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成语
www.fjsen.com 2013-12-12 09:54 楚 欣 来源:炎黄纵横 我来说两句
司马迁的《史记》,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即在史学与文学两方面,都臻于完美的境界。笔者读这部历史巨著,还有一个收获,即看到书中有不少故事与佳句美言被后世提炼为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有人可能要问,中国成语究竟有多少来自《史记》?我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仅就读过并留下印象的就不下几十个,例如赤县神州,毛遂自荐,奇货可居,背水一战,秋毫无犯,肝胆照人,因势利导,正襟危坐,捷足先登(疾足先得),沐猴而冠,多多益善,独当一面,四面楚歌,暗渡陈仓,等等。尽管另一些古籍,如《论语》、《左传》也提供了不少成语,但贡献最多的,有可能就是《史记》。
成语,并非都是现成之语,很多是经过后人加工的,但其形成的过程不一样。下面兹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史记成语”,以见一斑。
“网开一面”,出自《殷本纪》
某一天,商王成汤走到野外,看见有人正在四面张网捕鸟,还口中念念有辞地说,让四方来的鸟儿都落入我的网吧!商汤不以为然,他对这个捕鸟的人说道,你这样做太过分了,并责令他将网撤去三面,然后默默地祝愿道:“鸟儿啊,你想飞到东,就飞到东,你想飞到西就飞到西。如果你真的厌倦了生活,就往这个网里飞吧!”诸侯们听到了这番话,都说商王成汤对飞禽走兽都那么关怀备至,真是位仁慈到了极点的人。《殷本纪》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人将“去其三面”,变为“网开三面”(这里的“开”是指去掉),接着又转化为“网开一面”(这里的“开”则为张挂),意思都是,留有让鸟儿飞走的机会,引用到社会现实,即对人的处理持宽容态度。
“一举两得”,出自《张仪陈轸列传》
战国时代,韩、魏两国交战,秦国是否要趁机攻打这两个国家,秦惠王举棋不定。此时楚国的使者陈轸来到秦国,秦惠王就这个问题征求他的意见。陈轸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个叫卞庄子的人到野外打猎,看见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就想上去刺杀它们,却当场被人劝阻。那人告诉他,“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意思是,现在两只虎正在吃牛,吃到津津有味时必然会争斗,一争斗,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大老虎也会受伤,这时你再去刺杀受了伤的大老虎,就可以一下子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了。这个故事暗示秦惠王,应该让韩魏双方斗得两败俱伤时,秦国再出面来收拾残局。秦惠王按此办理,果然赚得便宜。《张仪陈轸列传》所说的“一举必有两虎之名”,便是成语“一举两得”的最初素材。
“三令五申”,出自《孙子吴起列传》
也是战国时代,大军事家孙武初到吴国出任大将,吴王阊闾对他说,你的《十三篇》(即《孙子兵法》)我看过了,但只是书面论述,比较空泛,你能不能用妇女作为士兵进行训练,看看效果如何?孙武回答“可以!”于是吴王从宫中挑选出一百八十个美女交给孙武。孙武将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的两个宠姬分别当队长,并把操练的方法与要求作了详细的讲解。由于这是一群毫无军事常识的女子,训练前,孙武又把纪律和要求反复交代了几遍,这才开始。但这些宫女对训练的态度却很不严肃,一个个嘻嘻哈哈,大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够清楚,军令不够熟悉,这是主将(即指他自己)的过错,于是又把方法与纪律反复地交代了几遍。然而这帮宫女仍然不当一回事,还是狂笑不已。孙武见状,严厉地说道,既然一切都交代清楚了,再不服从命令,就是队长的责任了。于是下令处斩两个队长,以正军纪。虽然吴王亲自出面求饶,但孙武还是不留情面,照斩不误。故事中孙武反复交代训练方法与纪律,《孙子吴起列传》的原文为“三令五申”,后人直接把它用作成语。
“不寒而栗”,出自《酷吏列传》
汉代初期,豪绅贵族大肆兼并土地,形成了很大的势力。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政权,采取措施压制地方豪强。义纵被派到定襄(治所在今内蒙古境内)任太守,此人执法相当严厉,“直法行治,不避贵戚”,连太后的外孙都敢抓。到任后,他果断平息了豪强割据势力的叛乱,抓了二百多人。当时另有二百多人不知好歹,纷纷前往监狱探视,没想到也被抓了起来,罪名是“为死罪开脱”。义纵当日就把这四百多人全杀了。事情公布后,那些豪强和地方官吏吓得屁滚尿流,再也不敢互相勾结闹事了。《酷吏列传·义纵》这样写道,“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成语“不寒而栗”便是从这段描述中取出来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司马迁所列的“酷吏”,指的是执法严厉的官吏,属于中性。当中既有为民的好官,也有贪婪残暴的恶吏。 “后来居上”,出自《汲郑列传》
