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15:4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天长

 

长汀与中央红军深厚的历史渊源

陈天长

长汀县福建省苏维埃旧址.jpg

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旧址

辛耕别墅  红四军入闽在汀州时司令部、政治部旧址.jpg

汀州辛耕别墅,红四军入闽时司令部、政治部旧址。

 

192931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江西瑞金壬田出发,沿武夷山南端的闽沟进入长汀境内的楼子坝,12日到达四都。14日上午,经过长岭寨战斗,红四军消灭了国民党福建第二混成郭凤鸣旅,攻占汀州城,长汀成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之后最早的立足地。从此,长汀与中央红军结下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红军的故乡和中国革命圣地之一。

长汀人民为红军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以长汀为代表的闽西子弟,先后组建了红九军、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红十二军、红十九军等5个军。建国前,长汀仅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6600多名。长汀还是无产阶级军事家和著名将领锻炼成长的摇篮。19325月,红军总政治部团政委训练队在长汀城外举办,朱德总司令亲自授课。19344月,刘伯承在汀州福音医院写就《现在游击队要解答的问题》《到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几个教训》等军事著作。建国后,授军衔的10位元帅中有9位在长汀战斗过,10位大将中有8位在长汀战斗过,57位上将中有一大半在长汀战斗过。此外,叶挺、左权、彭雪枫、罗炳辉等著名将领也曾在长汀留下战斗的身影。

红四军的重要转折地

长岭寨大捷,红军解放汀州城,沉重地打击了闽西的反动统治,揭开了创建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占领汀州城后,红四军在不到10天时间里,便没收了10多家反动豪绅的财产,罚得款子2万多元,并向资本千元以上的商人筹措军饷共3万元。由于经济状况好转,红四军前委讨论决定,红四军每人发4元零用费,官长、战士、俘虏兵一律平等对待,这是人民军队第一次发放军饷。

同时,红四军赶制了4000套红军军装,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服装。朱德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新军装是灰色的,每一套有一副裹脚和一顶有红星的军帽。它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其好无比了。”时任红四军大队长的肖克回忆说:“第一次到汀州,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即每人发了4元零花钱,每人发了一套新军装。回江西那天,大家都穿新衣服,好神气啊!”

1929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党和红军要“尽可能地公开发行日报和其他地方性党报”。在这一背景下, 7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长汀创办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份铅印军报——《浪花》,由当地毛铭新印刷所负责印刷。《浪花》创刊号开宗明义地阐明人民军队的办报宗旨:“唤起被压迫阶级和弱者去踏死那些为非作歹的败类国民党反动派”。红四军创办的《浪花》,为我们研究红四军的历史以及红军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

1929321日,毛泽东在长汀“辛耕别墅”大厅主持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以闽西、赣南20余县为主要活动区域,用游击战来发动群众,造成闽西、赣南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绘制创建中央苏区的宏伟蓝图。从此,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中央苏区得以迅速发展,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正如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1937年采访红军总司令朱德之后写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的:“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中央红军的整编地

19306月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三次由赣南进入闽西。13日,毛泽东在汀州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即“汀州会议”,红四军一、二、三、四纵队的负责人和闽西特委的领导邓子恢参加会议。会议决定以红四军为基础,混合整编闽西的红十二军和赣西南的红三军。这就是军史上的“汀州整编”。

中央第一所红色医院旧址(含毛泽东休养所)--福音医院.jpg

福音医院——红军医院

619日,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正式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为红一军团),毛泽东任军团政治委员,朱德任军团长,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团1万余人,在长汀的南寨广场召开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成立,标志着红军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为中央红军与中央苏区的形成和发展,创建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汀州整编期间,根据党中央指示,宣布成立全国各根据地红军的统一领导机关——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由17人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古柏为秘书长。6月下旬,红一军奉命北上攻打中心城市,毛泽东在进军途中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著名词作。

