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的“彩虹桥”
杨新榕
风,轻轻地地鼓动着海浪,一波盖过一波,卷起层层白雪,拍打着海滩,急促的涛声,仿佛在诉说着海峡那边的故事。
崇武与台湾最近的距离不过97海里,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让崇武成为闽台两岸交流的主要桥梁之一。从明朝开始,崇武的船只和惠安獭窟下垵便开始了与台湾的经济贸易,两地的往来交流就像亲戚越走越亲密。
由于历史原因,“崇台”两地的交流断了几十年,两岸隔岸泪眼相望,一直在寻找正常来往的途径,而不是民间的私下接触。1979年的那场春风,让这片海域不再沉默,特别是崇武港正式对台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准后,作为福建省4个台轮停泊点和对台小额贸易点之一,接踵而来的轮船,仿佛交响乐般动听的汽笛声,顿时热闹了这座半岛大大小小的码头。
记得1981年的春天,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叫做李春成的崇武渔民与台湾渔民在海上进行水产品的交易,卖出了一些黄花鱼,无意间的闲聊,说起了崇武镇精致的石雕工艺品很适合当礼物,动了心的台湾渔民跟着他上了岸,到镇上转了一圈后,买了许多工艺品回去,第一笔闽台民间小额贸易由此诞生!让人们意料不到的是,这些台湾渔民带回去的工艺品在台湾卖得很好,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台湾渔民进港来买小工艺品及其他一些海产品,两岸间的小额贸易日益增多。许多台湾渔民都是带着自己和家人的照片来找影雕艺人,希望把他们的形象定格在石头上。
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两岸这种拆不散、打不断、隔绝不了的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岂是一道浅浅的海峡可以断绝的?就这样,盼了多年的台胞像候鸟一样,不顾风雨雷电的阻碍,一批、两批……携手回家,踏上魂牵梦绕的乡土。此时涛声依旧,那座老城墙,那个老城门,那幢老民居,还有两岸同样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风。
抚摸着长满了青苔的老城石头,无数老台胞落下了热泪。80多岁的台湾老兵张细山,尽管已经相隔几十年,回忆起往事依旧历历在目。那是1951年春,年仅17岁的张细山和本村其他16名渔民正常出海,在刚要撒网捕鱼时,却碰到了国民党部队,于是整船人被抓了壮丁,从此与家乡音讯隔绝。到了台湾后,张细山被强征入伍当了11年兵,扛过枪、打过仗、流过血。退伍后,张细山和同乡定居在基隆市三沙湾一带,从事捕鱼、补网、行船等行业。为了纪念生他养他的祖籍地,也为了让后代们永远铭记住自己在大陆、在崇武的根,他们商议,仍用家乡大岞村来称呼这个新聚居的村落。1987年,台湾一群大陆籍老兵凭着信念,成立了推动返乡探亲的组织。当年10月,台湾当局迫于压力,宣布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两岸交流之门由此打开了,白发苍苍的张细山跪倒在母亲坟前嚎啕大哭,几十年的情感破闸而出……从他开始,一条台湾与大陆的亲缘链条重新衔接上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延续下去了。
那个时代的大陆,经济还是非常落后,而张细山的家乡大岞村同样非常贫穷,为了带动家乡人一起富起来,张细山冒着被台当局处罚的风险,开着他那艘“鸿临33号”台轮停靠崇武港,从大岞村接走了福建省第一批渔业劳务30人,这是两岸开放后大陆首次向台湾输出渔工,为当地渔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如今,大岞村对台劳务输出少了,但两地交流交往却愈加频繁,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从落后的渔业村,建设成一个集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石雕产业为一体的新渔村。这份成就的背后,不知融进了张细山的多少心血和汗水。
领略了岁月的沧桑浩瀚,坚如磐石。一座古城抹不去的历史印记,厚重的根系故土的古老品格,值得我们静静地,静静地用心来细细品味。
伴随着掠过海峡的风,崇武和台湾的民间贸易交流,从1988年第一次大陆渔工登上台轮工作,到1989年第一座对台贸易专用码头的启用,从简单的水产品、石雕工艺品交易开始,对台轮提供的渔工劳务服务逐渐增多,每年都达数千人次,双方发挥了互补、互利、互促的作用。与此同时,台胞来崇武投资兴业的人也不少。崇武在台湾的乡亲有3万余众,台湾基隆港不仅设有崇武会馆,还建起了“大岞新村”。而在崇武镇上,也建了一条“台湾街”,吸引了不少进港的台湾渔民和来旅游的台胞,到这条街上游玩、饮食和购物。
在崇武和台湾的各种交流中,最根植于心的却还是相同的民俗文化和信仰,相同的血缘、相同的语言、相近的习俗,这些都让两岸百姓彼此相融,比如说妈祖。信仰妈祖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两岸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同样的信仰,让台湾同胞,从灵魂里感应到祖籍地深切的召唤。
地临滨海,山拱水朝,环抱周密,胜概独擅的崇武天后宫供奉的是黑脸三妈,是崇武半岛上一处较为引人注目的名胜古迹,它是惠安县一座历史较悠久、规模较大、影响较深、且与台湾有密切关系的妈祖宫,每年都有很多的台湾宫庙和信众来交流进香。
而在台湾的基隆中船路112巷,走过长长的阶梯和弯曲的道路,有一栋两层的红色宫庙。张细山当年刚到台湾时,和同村的村民一起出海捕鱼,隔三岔五小聚,乡情乡谊不断延续。秉持着家乡的传统观念,他们还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家每个月省出一笔钱,存进公共账户以备公用。1980年,村民用这笔钱买下了一所房子,立为宫庙,将一尊从祖地带来的妈祖神像迎进来奉祀。1993年,村民又集资重修宫庙,取名大岞东宫,其中一楼供讨渔回来的乡亲叙情谊、短暂休息,2楼供奉妈祖。宫庙落成后,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举行仪式祭拜妈祖,第2日则为同乡聚餐日。因为这是从家乡祖庙里带过来开庙分炉的香火,因此这里便成了大岞移民的精神信仰,想家了就会来庙里拜拜,和家乡说说话,感受故土的情怀。
不只是老台胞张细山有这样的圆梦情怀,他的大外甥女苏丽云也认为,两岸青年本来就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尽管年轻一代对故土的眷恋可能没那么深,可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人来大陆观光学习,这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自2013年第5届海峡论坛以来,张细山也每年都带领村民返乡,而且年轻人越来越多。他说:台湾很多年轻人并不真正了解大陆的实际情况,带他们回来,除了让他们真实了解,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传承,让他们看看祖辈们出生的地方,才能够体会得到先辈们当年艰辛的经历。
如果说,乡愁就是一根无形的线,那么近年来与台湾开展的各种交流,就是一座彩虹桥,架设在故乡与台湾同胞心里,引着他们踏上回家的路,古城脚下,圆了他们多年的梦。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