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22:0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莆田卷)84.唐代莆田农业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


 

隋唐之前,莆田地旷人稀,交通不便,“古称荒地,居民所属闽七种之人,寥寥无几”,没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莆田乡土地理》卷上《第三课·居民之始》,美兴印书局1921年版,第1页。境内畲民居住在深山老林,地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穷山恶水,“非有城郭邑里”《汉书》卷六十四《严助列传》。一些沿海渔民住在海蚀洞中,采用鱼筌、弓箭、棍棒等捕鱼,“百或得一矣”。进入隋唐后,中原汉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儒家文化,促进了莆田农耕文明的发展,境内农产品日渐多样化,商业经济不断发展,海上贸易崛起。

 

一、农业经济发展

 

唐初,朝廷实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闽中各地“草莱尽辟”“千里无旷土”。特别是王审知主政闽国期间,实施更加开明的农耕措施和商业政策,莆仙两县的海洋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

(一)围海造田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滩涂广阔,具有围海造田的天然条件。东晋时,境内百姓就开始围海造田,利用滩涂种植耐碱植物。唐代,朝廷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境内掀起一股围海造田热潮。如唐建中(780—783)年间,邑人吴兴组织百姓围海造田,围垦盐碱地数千亩。唐元和(806—820)年间,福建观察使裴次元组织民众在“黄石筑堰潴水,围海造田三百三十二顷,岁收数万斛,并在东南角遮浪海边筑堤遏潮”(乾隆)《莆田县志》卷二。。同时,地方官府还组织民众在木兰溪两岸挖掘了众多蓄水塘,修筑了一批沟、渠、陂、堤等水利设施,将木兰溪溢水储存于蓄水塘之中,用于改造盐碱地和灌溉农田。据史书载,木兰溪两岸共修筑了11个大型蓄水塘,南洋有陈塘、许塘、新塘、唐坑塘、国清塘,北洋也有横塘、颉洋塘、白水塘、屯前塘、东塘、太和塘等,大塘灌溉农田五千亩,小塘也能灌溉几百亩,为沿海的盐碱地改造和农田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到了五代十国时,莆田沿海围垦滩涂已达十几万亩,初步形成了福建四大平原之一——南北洋平原。据载:“莆阳方圆二百里,郡居其中。南北田数万亩,其平如掌。郡西数万亩,郡西南古有溪水,溯源自仙游、永春、德化,入于海。田在南北,谓之南北洋。”(元)柯举:《新港斗门记》,载《莆田市历代水利功臣录》,2013年版,第63页大规模围垦造田,既扩大了莆田沿海的耕地面积,又促进了地方商业经济的兴起,使穷乡僻壤的滨海一隅发展成为闽中的“望县”,也为海上贸易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交通条件改善

唐代,朝廷和地方官府重视交通设施建设,诏令“凡三十里一驿”,在通途大道旁设立驿馆。莆田设迎仙(江口)待宾馆,仙游设枫亭驿馆,古驿道从福州南下经福唐(清)蒜岭山进入莆田郡城,经枫亭,通往泉州、漳州等地。待宾馆毗邻的涵头(今涵江),唐初“仅为一处排泄河水入海的水涵之首,俗称‘涵头’。其地不过泊数艘海舶、河舟而已,岸上有数十家商铺、居民,‘日中为市始列肆’,经营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小买卖”《千年涵江》编委会:《千年涵江》,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古驿道上客商络绎不绝,枫亭驿馆周边也逐渐发展成为商业集镇,并为太平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唐初,莆田城南港口是莆田境内最大的码头,商船从兴化湾驶入,直达郡城南门边。唐中期,南北洋开发之后,航道出现了变迁,莆田港渐废,外来商船大多停靠在城东2.5千米处的白湖港(今阔口),并逐渐形成了白湖水市。唐末,镇海堤修筑之后,“海舶多由海堤陂门靠岸”,黄石逐渐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商业集市。

 

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

 

莆田境内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差较小,雨水充沛,适宜经济作物生长。境内除了种植水稻、小麦等主粮外,还大量栽培荔枝、龙眼、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

(一)荔枝生产与贸易

莆田境内气候温和,海拔不高,适宜荔枝果树生长。唐中后期,境内百姓采用烈日曝晒制作荔枝干,但受气候条件限制,干果成品率不高。唐后期,又发明了荔枝蜜饯,即把荔枝肉剥下来后用蜂蜜、蔗糖浸泡,做成蜜饯。唐末,海上贸易崛起,莆田荔枝干和荔枝蜜饯成为易货贸易的主要物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高丽、东瀛等国。

