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18: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程 远 程 陌



·“闽台福文化·

“福”文化与海峡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

 

 

 

 

在中国汉字中,涉及字的单词不下200个,坊间俚语、传说典故更是比比皆是,甚至涵盖了人类生命关怀的方方面面。书法界更以百福之趣写照出天赐百福,亨运吉兆的美意,由此鼓动各方人士遍求百福祝家邦。现藏于北京恭王府内康熙帝御笔所题的“天下第一福”,更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符,民间将其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又由于其中包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众多寓意,可称为凡间独一无二、“五福合一”、“万福之源”的书法绝品。当年乾隆帝将这个“福”字赐予了宠臣和珅,和珅受宠若惊,便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自家的府邸后花园砌成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龙脉上,和珅将这“天下第一福”藏在龙穴之中悉心供奉。后人被这一奇景意趣所吸引,也争先来此探秘复拓请福。同样,民间艺术活动也处处传递着“福”气,在戏剧家王景贤、白勇华编著的《指掌乾坤》一书中,便有这样一段描写:“传统戏剧,在戏文结束时会有一段团圆戏,一则预告观众戏将结束,一则祝观众合家平安,幸福美满。”①团圆戏通常都是表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双喜临门的剧情。生旦对拜、吟诗,最后牵手退场,随着唢呐“尾声”一吹,观众相继离场,这种借助戏曲传递福音的安排很有喜感。通常年节喜庆之时,各地戏班都会上演喜气盈门的祝福戏,高甲戏《玉珠串》除了鞭挞各种贪婪丑行之外,更有祛恶扬善的表达,被称为一出善有善报的福缘喜剧。民间新年送福字,写春联,拜年道福,也都在传达着“福”的温暖。而“吃亏是福”“多子多福”“福大命大造福大”“富态福相”“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的典故、熟语,无不寓意着中国人对“福”缘的一种特别的逻辑。

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普适哲学色彩的学说,也是涵盖最为广泛并涉及人类整个生命过程的重要的文化陪伴。中国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福佑的关怀,甚至一个“福”字便可以生发出一套礼俗,一种信仰,一部学说,一个节日,一样表达,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福文化包罗万象,有庙堂、有礼规、有程式、有福符,有傩戏、有舞蹈、有标识、有琴棋书画,还有与衣食住行相关联的讲究,与生老病死互为关照的文化。诸如:远古的生命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再到后来的神仙崇拜、伟人崇拜、英雄崇拜、自然天地崇拜,其内在的动力都与祈福、迎福、送福的心理愿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与人见面道一声“万福”;过年过节送一幅“福”运满门,纳福迎祥;新生儿降临“添丁福旺”,老人做寿谓之“福寿双全”;出行有“平安福”,婚姻有“王母赐福”,健康有“长寿福”的佑护,事业有“鸿福”的加持,就是敬儒礼佛崇道也无不与祈福的善愿相关,流传于海峡两岸的各种民间信仰更与“福”缘息息相关。

祈福是一种强烈暗示下的自我约定,是一种积极乐观目标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心理表达的方式,并且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关心结果如何,因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身才是最好的结果。所以礼拜求神求仙的个人行为,被慢慢演化成了一种群体性的节日,一种祭祀仪式。

中国传统节日里,每年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这四大祭祖节日;2004年之后海峡两岸每年在“天下第一陵”举办的黄帝陵国家公祭活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24节气的民间礼俗;尤其受到闽台高度重视的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清水祖师圣诞日活动;每年正月十四陈靖姑神诞之日,两岸都要在临水夫人庙举行盛典;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祖庙祭祀活动和台湾妈祖金身全岛巡游;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妈祖之光”大型演艺活动;在海峡两岸戏剧、音乐界影响深远,始创于元代的田公元帅庙(南方戏神祖庙),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神诞日举行的戏俗活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一切都蕴含着中国人祈福国泰民安、人人健康、阖家幸福的美好愿景。可以说,放眼即福,包罗万象。福文化的魂是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全世界中国人共同遵奉的精神信念,福文化是一部写照东方文明的百科全书。

