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6 00: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禾 源



深山里的省委驻地

 

    

 

 

一个名字由来,道出这里地理的玄妙。镇上人家这样口传: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迷途于迪口村尾,当地百姓有恐皇帝入乡难以款待,圣口言出,招来横祸,故假言骗帝,此地离村庄尚远, 且路难行。因夕阳已西下,于是乾隆皇帝就在水尾万寿桥借宿。次日,乾隆知晓被骗而怒,遂定名此地为“治口”,因“治”与“迪”方语谐音,后人把它改为“迪口”。不管传说真伪,终归说出迪口的山情水性。

迪口镇地处武夷山脉的东南面、鹫峰山脉的西北坡、建瓯市的正南。迪口山境地形,山岭起伏,群山连绵,森林茂密,奇山异洞星罗棋布,还有诸多的笋厂、香菇厂等,这是天地所设的驻山抗敌屏障和避难场所,再添建瓯自古是产粮区。多要素的组构,成为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好游击战的好选择。西坑成闽浙赣省委驻地也有着地利使然的原因。

中共闽浙赣地区建立的地方领导机关。1932年11月,经中央批准,赣东北省委改为“闽浙赣省委”,直属中共中央领导, 万永诚、曾洪易、方志敏先后任书记。1947年1月,福建省委改称为闽浙赣区党委;1949年9月,闽浙赣区党委改称为闽浙赣省委;1947年底,省委机关由闽中北迁南古瓯三县结合部上明洋。指挥全省的革命斗争。建瓯迪口的西坑与上明洋仅山头与山脚之隔。因此,西坑连同天斗、池丹、四种是省委机关活动的重点村和驻守地。虽说这里地势天成,可守可退,但更重要的是有着迪口百姓的坚强后盾。

我们看过纪念馆中一尊尊石像,再走一个个展厅,在这朴实简约的展示里,便能跟着走上一段闽北红军与迪口人民并肩战斗的历史。

迪口的百姓深受国民党官府和“大刀会”等匪徒欺压,也想着义举。正在编纂中的《迪口乡志》中写到1918—1929年周边土匪近2000人。1929年还发生土匪“火烧十八乡”的事件。1912年爆发聚集千余人反苛政的事件。这里有很好的革命基础。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缔造者方志敏相中了这里,把红旗插到了这里,1930年率独立团在赣东北、闽北一带开辟了根据地;同年7月领导成立红十军。1931年3月,他任红军政委,率部转战闽北地区,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只可惜他在反“围剿” 中英勇就义。

中共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南方各根据地力量空虚。国民党军部署对南方各根据的“清剿”,企图彻底消灭福建及其周边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力量,闽北形势十分危急。1934年7月,中央红军五十八团在团长黄立贵、政委陈一率领下突破敌人薄弱环节, 从崇安出发经向建瓯、松溪、政和挺进敌后, 一路历经迪口的王地、杉洋、霞庄、坑头、西坑、下房、黄村、 值源、中田、岩下、可建新根据地。等村庄。一路边打边宣传,建立新支部,发展1934年底,中央军委周恩来在长征途中给闽北红军拍来关于“闽北红军队伍,要注意和闽东叶飞同志的游击队伍取得联系……”的电报指示,闽北军分区黄道书记决定:派黄立贵带一个团挺进闽东地区,伺机与叶飞的闽东红军会师。历经将近一年,1935年11月,黄立贵与陈挺胜利会师于瓯屏边界的屏南柯坑自然村。这个月底,曾镜冰率领闽北独立师三团一部与王助率领的第一团会合。有了这个会师的基础,闽北红军在建瓯、屏南边界根据地渐渐站稳了脚。

