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福文化”专题·
闽台“福”文化挖掘、开发与利用
卢翠琬 刘建萍
“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众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福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根脉,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标识和符号。福建,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福文化亦蔚为大观。不管是地名中的福州、福安、福鼎、福清之“福”的美好寓意,还是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崇德尚福,亦或是宗教和民俗信仰、传统建筑、服饰、饮食中的祈福、尚福习俗,都体现了福建人民对“福”的高度认同和追求。台湾社会深受福建影响,也保存着极为丰富的福文化,并与福建“福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闽台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开发与利用,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福文化”传统内涵的深层挖掘
“福”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渐进演化,“福”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转换和升华,从世俗的物质化的“福”的范畴凝练出了脱离了物质化的儒学化的福观念,即从物质层面的追求走向社会伦理层面的追求,具体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作为动词的福,是赐福、保佑的意思
从文字方面考察,“福”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其字形像两只手捧着一尊酒具的形状,应该是表示向神明或祖先奉献、祈求保佑的意思。《说文解字》说“福”字:“从示畐声。”[1]“福”的左边从“示”,可见“福”字一开始就与祭祀相关,是通过祭祀向祖先神明祈求赐福。
(二)作为名词的“福”,是富贵寿考的统称
“福”作为名词,可以泛称吉祥幸运的事。《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2]这是“五福”观念的最早文献记载,也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思想,奠定了传统的“五福”基本内涵。东汉桓谭《新论·辨惑第十三》更改了“考终命”,列“五福”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3]较之《尚书》而言,具有走向世俗化的倾向。特别是“子孙众多”纳入“五福”之中,是儒学宗族观在福文化里的重要体现,也是一般百姓的心声。在世俗文化中,“五福”的观念更为朴素,就是“福、禄、寿、喜、财”,通俗易懂。
(三)“福”内涵的儒学化、哲理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思想也逐渐革新,尤其是儒家思想兴起以后,“福文化”的内涵得到了全新的演绎,传统祭祀祈福的思想,演化出新的哲学内涵。《礼记·祭统》说: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为。此孝子之心也。[4]
儒家学说指出,人们之所以举行祭祀,从动因来说,并不是迫于外在压力的驱使,而是出于内在心理的需求,是由于孝子内心感念思慕已故的父母或是祖先,因此依照有关礼节去祭祀先人。从目的来说,祭祀也不是为了获得世俗所谓的“福报”或是获得神明的佑助,而是贤者之祭祀,乃是顺理而行。正如孔颖达所说,“世人谓福为寿考吉祥,祐助于身。”“孝子但内尽孝敬,以奉祭祀,不求其鬼神福祥为己之报。”“若贤者受福,身外万事皆顺于道理。”[5]也就是“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在儒学的价值体系内,所谓“顺”的含义主要指伦理秩序的和谐正当,是“无所不顺者,谓之备。”经过儒家思想的阐发,“福”具有了治国安邦的全新内涵。
以上这三个层面,大体上囊括了中国传统福文化的基本内涵。但儒家“顺於道理”“无所不顺者谓之备”的“顺”,在一般百姓的观念里,在不知不觉间被转化了。在老百姓看来,“无所不顺”就是顺利、顺当、顺心。在民俗文化中,福作为“百顺之名”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定义,也是一个价值评判性的概括,指出了福的价值形式是“无所不顺”,而不涉及具体的实质性的事项。因此,福的概念也就无所不包,举凡吉祥如意、福善喜庆、事事顺遂皆可以福为表征。换句话说,福文化具有明显的泛化特征和极大的包容性,基本上可以囊括所有的生活领域,只要是想追求的美好事物都可以用福来表达,如口福、耳福、艳福、清福、家之福、国之福等等,不一而足,凡有所求得到满足就是福。因此,百姓生活中的“福”文化主要着眼于世俗层面,具有非常鲜明的功利色彩。
二、闽台“福”文化的一体同构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闽台两地自然形成了极为密切的“五缘”关系,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已是学界周知的共识。福文化是闽台“文缘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间信仰为主要载体的闽台福文化,明显地形成了一体同构的关系。
(一)祭祀祈福:福文化的行为艺术
闽台民间信仰习俗,多与祈求神明的福报有关。为了取悦神明,闽台人民在祭祀的过程中,常常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展现他们内心的虔诚。
1.祭祀物品
闽台民众举行祭祀仪式所用的物品,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和地方特性,并且这些物品的选择都取“福”的寓意,如用苹果(平安)、橘子(吉祥)、菠萝(闽南话“旺来”)、红龟粿(长寿)、发糕或年糕(高升、节节高)等,体现了闽台百姓崇福盼福德这种心理,其中以红龟粿最具特色。
红龟粿的来历,跟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相传,很久以前,住在南海的大神龟见闽南地区将被天上的陨石击中,为解救闽南百姓,就以身抵挡陨石,使得大地躲过一劫。从此,闽南地区的人们在特定节日都会用红龟粿来祭拜神明,以表敬意。几百年来,闽台地区的大节庆必不能少了红龟粿,一是寓意日子红红火火,一是寓意长寿吉祥。
2.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是闽台民间信仰活动最具代表性的行为,在闽台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闽台民俗信仰活动的典型活动。在诸神圣诞的这一天,信众们到寺庙里将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游神的目的是驱邪消灾,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在漳州,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圣王巡安”民俗节庆礼仪,最具影响力。“巡城”开始前,家家户户早早就搬出供桌置于宅前,沿途摆设香案恭迎“巡城”队伍。当年新婚或添丁(生儿子)的家庭,还需恭请神像至自家供桌前,焚香礼拜,为圣王一行供上金枣茶(甜金桔,用蜜糖腌制过。闽南有谚语“吃金枣,年年好”。)“圣王巡安”节庆礼仪既是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他主要开漳先贤的民俗节庆礼仪,又是喜庆吉祥的节日民俗庆典。在举行“圣王巡安”节庆礼仪的过程中,有许多艺术元素引人注目,它们也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此外,莆田的妈祖信仰,东山的关帝信仰,都有类似的活动。这些迎神赛会在台湾同样流行。