现实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境遇的人们,总与祈“福”的各种欲求相携一生,尤其是年节喜庆之时,彼此送上一句:“您吉祥”,祝您“福气满门”“福运冲天”“福如东海”“福寿双天”“福星高照”等吉祥话,会让人受用无穷,也会让彼此醉心到如梦如幻的地步。百姓求福运道福安,其中虽然夹杂着各样贪婪的奢望,但是求诸神护佑小我、赐福众生的朴素愿望,并无任何贪得无厌的功利,只是最朴素、最原生态、最美好的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为自己为他人祈福占福的欲念,也就少了积极生活的本真和色彩。

文化是中华民族性的精神体现,如在闽台各处的寺庙中,集合着各路神仙,用以寄托民众的宗教感情和渺小的愿望,求子求财求福求健康求姻缘虽然功利,但却是一种最原始最朴素最本能最个体的生命寄托和精神慰籍,在这一点上是无可厚非的。而要讨论福文化在闽台两地的影响,就必然会涉及福文化的社会性及在海峡两岸形成的文化地理。解析“福文化与海峡传统文化难解难分的实践价值”,关乎海峡两岸相同的地缘文缘信仰民俗,其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相互渗透的融合度,总在随时随地佐证着两岸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我们中国人具有内敛、隐忍、讲人伦、懂报恩,注重身心体验的民族性格,但我们同时又是一个重和合、重性情、讲和谐、讲身心辩证的民族。所谓:“食色,性也”,便是崇尚精神但又不排除物欲,也就是说,中国福文化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正如学者所言:“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中国人总是把你整个日常人生尽量放在艺术境界中,而使你陶醉,而使你不自觉。”②在真诚地祈福过程中,会使人不自觉地走上心生活的理想道路。因为我们对“福”的占有欲,只是希望借助类似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修行,提升我们的德行素养,以乐观的态度,以一种更有品味的仪式感使生活更艺术化,以犒劳自己并福惠众生,实现名利双收。尽管时代变迁,但是海峡两岸都守住了自身的文化底线,没有被西化。因为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以及由此养成的植入血脉的文化精神,并没有被殖民化完全破坏掉,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反而被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许多国家融入进了本国文化,这当然与大唐盛世的强大,以及宋元先进的文化思想影响世界不无关联。

我们讨论文化在闽台的共通性,就必然会涉及台湾的历史延承,涉及到台湾文化形成的根系,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因人而治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需求,不同的精神环境和身心欲求养成了不同的文化风尚,不同的人文特质合成为不同的文化格局,并且盘根错节,这与其民族性的形成有着各种辩证的因果。

几百万年前,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部分陆基下沉,慢慢形成了台湾海峡,使得原本与大陆连为一体的台湾变成了一座岛屿。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而据史料记载:在台湾早期的原住民当中,大部分是从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的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着亲缘关系。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3万年以前,“左镇人”便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到了台湾,大部分“左镇人”便与当地尼格利陀地域人种的矮黑人及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一道,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的祖先,也同时成为最早参与台湾开发的先驱。移居台湾的先民除了带去农耕技术和生存技能之外,也同时将植根于生命中的精神信仰和礼俗文化带到了台湾,再经过数万年的历练,以及有史可考近两千年世代绵延的互通交流,使其得到不断印证与繁衍。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隋代大陆和台湾的交往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宋元时期汉族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使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渐频繁;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曾在台湾停留。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更留下了大量有据可考的历史印记。

