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 10: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纪念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二次入闽暨浦城县苏区成立90周年

 

马照南

 

 

武夷林密千层绿,丹桂花开万萼香。

1932年9月10日,正是丹桂飘香时节,方志敏率红十军将士,继1931年第一次入闽后,再次进军闽北。此前,蒋介石调动约50万军队,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央命令,红十军第二次进军闽北,打破敌“围剿”,扩大闽北苏区,使闽北苏区与赣东北苏区连成一片,进而打通与中央苏区的联系。

红十军从江西葛源出发,渡信江很快抵达武夷山北麓的江西铅山紫溪。方志敏、周建屏军长同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闽北独立团团长黄立贵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确定三步作战计划:红十军大部兵力攻赤石,部分兵力配合闽北独立团攻打星村,打破敌“围剿”,解放崇安全域;第二步奇袭浦城,扩大浦城苏区,同时补充一批给养;第三步,打通赣东北与闽北相距30公里的苏区界地,使两者连成一片。作战计划决定后,红十军即往闽北方面行动。

 

拔除据点,崇安全域解放

 

红十军与闽北独立团在闽北苏区首府大安会师后,随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军长周建屏率八十三团直取赤石;一路由八十一团与八十二团配合闽北独立团攻打星村。

9月15日拂晓,攻星村的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星村街守敌。随即,部队折向赤石街。这时,赤石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已被我冲破,敌人撤到伏岭岩,凭借碉堡工事顽抗。我军接二连三地发起冲锋,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下午二点。虽然包围圈已越来越小,但敌人占据制高点,久攻不下。

此时虽已入秋,但仍烈日炎炎,暑气蒸人。敌军一早就被围困在山上,饥肠刮肚,又没水喝,一个个精疲力竭,龟缩在工事里。方志敏见此情形,便命令部队停止攻击,故意大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现在包围在这里不打了,敌人没有水喝,渴都渴死他们……”敌人在工事里听到了,嘀咕了一阵后,在工事里高声喊叫:“你们不要打了,我们愿意全部归编。”我方回答说:“愿归编的一律举手站起来吧!”敌人不相信,要我们派代表去。方志敏考虑了一下,决定派团参谋长李先统去。

不一会儿,敌人把武器全部放在山上,举手排队下山。就这样,我军俘虏了全部敌人。赤石、星村之仗,共消灭敌刘和鼎部一团又一个营,缴获敌人大批枪枝弹药,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南路“围剿”,而且实现了崇安县全域解放。

攻下赤石,还缴到敌人无线电台一部。 方志敏指示用电台向中央报告情况,很快得到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的回电祝贺和下一步作战的指示,全军上下高兴极了。

红十军浩浩荡荡开进崇安县城。各界群众举行万人大会。黄道主持,方志敏向大会报告攻打星村和赤石经过,介绍了赣东北苏区情况,动员大家团结起来,创造苏区人民新生活。方志敏讲话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方志敏讲话也启发了闽北苏区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教育文化需求,如何把苏区建设得更好,让苏区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即开始谋划筹建公园以及红场等公共设施。

 

攻占浦城  建立红色政权

 

当晚,红十军悄悄回坑口宿营。为了迷惑敌人、调动敌人,我军派出小股部队和游击队往建瓯方向游击,虚张声势,作出进攻建瓯的态势。敌信以为真,慌忙将各路兵力向建瓯方向集结。

9月17日,红十军主力与闽北独立团及千余地方武装,沿着山间驿道由崇安奔袭浦城。

此时闽北山区秋色正浓,遍野色彩斑斓。高大的乔木森森、翠绿的毛竹参参,枫叶红遍群山。银杏、梧桐飘落满地黄叶,丹桂送来阵阵清香。方志敏不禁为眼前秋景陶醉了。他边走边和周建屏军长说,“闽北景色美丽,地势险要,真是打仗的好地方啊!”周军长深以为然。

浦城是“崇安浦城起义”的策源地之一。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通往浙江的要道。物产丰饶,素有“金浦城”“闽北粮仓”“丹桂之乡”之称。驻守在这里的敌人有三个团,一团坐镇城内,一团把守北乡,另一团盘踞临江。

行军途中,山乡群众听说要攻打浦城,都积极支援,千余名群众手持劈刀、鸟铳跟随红军前进。

部队途经洋溪尾龙兴岭时,正遇敌营长乘着轿子带着一连士兵到乡下收捐。我先头部队一个猛冲,就把敌人消灭了。被活捉的敌营长是个白净胖子。这家伙原来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花三千块大洋买这个官当。他从未打过仗,一听枪声就往农户柴堆里钻,一下子就被俘了。