1936年春,黄道在闽北军分区司令员吴先喜的护送下胜利与闽东独立师叶飞会师于政和洞宫山,史称“洞宫会师”。他们一同商讨了闽北、闽东、浙西南三块根据地组成闽赣临时省委的问题,着重就成立中共闽赣省委、统一闽北闽东两块根据地领导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1936年5月间,以迪口为中心发展新区的红二团,白天以连、营为单位集中迎击来犯之敌,晚上分散到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并抽调干部建立区乡红色政权。经过一年多的斗争,以迪口为中心的根据地扩展了一大片,形成了建瓯、松溪、政和、古田、屏南边界的一片闽东北游击新区。其间,迪口范围各村都驻扎红军。西坑村驻有陈营长率领的一个营200余人。各村普遍组织了根据地的自卫队和儿童团。西坑村的自卫队有30余人,儿童团有游吓宗等20余人。红军组织儿童团做游戏、唱革命歌曲、短途送信、耍红缨枪,还请儿童团吃饭,西坑村人人都是革命者。迪口就在这一年的6月建立起中共迪口县委。领导和发动群众抗租、抗息、抗税、抗丁和除恶分粮斗争,巩固和发展的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巩固了大后方。

红军肩扛民族大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一致枪口对外。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先后派张云逸、顾玉良等人到福州与国民党福建当局商谈福建各地红军游击队改编等问题。11月, 中共闽赣省委先后派曾昭铭、曾镜冰向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领导人项英、陈毅汇报闽北国共和谈在洲的情况,并带回工作指示。项英、陈毅要求闽赣省委停止军事行动,闽北红军游击队开始集中,先改编为闽赣边抗日义勇军。赣省委根据上级的指示,立即响应,11月底集结江西铅山石塘镇,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饶守坤任团长,曾昭铭任副团长。1300多人,1938年2月开赴抗日前线。

左丰美、张承先奉命带领100多人的队伍返回屏瓯根据地, 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同时寻找伤病员和失散人员。没能赶上大部队北上,上级指示他们继续留地方开展革命活动。红军大部队北上,后方根据地形势更加紧张,国民党采取“北和南剿”的政策,对根据地进行强力“围剿”,想把根据地连根拔起,可坚强留守的红军与迪口人民一边宣传抗日,为抗日捐资捐物,成立贫农团同国民党进行长期的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

这中间的血雨腥风,这中间的艰苦卓绝,迪口的青山可证, 迪口人民代代铭记。

一位90多岁的老交通员说:我一生有4个爸爸,第一个爸爸就是亲生父亲,他死于大刀会刀下;第二个就是带我参加革命的爸爸。1948年7月,当时我才十几岁,跟着第二个爸爸挑米,送军服、送情报等,有一回我接过他交给的一担米,到洋后做12套游击队服装。取服装时我把服装放篓筐底层,上层垫上草纸,再堆放些干猪粪,站岗敌人见了我把脸拉得很长,用手掌在嘴鼻前扇风,并挥手示意我快点走。可后来敌人发觉不对,要来追赶, 我跑到转弯处立即顺势滚下山坡躲藏。游击队接到我时,见我浑身是粪,又好笑又可怜。爸爸还教我把竹节打通,装入电池送到游击队。一次两次,我胆大起来了,经常为他们送点心、站岗。1948年9月,我还亲眼看了一场战斗,爸爸他们消灭了一支尤溪来的百余人国民党兵,只跑了3个。到了1948年底,我的这位爸爸被国民党抓去,回家后3天就死了。

还有一位烈士遗属说:1948年7月的一个晚上,我们父子正在山中里搭建的小厂房里睡觉,被贫农团中的甲长告密,国民党官兵冲进了厂里,抓走了厂里3个人。我与父亲一同被抓,先被押送到霞庄。敌人放出风说,叫贫农团的人来保,就放了我们, 还说只要 “招安”就放人。父亲坚决不从,而后被逼供、棍打, 还用手摇的电机电击。父亲坚决不招,第三天就被抓去活埋了。

一人,两人,一家两家,千万家。

迪口有烈士24名,老区基点村17个,“五老”人员183名。仅1948年底至1949年初,迪口根据地共有地下党员72人,建立9 个支部;西坑区委辖西坑支部,党员11人。

一场场严酷的考验,迪口人民扛下来了;一场场血雨腥风, 永远收藏在这块土地上。1949年5月13日,建瓯解放了,红旗飘扬在迪口的每一个村。迪口人民永远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在幸福的今天就在西坑村建起了闽浙赣省委驻地纪念馆。光荣的历史永远激励新时代的人们迈步征程。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