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黄华山
杨国栋
一
浩浩荡荡的崇阳溪和建溪,在建瓯市境内沉重地撞击黄华山景区,然后双溪合抱,曲折奔腾而去。起伏蜿蜒的浪波会飞溅出一串串古今流传的传奇惊险故事……
史籍记载:明永乐年间,黄华山建有黄花楼、冠山台、凭虚阁、待月轩、咸宜亭、黄华书院等亭台楼阁,历史文化古朴厚重,风光景色幽雅秀丽。清康熙年间,又建真武庙于山顶。光绪十六年(1890年)增建邑爽亭、魁星楼,引来了许多名人骚客驻足观赏、赋诗吟咏,故而民间留下了“建州八景,首推黄华”之说。
一个旅游景区或者公园,光有楼台亭阁还不够,必须有人物故事才能彰显生动鲜活、光彩照人、富含精神。魏蜀吴三国时代,吴国大将军贺齐平定山匪之响鼓鸣金,曾在黄华山头。南朝 刘宋元嘉二年(425年),太守华瑾之徙城郡于山麓。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韩世忠与范汝为大战,屯兵于山上。“芝城之父”李纲拯救十万黎民百姓,后人在黄华山为其建造楼亭纪念。元朝至正末年,左丞阮德柔筑城至山顶,下接旧城,也是出手不凡,威风凛凛。其后的县令官爷倾全县之力筑造黄华山景观,传为佳话。知县张大典建真武庙于山顶,功德无量。十分遗憾的是,黄华山公园在元明清年间建造的这些古色古香、芬芳四溢的亭台楼阁,因为战乱等原因,至今基本不存。
在那个风雨如磐、风云激荡的艰苦岁月里,鲜亮耀眼的红色文化悄悄降临黄华山葱茏苍翠、树木葳蕤、花卉遍开的山腰。最早出现的绚烂风景是1926年7月在建瓯县建立的中共第一个闽北党支部,葛越溪为书记,杨峻德为宣传部部长,潘作民为组织部部长。天不怕地不惧的闽北大汉,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杨峻德为首,闯入龙潭虎穴的闽北地方小军阀混成旅何麓昆所部,策反他们顺历史潮流而动,与北方的大军阀脱钩,站在广大劳苦大众一边。混成旅旅长何麓昆犹疑中竟然被杨峻德的三寸不烂之舌所说动。不久发生了1926年冬天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革命军二军六师北伐驻防建瓯的故事。其时,党代表萧劲光、师长戴岳率领的北伐军由江西上饶进入福建浦城,继而直逼驻扎建瓯县的何麓昆混成旅。坐卧不安的何麓昆紧闭城门抗拒北伐大军入城。善打硬仗和攻城战的萧劲光下令强攻混成旅,一阵阵猛烈的火力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很快叫何麓昆招架不住,败下阵去。杨峻德此时出现在何麓昆的眼前,告诉他说你不能说话不算数, 讲好的不与北伐军为敌,为何背信弃义?狡猾的何麓昆说,我率兵在城外阻击北伐军,不就是想试试北伐军的战斗实力吗?杨峻德说,你领教了北伐军的威武,该举白旗了吧?何麓昆果然在萧劲光率领的北伐军进攻建瓯城时,不发一弹一枪,举着白旗投靠了北伐军。后来成了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员、开国大将的萧劲光,在他的回忆录中专门写到了他在闽北一个多月的深刻印象,特别谈到了中共福建省建瓯支部和杨峻德等共产党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那个时期,萧劲光和戴岳等人还曾经捐献2000元光洋,倡议修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黄华山公园,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二
如今的黄华山高高地矗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纪念在那个烽火燃烧、硝烟弥漫的艰苦卓绝岁月里为了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那些苍翠欲滴的树木携着漫山遍野的葱绿,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散发出醇厚的气息和温馨清香、山茶花、杉松樟、银杏树,同见证了无数的青少年和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祭拜革命先烈的感人场面。
在这些长眠于地下的革命英烈中,最值得一说的是杨峻德。他出生于1900年,家境清贫,成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法律系,在北京城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和熏陶下, 他渐渐地同声名显赫的李大钊先生建立了师生情谊,逐步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境界。当杨峻德认识到书刊报纸的强大威力,便利用自己在北京的有利条件,经常将《响导》《觉悟》等刊物寄给故乡建瓯的同学阅读。