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说两岸·
台州人、台湾人与台湾道刘璈
汪毅夫
刘璈(1829—1887),字凤翔,号泳山,别号兰州。曾任浙江台州知府、福建台湾分巡兵备道兼理提督学政。刘璈在台湾道任上,同先后任督办台湾军务大臣、福建台湾巡抚的刘铭传发生尖锐冲突,史称“二刘交恶”。出于个人怨恨,刘铭传奏言:“包办洋药釐金董事陈郁堂,吞匿鹿港等口釐金四万六千余两,迭札提来辕讯究,竟敢抗延不到。台湾道刘璈有督办税釐之责。当上年秋,冬饷项支绌之时,应如何筹画,以备接济,顾持危局;事前既不查察,事后又不追还,显系通同作弊,已由臣檄令撤任”。刘璈终于因刘铭传状告的罪状“十八款”,而获刑“斩监候”“籍没家产”。
刘璈获刑后,浙江台州绅士在闽为之代缴追款,而得免其死罪。《清实录》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二十九日记:“闽浙总督杨昌浚奏:台州绅士在闽为已革台湾道刘璈代缴追款。得旨:著准其在闽呈缴,即行解部。并饬司严催。俟刘璈病痊。迅速起解”;八月十七日记:“刑部奏:已革台湾道刘璈完缴各款,请減等治罪。得旨:刘璈著減一等,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刘璈在流放地黑龙江病逝后,台州人为之举行公祭,台州举人王棻有挽联记刘璈在台州知府任上的治绩政声,联曰:“有利必兴,有害必除,灵越山川齐整顿;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明湖烟水永讴思”;台州人并为之建祠,台州举人王棻撰《前台州知府刘公祠堂记》,文中有“入国朝二百四十余年,守台者(汪按,指郡守台州者,台州知府也)五六十人,以刘公治绩为最”之语。
1920年,台湾人连横撰《台湾通史》成,于书中为刘璈立传。连横在《刘璈列传》里,除了详记刘璈在台湾道任上的治绩、在抗法斗争中的功劳,充分肯定刘璈的才能,并分析“二刘交恶”的由来、刘璈案的冤情。连横谓:“五月,防务大臣刘铭传至,经理台北,而以台南委璈。当是时,军务倥偬,需饷孔亟。道、府两库存银百五十万两。铭传令提五十万两,不从。又以兵备道加营务处,例得上奏,颇不受节制。铭传啣之。六月,法舰攻基隆败,再攻复败,士气大振。铭传忽撤兵失地。璈揭其短,且言李彤恩蒙蔽之罪。宗棠据以入告,严旨谴责,褫彤恩职。铭传愈恨之”;刘铭传状告刘璈罪行“十八款”,“语多不实”;刘璈案,“士论冤之”;“法人之役,刘铭传治军台北,而刘敖驻南,皆有经国之才。使璈不以罪去,辅佐巡抚以经理台湾,南北俱举,必有可观,而铭传竟不能容之”。刘璈在台湾道任上著《巡台退思录》三卷,刘铭传奏毁其版,台湾人连横访求得获其书,另有台湾人保存录本。台湾道刘璈著《巡台退思录》因台湾人访求、保存之功而得传世。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