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18: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漳州的“闽南语地区”优势

 

汪毅夫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漳州等地发挥闽南语地区等优势,以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兹举闽南语皮(纸)影戏本为例,说明《意见》涉及的一二问题。

微信图片_20231028180743.jpg

我从闽南闽南语讲起。1979年,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欧洲汉学研究会不定期刊》第二辑收文三种,均为研究闽南语皮(纸)影戏本的经典之作:1.《中国皮影戏本的收集与编目》(施博尔);2.《抄本刘龙图戏文跋》(饶宗颐);3.《朱文:一个皮影戏本》(龙彼得)。

三位作者都是大师级学者。我注意到,饶宗颐对施博尔有一个批评:施君收集诸册得自台南,故悉题曰闽南皮影戏。然刘昉原籍在今潮安,萧端蒙原籍在今潮阳,均与福建无关。此刘、萧二出,应是潮州当地纸影戏本,后来辗转传入邻省者。于今视之,施君若改闽南皮影戏”为“闽南语皮影戏”,则当年两位大师不会在巴黎拌嘴。

“闽南”地区固然不包括潮州,但“闽南语地区”却妥妥地包括了漳州、泉州、厦门、潮州、汕头、台湾和部分海外华人社区。显然《意见》所谓“闽南语地区”优势,是闽南漳州等地作为“闽南语地区”的优势,是“闽南语”的优势。这个格局是很大的,是“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的大格局。

另一位大师龙彼得也有要紧的话说:最早提及台湾皮(纸)影戏的是1820年一个纪念台南寺庙修复的碑刻。大社村的一个家庭称将这个传统延续了五代,但这不会早于19世纪早期。尽管这个家庭和我见过的其他皮(纸)影艺人都认为自己的先祖在福建漳州府,但通常认为他们的艺术来源于广东的潮州。可惜并没有物质证据证明这种信念。在潮州,最早提到皮(纸)影戏是在1763年,但在几十年前皮(纸)影戏已经式微。

龙彼得说的碑刻,我在漳州籍台湾学者黄典权教授的《台湾南部碑文集成》里找到了,是1820年勒石的台南《普济殿重修碑记》,其文有“禁:大殿前埕,理宜洁净,毋许科积以及演唱影戏”之语。 

微信图片_20231028180757.jpg

皮(纸)影戏

漳州地方文献也有漳州皮(纸)影戏的记载。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