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 13:5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星辉



武夷红色不染尘

——记曾镜冰与武夷山

 

马星辉

 

 

 

天游云海飘逸,九曲溪水碧波。武夷山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风姿绰约,与众不同。庚子年冬月,因了雷霆万钧、撼人心魄的红色故事;因了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英雄之魂,地方作家与军旅作家组成的红色文化采风团,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之心,走进了革命老根据地崇安(即今武夷山)寻觅当年风起云涌、刀光剑影的战斗岁月。

武夷山脉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近代,武夷山脉则是保卫中央苏区的主战场,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行走在如泣如歌红土地的山水间,但见天空碧蓝如洗,远山深红点点,山野中寂静无声,有一种言不尽的空灵与深邃。静心地细细听去,那远去了的刀光剑影,先烈们豪迈的身影在作家们的眼前回闪不止。让人由衷地感佩:武夷山不仅碧水丹山,具有双世遗的殊荣,而且曾经龙吟虎啸、傲视群雄,拥有革命历史的深厚与辉煌。在这块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上,发生过令人荡气回肠、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故而,武夷山的一草一木鲜活灵动,一砖一石丰盈饱满,留下了 50多处革命旧址和 100多处战斗遗址。方志敏、粟裕、秦基伟、曾镜冰、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先辈都长期在此战斗生活过,武夷山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成千上万的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统计,苏区全盛时期全县共有人口 144000,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仅剩 69000人,其中被杀害的达 34697人;全县被毁灭的村庄 549个,民房 84372间,使11820户人家成为绝户。全县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 2838人。因此,武夷山被人们誉为“革命红旗永远不倒”的地方。

 

 

落叶飘零,万物沉静。80多年一挥间,武夷山从容地穿过岁月,穿过荒芜,以沉静安抚着浮躁,以素白掩去了繁华。

那是 1934年的一个严寒的冬天,在山高林深武夷大山,于晨雾蒙蒙之中,从山道上缓缓行来了一位眉目清秀、身材匀称的青年人。他,就是后来的省委书记曾镜冰,当时才 22岁的共产党闽赣省委宣传部部长。曾镜冰是海南省琼山县人,有名的旺族。唐朝广明年间(880)河南光州固始县开闽侯曾延世率家族辅组成义军,进入福建,曾延世成为“龙山衍派”的曾氏一世祖。曾氏龙山衍派人丁兴旺,处处有名贤,代代出公卿,历数百载,盛而不衰。在宋朝最盛的时候,民间有“曾半朝”之称,有诗句描述曾氏盛况:“琼林宴罢花半壁,御苑归来笏满床。”

豪门雄风,代有英杰。曾镜冰的大哥曾镜英、大嫂李爱媛是当地最早的共产党员。在兄嫂的影响下,曾镜冰积极参加了农民运动,在村里站岗放哨,递送情报,抄写文件等。1927年 4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大革命失败后,曾镜英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撤退到泰国。曾镜冰则留在村里担负起重任,他的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对他下了通缉令,曾镜冰被迫转移到泰国曼谷大哥处,与其他从海南岛和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来的同志成立了党 /团支部。为了掩护革命,他们筹建了一所华侨学校,叫“光华中学”,成立了中共特委。曾镜冰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兼学生会宣传股长。以学校为基地,团结教育广大华侨及其子女,进行革命活动。

1929年初的一天,泰国警察局突然搜查学校,查出壁报中一篇言辞激烈的反帝文章是曾镜冰写的,遂下令审讯拘押审讯他。曾镜冰大义凛然,拒不承认学校中有党团组织,警方找不到口实,只好把曾镜冰驱逐出境。

1933年月 10月,闽北苏区和中央苏区的联系被国民党割断,曾镜冰与黄道、曾昭铭等组成省委代表团,受中央的指示,在黄立贵的红 58团的护送下,进入闽北苏区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曾镜冰与黄道、黄立贵一起,领导闽北红军转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斗争。1935年 2月,闽北分区委将闽北各路红军整编为闽北独立师,共 2000余人,师长黄立贵,政委卢文卿。不久,曾镜冰兼任独立师代政委,和黄立贵一起率领独立师,在战斗中寻找机会打击敌人,他们牵着敌 11师从建瓯、松溪、政和等地区,转到将乐、顺昌、泰宁,再转到资溪、贵溪、光泽,行程数千里,最后在建阳一仗,把敌 11师打得七零八落。

1938年初,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闽赣省委改为“闽浙赣特委”,曾镜冰任特委书记。这时,国民党千方百计欲诱骗特委下山进城,妄图一举消灭。曾镜冰洞悉其奸,明确提出“独立自主靠山扎,宁住山头不住福州”。他把特委机关迁回老根据地崇安县坑口乡长涧源村进行隐蔽活动。有一次在敌人围剿时,曾镜冰与主力队伍失散,在闽北山沟里一个石洞中躲了七天,后在一个暴风雨夜里摸出山沟,进入江西。在江西的地下党掩护下,重回到根据地。

1938年 6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将闽东、闽北和闽中的各地党的领导统一,在崇安坑口乡村头村成立了中央福建省委,曾镜冰任省委书记。1939年秋,曾镜冰在崇安根据地创办武夷干部学校,亲自任校长。他率领省委机关和游击队,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军事围攻,声势显赫。福建省委和游击队在战斗中发展,游击区也得到巩固扩大。

