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13: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莆田卷)86.唐代莆田的海神信仰传播


 

莆田境内宗教文化起源于夏商周时期,早期的宗教形式为民间信仰,如图腾崇拜、尊崇蛇(龙)、敬畏天地、巫祝和鬼神等。唐代,莆仙两县先后创建了寺院庵堂500多座,有“清源佛国”之称,出现了“山路逢人半是僧”的盛况。境内“佛事昌盛,寺庵林立,佛坛轶事萃众”仙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9页。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朝廷尊崇道教,境内道巫盛行,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唐末,海上贸易兴起,海神柳冕、海神光济王等民间信仰,逐渐演变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伴随着海商足迹流传到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

 

一、柳冕海神

 

柳冕(约730—804),字敬叔,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唐贞元(785—805)年间,柳冕任福建观察使,据《八闽通志》载:“冕贞元间观察福建,巡管之内,福唐、莆田、仙游皆置马监领牧,悉以‘万安’为名,而秀屿其一也。秀屿亦名猴屿,近屿诸村有马坑、马厂,即旧监牧之遗迹。故老相传,柳氏兄弟尝职马政,没而神灵,故莆人立庙于此。”柳冕也被后人尊为“马神”(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之《人物志》卷六十二

唐代,莆田沿海共创建了3座奉祀柳冕的神庙:一是醴泉里的灵感庙;二是营边的昌骏庙;三是马厂(牧区)的昌骥庙。当地渔民和商人出海之前,经常会到庙里烧香祭祀,请求柳冕保佑海上航行安全,“凡有所求必祷之,舟行者尤恃以为命,或风涛骤起,仓皇叫号,神灵为之变现,光如孤星,则获安济”。久而久之,柳冕便演变成为耕海者的保护神,俗称“海神”郑文通:《探寻涉台文物柳冕庙遗址》,《莆田侨乡时报》,2011年10月16日

《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历史文献,以及《八闽通志》《兴化府志》《兴化府莆田县志》《金门志》等史书,均有记载柳冕海神的故事。至明代时,柳冕海神信仰可与妈祖信仰比肩而立,但进入清代后,朝廷推崇妈祖信仰,同为海神的柳冕逐渐被人们所冷落。

 

二、光济王信仰

 

光济王,原名罗隐(833—909),姓罗,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浙江余杭新城人,唐代文学家。罗隐少年时刻苦学习,但十举进士而不中。唐光启三年(887年),55岁的罗隐方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天祐三年(906年)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授给事中,世称罗给事。罗隐游踪甚广,先后到达江西、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访友揽胜,后应莆籍文学家黄滔之邀南下莆田,并在大蚶山北面寺庙中题诗留迹,后人“凿石而立有罗隐庙”,以示留念。

据《兴化府莆田县志》载:“光济王庙,在奉国里大蚶山之南,去崎头二里许。”《泉南录》亦载:“昔尝海溢(海啸),有物如瓦屋,乘潮而来崎头。故老云:宋初(应为闽国初),海中漂数百根大木,尽刻‘罗’字,乡民获之,斧砍‘罗’字,愈砍愈现,相顾惊异。数日,见一人峨冠黄袍,屹立山下,呼众告之曰:‘我罗仙子也,卜居此地。’言毕不见。于是众为建庙,商舟往来必祷焉。晋开运二年(945年)建,南唐始封光济王。”(清)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方志出版社2018年版,第191页庙宇盖好后,非常灵验,有求必应。尤其是渔民出海捕鱼和海商出海经商之前,只要入庙祷告,便平安无事、生意兴隆。久而久之,光济王便发展成为莆田沿海颇具影响力的海神。

闽国元德三年(945年),南唐趁闽国发生内乱,出兵灭闽。为了巩固南唐对闽中的统治,元宗皇帝李璟册封罗隐为“光济王”,因此罗隐成为第一个被朝廷正式册封的莆田海神。唐代和五代十国时,福建沿海对外贸易蓬勃发展,海上航行多有不测,海商们希望得到海神保佑,出海之前都要到罗庙祭拜,故光济王信仰在福清、莆田、仙游、惠安等沿海地区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