3.演戏酬神
为了获得神灵的欢心和庇佑,信众们除了献上丰盛的祭品和虔诚礼拜外,还要“演戏酬神”。“演戏酬神”的行为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时至今日,在神诞日演戏酬神的风俗依然存在。芗剧、莆仙戏、闽剧等戏剧,经常在演戏酬神中上演。
芗剧,原名歌仔戏,起源于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也被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由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
(二)器物载福:福文化的视觉美感
人们对于“福”的祈求,不仅仅表现在祭祀这种特定的行为中,同时也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沉淀到日用器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2021年11月以来,福建省组织开展了系列“福”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关注‘福’文化、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发展‘福’文化”的浓厚氛围,隐藏在历史遗迹和人民大众中的“福文化”纷纷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闽台两地的古建筑、古民居、古石碑等,大多刻留着福、禄、寿、喜等内容的文字或图案,寄托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构成了“福文化”的重要内容。据三明市尤溪县融媒体中心介绍,尤溪朱子文化苑是一个中国古木雕艺术博物馆,它横跨元、明、清、民国数百年时间,展示了2000多件屏风、牌匾、照壁、对联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福”文化。在朱子文化苑正厅位置赫然鼎立着“福禄寿喜”金丝楠四大花瓶。此外,一座民国时期的大座屏上方中正位置镌刻“五福堂”三个大字,展馆里还展示了三块和“福”有关的牌匾,它们分别是“钦福堂”“遐福耄年”“媊福古稀”。它们或是彰显着姓氏衍派的传承,或是记载了家族荣耀。[6]在学习强国平台,我们还可以看到散布在八闽各地的“载福”器物。如松溪县的五福桥、连城县“福至心灵”的“福”文化匾额、龙岩永定区东南亚著名锡矿大王胡子春的故居荣禄第……众多承载福文化的器物或建筑构件琳琅满目。
当然,民间福文化的物质载体远不止这些,有研究者指出:
随着“福”文化的广泛流传,福建民间传统艺术领域也出现许多与之密切相关的艺术元素。除了戏曲和歌舞之外,在木雕、石雕、漆艺、瓷雕、泥塑、剪纸、年画乃至书画等领域,“福”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在这方面,尤以明清近代福建民间各类木雕、石雕、漆艺、年画等传统装饰艺术领域展现的各种祈福题材图案最为丰富,最具特色。其构图的主要物象有福禄寿三星、天官、蝙蝠、龙、凤、麒麟、象、鹿、牡丹、月季、梧桐、荔枝、佛手、石榴、灵芝、瓜瓞、如意等,不下几十种。通过象征、借喻、谐音等艺术表现手法,构成的“福”文化图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诸如福禄寿、天官赐福、五福临门、迎祥纳福、百福、花开富贵、富贵连绵、瓜瓞绵绵等,这些传统祈福图案像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福建“福”文化的历史面貌。[7]
由此可见,福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这些充满福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给予我们视觉美感上的享受,带给我们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三)行善积福:福文化的自我升华
祭祀祈福,表达了人们祈求神明庇佑的普遍心理;器物载福则体现了人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想往。然而,“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春秋时期的闵子马就已经清醒地告诉世人,生活中的灾祸或幸福不是上天注定的,也不是神明赐予的,所有的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人们行为的结果。《周易·文言传》更明确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此,中国古人总是积极地行善积福,通过自我的善行,创造有福的人生。这无疑赋予了福文化崭新的内涵。
激励世人行善积福,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精神。无论是被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还是个人短章、尺牍、文集,或是宗族之内的家训、族规,处处都有劝导世人行善积福的话语。在前述尤溪县朱子文化苑的侧厅,还展示了一套十六片朱熹遗墨的木刻碑文,其中有一句“福从根造”,告诫世人从根源处造福的深刻道理!文化苑里还收藏着一件清代咸丰年间大照壁,该藏品不仅人物花鸟等雕工精美绝伦,而且用“诗礼传家”四个大字,提倡读诗书、讲礼教,世代相传,以创造幸福。在照壁的后方刻有这样一段话: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训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8]
真可谓字字珠玑,循循善诱,深刻地阐述了该如何去造福而不是求福的观点。
“造福”而不是“祈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她浸润着我们的心灵,指导着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2017年12月31日晚,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发表新年贺词,一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通过电视、网络传遍神州大地,引发亿万同胞共鸣。“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9]这些言简意深的金句充满力量,激励着无数人风雨兼程、砥砺前行。2016年,3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也曾妙解“福建”省名,他说:
很多人说,福建是“有福之地”、“福”字当头,但我说,“福”来自“建”,是“建”出来的!没有“建”,难得“福”。[10]
