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之路与点头妈祖
吴建华
适逢处暑,我们迎着温暖潮湿的海风,来到福鼎市中部的点头镇,拜谒一座历史悠久的妈祖宫庙。点头妈祖香火系明代自湄洲传入,在点头依山濒海建造天后宫,清康熙年间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妈祖宫坐南朝北,为砖木质结构,整个宫庙由大埕和宫宇两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为52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5平方米。
妈祖宫地处福鼎市中部,距城区13千米,隶属于点头镇,故称为点头妈祖宫。点头镇,古为福宁遥香里二十都,现为十五都地。正在修建中的温福铁路,从点头镇穿越,省道沙吕线从妈祖宫前经过。2002年,点头妈祖宫确定为第三批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妈祖宫,古朴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起敬。宫宇由正辕门、亭阁、天井、厢廊、正殿等几个部分组成。正辕门为重檐悬山顶木质结构,抬梁式飞檐翘角,精致典雅。门额上悬挂“天后宫”匾,其下为横匾“海不扬波”,阳字,匾边沿刻龙。门厅悬巨匾“威镇海疆”,笔力雄健。正殿斗拱、雀替、梁枋用料粗大,雕刻精美,技巧娴熟,造型灵活生动,令人击节赞叹。人物、瑞兽、花卉,无论造型,还是雕刻技法,都堪称一流,成为点头妈祖宫的艺术瑰宝。正殿三间设3个神柱,祀奉神明,中厅祀妈祖娘娘,左右前为文武宫魁,双手奉印信和奏板,后为掌扇仕女,个个活灵活现。中厅天板为八角藻井,有柱楹联及立木雕守护神史。厅左右置列有清道旗、警跸牌、排牌、大刀、长枪剑戟、长矛和阔斧等木质兵器。我多次目睹巡游的盛况,见识了天后的威仪和雄伟的阵仗。
天井四方由青条石砌,天井廊前文物主要有一个石刻虬龙陛阶,由青石雕刻虬龙而成。面略成弧形,有祥云腾龙图案,均为浮雕。石陛阶左右各立石碑一个,为旌表碑记,由当地民间文化学者朱挺光先生撰文。碑刻前各立一方石狮子,并植各种花草,把天井点缀的姹紫嫣红。宫内文物还有“石圣旨”一方,正背两面正中刻“圣旨”两个大字,四周图案为“双龙”戏水和太阳,象征皇帝至高无上的旨意。左右两侧沿墙用镜框制作妈祖生平系列绘图,是众信士了解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步入宫前大埕,眼界开阔,中斗四面刻有“天上圣母”四字,底座分别镌刻“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季秋吉旦”和“十五都扆山点头社公建”。其左边立福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妈祖宫碑记,碑署“福鼎市人民政府2002年9月9日”,背面刻有保护单位范围。宫前大埕,是庙会的主要活动场所。大埕屹立青石双斗旗杆一对,称为旌表或望柱,整个望柱通高近10米,由石座、双层石斗和石柱组成。天后宫原先前面30米为海,设埠头,潮水可抵天后宫。左、右、后三面为民居和老街,保存颇为完好。点头妈祖庙会,是当地居民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每年奉行春秋二祭,集镇沿海村民都来朝拜,从而形成隆重的庙会。
妈祖是中国渔民崇拜的海神,也是东南亚等国家敬仰的天后,全世界有妈祖庙5000多座,妈祖信众达3亿多人。清代以来,妈祖成了由国家祭典的黄帝、孔子和妈祖三大神明之一。福鼎沿海各乡镇均建有妈祖宫庙,其中目前现存完好的点头妈祖宫,为最古老之一。
据清《福鼎县志》记载,点头妈祖宫重修于乾隆年间。又据重要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本地现存契约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妈祖宫因缺少钱项,福首平士嘉等七人会议,出卖点头地主宫宫后地作为修宫之用。历次的福首努力筹措、积攒钱款分期分批建成宫宇,最后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宫前再竖立大埕前的两根青石旌表,妈祖宫才告完工。