为了使地方红军成为正规红军的左右手,加强地方红军的领导,发挥地方红军巩固革命根据地的作用,19322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成立江西、福建军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 220日,福建军区在长汀县城正式成立,司令员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林野、政治部主任谭政。19326月间,谭震林兼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之后,周子昆、叶剑英、龙腾云先后担任福建军区司令员。

红军后勤保障的老家祖地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是红军的后勤保障基地。因手工业、商贸金融业发达,长汀不仅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还是中央红军重要的后勤保障中心。

早在19279月,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经长汀和1929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攻占汀州城时,就在这里筹得大量军款及军需物资,并利用汀州福音医院救治了大量伤病员。在创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由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五军(红三军团)为主发展起来的红一方面军,一直都以地域较为宽广的赣南苏区作为军事斗争、反“围剿”的主战场,而以经济状况较好的闽西苏区作为后方保障基地。作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有着“红色小上海”之称的长汀,承担了最重要的后勤保障责任。

1.发展军工,提供后勤保障。

苏区时期,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保障革命战争的需要,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党和苏维埃政府号召大规模发展合作社经济。据不完全统计,汀州市组织了造船、农具、铁器、织袜等13个生产合作社,竹器、木器、砖瓦等25个合作社以及20多个纸业合作社,共计50多个生产合作社,社员达5000多人。

在组织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共产党和临时中央政府,在汀州市迅速创办了一批具有鲜明的公营工业,逐步形成为中央苏区的骨干工业。其中有:红军被服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红军印刷厂、汀州弹棉厂、四都兵工厂、濯田炼铁厂、熔银厂、造船厂。

此外,还办了熬盐厂、樟脑厂、砖瓦厂、石灰厂、造纸厂等。长汀还大力发展商业,仅私营商店就有367家,通过积极开展对外商贸活动,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繁荣了苏区经济,为红军的后勤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2.扩大队伍,保卫红色政权。

193223月份,苏区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福建军区都在长汀县城设立。为了保卫红色革命政权,保卫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红军建设,加强扩红。

1929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长汀县城就有300多人自动报名参加红四军。

19326月,河田、红坊两区共有439人当红军,80%青壮年都参加了红军。19332月,河田区松林乡、红坊区涂坊乡、大田区杨背乡3个乡支部,全体党员一致报名参军,被誉为突击运动中“三个模范支部”。11月,河田区中坊乡超额完成了扩大红军的计划,为了表彰中坊乡人民扩大红军的先进事迹,福建军区司令员叶剑英前往召开模范大会,奖给中坊村一面“保卫苏区而战”的奖旗。

193414月份,长汀县又扩充红军3214名,超过中共军委计划364名。在红五月扩大红军运动中,13天内扩大红军送到补充团的新战士有800余人,因此,中共军委授予“红色‘五一’扩大红军的模范长汀县”的奖旗。

据《红色中华》报的报道统计,1931年至1934年的4年时间,长汀共有17200多人参加红军。就在主力红军长征前夕的1934928日,《红色中华》报还刊登“长汀正向着超计划的道路迈进,送到补充团的新战士已达一千二百九十二名。”

3.奠定基础,发展卫生事业。

创办于1904年的汀州福音医院,早在19279月,在傅连暲带领下,热心接待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300多位伤病员,为徐特立、陈赓等人治过病。19293月,又为红四军全体指战员接种牛痘,医治伤病员,受到毛泽东、朱德的好评。

苏维埃革命政权建立后,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关心下,福音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走上了革命道路,积极热情地为革命战争服务。在红军几次反“围剿”战争中,该院经常住满了红军伤病员,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红军医院。医院还开设休养所,毛泽东、周以粟、陈正人、罗明、伍修权、贺子珍等领导曾在这里休养。

1933年初,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傅连暲将福音医院整体搬迁到瑞金叶坪村杨岗下,正式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将他历年积购的价值(上海时价)2000元的药品和巨产无偿献给革命事业,中央《红色中华》曾以“红匾送给——捐助巨产的傅医生”为题,报道了这一动人事迹,称赞傅连暲是“苏区第一个模范”。

