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马同春 梦圆两岸
崔建楠
马祖,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地方。说熟悉,那是早在20多年前,一位台湾朋友知道我做摄影工作,便托人带来一本书,书中大多是马祖的图片,图片里的主角都是台湾的阿兵哥。特别有一张让我过目难忘,一位戎装的马祖士兵持枪荷弹面朝大陆(福州)在站岗放哨,他脚下是被海风吹得歪向一边的剑麻那尖锐墨绿的叶片。这样的场景引发了我许多的好奇和感慨。因为在福建,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持枪荷弹的解放军和民兵站在高高的海岬上面,站姿和台湾的阿兵哥一样,也一样面对大海,脚下也一样有尖尖的剑麻。
那时的海峡,如同天涯。
说陌生,马祖至今未去。海峡两岸三通之后,福建台湾人员往来密切,你来我往如同过江之鲫。台湾本岛和澎湖金门那些离岛我都去了不止一次,反而近在眼前的马祖尚未登临。
前些日子,编辑部的女同事悄悄去了马祖跑马拉松,回来带了马祖好酒“八八坑道”与大家共享,酒酣之际,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马祖从记忆深处浮现了出来。
马祖,历史上曾经是福建沿海渔民避风的地方,在福建的海岸线上,岛屿星罗棋布,渔民们出海捕鱼就会选择一些淡水充裕、地形优良的岛屿避台风。而马祖的开发大约在元朝,开始有渔民上岛定居,至明朝,中国东南沿海繁忙的海上贸易引发朝廷多次变化海防对策,以至于海盗丛生、倭寇横行,福建沿海岛屿多为倭寇占据,渔民百姓上岸远离海岸谋生。马祖列岛也同样落入倭寇之手,直至清朝才逐渐又有福州渔民上岛定居生活,并逐渐形成具有血缘关系的村落,其中以陈、林、曹、王、刘为大姓族群。因此,现在的马祖百姓的语言及生活习惯都与福州相似。
马祖之名,与福建的海上女神妈祖有密切关系,虽然有许多内地人马祖妈祖说不清楚,无意之中是道出了这小岛与女神的渊源。在马祖岛南竿马祖村澳口处有一座著名的天后宫,关于这个妈祖庙的来历,说的是妈祖生前入海营救父兄不幸罹难之遗体漂流至此,便为妈祖埋葬之地,因此千百年来香火鼎盛,并流播于四乡五岛,成为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同样,在福州马尾,也有一座著名的妈祖庙,叫船政天后宫,是船政大臣沈葆桢于清同治七年兴建的,耗资白银3082两,正殿供奉妈祖,殿上方有同治皇帝御笔墨宝“德施功溥”,正殿横梁是从泰国运回用作龙骨的樽木。特别是庭前排列的重约425公斤的铜钟和宫外平台上重约600公斤的铁鼎,都是天后宫落成时由福建船政铸造的。由马祖至马尾,再朔流而上,闽江沿岸的那些妈祖庙的渊源应该和马祖天后宫和湄洲妈祖庙有密切关系。
这两年,参加由福建画报社组织的大型影像文化创作工程《闽江》,沿闽江反复往来,看见许多民间文化现象,比如妈祖崇拜如何深入闽江流域的许多源头,在建溪沙溪富屯溪的许多水源尽头,都有天后宫。一种沿海渔民信仰如何衍生为闽江船民信仰,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文化和地理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东南沿海福建的丘陵地带,文化更是因循地理特点而成型。福州的长乐国际机场就在闽江口南面,每次乘坐航班北上,都要飞越闽江口一带,从空中看闽江河流与海的关系,是可以品味出闽江口文化圈的面貌的。闽江口的诸多岛屿如地处江海汇合处的琅岐岛、粗芦岛、壶江岛及川石岛等,以及在海中的马祖岛、百犬列岛、黄岐半岛等大小岛屿,文化的趋同性惊人地相似。
就说语言吧,马祖人的口音是操长乐口音的闽东话,当地称为“平话”“马祖话”或福州话,为福州语系,因此福州的闽剧评话等艺文形式在马祖就是乡音。再说饮食,马祖有著名的“继光饼”,典故是戚继光,相传戚继光曾镇守马祖清剿倭寇,为了能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还能填饱肚子,戚继光将圆型的面饼中间戳一个洞,让烤熟以后的面饼可以穿过绳子绑在腰间或胸口,方便将士们行军打仗时食用,这与福州一带光饼故事如出一辙。还说马祖民居,百姓房屋因四周环海又多风,当地居民多利用花岗岩块,沿着山坡地兴建,其结构多为方正双层独栋建筑,窗户小开于高处,窗棂以石条为骨架,屋脊为曲线造型如火焰燃烧般的“封火山墙”,这种建筑形式与福州沿海一带民居大同小异。
