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之美:从台湾古建艺术看中华传统文化
吴巍巍
台湾地区古建筑分布广泛,且装饰艺术丰富多彩,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主要承袭自其溯源地福建与潮汕地区,它们有色泽亮丽的交趾陶作品,有如鬼斧神工般雕琢出来的石雕、木雕、砖雕,有色彩缤纷的室内彩绘,有光艳夺目的彩塑造型,有造型各异的屋顶剪粘等。通过对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的审视,可窥探祖国宝岛的古建装饰作品中所呈现和反映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与内涵,进而提出两岸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类别丰富:台湾古建装饰艺术的表现形态
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的空间载体主要体现为宫观寺庙与民居建筑,尤其是以闽南式形态的古建筑装饰最为显著。台湾地区的宫观寺庙、宗祠和传统民居数量众多,大型建筑成百上千,小的更是不计其数。比较著名的有:台北行天宫、大龙峒保安宫、台北孔庙、艋舺万华龙山寺、木栅指南宫、基隆妈祖庙、金瓜石劝济堂、板桥妈祖庙和接云寺、三峡祖师庙、新庄大众庙、淡水清水祖师庙,宜兰广安宫,桃园大溪老街、李腾芳古宅、龙潭龙元宫、八德三元宫,新竹城隍庙、北埔姜氏家庙、中坜仁海宫、浦顶庙,台中林氏宗祠、清水祖师庙、丰原万选居,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云林麦寮拱范宫、北港朝天宫,台南大天后宫、武庙、西港庆安宫、南鲲鯓代天府,高雄代天府,屏东妈祖庙等。
台湾古建装饰艺术从表现形式和构成要素看,其主要的类别有:石雕、木雕、砖雕、彩绘、交趾、剪粘、泥塑(灰塑)等。
台中林氏宗祠
石雕。石雕是最为常见的装饰,多集中在门面及正殿部分。除了建筑装饰的作用,石雕还常用来安放柱梁、稳固门板上的构件。由于石雕构件坚固,不易损毁,更容易为人们所触摸观赏。
木雕。传统的装饰木作雕刻是依照建筑的架构材设计的,在不影响建筑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融合技巧和文化内涵,达到和谐美观。根据木雕在建筑中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技法,总体以平面浮雕为主,以架构的稳固为原则。
砖雕。也称砖刻,是指在墙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的一种建筑雕刻艺术,是古建装饰工艺中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砖刻在北方和江南地区主材多为青砖,福建北部亦多为青砖雕刻,而闽南地区则多为红砖雕刻工艺,并传播衍化至台湾古建中。
彩绘。在中国古建装饰艺术中,最迟到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彩绘了。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更是详细规范了官制的彩绘制度。彩绘的制作工序复杂。彩绘是建筑装饰最后的工序,小到斗拱,大到横梁、墙壁、板面及门面,都需要彩绘。
台南三山国王庙民屋顶剪粘
交趾。闽台装饰交趾陶的应用,源于广东省的石湾窑,旧称交趾窑。交趾陶在制作时融合了捏塑、绘画、烧陶的技艺,其轻便、易碎,多用于建筑高处的装饰,譬如屋脊、博脊(重檐,歇山顶屋檐上下层之间)、垂脊、牌头、山墙鹅头、悬隅等,色彩鲜艳,经久不变。
剪粘。剪粘,亦称剪花、嵌瓷,即将各种剪裁成形的玻璃片、瓷片粘于灰泥的表面。台湾的建筑装饰延续了闽南地区的传统,关于剪粘的运用十分普遍。剪粘多用于建筑装饰显眼的位置,譬如屋脊、牌头等处。剪粘的装饰往往对建筑的气势起到烘托的作用,显得生机蓬勃。
泥塑。也称为灰塑或彩塑,是利用灰泥本身的可塑性,由匠师在现场施工完成,无需烧制。将灰泥塑造成为装饰图样形状,待其干燥后再上以彩漆涂色。
二、内涵深刻:台湾古建装饰艺术中的思想文化
台湾建筑装饰工艺是民间传统技艺最重要的传承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创作中,有文化典征运用、汉语谐音的利用以及民间题材的发挥等。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古建装饰艺术一样,台湾地区的民间古建装饰艺术旨在求美观、祈吉祥、镇邪煞、寓教化、显富贵。其题材多出于古代文学典籍、历史故事、章回小说、神话传说、民间传奇等,如民众喜闻乐见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白蛇传》《杨家将》等。这些经典皆倡导或隐含忠孝节义之道德观,一个构图、一个隐喻、一副楹联、一句名言,都有警世教化的作用。
(一)宣扬忠孝节义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气节
常见的有体现“忠、孝、廉、节”精神的岳母刺字、哭秦庭、望云思亲、伯俞泣杖、二十四孝、杨震却金、苏武牧羊等故事的雕刻和彩绘作品。
