸多○靡,糜费之钜,数见不鲜,罄竹难述。南方尚鬼,由来渐也,台北闢荒最迟,移住之民,多出漳泉籍。泉州向分五邑,爲晋、南、惠、同、安。晋南惠三邑人,曩在艋舺共建龙山寺爲公庙,同人亦在大龙峒建保安宫,安邑人即在艋建清水岩。春秋赛会。集合恳亲,犹会馆然……(下略)。

由以上报道可见,在清代台北地区的泉州移民社会中,早期以地域群分为三邑人(即晋江、南安、惠安等三县)、安溪人、同安人。三邑人建立了艋舺青山宫等庙宇以凝聚团结力量,并以祭祀观音菩萨的艋舺龙山寺为行政中心;安溪人则建立主祀清水祖师的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为信仰核心,同安人也在大龙峒兴建保安宫,以祭祀保生大帝。虽然上述泉属各县移民以自己家乡信奉的神祇作为主要信仰与精神寄托所在,但也从不排斥其他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的神明,见庙就拜,热衷祭神是大部分闽南人的习性。因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泉州移民在台湾的大多数冲突并非信仰之争,而是地域、宗族等利益与意气之争。而从泉州移民在台湾例行多年的信仰活动中,衍生出不少谚语,以下列举二例。

 

一、同安人大龙峒保安宫的谚语——“三月二十,人看人”

台北大龙峒保安宫香火是由同安人从漳州龙海白礁村(古属泉州府同安县管辖)的慈济宫迎请保生大帝分灵来台,道光十年(1830年)建成,主祀“保生大帝”吴夲,其诞辰为农历三月十五。但热闹并不仅限于这天,而是自农历三月初五到三月廿八间,同安裔的张、陈、黄、蔡、杜家族大姓,以及众庄中的连、郑、王、周、林、李、杨、叶、许、吴,每天轮一姓氏,请戏班演字姓戏。农历三月十三,举行宴王祭,叩谢神明护佑。在保生大帝诞辰的前一天,即农历三月十四,会有称为“力士会”的十余个阵头游街,是昔日大龙峒名闻全台的游艺节目。

上述这些活动似乎与谚语所述日期不符,其实大龙峒保安宫还配祀注生娘娘。注生娘娘俗称“注生妈”,是闽南、台湾一带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妇女的怀孕、生产,是许多不孕妇女或怀孕妇女的信仰寄托。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注生娘娘圣诞。因早期台湾社会较为保守,妇女甚少出门,唯有这一天,远近的已婚妇女、小姐、丫鬟等女子,全都群集保安宫,拈香祝祷,一时胭脂花粉、钗光鬓影,好不热闹。引得社会上一些读书人、劳动者乃至登徒子都纷纷乘机到庙中闲逛,品花评柳,大饱眼福,所以导致拥挤不堪,很多人根本挤不到神明前面,甚至由于人太多,连神明塑像都看不到,只能“人看人”了。

 

二、三邑人与安溪人之谚语——“二十三让你歹,十九二十你就知”

要理解此谚语,需要知道其背景。1853年(咸丰三年),三邑人与同安人为争夺艋舺的地盘,爆发了残酷的“顶下郊拼”(又称“四县反”)大规模械斗,夹在中间的安溪人,也受到牵连,于是同为泉州府属的三个群体之间失去了互信。这场大械斗属于自我认知不同族群间的武装冲突,对之后的北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不但同安人与三邑人势同水火,连安溪人与三邑人之间也心存嫌隙,于是衍生出如上这条谚语。

谚语中所谓的“歹“,即为凶悍之意,也有嚣张的意思。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十二、十三日这两天,让你嘚瑟,让你嚣张,到了十九、二十日,你就知道谁厉害。用于形容自我先行隐忍,而后爆发战胜对方的心态。

泉州府属的晋江、南安、惠安,号称“三邑”,“顶下郊拼”之后,三邑人在艋舺的势力最为强大。艋舺的龙山寺,分灵自泉州府晋江县安海龙山寺,龙山寺不仅是三邑人的精神象征,同时也是地方自治形态的政商指挥中心。艋舺龙山寺于每年的七月十二、十三日举办中元祭典时,全街市人山人海,弦丝华筵、热闹非凡。而在当地处于少数群体的安溪人,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安溪人大多信仰清水祖师,在艋舺建有清水岩祖师庙,其香火是由泉州府安溪县逢莱乡清水岩分香而来,该庙惯例于七月十九、二十日这两天举行中元祭典。当日,远在基隆、淡水、新店、三角涌、土城、秀朗等地的安溪信徒,纷纷赶到,群聚艋舺,所以三邑人有句俗话说: “十九、二十日,满街安溪仙。”

而平时被三邑人势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的艋舺安溪人,则在这一天举办排场盛大的祭典,且前来参加的同乡者众,大大地出了一口气,所以很自豪地说:“十二十三让你歹,十九二十你就知。”这是当年台湾移民时期弱肉强食的历史写照,也为当年人多势众好办事的社会,留下一句见证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