“建福”就是“造福”,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以获得幸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然也是融化在闽台人民精神之中的文化自觉。
三、闽台“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福”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更加充分地挖掘这一份宝藏,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2022年初,福建省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动“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打响福建“福”文化品牌的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福”文化研究阐释、构建“福”文化标识品牌体系、拓展“福”文化宣传推介、打造“福”文化文艺精品、发展“福”文化文旅经济、推动“福”文化产品“走出去”六大重点任务。[11]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打响福文化品牌决策部署,挖掘推广福文化品牌内涵,加快福文化优势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我们应该突破福建的地域限制,着眼于闽台两地的交流与互动,更好地开发利用福文化的内在价值。
(一)搭建“祈·福文化”平台,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
“祈·福文化”贯穿于闽台民间信仰习俗的方方面面之中,也是两岸民间活动交流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上,移民台湾的民众大多来自福建,据学者研究,截止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祖籍福建的台湾人,应该占80%左右。”[12]伴随着大批移民的到来,福建的民间信仰也以“分身”“分香”及“漂流”的形式传入台湾,并逐渐向台湾各地传播。1918年、1930年、1960年、1966年、1975年和1981年,台湾当局曾先后6次对中国台湾地区各种寺庙的主祀神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名列前20名的主神中,除了三山国王从广东传入,开台圣王、有应公、大众爷为台湾土生土长的神灵外,其余的均是随移民从福建传入台湾。[13]由此可见,闽台民间信仰可谓同属一系,一脉相连。我们正可借此搭建“祈·福文化”平台,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
当代的闽台宗教与民间信仰交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两岸交流中恢复最早、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间信仰交流已成为闽台地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形式,在台湾宣布“解严”后不久,最早来福建进行交流活动的便是民间信仰的交流,其中,就以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公信仰、开漳圣王信仰等最为频繁。与此同时,祖籍福建的台湾民众也积极回到大陆认祖归宗,台湾同胞有的以“谒祖寻根进香团”的形式到福建的祖庙进香参访,有的以纪念活动的形式参加,有的以“姓氏源流研究会”等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举行。21世纪以来,闽台地区的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交流形式,大多以文化旅游节的方式展开,如福清市已举办了多届“中华梦乡——石竹山梦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的大量嘉宾和信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拓展“造·福文化”领域,打造闽台特色产业融合
如前所述,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承载着美好祝福的器物形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予人们审美上的精神享受,而且蕴含着丰厚的经济价值,孕育着新兴的特殊产业。
以承载福文化为主体的产品自古以来就已经十分流行,幼儿佩戴的“长命锁”“虎头鞋”等佩饰,剪纸、版画等节庆礼物,香案屏风等建筑构建,等等一系列产品在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已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承载福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形式也得到了不断创新。如台湾社会上各种精美的伴手礼,已成为台湾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手礼是在流传在闽台民间社会的古老习俗,人们在走亲访友的时候,都会随手带些伴手礼。这些伴手礼,或是美食,或是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比如人们所熟悉的凤梨酥、高雄平安糕,还有近年来名声大噪的法蓝瓷。法蓝瓷是台湾享誉世界的品牌,它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花鸟鱼虫等“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现代美学形式,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理念,充满了生活和艺术的气息。
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的古佳峻研发了纸质红龟粿,他把作品送给亲友做节日礼物,颇受赞赏。此后,他又将纸红龟变身为卡片、明信片,投入市场,供不应求。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书店——诚品书局也推出他的作品,以“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让外国人一到书局也能体验中国味。[14]受古佳峻的启发,红龟粿造型的磁铁、手机链、香皂等相继出现。风气所至,大陆许多地方近年来也有意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许多到厦门中山路的游客都会看到一个以红龟粿磨具做成的“龟之戏”雕塑,这个龟手工糕印(又名龟粿印)非遗工作室已成为“中山路街巷游”的一个广受欢迎的“网红”文化体验项目。在闽南人的眼里,红龟粿已不仅仅是一个糕点或是一个祭祀用的产品,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随着这些产品在世界的散播,承载着“福文化”的红龟粿将会逐渐走进各地市场。