然而,随着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世界进入海权时代,欧洲新兴的海权国家纷纷往亚洲拓展势力。1624年后,荷兰、日本、西班牙殖民者先后进犯台湾。明代,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在掠夺台湾财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但只要中国的香火不断,那生生不息的中国元素就不可能被殖民化,也绝不会被彻底抹灭。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社会各界的配合下,经过浴血奋战,成功地驱逐了荷夷,收复了宝岛台湾,并在铲除长达38年之久的殖民文化统治的同时,使得以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性保护。郑成功之子郑经、孙郑克塽更参与治理台湾前后22年,除了大兴农林工商贸易之外,还在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的同时,组织文人雅士著书立说,兴办学堂、书院传习文化。当时郑家军留下了数万官兵和他们的家眷,以后又有数万闽南沿海居民先后到台湾定居,这些先民将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理念、文化习俗、祈福方式再一次带到了台湾,并与保留着中华血脉的台湾地域文化融合到了一起,使得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们知道,“闽台在历史上都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福建自西晋末年到宋室南渡历时800余年,一直是中原汉族移民不断南来的社会,而台湾自明代末年至清代中叶,也经历了100余年,一直是闽粤移民不断徙入的社会。”③明末以来,随着大批福建及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民众移民进入台湾,儒学、佛教、道教因而也一同传入台湾,同时代移民们还带去了妈祖娘娘、保生大帝、临水夫人、开漳圣王等福建地方信仰。“开台圣王”郑成功更将妈祖林默娘作为“开台妈祖”,鼓励闽人赴台开发;可以说,中华儒学、台湾佛教、道教及许多民间信仰的根在大陆,祖庭在大陆。

清朝曾实行台湾与厦门共署,台湾隶属于福建省,除了山地原住民族之外,台湾居民大多来自福建、广东,这些移民在拓荒兴农,发展商贸的同时,更使中华文化全面地传入了台湾。其实历史上,台湾曾多次隶属于福建省管辖,虽有海峡分割和间或的人为藩篱,但植根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脉的闽台两地的血缘亲缘文缘并不能被阻隔,祈愿福运加身和合共生的善良初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带着浓烈的中国气象、闽台气象,具有强烈的中华哲学的大智慧。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将侵略矛头直指中国,海峡阻隔的台湾更成为英、美、日、法等列强武力侵犯的重点,1874年日本借口入侵台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字,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由此日本开始对台湾长达50年疯狂的殖民统治。秦风先生在其编著的《岁月台湾》一书中写道:“在文化教育方面,1897年,殖民当局设立国语(即日语)学校和国语传习所,创立官方报纸《台湾日日新报》,并倡导剪发,禁止缠足。1901年,第一座神社于大直山落成,殖民者通过年度盛大仪典,灌输台民忠于日本天皇的思想。简言之,日本人开始通过近代化的教育设施,对于台民实施殖民教育,消磨其反抗意志,并培养台民效忠日本的观念。”④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才结束了这段半个世纪被日本军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历史。

1949年12月7日,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民党退守台湾,以蒋介石为首的民国政府迁至台北市。直到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两岸人为阻隔40年的藩篱才逐渐被打破。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海峡两岸共同遵奉的宗教及民间信仰一脉相承,特别是民间文化交往的自觉维护,使得这条文脉得到了很好的维护,特别是以祈愿福祉为目的中华优秀传统祭祀文化、礼佛敬神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承袭,特别是台湾更完整地保护了民俗文化传统的规制。尽管两岸人员往来曾受到桎梏,但是文化归一的认同感却从来都没有被隔断过。

1992年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确立,更坚定了两岸民众对以福文化为代表的民间共祀文化的保护与尊重,也同时赋予了祈福、迎福、送福文化更丰富的内涵。

