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09:0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从1947年的一条新闻通稿说起

 

汪毅夫



微信图片_20241108001706.png

    图一:厦门《江声报》剪报(资料提供:郭明木)

微信图片_20241108001717.png

    图二:厦门《星光日报》剪报(资料提供:陈冬挺)

微信图片_20241108001731.png

    图三:《中央日报》(厦门版)剪报(资料提供:陈冬挺)

多年前,我读郭明木《听见厦门历史的声音》(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就对这本书、也对书中所刊厦门《江声报》1947年11月16日新闻剪报《广播新节目,今有台湾音乐》(图一)印象深刻。其文曰:“本市广播电台,顷接台湾广播电台来电,以台湾省音乐比赛及民谣比赛,入选者已由该台排定广播时间,十六日晚八时十五分至九时,由中选者及台湾音乐家参加播奏音乐,民谣播唱则定本月廿三日晚八时十五分至九时广播,厦门广播电台已决定准时代为播送”(图一)。近日,泉州友人陈冬挺发来厦门《星光日报》1947年11月16日新闻剪报《厦门广播电台转播台湾民谣》(图二)、《中央日报》(厦门版)1947年11月16日新闻剪报《台湾音乐民谣比赛今日开始广播》(图三)。比对之下,这三条同时于1947年11月16日发表的新闻,除题目不同外,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显然,厦门《星光日报》、厦门《江声报》和《中央日报》(厦门版)的上记新闻,属于1947年的一条新闻通稿。我就“新闻通稿”的定义,查询“百度”,也请教新闻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得到的最简(也是最合理)定义是:一个单位发给数个传媒的同一的新闻文本。在我看来,网上“度娘”等给出的“始于1950年代”“源于美国”“本是通讯社的专利”等语,可能并非“新闻通稿”的本来应有之义。

上记1947年的新闻通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光复初期闽、台两地的互动和合作。台湾广播电台和厦门广播电台都是从日伪接收的电台。台湾方面,接收人员于1945年11月10日接收台湾电台,16日接收台中电台,18日接收台南电台,20日接收嘉义电台,27日接收花莲电台。厦门方面,厦门广播电台于1946年2月1日接收、改造完毕并开播。1946年11月,台湾音乐、民谣比赛优胜者在台湾广播电台播奏和播唱,厦门广播电台同步转播,厦门几个媒体同时发表新闻通稿。这是闽、台两地广播业者、报界业者、演艺业者和民众共襄的盛举。当年台湾广播电台节目科的科长是台湾音乐家吕泉生,科员谢旭是从重庆国立音专毕业的厦门音乐家。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时,吕泉生特意指派助理张花子、录事林宽两位台湾员工护送谢旭返回住所,其情可感!台湾广播电台1947年举办音乐播奏、民谣播唱,台湾音乐家吕泉生同厦门音乐家谢旭应该也有愉快的合作。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