台中林氏宗庙正门的一组石雕作品,即以哭秦庭、伯俞泣杖、杨震却金、苏武牧羊四个典故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廉、节的思想观念。“哭秦庭”典出《左传》故事“申包胥如秦乞师”。说的是春秋时期,楚人伍子胥因家族被楚王诛灭,只身逃亡吴国。临行对朋友申包胥说:“我必覆楚国!”申包胥说:“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后来,伍子胥果然率吴兵攻破楚国,申包胥乞请秦国出兵救楚。秦王不许。申包胥遂“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感动秦国,发兵救楚[1]。后世以“哭秦庭”来歌颂忠于祖国、忠于民族的精神。“伯俞泣杖”讲述的是人世间尽孝心的故事,典出明人程登吉的《幼学琼林》。“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2]“杨震却金”典出《后汉书》,是关于杨震为官清廉的故事。杨震曾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有一次,他路过昌邑,正巧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举荐的。当晚,王密拜见杨震,送上10斤黄金。杨震正色拒之,王密羞愧离去[3]。这个故事赞美了杨震为官一身正气、为人一世清廉的美德,这种美德也是两岸中国人共同追求的崇高境界。“苏武牧羊”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典出《汉书》的《苏武传》[4]。说的是苏武出使被扣留,匈奴逼迫其投降,苏武宁死不从,被流放在荒野牧羊。苏武手持汉朝符节,坚守了19年才返回。故事歌颂了苏武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强调中国人要有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弘扬的精神。
(二)尊重人才,追求个性解放与卓越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尊重人才、赞美人才、爱惜人才是一种美德,历史上流传许多求贤若渴的故事。台湾古建装饰艺术中的“四聘”题材,就是一种集中的表现。“四聘”乃尧聘舜、渭水聘贤、三顾茅庐和商汤聘伊尹,这些都是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告诫人们,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就必须起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表现了传统社会尊重知识、呼唤明主贤君、渴求大智慧的内容。
台湾古建装饰艺术中,常见的有以古人喜爱的牡丹、莲花、菊花、梅花组成的“四爱”主题的作品,寓意人各有志趣和追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唐明皇爱牡丹、茂叔爱莲、陶渊明爱菊、和靖爱梅等。“唐明皇爱牡丹”说的是有一年正值欣赏牡丹时节,唐玄宗兴致大发,对乐师们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应再唱旧乐词!”乐师李龟年急忙请李白作诗,李白乘着酒兴写下《清平调》三首。其中一首曰:“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从此,“唐明皇爱牡丹”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故事。茂叔爱莲、陶渊明爱菊、和靖爱梅,也都表现古人对花卉酷爱到痴迷的程度。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林逋)有诗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使其成为爱梅的代表人物,终身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梅妻鹤子”的佳话。
台湾民间建筑装饰还多以“四逸”(渔、樵、耕、读)为主题,如北港朝天宫的一组“渔樵耕读”石雕就很有代表性。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个基本职业,代表了民间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古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在于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对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此外还有以“四艺”(琴、棋、书、画)为主题,追求多才多艺的完美;有以桃园结义、空城计、华容道、关公明义、卧薪尝胆、水漫金山、三娘教子、太白醉酒、孔融让梨、辕门斩子、郭子仪拜寿等民间脍炙人口的故事为主题,提倡世人从善如流,追求卓越;有以家规家训、楹联名句为题材。凡此种种,都起到警诫后人的作用。
(三)鼓励世人励志进取,有抱负、有理想
台湾地区的古建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追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这种追求的写照。千百年来,读书求功名是人们始终坚持的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百姓最真实、最朴实的愿望。这些,都一览无遗地体现在台湾的各种建筑装饰之中。
台南三山国王庙的屋脊上,展示着鲜艳的菊花和一只色彩艳丽的公鸡,公鸡打鸣,意即“功名”,“菊”即“举”的谐音,整体寓意“功名高举”,简明扼要,寄托人们对读书入仕的期盼。
台中林氏宗庙的壁堵上,一幅水磨沉花“封侯”作品,体现人们追求高官厚禄的愿望,希望子子孙孙读书做官,出人头地,鼓励族人要追求知识、追求上进。“封侯”的整体构图是:树杈上骑着一只猕猴,在戏弄几只蜜蜂,其寓意是加官晋爵、封官封侯。
在台湾地区,关于读书上进的题材,还有“一路连科”的装饰,例如南鲲鯓代天府中有一幅由白鹭鸟和莲花组成的“一路连科”图案,寓意科举考试一路连连中第。
(四)集瑞祈福,向往美好的生活情趣