最有趣的是那些候鸟们,马祖历史上就是候鸟过境或渡冬的区域,2000年又成立了马祖列岛燕鸥保护区,主要保护白眉燕鸥、红燕鸥、苍燕鸥、凤头燕鸥、黑尾鸥、岩鹭、插尾雨燕等七种鸟类过境越冬。而在福州马尾的闽江口湿地,也是这些候鸟的过境越冬栖息地。曾经有福州的鸟类摄影家拍到了世界鸟类红皮书中被列为临绝种的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倩影。同样在马祖,2000年6月也发现了四对黑嘴端凤头燕鸥,这又是何等的趣闻。
同饮一江水,两马总逢春。
一个闽江口,往外海是马祖,往内陆是马尾,浩瀚江水的那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同根同祖,渊源再续。进入新世纪,同在闽江口文化圈的福州和马祖又诞生了一个崭新的事物“两马同春”。一个马祖,一个马尾,在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新时期,续写出历史上两岸人民交流交往的新篇章。
2015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在马尾东江滨大道再次开展,本次灯会以“灯耀两马、梦圆两岸”为主题,展区全长800米,设置喜迎新春、现代马尾、历史马尾、两岸亲情、卡通世界等五个篇章。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福州市民携家带口前往参观。新近落成的东江滨大道南侧沿江公园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市民络绎不绝。“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之前大多在马尾罗星塔公园举办,第十二届与本届移至马尾的东江滨公园举办。场地更加开阔,风景更加怡人。公园内的绿色景观、运动场地、木栈道平台、沙洲岛及湿地景观等美丽景色,与灯会完美融合。
2015年3月2日这天傍晚,夜幕尚未降临,马尾东江滨公园已经是人头攒动,已经搭建完成的灯饰等待着亮灯时刻的到来。江风习习,湛蓝的天际勾勒出公园建筑和绿地植物的剪影,尤其是闽江铁道特大桥的优美身影倒映在泛着湛蓝天色的水面上,桥上不时有白色车体的动车悄声而过,桥上车厢灯光闪烁,桥下水面流光溢彩。
当天色将黑之时,启动了亮灯仪式。在数千群众的欢呼声中,一场绚丽多彩的元宵“盛宴”开始了。
2014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有22平方公里在马尾。作为福州新区核心区以及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的开发区,马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次灯会正是通过一系列故事场景灯组,讲述马尾在历史、人文等方面的故事,生动再现“千年古港”、“百年船政”的马尾的历史变迁和国家级开发区三十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示开发区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乘势而上、先行先试、打造开发区“升级版”的创业豪情。
人们沿着江滨大道徐徐前行,穿过一座座彩灯搭建的门楼,造型别致的一组一组彩灯迎面而来,当中有最具两岸文化特色的是马祖制作的Q版“妈祖灯”。“两马同春”灯会近几届都有“妈祖灯”,讲述马祖天后宫妈祖灵穴的历史故事,塑造妈祖亲切感人的形象,表现两岸民间共同的崇拜信仰。高高的妈祖神像灯恢弘壮美,妈祖形象笑眼弯弯,两腮红润,看上去可亲可近,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留影。灯会上“鼓山”与“阿里山”隔海相对,“罗星塔”与“101大楼”相互辉映,“福州巷坊”和“马祖坑道”互秀风情。那表现两马人民交流交往的罗星塔、阿里山组灯,一座彩桥连接起两岸,桥的这边是马尾的罗星塔,桥的那头是台湾的阿里山,彩桥上一男一女两个卡通人物在桥上相会,寓意两岸人民从人为隔离到幸福相见。
第十三届“两马同春”灯会系列活动还包括赠送马祖花灯、组团赴马祖与马祖乡亲共庆佳节、现场采风摄影比赛以及万人游“两马”等。早先马尾区赠送的规格多样的花灯已通过黄岐码头装船送往马祖,别出新颖的灯饰将给马祖同胞带来全新的花灯视觉盛宴。