从洋溪尾逃脱的白军,仓黄往浦城跑去报信。城内守军怎么也想不到有英勇善战的红军从天而降,慌忙关上城门,堆起沙袋,上城守御。

浦城城池东依仙楼山,南临宽阔的南浦溪。城墙高达2.4丈,厚达1.8丈,大小城门10座,设炮楼9座。我军原拟奇袭浦城,因有敌人残兵报信,变成硬攻浦城了。傍晚,我军前卫团到达城下,很快把城包围了。其余队伍从城外一直驻扎到梦笔山一带。

20日,我军开始攻城。枪声、手榴弹和迫击炮声响成一片,战斗十分激烈。伪县长孙毅吓得手忙脚乱,带了军警挨家挨户强迫群众上城防守。敌军把抢来的布匹、棉被沾上煤油,扔下城墙,烧毁城边的民房阻止我军爬墙。我军当时炸药缺乏,炸不开城墙,爬墙楼梯太短,两次都未攻上去。许多战士伤亡,闽北独立团副团长兼参谋长李金泉也中弹牺牲。

方志敏立即召开团、营长会议,进一步研究攻城办法,决定发动地方赤卫队和当地群众上山砍毛竹,制作一大批长竹梯,组织“敢死队”登城攻堡。

第二天拂晓,我军就在城墙四周架起密密麻麻的又长又粗的竹梯, 方志敏和周建屏军长下令攻城。顿时军号嘹亮、喊声震天。红军数十发迫击炮弹飞落在敌人指挥所的小营房上,敌副师长、副团长、团参谋长等全部被消灭。敌军失去指挥,乱作一团。红军“敢死队”一鼓作气往上冲。闽北独立团团长黄立贵率领“敢死队”率先登上南门城墙。红十军81团敢死队登上了西门城墙。不一会,四处城门被打开,红军战士和地方赤卫队纷涌而入。敌团长聂进彪和县长孙毅见大势已去,惊慌失措,仓遑化装从东门逃脱。6时整战斗结束,消灭城内守敌,俘敌600多人,缴获重机枪5挺、轻机枪33挺、步枪700多支、各种短枪100多支、无线电台2部;还筹款50多万元、黄金1000多两。

红十军进入浦城后,方志敏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方志敏说,浦城是闽浙赣边一个重要城市,百姓受尽了军阀和豪绅地主的剥削。我们要组织宣传队,到全城群众中去作宣传,发动群众。

会后,方志敏亲自带领宣传队在浦城街头宣传。浦城群众听到“大救星”方志敏到来,纷纷走出家门,涌向街头听他演讲,会场人山人海,气氛非常热烈。方志敏语言清晰、说理透彻,党的政策,句句打动人心,广大群众听得热血沸腾。县城百姓纷纷起来帮助红军。有的带路捉土豪,有的帮助搜索乔装藏匿的敌兵。中午时分, 县城各商店都开门照常营业,市民们喜气洋洋,城市秩序井井有条。

此时的浦城,正是丹桂盛开时节。家家户户捧出桂花茶招待红军。我军在城内住了三天,做了很多工作。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红十军军部、闽北特委、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闽北军分区指挥部都出布告,贴标语,发传单,进行宣传。成立了浦城县苏维埃政府,组织了工会、农会、赤卫队。召开了开明士绅、宗教界等会议,宣传党的政策。当年参加浦城战斗的闽北指挥部指挥员薛子正同志,在回忆时说, “我军伙食米是吃公粮,菜钱本来只要五分,而吃了老百姓的饭,都付一角以上,从来没有白吃。”红军战士还帮助群众搭桥铺路,维修受到损坏的房子,市民们纷纷称赞“方志敏的红军是百姓自己的队伍”。各商店帮助补充棉被、医药器材,解决了红军冬季急需的棉被和服装。全城六十多个裁缝工自动集中到“徐家祠”,通宵达旦为红军赶制军旗、袖章和军服。

 

强渡信江  胜利返师葛源

 

正在这时,方志敏接到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的紧急报告,说江西敌人已到铅山紫溪,正逼近闽北苏区机关所在地大安。由于闽北独立团和赤卫军等地方武装都配合红十军攻打浦城了,此时大安非常空虚。

