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建宁留下光辉词章
宁江炳
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的山壁上,刻有毛泽东手书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它和山下竖立的大型反“围剿”群雕,以及毛泽东、朱德旧居,浑然一体,组成一条红色画廊。
1931年4月,蒋介石第一次对苏区“围剿”失败后,纠集20万大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发动第二次大“围剿”。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兵分四路步步进逼。毛泽东、朱德运筹帷幄,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指挥3万红军,“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并乘胜进击,一直从赣江东岸打到闽西北山区,攻克建宁城,歼守军第56师3个多团,取得了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建宁5场大捷,歼敌3万余人,并乘胜转入进攻,占领赣东、闽西北广大地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6月1日,毛泽东率领总部和总前委进驻建宁县溪口的天主教堂,随后在建宁县城召开第二次反“围剿”祝捷大会。
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上阕具体描写白云山战斗的经过,下阕概括反第二次大“围剿”整个战役胜利的情况,最后一句“有人泣,为营步步嗟(jiē皆,又读juē撅)何及。”是对蒋介石国民党的辛辣讽刺和嘲笑,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可悲下场。
第二次反“围剿”后,红一方面军迅速在建宁组建了无线电总队和两个山炮团,创造了红军军史上的两个“第一”。6月底至7月初,根据敌情变化,在建宁连续签发了三封重要指示信,调整了红军作战部署。7月初,又做出在根据地腹部打破敌之第三次“围剿”的决策。7月12日,毛泽东从建宁回师赣南,指挥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了6战5捷,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毛泽东虽然离开了红军,但以朱德、周恩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建宁苏区,顶住党内“左”倾势力的压力,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和“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仍取得了巨大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因为“左倾”教条主义独揽红军指挥大权,加上博古、李德军事指挥失误,大部分战场失利,但建宁战场,红军依然顽强地进行了“五大阻击战”。
当时的山区小县建宁,仅有7万人口,但民心向着共产党,向着红军。从第二次反“围剿”到第五次反“围剿”,建宁有7000多儿女参加红军,为保卫红色政权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放后,建宁人民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奋发图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艰苦创业,装点关山,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