据说福州人有送灯的习俗,姑娘出嫁的这年元宵,娘家人一定要送灯,福州话里“灯”与“丁”谐音,寓意“添丁”的祝愿。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每到元宵,买灯的店铺一家连着一家,那盛开着一瓣瓣水红花瓣的莲花灯、憨态可掬的小羊灯、还有那些走马灯小桔灯,把个街巷烘托的热热闹闹。
据说两马灯会就是源自福州人的这种习俗。
2001年的1月28日,马尾马祖在福州签订了历史性的《两马协议》,确定了马祖马尾两地多项的经济文化交流项目。协议签订后,两地群众往来越来越密切,于是在两年后的2003年元宵节,马祖马尾乡亲自发互送花灯,并在马尾罗星塔公园集中展示,发端了“两马同春闹元宵”的两岸佳缘。“两马”乡亲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十三载“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从诞生到发展,通过以花灯为媒,“两马”携手同庆,有力促进了两岸在经济、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交流与合作,并且成功评选为大陆首个涉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马交流以“两马灯会”为龙头,十几年来,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热络,成果越来越丰富。
比如宗教交流。马尾马祖两地信众共同的信仰除了海上女神妈祖之外,还有“白马郡王”崇拜、闽王崇拜、陈文龙崇拜等。早在“两马协议”签署之前,2001年的1月2日,马祖507名香客组成的“马祖-马尾-湄州平安进香团”乘“台马”号轮船从马祖直航马尾,转道湄洲朝拜进香。即实现了“两马”之间的首次客轮直航,又完成了“两马”在协议签署前的第一次民间信仰交流。
陈文龙信仰也是“两马”百姓之间共同的信仰。陈文龙是宋末名臣,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元军南下时,各地守将纷纷投降,只有陈文龙拒降,并斩杀招降使者。他被捕后在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因为陈文龙的坚贞效忠,由宋及清均被追谥诏封,清朝被封为镇海王,保佑航运、渔民。后被封为福州府城隍,被福州人称为“尚书公”。2006年3月,由马祖北竿乡水部尚书公府组织的民俗文化交流访问团73人,曾经到达马尾进行为期三天的陈文龙朝拜文化交流。
之后的2007年3月,以马祖白马尊王庙管委会主委邱英镳为团长的马祖300余名白马尊王信众,分乘“金龙”轮和“闽珠一号”客轮直航抵达福州马尾港,首次赴福州鼓山鳝溪白马尊王祖庙,进行为期四天的祭拜祖庭活动,也成为“两马”直航交往以来,马祖赴福州进行宗教交流的最大团体。
白马尊王信仰源自福州鼓山鳝溪。传说在汉代时,越王第十三太子骑着一匹白马经过鳝溪时,听说有鳝鱼精每年吞噬童男童女危害百姓,便将鳝鱼精射杀,同时自己也被鳝鱼精扫落马下身亡。后百姓为纪念他,在鳝溪建白马尊王庙纪念。这一信仰后传至马祖,成为马祖百姓的信仰。马祖信众继2007年首次跨海朝拜之后,2008年5月又组织260余名信众,组成白马尊王进香团前往福州进香朝拜。当时亲自护航前来参加交流活动的台置马祖领导人陈雪生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马祖岛上的民众祖先基本上都在福州地区,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近,习俗相同。所以自从2001年开始实现‘两马’直航以來,被封闭的马祖与福州两地各项交流开始井喷式进行,尤其是宗教交流更是热火朝天。”
两马文化交流还有一个著名品牌就是“两马”体育联谊赛,由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马祖经贸文化交流联谊会联合主办的赛事始于2006年,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两岸体育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为推进“两马”民众的情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见证了“两马”间的深厚友谊。“两马”体育联谊赛包括了篮球、羽毛球、网球、台球、自行车、长跑等项目。