虽然自2000年到2008年,2016年到现在,民进党主持台湾地区事务前后十四年,包括教育内容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以妈祖、陈靖姑、清水祖师等为代表的迎福、祈福、送福主题的民间神祇礼祭活动,却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由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主持策划的配合妈祖金身全岛巡游活动的《妈祖之光》大型电视晚会剧组全体人员,陈水扁执政台湾地区时期,便实现了大陆人员专机首次入岛,并在台中一处露天广场成功完成电视晚会的全球直播。这件事说明,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没有谁可以数典忘祖背叛仰仗海神妈祖祈福中国的民意。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没有也不可能被割裂,只要中国人依然是中国人,那么中国人对“福文化”的承袭就不会被中断。正如“有海岸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一样,因为这是中国人渗透于心的精神依归,海峡两岸中国人早已把“福文化”这一原生祈愿的民俗活动变成了一种精神信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显见出一种民族认同的文化力量,这是一种被历史凝固的文化信念,这是中华民族最善良的美好期许。

闽台两地山水相依,血脉相承。在台湾的汉族移民中,绝大部分来自闽南地区,并且占到了全岛汉族人口的831%,这也使得闽南特色文化习欲、闽南方言,以及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节庆习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特别是儒释道,以及妈祖、陈靖姑、清水祖师、戏神田公元帅的敬奉祭祀等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得到了完整的承袭,而究其根源,所有这一切又都与福文化息息相关。

古往今来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宗教民俗信仰,郎中拜华佗,消灾求子拜观音,农家拜土地庙,警察拜关公,结拜拜关公,艺人拜关公,求财拜关公,都寄托着中国人对神明的崇仰和对接收赐福的渴望。在闽台两地,从城里到乡下药王庙、财神庙、观音殿、土地庙比比皆是,尤其是位于莆田的海神妈祖庙,宁德古田的陆地女神陈靖姑庙,泉州安溪的清水祖师庙,福州的戏神祖庙状元庙更在台湾分炉无数。

林国平教授与王炳庆教授合著的一篇专文中写道:“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人移民传入台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⑤

据说,全世界有近万座妈祖庙,而2008年出版的《闽台文化研究》一书中记载:“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鹿得丹建第一座妈祖庙起,至今台湾各地有大大小小的妈祖庙1500多座,信众达到1600多万人。”⑥而位于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的鹿港天后宫是台湾众多妈祖庙之冠,台中妈祖镇澜宫每年10万信众踊跃参加的妈祖金身绕岛巡游,更成为妈祖信仰的一桩盛事。

清水岩寺位于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山海拔500米处的丛林之中,供奉的是清水祖师,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由普足禅师始创。“《安溪县志》(1994年版)记载,明万历年间安溪乡民开始入垦台湾,他们在家乡敬奉清水祖师,入台时随身携奉清水祖师神像,作为保护神,供奉于自家厅堂,由于祖师灵位佑及四方,迅速成为众人崇奉的神明,纷纷立庙祀奉。明永历年间,台湾就建有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⑦“据统计,目前世上的祖师信众将近一个亿,仅台湾地区就高达1000多万,世界各地分灵的清水祖师庙有1000多座,分布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台湾岛内就有近500座之多。”⑧对清水祖师的崇奉,这又是一道链接福文化的纽带。

据悉,陈靖姑祖庙为始建于唐代贞元八年(792年)的宁德古田临水宫,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800多座临水宫分殿,信众达8000余万人。其中仅台湾崇祀临水夫人的庙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陈靖姑神像寺庙的也有3000多座,信众数达到百万人众。两岸百姓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奉祀是为妇女临产平安、产后健康,希望顺产保胎得到顺天圣母的福佑。

