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 00:0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振玉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福州卷)49.会馆

 

 

明清以来,随着商业贸易不断兴盛,福州成为福建省会及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商品集散中心,旅居在福州的士绅与商贾纷纷修建会馆。

 

一、会馆功能

 

会馆作为商业群体的聚合空间,其主要功能为商业议事与联络,由此而衍生的还有祭祀功能、文教功能等。受科举制度影响,会馆还以解决同乡学子在福州参加乡试及赴京应试而作旅居之所,故又称“试馆”。

三坊七巷一带会馆较多,最初便是为科举考试或文教功能而兴建的,诸如罗氏会馆、卢氏试馆等家族会馆和以地方为代表的永泰试馆等。既为学子应考提供稳定备考空间,也逐渐成为地方家族打通省城人脉的场所。

福州现存试馆以连城人修建的居多,有黄、罗、李、张、杨、项等各姓试馆近十所。这些试馆大部分在省城贡院附近。例如左营司罗氏试馆,便是清代连城罗氏子弟赴省城赶考的落脚之地。林则徐之父曾在此任塾师。宫巷的连城张氏试馆是清代由连城张氏商人捐建的。

到清道光之后,会馆逐渐侧重于商业性质。福州开埠后,江西及内陆各地的丝绸、茶叶、瓷器、山货等商品通过闽江航道运输,福州港成为商品周转的重要集散地。科举制度废除后,省内外在榕官商继续广建各类会馆,成为兼具同乡会、行业协会和文化娱乐性质的场所。

会馆选址在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地点,从商业贸易的角度考量,大部分都以交通方便为首要标准,故福州南台一带或闽江沿岸地区成为上佳区域。

大多数会馆在建设时还配建附属建筑,例如神殿、戏台、茶楼或具备社会救济功能的场所。

 

二、会馆分布

 

根据现存文献及建筑遗存统计,福州城区目前有明确历史记载和文物遗迹的会馆共37处(其中台江地区占2/3)。会馆名称现状球商会馆无存新港庵竹商会馆无存宁德会馆无存福安会馆无存延郡会馆无存寿宁会馆无存江西南城会馆无存绥安会馆无存兴安会馆无存周宁会馆无存永福会馆无存泉美会馆无存福鼎会馆无存汀州会馆现存南郡会馆现存福清会馆现存古田会馆现存永德会馆现存三山会馆现存闽清会馆现存江西会馆现存浦城会馆现存建宁会馆现存江西会馆现存尤溪会馆

会馆名称现状泰宁会馆无存长汀会馆无存绥城会馆现存汀州会馆现存石塔会馆现存建宁会馆现存(附属绥城)湖南会馆现存八旗会馆现存两广会馆现存俗话说,“城内官,台江商,仓山洋”,说的是老福州不同地域在历史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文化。老仓山商业建筑遗留相对较少,会馆现存三处:一处广东会馆,一处浙江会馆(安澜会馆),一处教会会馆(潘捷会馆)。其中安澜会馆乃乾隆年间浙江人为纪念时任闽浙总督孙尔准的政绩而建;广东会馆为广东商人所建;播捷会馆为基督教美以美会在榕接待及传教场所。

 

三、主要会馆介绍

 

(一)安澜会馆

位于仓山区仓前路250号。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建,原为浙江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会之处。建筑分前后两落,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重檐歇山顶;正殿前为戏台,两侧为双层廊房。第二进为双层木构,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左右有双层厢房。会馆造型综合闽、浙建筑风格,现保存完好。江苏无锡人孙尔准,官闽二十年,升任闽浙总督。浙人感其恩德,于馆内设孙文靖禄位,每年在其诞辰日大事张扬祭祀。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于会馆右侧建祠祀奉,内立《孙文靖碑记》,记载孙尔准在闽政绩。

抗战期间,因交通阻断,货运不畅,安澜会馆曾沉寂一时。抗战胜利后,安澜会馆被浙商改作“皇宫酒家”。1992年修葺后,被辟为“仓山区文化馆”,成为民众休闲、娱乐场所。2009年,安澜会馆被福建省列为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

(二)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是清代旅居福州的广东籍商人筹建、带有同乡会性质的会馆。会馆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245平方米,共二进,包括前厅、天井、后厅(聚议厅)、廊房。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天井占地约270平方米,保存着独特的建筑风格。

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先生乘舰南下途经福州时,在广东会馆受到旅闽广东同乡会的热情招待。

(三)古田会馆

古田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同德路2号。1915年,由古田县商帮集资建造现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坐北朝南。门内依次为戏台、天井、中厅、正厅、厢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正厅和中厅皆有藻井,雕饰精美。馆内有建馆碑记一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古田商帮陈必光将在台江的地皮献出,推举里人魏明然牵头,向古田商帮的5个分支——谷黄(谷口、黄石)米帮、红粬帮、茶帮、焯(薪炭)帮和都县米帮募资,共筹款18000两白银建造。

会馆分东、西两落,东侧为主落,内有戏台、天井、中厅、拜亭、正厅、谯楼(含钟、鼓楼)、廊楼、厢房等。中厅左边有附属建筑物,面积约300平方米,为两组二层楼房,供储货、客宿、商务洽谈之用。会馆采用20根方、圆石柱布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戏台贴有裙石,雕刻极为精美。

正厅为抬梁穿斗式结构,重檐歇山顶,藻井饰金,精雕细刻。厅中原本供奉海神妈祖,左右两旁刻有六副石柱联,联文曰:

金阙壮神威,仙仗炉香供麝火;

玉田开杰构,江城福地敞龙珠。

 

宴饮一堂,客地有缘逢旧雨;

馨香万代,灵宫镇日捧慈云。

(四)汀州会馆

原位于福州台江区义洲街道长汀路,1999年因道路改造,迁建至现址台江区白马南路262号。汀州会馆建于清末,是长汀及上杭纸、靛商人集资所建,故名,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也称“汀郡会馆”,辖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上杭、武平、永定八县。

会馆正厅主体结构尚好,面阔三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藻井雕饰完整。1988年列为台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素以造竹纸著称,始于唐末宋初,盛于明清,著名者有玉扣纸、连史纸、奏本纸等。汀州玉扣纸质量最优,进贡帝京,被称为“日近天颜”。清末,长汀、上杭两县经营纸靛的商人组织“纸靛纲”,是为官营运输组织,后由行业组织演变成会馆。

迁址后汀州会馆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建筑,建筑内的石柱与木梁装饰豪华,顶部藻井用工精巧,是台江区古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五)石塔会馆

在乌山乌塔旁,始建时间不详,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辟为关帝庙。后由南北京果行商会筹资修建戏台,用于娱神聚会,称“石塔祖殿”,因地处乌塔下,改称乌塔会馆。大门开西侧,现有会馆由戏台和两边骑楼(看台)组成,戏台面对乌塔,面积约60平方米,花岗岩台基,平面呈六角,刻有对联“集今古大观,时事各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同。”台顶藻井斗拱层叠,刻画有山水、花木,造型优美;台后为化妆室,台两侧为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