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凌空何所惧
——港墘烽火岁月回望
林思翔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高尔基散文诗《海燕》的开头几行。它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讴歌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如海燕凌空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
70多年前,在崇武半岛的港墘村,有个由中共党员组成的名曰“海燕”的支部,在黑暗的旧社会里,她犹如一只海燕,面对狂风卷集的乌云,凌空飞翔,勇敢地搏击于乌云与大海之间,在怒吼的海面上,划出一道亮光,照射一方大地。
这“海燕”的故事让我们从头讲起。
惠安崇武半岛如一只巨臂伸向东海,挽起一道后海湾,湾边坐落着一个渔村,叫港墘村。靠海吃海,村里人世代以捕鱼为生。因位于沿海突出部,海上交通方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40年7月16日,日本侵略军海、陆、空500多兵力联合进犯崇武半岛,对港墘及其周边地区,大肆烧杀抢掠,杀害无辜百姓93人,打伤40人,烧毁民房566座,烧毁渔船、商船和运输船521艘,其中港墘村被烧毁的渔船达100余艘。仇恨深深地埋进港墘人民的心中。
村里有个渔家青年叫张海天,从小聪悟,惹人喜爱。海天打小起就随父兄下海捕鱼,长年在惊涛骇浪里闯荡,练就了不怕艰苦、敢于斗争的品格。日军蹂躏家乡的罪行,激起他满腔怒火。1941年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读书的张海天,便积极投入爱国学生运动。1943年夏的一天,他被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惠安区特派员刘祖丕接纳为地下革命群众。不久,张海天回乡担任复兴小学校长,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4年秋,张海天与洪瑞星、王福庆、王祯祥一起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他们在港墘村秘密建立了革命据点和地下交通站,打通了港墘通往闽中特委机关的交通线。
1945年3月,为了开辟沿海抗日新区,扩大地下活动范围,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秘密建立了中共港墘支部,这是惠东南沿海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也是海燕支部的前身。张海天任书记,王福庆任组委,洪瑞星任宣委。从此,港墘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斗争。
正当他们工作顺利开展之际,发生了“科任事件”。闽中特委一艘海上武装船,停靠晋江科任时,不幸被敌捕获,泉州地区部分县领导的名单也落入敌手,敌人按图索骥,进行搜捕和通缉,致使惠安地下党组织遭受破坏。张海天、洪瑞星、王福庆等人遭到反动政府通缉,被迫分散转移到南安、泉州等地,进行隐蔽斗争。洪瑞星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经受血与火严峻考验后,张海天更加坚强。1946年2月,张海天受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指派,返回港墘,重整旧部,发展组织,创建(闽中)海上交通站,筹集武器、弹药,组建地下武装工作队,开展游击斗争。后来张元法、张振华也返回港墘,协助张海天工作。1948年2月中共海燕支部成立,张元法任书记,不久扩大为海燕总支。
此时惠安县工委在港墘网仔船上召开会议,闽中地委书记、游击队司令黄国璋等人到会,要求壮大党的组织,创建武装队伍,继续开展反“三征”的群众斗争。此后,在港墘村成立了惠东南区工委,书记张元法,辖13个支部,有党员117人。
海燕凌空翱翔。1948年夏秋,惠东南区工委建立了以港墘为中心的惠东南游击中队,拥有152人枪,正式编入闽浙赣游击纵队序列。还拥有300多人枪的民兵队伍,并配备了相应的装备。
随着斗争的发展,张海天担任中共(闽中)惠安县工委委员,负责惠东片工作,后又担任惠东工委书记,闽浙赣边区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惠安人民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他犹如一只矫健的海燕,穿梭于海天之间,带领游击队与反动势力展开了一系列斗争。
