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之战
杜学峰
会昌城外高峰
为了使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连为一体,形成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决定攻打会昌。
会昌县城,位于瑞金南边,与瑞金县城只有几十公里之遥。这里盘踞着以维持会主席欧阳莘及军事总指挥欧阳琳为首的靖卫团共1000多人,以及汇集从瑞金、兴国、于都等赣南各县及本县农村而来的官绅达千人,成为当时中央苏区境内一个最大的白色据点。
这个“钉子”为何难以拔除?主要原因与会昌城特殊地形有关。从北而来的绵江和从南而来的湘江于城东汇流成贡水,蜿蜒绕城而下赣江。因此,会昌三面环水,河宽水急,加之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厚实、坚固,易守难攻,自古有“铁城”之称。国民党又派重兵把守,供给充足,从而给攻城部队带来巨大困难。
拔“钉”之战
1931年9月,彭德怀接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指示,当即命令红三师攻打会昌。
9月底,红三师进入会昌县境内,先在西北部发动群众,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随后,攻占会昌县城的东、西、南面广大农村。10月下旬,控制了城外冠顶脑及岚山岭(会昌山)等高地,对县城形成包围圈。此时,处于红军包围之中的靖卫团,一方面凭铁城之险,一方面向何应钦请求空中支援,妄图负隅顽抗。
红三师派出素来以打硬仗闻名的红九团攻打会昌城。强攻了二十几天,未能攻克,且在城下受挫,伤亡严重。此时,彭德怀命令远在百里外的红二师所属之红七团前来攻打。红七团决定采用坑道爆破方法,即挖地道抵进城根,而后炸毁城墙再图破城。
担任会昌城西南角一条坑道的掘进工程的是工兵专家王耀南(后曾任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少将),时任总部工兵连连长。该连士兵大多来自安源,有着丰富的挖煤经验,因此采用挖洞的方法向前掘进。开始进展顺利,几天后,因洞内空气稀薄,作业困难,又因出土量剧增,堆在附近稻田,让靖卫团发觉,采取机枪密集扫射,或用大炮轰击,或请空军飞机轰炸,甚至从城内挖地道拦截加以对抗,导致红军进攻再次受阻。
为了加强隐蔽,红军战士把每天作业所挖的泥土,暂时存放在工事里,晚上再秘密疏散开去。这样,掘进速度加快了。敌守军几天不见我军出土,就在城墙上摆满水缸,以观缸中水波来断定地下动静;再放置缸口朝下的水缸,缸底穿个孔,以听地下声响,探明红军是否在挖地道。这一招果然管用,红军有几处坑道被发现后遭到破坏。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红军战士想出应对新法:改用轻型挖掘工具,如三齿耙等以减少声响振动,使坑道接近城墙。与此同时,再用敲锣打鼓发出声响搅乱敌人视听。这样一来,被包围近月的守敌不知所措。11月26日,坑道终于挖到城墙底下,红军把三口装上几百斤火药的棺材推运至城根。27日凌晨,点燃了导火线,“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三四丈宽的缺口,守候在城外的红军立即发起总攻。在嘹亮的冲锋号中,战士们如潮水般涌入县城,与靖卫团发生激烈巷战。几个小时后,战斗结束,会昌围攻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惊人的好消息”
为时月余的会昌攻坚战,红军付出了不小代价,但战果也相当丰富:缴获步枪、马枪、驳壳枪800余支,击毙靖卫团总指挥欧阳琳和五个大队长,活捉县长史存汉,俘虏靖卫团团丁800余人,捉获赣南各县逃来的豪绅千余名。
11月30日,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邓小平在《瑞金红旗》第7期第1版上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惊人的好消息——红三军团攻下会昌城》,文章指出:“从此,瑞金的反动武装几乎完全消灭”。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号也登载了题为《会昌攻下》的文章,欢呼这一胜利。的确,红军攻占会昌,解除了红都瑞金南面的潜在威胁,大大巩固和发展了中央苏区,意义重大。
古柏(时为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于1931年12月调至会昌,担任中共会昌临时县委书记,负责发展会昌的中共党组织和建立乡镇村苏维埃政权。次年5月,邓小平接替古柏,任会昌县委书记。6月,在会昌、安远、寻乌三县交界的筠门岭成立了会昌中心县委(会寻安中心县委),邓小平担任书记。期间,会昌中心县委在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阻击和钳制广东军阀陈济棠向苏区的进攻,保卫东南部中央苏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1933年8月,在会昌县城外文武坝,成立了中共粤赣省委。中央苏区的南大门更加巩固。
“风景这边独好”
1934年4月,正当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进行之时,毛泽东来到粤赣省委驻地会昌。他深入调研扩红、查田和征粮等情况,并亲临前线指导军事斗争。7月23日清晨,毛泽东与粤赣省领导人刘晓、何长工等人一起从文武坝出发,渡过绵江,经五里排、黄坊,登上了会昌城外的最高峰——会昌山(岚山岭)。立于高山之巅,放眼俯瞰,山城秀美,江水泱泱;极目远望,天际苍茫,群山叠嶂,郁郁葱葱。毛泽东不禁诗兴大发,吟下《清平乐·会昌》,词曰:“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参观粤赣省委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