原来,敌人估计红十军攻克浦城后,一定会从松溪政和去浙西南,而后转回赣东北,妄图乘我后方空虚,一举搞垮闽北苏区,并尾追红十军。

方志敏得此情报,立刻命令红十军返回崇安苏区。9月23日傍晚,红十军离开浦城。途经浦西石龙山,正遇着原盘踞浦城北乡的钱玉光一个团企图截击。我前哨部队,化装成白军,乘其不备,一举歼其大半。第二天,部队抵达分水关,此时江西敌人已到离分水关仅二十里的紫溪岭北面。紫溪岭以南的车盘五里峰是闽北苏区北面的第一道屏障,是红十军回赣东北的必经之路。方志敏急令红军先头部队跑步前进,抢占五里峰,比敌人早五分钟占领了制高点。我军枪弹齐发,杀得敌人措手不及,败下山去。之后,敌人又向我阵地发动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敌驻在杨村的十二师、石塘的二十一师、七十九师和七十一师,这时也都包围过来,妄图消灭我军。在激战两天两夜,歼灭敌两个团,缴枪一千多支之后, 方志敏认为与敌人主力正面作战,无大益处。即让出车盘,率红十军主力向石龙、五都方向转移,留下闽北独立团和红十军的一小部分牵制敌人。

石塘的敌二十一师估计我军仍在车盘,便由民团团总周三文带路,从下渠前来偷袭。我牵制部队在下渠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之后,随即退走。敌人以为红军未退,继续围攻山头。其时有一部分敌人伪装成红军,打着红军旗号过来,被这部分敌军误认为是真的红军,一时大战起来,待发现打错时,双方都已伤亡过半。敌师长哭笑不得,大呼倒霉。

9月27日,我红十军主力已转移到江西河口附近,敌人又以为红军要攻打河口,慌忙将车盘、石塘一带的敌军调去防守,待敌军赶到河口附近,我红十军则已折向黄沙港,夜渡信江,回师葛源。但因一天一夜的打仗行军,队伍过度疲劳,在渡河时被敌军第五师截击,损失了一百多条枪,伤亡较大。

 

闽浙赣边,风展红旗如画

 

红十军这次进军闽北,在方志敏的正确指挥下,消灭敌人4个团,牵动敌人几个师,打乱敌人整个部署,缴获各种枪支1600多支及大批军用物资,胜利完成了预期的战略任务。10月4日,红十军胜利回到赣东北苏区。当时,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少共的机关报《工农报》、《红色东北》、《列宁青年周报》为红十军入闽胜利发表了社论。省苏维埃机关报《工农报》用十分醒目的标题报道说:“红二十二军送到闽北的大批中央文件已由闽北苏维埃送到赣东北来了,现在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已经开始在中央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下工作了。”这也反映了红十军二进闽北的胜利,给闽浙赣形势带来了新的转机。

因当时形势的急剧变化,红十军第二次入闽在攻下浦城之后,未能在铅山一带活动一个时期,以完成赣东北苏区与闽北苏区连成一片的任务。正如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书中所说:“……第三步作战计划没有实现,与渡河被敌截击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是,这个计划在年底就实现了。

1932年12月,闽北红军独立师和中央红军会师于邵武。1933年1月闽浙赣苏区与中央苏区打通。闽北分区委、分区苏维埃政府相继迁到崇安县城。苏维埃的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此时,闽浙赣根据地拥有20多个县,100万人口、1万多红军,周边游击区达52个县,近千万人口。中央政府决定将赣东北省改称为闽浙赣省,方志敏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在方志敏的正确领导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在对敌斗争上、在根据地建设上、在苏区党的建设上都有许多创造,得到毛泽东多次表扬。