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开办一所中央红色看护学校。当时,毛泽东主席在汀州指示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负责此项任务,193221日,该校在汀州城内的万寿宫正式开学,傅连暲任校长,招收闽西、赣南各30名学生,每期学习2个月,第一期学员毕业时,朱德参加了毕业典礼并讲话。不久,根据毛泽东指示,中央红色看护学校升格为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可以说,长汀为中央红军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4.组织队伍,参加“漳州战役”。

19324月,红军东路军攻打漳州。长汀迅速组织运输队、担架队2000多人随军出发,将红军所需物资运输到龙岩、漳州,又将漳州战役中红军缴获的2000多支枪支、9挺机关枪、6门大炮、3万多发子弹、5000多发炮弹和大批布匹、药品、食盐及印刷、兵工器材,以及数百万银元,随红军运回苏区,及时地补充苏区军需民用。福音医院派出有丰富经验的陈炳辉医生带领上百人的卫生队前往前线抢救看护伤员,还护送一批重伤员到福音医院医治,陈炳辉受到毛泽东和红军指战员赞扬。

5.省吃俭用,积极支援前线。

土地革命获得伟大胜利,长汀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大批军需民用品,为支援红军、支援前线准备了大量的物资。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汀穿上了红军临时被服厂生产的正规军服。.jpg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汀穿上了

红军临时被服厂生产的正规军服。

 

19306月,汀州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时,长汀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送米、送肉、送菜,送各种物资,保证了红军在长汀期间的吃、住、用。

19325月,长汀县儿童局开展每个儿童节约3升米活动,共节省米94.24石(1石米即150斤),做布鞋1000双、麻草鞋84双,支援红军。19337月,彭德怀率领东方军入闽经长汀时,长汀县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支前做得扎实,每营送一头猪,每连送50斤盐,每名红军送一双草鞋。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响应中央政府关于“收集五万床被单、借谷六十担、募集二十万双草鞋”支援前线的号召,长汀、汀东、兆征等县完成借谷67716担,比原计划超额8717担。

1934年二三月份《红色中华》报道:“长汀县共收公债谷28000担、土地税谷2000担。”“汀东县收集土地税谷子上万担。”“兆征县推销公债109684元,超额7000多元,征收土地谷子3223石。”这些都是长汀人民组织一切财力支援前线的生动实例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中央红军的长征出发地

19349月上旬,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共1.5万余人发起温坊战斗,歼敌一个旅一个团4000多人,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极大胜利。此时,屹立在长汀、连城交界的松毛岭是中央苏区的东线门户。9月下旬,国民党东路军调动多个主力师共3万余人发动松毛岭战役,我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共2万人投入了保卫松毛岭战斗,松毛岭保卫战整整打了77夜。

928日,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撤出战斗,转移到钟屋村一带待命,红二十四师坚守松毛岭,继续阻击敌人。这天,福建军区动员新战士1600人,从长汀濯田开到钟屋村补充红九军团。长汀人民和红军一起修工事、挖战壕,战斗打响后,或参战或抬伤员、运物资,或送饭菜、送茶水。松毛岭下的钟屋、塘背一带群众,更是全力以赴支援红军。仅塘背乡参加修工事的就有200人,做担架745副,妇女送布草鞋560双。儿童送竹杯1359个。全乡当时只剩下成年男子两人,其余全部支援前线。

1934930日,红九军团在钟屋村“观寿公”祠堂前大草坪上召集群众大会,军团参谋长郭天民在大会上作告别讲话。参加大会的有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员、群众2000多人。当红九军团离开钟屋村时,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也跟着部队一起转移,后来全部参加红军。

红九军团从长汀钟屋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是所有中央红军中率先出发长征的一支中央主力红军。长汀由此成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出发地之一。

长汀古城墙.jpg

历经革命风雨洗礼的汀州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