他又于1924年5月联系在北京读书的建瓯同乡葛越溪, 一道自费合办《建声》周刊,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理论,扩大闽北学生在北京学界的影响力。1925年,杨峻德大学毕业。由于表现突出,成绩斐然,经受了组织考验,他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受党分派与当时在沪的葛越溪等人返瓯开辟革命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建瓯县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1926年深冬,北伐军二军六师入驻建瓯。杨峻德到师部代表建瓯人民揭发军阀县长谭国政的滔天罪行,并请废除造成老百姓悲伤痛苦的各种苛捐杂税。在场的党代表萧劲光立即予以采纳,当即废除了建瓯县军阀长期进行盘剥百姓的苛捐杂税,没收外国黑恶势力与教会组织在建瓯的不合理财产,逮捕谭国政,改县长制为委员制。
由于闽北党组织直接归属福州地区管辖,老道而有文化知识的杨峻德很快发展了闽北一批先进青年加入党组织,受到上级领导的重用,先后担任了中共福州地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秘书长、组织部部长。面对错综复杂、险象环生、九死一生的外部社会环境,杨峻德毫不畏惧,毅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和战斗。1928至1930年,杨峻德马不停蹄地风里来雨里去,身背一把福州产的油纸大雨伞,常常往返于福州、厦门、漳州、莆田、泉州等地,干着既危险又艰巨难度特大的地下党人的绝密工作, 自己的家乡闽北建瓯却难得回去一趟。
1931年3月25日,杨峻德作为省领导,单独前往厦门市郊野参加中共厦门市委常委会,传达新的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他同往常一样,穿着湛蓝色的长衫,化装成医生,肩背着药箱,撑着一柄油纸伞,将油布包好的中央文件秘密地藏在伞里面,气宇轩昂地迈开大步往东南行走。在出城的时候,杨峻德被密探拦住,全身里外被搜了个遍,未发现任何猜疑,问及行医常识,他对答如流,只好放他过去。可是没走几步,密探发现雨伞还没有检查, 便大声呼号着追了上去。情急之下,杨峻德一边快跑一边将绝密文件大把大把地撕碎塞进口中,吞进肚里。杨峻德几经对抗挣扎,寡不敌众而不幸被捕。当敌人得知他是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秘书长的身份后,极尽威胁利诱,进行严厉审讯,许以高官厚禄,企图从他口中获得地下党组织名单。但他镇定自若,始终不肯吐露党组织的任何机密。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给杨峻德上各种酷刑。杨峻德依然坚贞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气节。南京国民党当局仍不死心,下令将杨峻德秘密押往南京审讯,再度威胁利诱,杨峻德始终没有透露党的任何机密,最后被杀害在南京雨花台,年仅31岁。
三
山水交融,文化碰撞,名人荟萃,将黄华山点缀得色彩斑斓、熠熠生辉。萧劲光曾在此地发表革命演说,一时间打倒反动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20世纪80年代,萧劲光题字“黄华山公园”,大大地提升了黄华山烈士公园的知名度。黄华山英烈如中共闽赣省委常委黄道、红军师长黄立贵、红军二团政委王助等, 也被中共闽东北特委名义竖立建造的纪念亭记载。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前中期的数年烽火燃烧、硝烟弥漫的艰苦岁月中,曾经数次率领红军在建瓯县的乡村野地严厉打击敌人的红军师长黄立贵,多次穿越崇阳溪、建溪、富屯溪,打击敌人,消灭民团,创建苏维埃红色革命根据地,其威名也在黄华山公园一带爆响。由黄立贵师长培养的红军团长饶守坤,曾经是闽北地区驰骋纵横的一员虎将,他的故事传说长时间在黄华山一带流传,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声名显赫的开国中将。
应当永远铭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刘伯承率领的第二野战军陈赓兵团横扫千军如卷席,解放了建瓯。还应当记得黄华山曾为中共福建省委创办福建公学基地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在其后的福建省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成为骨干力量。不能忘怀的还有长江支队,为建瓯的解放建设事业奉献了青春,做出了贡献。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平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