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17: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23.福建华侨华人的社会生活

 

 

一、华人团体和公益事业

 

福建人在海外定居,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农业等,多为小商人、小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农民和雇工。他们一般居住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农村。在他们比较集中的居住区,福建华侨保持着原有的方言、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乃至各种民族传统,代代相传,并开始逐步形成以同方言、同县、同乡、同族、同姓、同校等为维系纽带的华侨社会团体,在维护华侨利益、扶困济危、保存中华文化传统等方面作用很大。

在马来西亚,1673年,马六甲的福建漳州籍华人甲必丹郑芳阳和李为经以民间宗教观音信仰为纽带,创建了敬奉观音的庙宇“青云亭”,作为闽籍华侨联络乡情、祭拜神灵的场所,也是甲必丹的办公地点,这是一种地缘性的社团组织雏形。在槟榔屿,1800年,闽籍华侨和粤籍华侨联合创建“广福宫”,奉祀观音,后来发展成为跨省的地缘性社团。

马六甲的福建会馆在新加坡,1828年,福建漳州籍华侨建立恒山亭大伯公庙,作为当地闽籍华侨共同的奉祀场所和活动中心。

在印度尼西亚,1841年,三宝垄福建漳州籍华人甲必丹陈长菁以“开漳圣王”信仰为纽带,修建了“漳圣王庙”,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

在缅甸,1861年,闽籍华侨在仰光修建“庆福宫”,敬奉观音,该宫也是闽籍华侨的活动中心。

在菲律宾,由于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对华人的歧视、屠杀和种种不平等待遇,由于明清封建统治当局对海外华侨的漠不关心和对西方殖民者的无能为力,华侨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团结互助,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存权不受侵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华人集会结社的意识开始兴起,华人们公推当时的华人领袖陈谦善出面筹集资金,于1870年成立善举公所。善举公所成立后,做了许多有益于华侨华人社会的慈善事业,如创办华侨义山,建立中华崇仁医院,创建华人学校中西学校等。

华人领袖杨尊亲开创了华侨义山。1879年,他集资在马尼拉郊区买下一片荒地,作为华人墓地,后来扩大为华侨义山,并在义山内修建崇德堂。华侨抗日英雄纪念碑也在其中。中国人丧葬讲究“入土为安”,华侨义山的建立,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从那一座座整洁的坟墓和完全中国式的型制、雕刻、装饰可以看到,我们的华侨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海外的艰苦拼搏形象和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顽强地保持、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华崇仁医院是1891年由华人集资建立的,专为华人治病,当时菲律宾正流行霍乱,许多华人患病,崇仁医院就主要收治患霍乱病的华人。

海外各种华人社团组织也相继成立。例如,1904年成立的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下设教育会,负责管理华人学校,1923年6月27日教育会创办第一所华人中等学校。此外,各种商会、宗亲会、同乡会、同学会如雨后春笋,有崇宁社(木商会)、关夫子会(布商会)、有妫堂(陈姓)、西河堂(林姓)等等。

闽籍华侨社团从血缘性、地缘性社团向业缘性社团不断发展壮大。闽籍华侨社团的产生和发展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海外谋生的需要。华侨华人孤身来到海外,要想立足下来,必须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完成,这就需要互助。有人感叹,旧社会的中国人总是像一盘散沙,捏不到一块儿,而华人社团组织正是联络团结华人的一种很好形式。通过同乡会,给新来的同乡介绍工作;通过同业公会,互通信息,提供商机,制定规则,使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能立足下来并得到发展。二、精神家园的需求。华侨华人在各行各业奋力拼搏,在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拥有共同中华文化传统的同乡同学同行相聚一起,倾诉感怀,是精神生活的需要。”(胡沧泽:“闽南文化在菲律宾的生存与发展”,载《闽南文化的当代性与世界性论文集》第164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二、华文教育

 

华文教育、华侨社团和华文报刊一样,是构成闽籍华侨社会的三大支柱。

福建史称“海滨邹鲁”,福建人历来尊师重教。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始于私塾或义学。在印度尼西亚,1690年,巴城甲必丹闽籍人郭训观创办义学,是为闽人华文教育之始。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1815年,英国伦敦教会创办华文学校,招收以福建、广东籍为主的华人子弟。在新加坡,1819年,教会创办招收华人和马来人的学校,同年又设立福建方言学校(王秀南:《星马汶教育发展史纲》,见《星马教育研究集》,东南亚研究所1974年版,第3页)

闽籍商人是创办华文教育的主力,他们深知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由于新加坡是闽籍华侨来往南洋各国的枢纽,故这里兴办的华文学校尤为众多和持久。1849年,福建永春籍侨商陈金声联合其他人士集资在新加坡兴建“崇文阁”,作为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后,新加坡闽籍人不断兴办华文学校,1900年,林文庆创办新加坡女子学校。1905年,闽籍富商吴寿珍、陈楚楠发起创办崇正学堂。1906年,福建会馆创办道南学堂。1911年,闽籍侨商创办爱国学校。1915年,福建会馆创办崇福女校。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爱国华侨闽籍富商陈嘉庚联络养正等16所学校,创办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这是新加坡和马来亚的第一所新式华文中学。

在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闽籍华侨创办华文教育的事例不胜枚举,如菲律宾中西学校。中西学校是1899年清朝驻菲律宾第一任领事陈钢在众闽籍华裔的支持下创办的,专门教育华人子弟,解决了华人子弟华文教育难的问题。开始以教朱子的《四书集注》为主,后来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常识和英文,它传播弘扬了中华文化,也为华侨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各方面杰出人才。中西学校后来改名为中西学院。在中西学院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学院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菲律宾本土文化的同时,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本质上就是保持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长远大计,这是很有眼光的。

 

三、华文报刊

 

华文报刊的出现,也体现闽籍华侨社会的成熟和完善。

在新加坡,1881年12月10日《叻报》创办,这是第一家真正由闽籍华侨创办的华文报纸,创办者为祖籍福建漳浦的薛有礼。

1890年,祖籍福建的侨商林衡南在新加坡创办《星报》,黄乃裳曾于1900年在该报担任过主笔。

在缅甸,1903年,闽籍侨商庄银安创办《仰江日报》。

在泰国,1906年,闽籍南靖华侨萧佛成创办《美南日报》。

在菲律宾,1908年,闽籍晋江华侨创办《警铎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最著名且办报时间最长的是由著名闽籍侨商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商报》和闽籍侨商胡文虎等创办的《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于1923年9月创办于新加坡,著名学者胡愈之曾担任过该报主编。《星洲日报》于1929年创办于新加坡,著名作家郁达夫曾担任过该报副刊主编。

这些闽籍华侨创办的报纸影响巨大,不仅传递各种信息,还对华侨读者的思想、意识、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对团结闽籍华侨社会、增强凝聚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载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史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