大门由青石框架而成,两幅门联引起人们的兴趣,内联为:“宝相庄严皇恩浩荡,玉容整肃后德巍峨”,外联是:“水德配天海国慈航并济,母仪称后桑榆俎豆重光”。楹联设黑底,为镏金隶书。悬柱有镂刻,雀替刻有双鹿。左右两间各有一个藻井,并绘板画,保存完好,画面清晰可见。藻井中有绘如意纹,也有人物画,还有外国洋教士画像。大殿正中大柱雕刻人物“秦叔宝”和“尉迟恭”,挥舞着双节锏和大皇鞭,他们腆着大肚皮,神态肖形毕至,身上的铠甲和武器均雕刻精致。身后的棋牌官亦耀武扬威,石榴树、柳树和石山作为背景,把人物衬托得呼之欲出。正殿雀替由四大块组合而成,最上为龙凤雕刻,中有人物或舞剑练功,中下为门神,最下为人物组成的图景,或为历史演义人物,或为乡村牧耕,都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一般采用浮雕,也有透雕和镂空,全部贴金箔,色泽如斯。他们形象逼真,匠心独具,有巧夺天工之感。左神龛刻“国泰民安”,上悬匾“母仪称后”,右刻“风调雨顺”,并置石香炉“通天圣母”,上悬匾“慈圣广大”。中殿的两副对联,引起我浓厚的兴趣,一副是“护国佑民裕德春如海,行仁好义怀忠气如虹”;另一副是“国泰业兴共仰神光普照,民安物阜威沾圣德无私”,均为黑底镏金魏碑体。正殿左右陈列两尊木雕守护神史,分别为手执短戟的“千里眼”和紧握阔斧的“顺风耳”。
点头妈祖宫所在的点头镇,不仅依妈祖文化声名远播,而且以独特的区位优势闻名遐迩。点头镇背靠福鼎市区,东临沙埕良港,西与山城明珠柘荣县接壤,南抵全国闻名的太姥山风景区。鉴此,这里具备了海上丝绸之路得天独厚的条件。
正如白荣敏先生在《福鼎史话》一书中所阐述的那样:“福鼎是个好地方,西部大山横亘,太姥山脉南北纵横;东临东海,港湾众多,许多港湾深入腹地,因此形成中东部沿海地带丘陵连绵、山水相连的地貌特征。这样的地貌特征,适合于古今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基于福鼎山海兼备的地理优势,上山种地、下海捕鱼,便成为先民们的生活出路,狩猎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倭寇的骚扰,影响了海上的贸易。戚家军入闽后,沉重地打击了倭寇。此后,闽浙沿海厉行海禁,为患沿海多年的倭患逐渐消失。但海禁带来的直接后果导致海上贸易的萎缩。如果没有海上贸易,福建经济便难以运转。海上对外贸易是福建的生命线,即便朝廷执行海禁,依然阻止不了海上的贸易。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明末,因东南海盗再起,浙江巡抚张廷登重申不许福建大船直接入浙,而要在沙埕换船。可见,尽管朝廷实行海禁,但多数官员对民间贸易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所以,明代闽浙间的海上贸易,仍然十分兴盛。
据《宁德茶业志》记载,白琳茶叶最早出口销售,可追溯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沙埕港设立民用进出口贸易口岸,开始出口茶叶、明矾等农副土特产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后,茶叶运输逐渐增多,茶叶生产得到发展。1899年,三都澳开港之后,成为闽东茶叶的集散地。1906年春季开始,沙埕向内地通航,每年15000担的福鼎茶叶,全部由沙埕港运往福州等地外销。
如今,茶叶贸易繁荣,茶商络绎不绝。福鼎的茶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生力军,在辽阔的海洋扬帆破浪,也把妈祖文化带到远方。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太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