(二)龙眼生产与贸易

莆田龙眼果树种植可追溯至汉代。龙眼成熟于每年八月,八月称“桂”,故又有“桂圆”之称。莆田龙眼果实皮薄肉甜,营养丰富,药用功效良好,素有“南桂圆北人参”之说。唐代,境内开始大面积种植龙眼,特别是莆仙交界处的华亭、盖尾、郊尾一带,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龙眼质优价廉、味鲜肉甜,深受人们欢迎。唐初,境内百姓模仿荔枝干和蜜饯的制法,制作桂圆干和龙眼蜜饯。唐末,境内百姓发明了烘焙桂圆干的技术。烘焙技术的发明,不但为莆仙两县大面积种植荔枝、龙眼等水果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海上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桂圆干性温、滋补,比较适合北方寒冷地区,大多销往我国北方各省和东瀛、高丽、琉球等东亚国家,并通过内陆水运销往中亚地区。

(三)茶叶生产与贸易

莆田境内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据载:“茶叶始植于隋代。唐代孝仁里郑宅(今赖店圣泉)、凤山九座山区已有成片种植。”(仙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莆田“郡城外郑氏宅,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虽武夷岩茶不及也。所产无几”(林国梁:《福建兴化文献》,台北市莆仙同乡会1978年版,第383页)。唐代,境内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古今八闽所有方志、山经、茶史、茶经、茶录等史乘文献,凡有涉笔莆阳茶史者,皆有‘龟洋山产茶为莆之最’之说”(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9页)。据载:“唐时,僧无了在龟山开辟茶园……《兴化府志》载,‘莆诸山产茶,龟山第一,柯山第二。’”(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3页)龟山寺僧开发茶园18处,“辟茶园千余亩”,龟山因此成为闽中的产茶基地,也是闽省主要贡茶产地。

(四)蔗糖生产与贸易

莆田境内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据传早期的蔗品种植是由新几内亚和印度等国传入。唐代,莆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又引进了高产多糖的东亚甘蔗,境内甘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蔗糖产量大幅提高。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载,唐时“海外(中亚、西亚地区)甘蔗种植技术由泉州传入莆田、仙游”(莆田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唐末,泉州引进了印度摩揭陀制糖工艺,仙游商人到泉州学习外国制糖技术后在家乡推广,促进了境内制糖业的发展。据《仙游县志》载,“仙游于唐代已产冰糖。宋《闽中记》载:‘获蔗节疏而细短,可为稀糖,即冰糖也。’”宋乾道(1165—1173)年间,冰糖销往国内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易货交换的重要农产品(仙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三、手工业品生产与贸易

 

莆田境内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莆田先民们就开始制作石质、木质生产工具。夏商周时,境内出现了日用陶和纺织品生活用品等。汉末,境内出现了冶炼技术,开始生产铁质农具。进入唐代后,莆田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农业,促进了境内手工业的兴起,“传统行业有制盐、打铁、织布、制糖、酿酒、造纸、刺绣、烧瓦、竹木器制作等”(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56页)

(一)陶瓷生产与贸易

唐代,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境内手工业技术进一步改进,手工业品产量提高,陶瓷制品日渐多样化,主要有盘、碗、碟、壶、杯等日用陶,颜色有青灰色、青黄色、青绿色和苍青色等,陶器表面光亮平整,有网纹、格纹和花、草、鸟、兽、鱼图案等。特别是仙游西乡生产的四耳青瓷器、青陶执壶等,工艺精湛,美观实用。唐末,瓷器已经成为莆田海上易货交换的主要物资,不但在境内销售,而且远销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二)纺织品生产与贸易

莆田境内“纺织业始于新石器时期。据榜头观音山及坝下等地出土文物证实,在3000多年前,县内先民已采用陶纺轮纺纱”(仙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南日镇乱石山遗址也采集到商周时期陶纺轮文物。魏晋时,境内纺织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百姓以葛、苎等植物为原料,剥皮抽丝,制成纱线,纺织成布。南北朝时,朝廷规定每年“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丝三两,绵八两,禄绢八尺,禄绵三两二分,租米五石,禄米二石。丁女减半”,硬性的税赋规定推动了地方纺织业的发展(《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进入唐代后,随着纺纱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纺织工艺的逐渐改进,纺织品数量迅速增长,出现了两种纱线混合的布料,即以棉为经、以苎为纬,或以麻为经、以棉为纬织成的葛布,具有柔软、透气、吸汗、耐用等特点,成为莆仙特色产品。唐中期,境内成功地移植了北方木棉,采用棉纱编织的帐幔布,轻薄透气,经久耐用,可制作衣服、鞋袜等。唐末,境内纺织技术有了较大的革新,出现了木质纺纱车,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纺织品种类开始增多,并成为境内易货交换的主要媒介。据史书载:“下里人家女妇,治此甚勤,每四五日织成一布,丈夫持至仙游,易谷一石。”((明)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页)这说明纺织品已成为一种商品媒介。五代十国时,境内纺织品主要有麻布、葛布、苎布和棉布,以及绸布和丝帛等多种纺织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和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