1949年春,在解放战争大好形势的鼓舞下,中共惠东南地下组织领导的“反三征、挖蒋根”的群众运动正以迅猛之势向前推进。惠安国民政府坚持反动立场,困兽犹斗,依然四处征兵、征粮、征税,妄图苟延残喘。为打击敌人嚣张气焰,解除百姓苦难,惠东南工委准备以武力教训一下反动势力。
初夏的一个夜晚,乍暖还寒,挂在天边的一弯新月把大地照得几分明亮。张海天、王福庆、张元法等带领12个游击队员,从港墘出发南行,进入崇武古城,悄悄地包围了镇公所住地下庵宫。深夜,当行动指挥者王福庆的第一响枪声划破古城夜空时,12个游击队员便从各自不同角落向镇公所开枪射击、扔手榴弹,一时间响声四起,枪声、喊声连成一片,惊天动地。遭到袭击的国民党接兵部队和镇警从睡梦中惊醒,魂飞魄散,纷纷躲在桌子下面、柜子后面,有的趴在床铺底下,头也不敢抬。这次游击队的夜袭行动,主要是对国民党接兵部队敲山震虎的警告,意在狠狠刹一下敌人垂死挣扎的余威。果然,次日天刚蒙蒙亮,接兵部队就偷偷撤离崇武镇,再也不敢在惠东沿海一带征兵征粮征税了。
夜袭国民党接兵部队取得胜利后,游击队士气大振。为了进一步“挖蒋根、打敌顽”,彻底摧毁惠安的反动势力,迎接解放大军入闽作战,张海天与工委研究决定击杀国民政府宪兵中校指导员刘开渠,粉碎其回乡搞“应变”的阴谋活动。
七月初的一天午后,骄阳似火。游击队领导张挥戎、蒋济良带领身着便装暗藏短枪的6个战士,冒着酷暑,从港墘出发,往刘开渠住地官住村行进。不料却与国民党崇武镇长张培生一伙4人突然遭遇,敌人从一位游击队员飘起的衣衫下发现腰部插有手枪, 随即开枪。游击队员迅即拔枪转身射击。张培生胸背腹部中了数弹,当场毙命。另一个叫张三目的敌人负隅顽抗也中弹受创,气血殆尽。其余2个镇警大惊失色,逃之夭夭。这场突发的遭遇战,以击毙2敌、缴获2支短枪,游击队无一伤亡的战绩画上句号。由于枪战声惊动了刘开渠,使其得以逃脱。后来才知道张培生此行是到后洋去策划剿共之事的。
游击队不断出击,节节胜利,特别是击毙崇武镇长张培生,群众拍手称快,游击队声威大振。敌人却变本加厉,妄图垂死挣扎,终于发生了港墘村“‘八·六’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1949年7月,正当解放战争胜利捷报频传之时,以叛徒庄毓英(后投诚起义)为首的敌海上保安纵队第4支队,组织地方反动武装800人枪,又联合交警第8总队一个全副美式装备加强营500多兵力,共 1300多人,还有海上炮艇2艘、机械船5只,于8月5日下午,水陆并进,把港墘村团团围住。当晚8时许,国民党兵向我发起攻击,我村民毫不示弱,上自80老翁下至十二三岁孩童,个个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准备血战到底。8月6日凌晨4时左右,敌人摸黑进村,四处搜捕我干部和革命群众,直到夕阳西下,因惧怕我方增援部队到来切断归路,才相继撤走。
这次反“围剿”,我方基本保存了实力,但游击队员和人民群众被捕139人,死伤12人,财物洗劫一空,经济损失约值黄金3000两以上。在处理完后事后,全体干部和部分游击队员,由张海天率领前往三朱与当地队伍会师,随后参加解放惠安。
与此同时,我方还加紧了对敌策反工作。早在7月间张海天就前往惠安北部,指导北海区工委,策动国民党325师驻峰尾海防工作队27名官兵起义投诚。“八·六”反围剿后,他又奉命与三朱区工委书记朱联法等人前往山腰盐场,接受盐署、盐警大队157名官兵起义投诚。8月25日,他促使福建省民国政府海上保安纵队第4支队200余人枪起义投诚。
经受“八·六”惨案后的港墘人民更加坚强。惠安一解放,他们立即出动大小船只70多艘、船工数十人,投入解放厦门、金门战役。此次支前,人生还了,船只却悉数无回。港墘人民为人民解放事业又作出了一份贡献。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港墘村由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组成的这群“海燕”,在张海天这只领头燕的带领下,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越乌云密布的海面,历尽艰辛,终于闯出了一片光明的天地,也给港墘带来了荣耀。
如今,70多年过去了,港墘的面貌焕然一新。村中央“八·六”广场上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与纪念馆,默默地向人们讲述当年 “海燕”穿云击水的故事,让人们永远记住历史、不忘英雄。
(本文选自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