在传统的古建装饰艺术中,祈求吉庆、祈求平安、祈求多子多福、祈求长寿、祈求富贵的装饰题材比比皆是。
台湾建筑装饰作品中,常见有几个武士手持“旗、球、戟、磬”,如鹿港天后宫和北港朝天宫皆有,其谐音即是“祈求吉庆”。
集瑞题材的作品常以花瓶为主题。花瓶中不同的花,诸如茶花、荷花、菊花、梅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组花瓶平放着,配以底部的鞍座,寓意“四季平安”。
“狮炉象果”亦是传统装饰艺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在狮头山劝化堂,一只狮子驮着一只鼎或炉,“狮”谐音“世”,寓意世世平稳、世世平安、世世兴旺。大象则驮着一盘果实,有石榴、佛手等,寓意多子多福多寿。大象还常与牡丹或花瓶雕画在一个画面里,寓意太平有象、富贵有象等。
福在眼前、五福临门、福寿绵长、万福捧寿、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双喜临门、松鹤延年、天赐福寿、鹿鹤同春、长命百岁等美好的祝愿都体现在台湾地区的建筑装饰之中。人们还理想化地认为,神仙也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因此,各路神仙往往也成为装饰题材的主要内容,譬如人们常津津乐道的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仙翁贺寿、麻姑献寿、金龙献瑞、八仙过海等。
三、意义非凡:台湾古建装饰艺术与中华文化认同
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年久失修等原因,台湾地区民间建筑及其装饰工艺作品遭受了不可逆转的损毁。所以,对其进行抢救、保护不仅为我们探究这些装饰艺术的源流、风格以及制作的技艺提供历史的依据,从而证明台湾文化源自中华文化,还可以通过扎扎实实的田野调查工作,通过对各种艺术作品分门别类的摄影摄像、实地测绘、临摹绘制、图片资料数字化、建筑结构图表制作等,寻求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抢救、保护和传承的应对之策。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传统的技艺消失了,但资料文献的发现和利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我们应该梳理历史沉淀下来的台湾古建装饰艺术资料文献,通过学理探讨、学科建设和技艺实践传承等多层面联动,创立传统的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的数据资料库,形成“古建修护保存方法”,编制“传统技艺传习教材标准体系”,从而推进专业的认知、技艺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古建的修护等工作。
历史上,福建地区特有的古建装饰技艺传入台湾后,其装饰制作体系原貌尚存。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化的架构上和历史的视域中,寻找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的脉络,让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建装饰艺术的特色。同时,结合建筑、工艺、绘画、历史、宗教等学科知识,勾勒出台湾地区民间古建装饰艺术的全貌,使这些饱经沧桑的古建装饰艺术珍品成为台湾文化与福建文化、与祖国大陆中华文化同根、同源、同宗、同祖的历史铁证,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
中国古建装饰艺术在台湾地区建筑场域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两岸中华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性基础之一。台湾地区古建装饰艺术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实际上,它是闽台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宗教、政治、经济诸多方面的浓缩,承载“两岸一家亲”的直观性视觉呈现。从闽台关系和两岸关系的视域探究台湾民间古建装饰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价值。对于当下福建省着重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的闽台历史溯源工程,能够有效激发台湾民众对地域文化源头和母体的推崇与依恋,助推两岸同胞自觉维护传承中华文化纽带与促进相互间的心灵契合。
(本文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4年第6期,作者为福建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
注:
[1]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661-662页。
[2]程登吉:《幼学琼林》,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5页。
[3]范晔:《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60页。
[4]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62-24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