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15:1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建成

 

光泽的“红色贵南交通线”

王建成

红色交通线.jpeg

红色交通线

 

闽北苏区历史上,有一条“红色贵南交通线”。它位于光泽北面,东连红色崇安,西接江西贵南。

光泽,地处闽赣边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县。周恩来、毛泽民、方志敏、黄道、邵式平、吴先喜、黄立贵、曾镜冰等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斗争。1932年至1933年,红军曾七下光泽县城,红色革命风暴席卷全县。1933年12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后,光泽重陷敌手。方志敏、黄道等人和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与闽北和江西贵南的红军游击队遥相呼应,将根据地连成一片,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围剿。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革命火种,压缩红色革命根据地,在闽北地区到处修碉堡,重兵把守,封锁要道,移民并村,妄图把群众与游击队隔离开来,孤立红军。他们还搞计口售粮售盐的把戏,妄想把红军游击队困死在山上。

针对敌人的围困,中共闽北分区书记黄道认为,打破敌人封锁,“一定要打开与贵南联系的通道!”他把这一任务交给光泽北路扫帚尾村人蔡诗珊去执行。

蔡诗珊,1933年春参加革命、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忠诚可靠,工作能力强,曾任光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对当地情况熟悉。他意识到责任重大,任务光荣,向党表示:“请放心,我一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1935年4月,蔡诗珊与几位游击队员秘密回到光泽扫帚尾村,通过发展党员,秘密组建区委,开展革命活动。两个月后,他着手建立红色交通线布点工作。经过侦察与摸底,从敌人封锁薄弱处开辟出一条秘密的交通线路,即从崇安到光北、上史源、邱家际、后垅、佛岭下、万树岭再到江西贵南冷水坑,全长约50公里。这是一条偏僻山路,平时少有行人,既隐蔽又安全,后来称为“贵南交通线”。在这条交通线上,蔡诗珊选择忠诚可靠的党员作为交通员,交通员之间单线联系。交通点负责采购物资、安全带路和提供食宿等,且各管一段。经过一段试运行,做到了安全保险,黄道对此十分满意。

黄道烈士.jpeg

黄道烈士

这条交通线在闽北三年游击战争中发挥了很好作用。1935年8月,闽北红军司令员吴先喜带领红军袭击贵南的国民党部队,当江西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大批兵力反扑时,连日搜山,却不见红军踪迹。原来,红军通过这条秘密交通线早已安全返回了闽北。1936年3月贵南红军游击队一度遭敌人追剿,贵南红军游击队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关键时刻,闽北红军独立师长黄立贵带领队伍通过这条秘密交通线驰援贵南,给敌人意料不到的沉重打击,掩护贵南游击队顺利撤出。红军游击队采购的粮食、盐巴、布匹、药品等紧缺物资,也通过这条线路,一个交通点一个交通点地接力运送,抵达红军游击队驻地。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重要军事情报,由交通点及时传送,从而有效迅速地打击敌人。

一段时间,敌人弄不清游击队到底在何处,有的说:闽北崇安一带发现“匪首”黄道。有的说,黄道出现在江西贵南地区。敌人晕头转向,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后来,敌军头目得知红军有一条秘密交通线,能够穿过封锁区时,气得暴跳如雷。又听说霞洋一姓龚的农民可能是交通点的交通员,立即派兵把这位龚姓农民抓来。可是百般拷打,都问不出什么东西。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加大兵力,严密封锁。

“红色贵南交通线”,自从建立,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被称为“打不断的红色交通线”。它有力地支持闽北和江西贵南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坚持革命斗争。解放后,蔡诗珊等老同志公开了这条红色的秘密交通线。可以说,这条红色贵南交通线是闽北光泽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一个创举,一个奇迹,值得一书。

 

光泽牛田村革命旧址.jpg

光泽牛田村革命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