让两马体育人士记忆犹新的是在2001年北京申奥前夕,台湾、金门、马祖等地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计41人组团来到福州,与福州自行车爱好者汇合,举办了“闽台青年单车神州大会师——祝北京申奥成功”自行车骑行活动。此次活动横贯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四市,行程300多公里,为“两马”体育交流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两马文化交流中最受群众喜爱并且观众最多的是戏曲交流。福州地方戏剧闽剧以及地方曲艺十番、评话和伬唱,都是马祖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马祖岛,闽剧被称为“家乡戏”,岛上还建有专门的闽剧博物馆,马祖乡亲对于闽剧有很深的感情。“两马协议”签署之后,以闽剧为主的艺术团体多次赴马祖演出,受到马祖群众的极大欢迎。
早在1994年,应台湾有关方面的邀请,作为海峡两岸隔阻45年后首次赴台湾演出的大陆专业闽剧团福州闽剧院一团,赴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花莲、基隆、桃园、马祖等地巡回演出十多场,观众达两万多人次,在台湾岛引起极大轰动。接之1998年,福建艺校福州闽剧班又赴台演出,演出团中甚至有“闽剧皇后”胡奇明,“闽剧三小”之一的李小白等老一辈闽剧表演艺术家。在马祖演出时,演出团的全体老师还被请去开了一个“马祖母语——福州话”的讲座,让演员们指导马祖乡亲欣赏闽剧曲牌和正宗福州话的发音。
两马协议签署后的2004年5月10日在马祖举办的妈祖文化节上,福州闽剧院就带去闽剧传统剧目《珍珠塔》《兰花赋》等五出大戏,让马祖乡亲过足了戏瘾。马祖戏迷观剧的劲头丝毫不亚于福州观众,为了确保马祖四乡五岛的居民能观看到来自福州的纯正闽剧演出,马祖加开了航班,甚至动用直升飞机接那些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去看戏。当地的《马祖日报》连续几天在头版报道有关福州的闽剧演出,文章称:演员们清亮的嗓音,时激昂,时顿挫,听得场下的年长乡亲如痴如醉,甚至有时也会低声呢喃,跟着哼上几句,场场演出“座无虚席”。
2011年,连江县闽剧团也首次赴马祖演出,带去了《甘国宝》等传统闽剧剧目,再次引发了马祖的闽剧热潮。而近期的2014年元宵节期间,又有由福州闽剧院、福州市歌舞剧院舞蹈团等人员组成的马尾交流团,带着十番伬唱《秦楼月》、民俗舞蹈表演《烟雨坊巷》、民俗舞蹈表演组合《脱胎漆韵》等福州传统经典剧目前往马祖演出,与马祖乡亲共度元宵佳节。其中福州鳝溪白马王祖庙的民间十番乐团团长吴章旺与马祖“两马同春闹元宵”承办方负责人陈美贵是老相识了,前一年他们刚刚见过面,今年又再次握手。吴章旺介绍说这是他们第四次赴马祖演出了。“我们从2006年开始赴马祖演出,几年来,我们带去的节目都坚持独具‘虾油味’,这次我们特地选送了十番、闽剧音乐,把福州传统文化带过来,与马祖乡亲共度元宵佳节。”
一曲家乡戏,连起两岸情。近年在两马文化戏剧交流里最具标杆意义的是两岸共同演绎闽剧大戏《妈祖的故事》。马祖是妈祖灵穴所在,为了讴歌妈祖的伟大精神,塑造海上女神的光辉形象,两岸戏剧家根据妈祖背负父尸漂流至马祖的传说创作了此出戏剧,马祖方面投资剧本,福建试验闽剧院排练演出,经过近两年的打造,两岸共同投资70多万元,《妈祖的故事》终于在2007年10月赴马祖进行为期三天的六场巡演,妈祖形象首次出现在闽剧舞台上。在戏中饰演默娘(妈祖)的福建实验闽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陈琼,为了演好这个伟大女神的角色,专门到福建莆田湄洲岛体验生活,生动再现妈祖“舍小家为大爱”的无畏精神。福建实验闽剧院原院长林瑛表示,此次闽台两地演员在马祖合排妈祖剧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是闽剧发展史上一次创新,更对两岸的文化交流与血脉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37海里,是从福州马尾港至马祖福澳港的航线距离;90分钟,你从“两马”穿越历史风云,阅读一本悲欢离合的大书。
我曾经站在连江黄岐半岛的山崖上,身后是被浮土和木麻黄的落叶覆盖的战壕,远处是马祖浮在海中如同海市蜃楼的岛影。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