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以“福”文化为内涵的产业开发,提出“推动‘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打响福建‘福’文化品牌”的方案,希望以“福”文化品牌塑造为抓手,带动福建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我省文旅经济,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彰显“福”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福”文化成为塑造福建品牌的重要力量。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众多文化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2022年1月20日,由闽江学院主办,福建省美术馆、闽江学院美术学院(致道国际漆艺产业学院)承办的2022中国当代漆艺邀请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幕。该艺术展的主题为“福满八闽·漆艺生辉”,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当代著名漆艺家及青年漆艺家的近百件作品齐聚福州,为榕城送来了一场艺术盛宴。[15]据介绍,此次展览以“福”文化为脉络,以漆艺为载体,展出作品包括绘画、漆器、装置、综合材料等类型,展现了艺术家对于生活和漆艺的多元阐释,以及新时代“福”文化与漆艺的融合,为福文化注入新内涵。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当代漆艺形态学转向及人才培养”论坛,助力“福”文化传播推广,加快“福”文化优势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正如刘泓《小议“福”文化品牌的符号传播》提出:“在文旅融合的时代,‘福’文化品牌的创新发展存在一个从无形价值到有形产品延伸的过程。把‘福’文化品牌符号的价值通过品牌延伸策略,向有形产品领域延伸,是打造‘福’文化品牌的重要路径。”[16]这一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创新“享·福文化”内涵,强化两岸文化认同
如前所述,在中国传统的“福文化”观念中,“福”的指向更多是集中于个体抑或是某个小的族群。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幸福往往又是与国家的状况息息相关的。因此,传统中国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过程中,总是将其与国家的安定繁荣紧密关联。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从福建福州这座福文化浸染的城市中走出来的伟大人物,异口同声地强调追求幸福不仅是个体的事,应当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为他人、为社会谋幸福。他们用其实际行动和伟大的人格,创新了“享·福文化”内涵,赋予了传统“福文化”新的内涵。
“家国同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人所追求的不仅是个体小我、小家的“福”,同时也追求国家层面的“福”。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一直是老百姓热切期盼的生活,天下大同更是中华民族的追求与梦想。《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下和同”的美好理想。当个人的“福”与国家的“福”不一致或是相冲突时,“先国后家”甚而“舍小家为大家”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流淌在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染的台湾同胞的血液与精神里。在当前情境下,着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强化两岸的文化认同,无疑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四、结语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华民族就开始大胆地抛弃“天命”“神明”的观念,高扬以“礼乐”为核心的理性精神。祈福、盼福是我们心灵的寄托,造福、建福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创新“福文化”的内涵,推动“福文化”发展,发挥“福文化”更为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
[2]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M].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13:178.
[3]桓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3.
[4][5]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M].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1:830、830.
[6][8]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尤溪朱子文化苑里的“福”文化[EB/OL].(2022-02-21)[2022-09-21].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3855444389464323784&item_id=13855444389464323784.
[7]林蔚文.福地福人居——福建“福”文化漫谈[N].福建日报,2022-01-25(12).
[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声动新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EB/OL].(2022-05-01)[2022-09-21].https://m.gmw.cn/baijia/2022-05/01/35704547.html.
[10]杨芳.李克强妙语勉励:福建的“福”是“建”出来的[EB/OL].(2016-03-07)[2022-09-21].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6npc/BIG5/n1/2016/0307/c402194-28179629-2.html.
[11]林清智.我省制定实施方案:推动资源转化利用,打响“福”文化品牌[N].福建日报,2022-02-18(2).
[12]何绵山.闽台五缘简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61.
[13]林国平.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2008(1):13-17.
[14]韩林.红龟粿在台湾[J].闽台文化交流,2010(2):138-143.
[15]黄枫.“福满八闽·漆艺生辉”展览开幕,为“福”文化注入新内涵[N].福建日报,2022-01-21(7).
[16]刘泓.小议“福”文化品牌的符号传播[J].政协天地,2022(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