1940年 9月,中共福建省军委成立,崇安成为抗日反顽的大本营。1946年 11月,中共福建省委又改称“闽浙赣区党委”,积极开展游击战争。1943年,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亲来到闽北坐镇,集中了大量的特务,专事侦察、缉捕、残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曾镜冰和省委及时号召各地开展“反特务斗争”,提出利用敌人的东西来保护干部。他亲自制定了假自新、假自首的政策,以特反特,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945年 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镜冰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46年 3月,曾镜冰北上延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毅等先后听取了曾镜冰对福建革命斗争情况的汇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刘少奇表扬福建党组织在抗日反顽斗争中有“三大创造”(即武装退却,合法与武装斗争相结合,反特务斗争),闽浙赣游击纵队推动了全省各地游击战争的发展。陈毅对曾镜冰的战斗功绩咏赞不已,在《送旧友南归》一诗中写道:八年不见,历尽风波。鲁南重会,煮酒当歌。转瞬又别,感怀实多。君去南天,与敌肩摩。我不出手,敌不自觉。出手一击,风扫叶落。绝技至此,敌手安措。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中,曾镜冰领导的福建党组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为东南的一面不倒的旗帜。

 

在坚持闽浙赣的红色斗争中,曾镜冰与黄道的革命友情非同一般。陈毅对黄道评价极高,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新四军的创造者之一”。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黄道与曾镜冰奉命留在闽北,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还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黄道任分局委员和军分会委员。

根据中央指示,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饶守坤任团长。黄道则留在了南昌,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不久,又担任东南分局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黄道与曾镜冰共同运筹帷幄主政闽北的情谊有口皆碑,有着联手共事的可贵共识,生动体现在闽北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战的史册上。在事关党内路线斗争重大问题上,曾镜冰坚决站在黄道正确路线一边。1934年冬,红军主力长征前,党中央决定设立苏区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由项英、陈毅同志统一领导。要求各苏区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积极牵制敌人,以便将来配合中央红军夺取反攻胜利。但在执行中央这一指示上,闽北分区委内发生了严重分歧。闽北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主张,以“红色堡垒对白色堡垒,不失苏区一寸土地,誓死守住大安”,面对决定闽北苏区命运的关键时刻,曾镜冰坚决支持黄道同志提出的“主动撤出大安,依托武夷山,依靠老区,坚持游击战争,保存有生力量,配合中央红军,夺取反攻胜利”的正确主张,否决了李德胜的错误主张。从 1935年 2月开始的闽北三年游击战争,是闽北苏区最艰难的时期。数十万国民党军对闽北进行全面“围剿”,层层建立了封锁线和无数的据点,并采取移民并村,妄图切断群众与红军游击队的联系。就在这样非常恶劣的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闽北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只身投敌叛变革命,并引敌到桐木三港等地袭击闽北红军主力,严重威胁分区委机关和红军的安全。曾镜冰紧密配合黄道指挥部队英勇还击,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使分区委和部队脱离险境,安全转移。到 1937年 7月前后三年间,闽北游击战争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不会游击战争到善于打游击战争的实践过程,并保存了革命组织,保存了革命武装,保存了革命阵地,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它既是黄道同志正确军事路线的胜利,也是曾镜冰当好黄道助手的重大功绩;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他们俩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把握时局。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闽北国共对峙的局势一度缓和,为尽快实现与国民党闽赣当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黄道与曾镜冰以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正副主席的名义,先后五次致函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崇安和光泽县政府,积极提出双方进行和平谈判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在他们两位领导人的据理力争、奔走呼吁和多方努力下,这年 9月底在光泽县的大洲村,国共双方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洲谈判”,黄道和曾镜冰亲临谈判地点坐镇指导,经过 7天艰难谈判,双方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议,实现了闽赣边区国共合作抗日的可喜局面。这是黄道与曾镜冰正确决策,共同努力赢来的合作抗日果实。

黄道与曾镜冰从共事到相识,从相识到分离,从分离到人生的终点。一位时为新四军少将驻南昌办事处主任,年仅 39岁被国民党特务毒害含恨离开人世;一位曾任闽浙赣特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仅 53岁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含冤与世长辞。

但历史是公正的,闽浙赣根据地的殊荣,归功于他们两位卓越的领导人,他们的英名双双铭刻在中国革命史的画卷上。

 

 

泰山不却微尘,积少垒成高大。在革命战争时期,武夷山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和牺牲。在闽北红军编入中央红军序列时,崇安红军人数最多(2500人);崇安苏区为中央苏区输送了大量款物,居闽北之首;崇安苏区为支援中央苏区做出的牺牲为闽北之最。

1949年,福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势形,迎接南下的解放军,曾镜冰和福建省委在南平后溪村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共 1300多人,曾镜冰任纵队司令兼政委,率领主力部队北上闽浙赣边,路上部队打了几次胜仗,1949年 5月 8日,部队到达江西贵溪一带,胜利地与第三野战军陈赓兵团会师。

1949年 8月 17日,福州解放,曾镜冰任新成立的福建省委秘书长兼任福建省人民法院院长。1955年开始,曾镜冰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等职务,他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和爱国侨胞,在社会各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为福建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55年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不久,曾镜冰同志因当年城工部事件牵连,在被党组织审查期间,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和错误处理。在受审查期间,他心地坦然,始终相信党,热爱党,深信党总有一天会做出正确结论的。因此,无论把他放到哪里,他都努力工作,继续为党做出贡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镜冰同志惨遭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不幸于 1967年 5月 27日在北京逝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福建省委对曾镜冰同志的历史做了全面复查,经中央批准为曾镜冰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历史证明,镜冰同志是一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本文选自于《风展红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