另据《福州田公信俗文化史料与研究》一书记载:“福建是大陆田公信仰的重要发祥地,清代浙江人俞樾曾说过:习梨园者,共构相公庙,自闽人始。”⑨福州双抛桥内河西侧始建于元代的元帅庙,由于“在台湾各地,因其戏曲、木偶、艺阵多传自福建,田公元帅也就成为台湾戏曲行业和宋江阵艺人的共同信仰神。”⑩台湾的田公庙大多由福建分灵分炉传入,如:台湾基隆的觉修宫、鹿港的玉渠宫、台南新营的土安宫、高雄大社的集兴宫等基本上都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教授介绍:在台湾已知的田公庙有40多座。并且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每年都会有台湾戏神信众来福建朝圣礼拜,福州田公元帅祖庙田公金身还曾于2012年到台巡游。田公元帅庙供养戏神、乐神、曲艺神,其庙神的宗教意义在于“借神自重,醒世教化,教化扬善”引导人心归向,这也是一种“福”的召唤。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宗教信仰、民俗神话崇拜都可以归并在福文化的范畴内,至少其中包含了福文化的内容。或者说,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拜神最普遍的的目就是希望福佑我们的生活,福佑我们的健康,福佑我们的现在,福佑我们的未来。这是百姓最单纯的表达,最普遍的心理需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得遍布台岛的各类分炉香火不断,就如同一条文化纽带将海峡两岸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时间是闽台福文化最具实践价值的证明。

解析了文化的范畴及功用,考察台湾福文化形成的历史及闽台交织的文缘,还需关注对福文化的评价。解读“福”文化的深意,的确需要一种中国式的智慧。我以为,福应当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从生命体原始状态和物质的层面来考量,财富、容貌、家境、地位、名声、健康、长寿等等都可归于衡量是否“幸福”的指标,大多数人往往会为此虔诚地烧香膜拜,这的确很现实,但并无可指责的理由,因为至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由是积极的;而从精神层面来分析,人的心理健康、精神纯净度、学养、真善认知、得失观、处世态度的高下等同样应成为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为此人们祈福的方式往往会静思禅悟。响应正如弘一法师“心外无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达官;认同佛家所释“行善因得善果”因果报应的透彻。不是拜佛求无因的福,而是世福、戒福、行福约定的“三福”善缘,就是多做功德以修福,深研经典以修慧,“信、愿、行”并持,以无我之境界方可增福,方得福惠;《道德经》中“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为道家的:“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儒家倡导孝悌为重,行为仁义礼智信,行事温良恭俭让,人要想真正可以得到福泽,首先要心怀善意,遵守善行,只有如孔夫子教导的“仁者,爱人。爱人者,恒爱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方得真正的福报。

可见迎财神、奉关公、拜观音、敬妈祖、敬临水夫人、敬清水祖师、敬田宫元帅等等,也包括对儒释道的解读,以及更多文化精神的崇仰,闽台这些文化仪典盛行的背后,诠释着闽台百姓共通的文化属性和心理需求,中华民族的血脉不断,文缘不废,这一共同共通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信仰就不会中断,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神明崇拜、民俗文化、福文化将会不断地由盲从迷信逐步演化成一种更人性化的文化方式和理性表达,甚至一种更具哲学深意的精神信念。

海峡两岸在文化这篇大文章中,可以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实践,更多的主张。因为福文化会让我们在渲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理想与现实中,得到一种安身立命的满足感,这其中包含有信仰,有现实,有深刻,有浪漫,值得品味,值得细研。

 

注释、参考文献:

①王景贤 白勇华著《指掌乾坤》“指掌经典·团圆”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

②丁伟编《中国民族性》191页,选自“国人之天性”一文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③刘登翰著《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164-165页,选自第五章“闽台社会的文化景观”一文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④秦风编著《岁月台湾》5页,选自“日本殖民台湾之始”一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⑤赵麟斌主编《闽台民俗新论》13页,选自“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一文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院编《闽台文化研究》433页,选自“妈祖文化与闽台文化”一文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

⑦林园主编《清水岩志》240页,选自“台湾分炉”篇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

⑧谢庆云、刘家军主编《清水润生——第八届海峡论坛清水祖师文化论集》92页,选自“清水祖师在台湾的信俗贡献初探”一文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⑨⑩叶明生 杨榕主编《福州田公信俗文化史料与研究》113页,选自“弘扬福建田公信俗文化,拓宽两岸交流新领域”一文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