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3: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一字失”的故事

 

汪毅夫


 

今天讲的不是“一字师”而是“一字失”的故事。

话说清代雍正年间,来自福建同安的翰林院庶吉士许琰,从家乡带了美食糕点“马蹄酥”馈赠同乡京官。不久,适有翰林院某教官往访许琰的同乡京官,席间分享“马蹄酥”,教官问:这好吃得不得了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呀?主人答曰:您的学生许琰送的呀。教官闻言就对许琰记恨在心。及至许琰在翰林院修业期满、散馆(即毕业)考试之时,教官遂以其卷中一字失检,罢其馆职。这可是美食糕点惹的祸呀。许琰有诗句记其事:“最是能诗偏有憾,莫教糕字负刘郎”。诗句用典,讲了另外一个“一字失”的故事。唐代诗人刘禹锡自称“刘郎”(其诗有“前度刘郎今又来”句),有“诗豪”之誉(见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相传,刘禹锡诗有以“九月九日登高”为题材者,“糕”之读音与“高”同,刘禹锡本来已经以“糕”为作诗的材料,后来却为避俗字不题“糕”字。宋代诗人宋祁有诗句讽其事曰:“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家一代豪”。

640.png

金门历代进士简表(部分)图源:金门县文化局官网

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恩科一甲第1名(状元)是吴鲁,一甲第2名(榜眼)是文廷式。当天,名列该榜三甲第120名的台湾进士许南英填了一阕《传胪日戏赠同年吴肃堂殿撰•十拍子》,曰:“红杏枝头春闹,景阳楼上钟撞。晓日天门排玉笋,赞引词臣上玉堂。传胪姓字香。昨日敝裘行路,今朝衣锦还乡。闾面状头差一着,还是才人惜豫章。八闽天破荒。”这里,“闾面状头差一着,还是才人惜豫章”一句应该划上重点:文廷式是江西萍乡人,萍乡旧属豫章郡,故“豫章”指文廷式;一甲第2名文廷式和一甲第1名吴鲁,如榜之双眼,自是才智相当,但文廷式卷中误“闾阎”为“闾面”,因此“一字失”而比“状头”即状元名次稍逊一着。许南英为“状头”吴鲁赞叹、也为“才人”文廷式“惜”叹也。

 微信图片_20240314133919.jpg

                                                                  吴 鲁 画 像

实际上,状元吴鲁卷中也有“一字失”。王金中《中国状元辞典》(香港,世纪出版社1992年版)“吴鲁”条下记:清晋江(今属福建)人,字肃堂。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恩科会试,刑部尚书孙毓汶、左都御史贵恒、吏部左侍郎许应骙、左副都御史沈源深任考官。题“子贡曰夫子之文章”二章,“知所以治人”三句,“霸者为民”四句,赋得“城阙参差晓树中”,得“门”字。会元,浙江钱塘夏曾佑。殿试,鲁卷有重字"而",适在翻页之处,一在前页末,一在后页首。阅卷者匆匆翻过,未及察觉,遂得进士第一。及下科,卷在琉璃厂懿文斋书肆,将原卷张于壁间以示人,全幅了然,其误乃见。

微信图片_20240314134157.png

    泉州吴氏合族大宗祠(即“东观西台”)

附带言之,民间传说吴鲁出生于台湾,文献则记吴鲁曾“三度游台,或馆于砖桥吴氏,或馆于板桥林氏。其子钟善且充林本源西席有年”。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