一、方志敏率红十军二次入闽,深刻体现了“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战略布局,体现了机动灵活的军事斗争艺术。毛泽东、朱德、方志敏作为战略家,对战争全局有着全面而深刻的洞察。他们从全国苏区发展全局,认为闽北具有优越的战略地位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良好的群众基础。红军主力要以“武夷山为中心发展”,驰骋在闽浙赣皖广大区域,直至进军江沪宁,以威胁蒋介石政权。方志敏“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集中兵力,争取主动”的战略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不谋而合。方志敏善于总结战争经验,用群众创造的有效方法运用于战争。闽北红军游击队为阻止敌人进山,采用猎户捕猎方法,挖陷阱,埋地雷,有效地打击了敌人。方志敏大力推广使用,一年内用地雷消灭敌人3000多人。1934年4月,中央苏区派人来参观后,中央发文向全国各根据地推广方志敏的地雷战经验。在后来抗日战争中,解放区军民也普遍使用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二、方志敏率红十军二次入闽,大力推动了闽北苏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方志敏和黄道非常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他们领导闽浙赣党委制订苏区《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服从党的命令;第三条牺牲个人——提出革命就是拼命,要牺牲个人一切去向敌人拼命,革命才能成功;第十九条不得贪污——指出吃铜打夹账,只有请他滚出去(吃铜即吃铜元,打夹账指做假账);最后一条永不叛党。浦城因此成为红旗不倒的稳固苏区。方志敏率领红十军首次解放浦城时,浦城城乡掀起建立苏维埃政权热潮。因为卓有成效的工作,方志敏于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与毛泽东、朱德等8人一起被授予红旗荣誉勋章。1934年1月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临时政府执行委员和主席团成员。

三、方志敏率红十军二次入闽,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发展工农业生产,沟通与自区物质交流。方志敏推动闽北苏区各地组织劳动互助社,鼓励群众开垦荒田、荒地,努力提高粮食产量,1933年闽北苏区粮食增长三成。同时加紧闽北苏区工业建设。将1929年建立的修械所扩建为兵工厂,并先后办了兵工厂、纸币厂、硝盐厂、炼油厂、铸币厂、被服厂、农具厂、制革厂、造纸厂、印刷厂等几十个小型工厂,拥有数千工人。闽浙赣苏区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闽北苏区实行率先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先后成立了江西河口、浦城临江、建阳将口等贸易处,输出苏区茶叶、笋干、香菇、生猪、纸张、粮食等土产品,进口食盐、布匹、医药、钢铁等物资,沟通赤白区间物资交流,活跃了苏区经济。苏区逐渐由过去靠打土豪收入为主,改由苏区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贸易来增加财政收入。毛泽东同志1933年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表扬说,有计划的组织人民对外贸易,“这一工作,闽浙赣边区方面实行的较早。”并指出“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明显的效验已在闽浙赣边区表现出来。”

四、方志敏率红十军入闽,推动文化教育和社会建设。方志敏十分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文化教育。闽北苏维埃政府专门设立教育、文化部,创办了一批学校、文化教育和卫生单位。闽北分区委创办了机关报《红色闽北》,还办了分区党内刊物《党的建设》、团分区委的《青年与战争》、军分区的《红色射手》、反帝大同盟的《反帝大同盟》等五、六种报刊,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鼓舞群众斗志。苏区普遍举办了工农夜校识字班和识字站、列宁小学、红色家属职业学校、列宁师范学校。苏区7岁到15岁学龄儿童几乎全部进入学校读书,享受全日制义务教育。兴办了红色医院、红色旅馆;还办了许多俱乐部、阅览室、工农剧社、宣传队、歌咏队、体育队等等。闽北苏区还在崇安(今武夷山市),首创全省苏区第一个“列宁公园”。 列宁公园建立以来,成为“明媚的花园”(方志敏语),深受群众欢迎。至今仍然是人民群众集会、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场所。

红十军的二次入闽,战绩辉煌,影响重大。不仅粉碎了敌“围剿”实现了崇安全县苏区化,使闽北苏区扩大到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一带。还为1933年初闽北苏区、赣东北苏区、中央苏区完全连为一体,使闽北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奠定了重要基础。它以不朽的功绩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闪烁着不灭的光辉。方志敏长期领导福建闽北革命斗争,为闽北苏区、为闽浙赣苏区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做出重大贡献。直到他不幸被俘入狱,仍念念不忘闽浙赣苏区的发展和壮大。他写下《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经典文献。“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日中国,如方志敏烈士预言的“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今又逢丹桂飘香时节,人们怀念方志敏烈士,怀念闽浙赣苏区的创造者们,怀念红十军入闽战斗中流血牺牲的英雄们。

                               

* 参考资料:

1.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见《方志敏全集》;

2.缪敏:《红十军第二次入闽》,见《红旗飘飘》;

3.游德馨:方志敏与闽浙赣苏区的创立发展和壮大2020年第2期《福建党史月刊》

4.福建中央苏区纵横《浦城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5.《红十军攻克浦城前后》,中共浦城县党史研究室;

6.《风展红旗如画——走进中央苏区武夷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海峡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

7.武夷山市、浦城县党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