汲,即汲黯,是汉武帝的一位大臣。此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汉武帝做太子时,他就在太子宫里任职,少年的汉武帝对他相当敬畏。汲黯的资格很老,当他位列九卿时,公孙弘、张汤等人还都是低层官吏。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公孙弘飞黄腾达,官至丞相,又被封侯,张汤也当上御史大夫。汲黯以前的另一些下属,此时有的与他同列,有的还超过,这让他很不服气。据《汲郑列传》记载,有一次,他见到了汉武帝,便话中有话地说道,“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思是,您用人好比堆柴草一样,后来的放在上面。汲黯话里的“后来者居上”,是讽刺汉武帝做事不公道,偏袒后来者,含有一定的贬意。现在的成语“后来居上”,则是赞扬后来者奋发有为,超过了前辈,明显具有褒意。可见成语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的含意也会发生某种变化。
“死灰复燃”,出自《韩安国列传》
韩安国,字长孺,是汉文帝时的官员,曾为御史大夫及护军。后来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狱卒田甲常常侮辱他。韩安国忍不住对他说,“死灰独不复然乎?”意思是,你别以为我现在遭罪,好欺侮,说不定哪一天我像死灰一样又烧起来。田甲听了回应道,“然即溺之”———你死灰再烧起来我就撒泡尿把它灭了,口气很狂妄。然而没多久,韩安国被释放,重新做了官,而且官越当越大。田甲担心报复,赶快逃跑。韩安国当即传话,“甲不就官,我灭而宗”,你田甲不来见我,我就灭你的全家。田甲只好回来向韩安国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撒尿了!田甲吓得脸无血色,连忙跪地求饶。韩安国说,快起来吧,你这种人不值得报复。《韩安国列传》中的“死灰独不复然乎?”本为反问的话,后来却化为句子“死灰复燃”,当作成语用。
“怒发冲冠”,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代,秦国是老大,经常欺侮小国。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块美玉叫“和氏璧”,就写信给赵王,声称愿意拿出十五个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深知这是骗局,却又不宜拒绝对方的要求,于是派蔺相如到秦国去献璧。蔺相如在秦国宫殿上当面将和氏璧献给昭襄王。秦王拿到璧后,玩赏一番后就传给爱妃及左右的人看,根本不提交换的条件,而左右看到美玉则皆呼万岁。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便上前对他说,“璧有瑕,请指示王”。秦王信以为真,把玉交给蔺相如。重新拿到和氏璧的蔺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指责秦国不守信用,说如果你们相逼,我就与和氏璧一起“具碎于柱矣”。秦王怕蔺相如真的“破璧”,只好答应斋戒五天后再授璧。蔺相如知道秦王最终还是不会兑现诺言,便悄悄地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列传中的“怒发上冲冠”,去掉一个“上”字,便是成语“怒发冲冠”。
《廉颇蔺相如列传》篇幅虽不太长,却拥有六个成语,即除了“怒发冲冠”,还有“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胶柱鼓瑟”、“纸上谈兵”。
“得意洋洋”,出自《管晏列传》
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晏子)是个很有作为且又十分谦逊的人,而他的车夫却非常傲慢。有一天,晏婴有事外出,当马车经过车夫家门前时,车夫的老婆正好从门的缝隙中看出去,发现丈夫坐在大伞底下,挥舞着鞭子,神气十足,非常得意(《管晏列传》的原文为,“意气洋洋,甚自得也”)。车夫回到家里,老婆一见面就提出要与他离婚。车夫听后不知哪儿得罪了老婆,就问为什么?老婆说,人家晏先生官当到宰相,名声如雷灌耳,坐在车上却那么谦和,你只是个赶马车的下人,却那样神气,你傲什么呀,我实在瞧不起你,因此决定和你离婚。遭到老婆的批评之后,这个车夫从此彻底改变了态度,处处表现得十分谦逊。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便问起缘由,车夫据实回答。晏子觉得车夫有错就改,是个诚实的人,后来就推荐他当了大夫。列传中的“意气洋洋,甚自得也”,后人将之拼凑为“得意洋洋”,就成了如今常用的一句成语。
“夜郎自大”,出自《西南夷列传》
西汉时期,我国西南边陲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以“滇”和“夜郎”两国比较大。前者在今云南一带,后者在今贵州省内。元狩元年(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后回来,谈及他在当地市场上看到了蜀布、邛竹杖(用四川邛崃罗汉竹加工的手杖)。汉武帝于是派人出使西南边陲诸国。当汉使来到滇国,滇王会见时问道,“汉孰与我大?”即汉的疆域与我的滇国相比,谁更大呢?汉使到了夜郎国,“夜郎侯亦然”,即夜郎侯也这样发问。后人据此造出了“夜郎自大”的成语,讽刺见识浅薄又忘自尊大的人。以前笔者对这个成语,也是人云亦云。读了《史记·西南夷》之后,就有点不同看法了。首先,滇王比夜郎侯先说出此话,要扣帽子,应是“滇王自大”,而非夜郎自大。再说,“汉孰与我大?”是一句问话,根本没有自大的意思,而之所以会这样发问,《史记》解释得很清楚,即“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古代交通不便,造成信息不灵而不知外部世界,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便是中原的汉族国家也不是什么都知晓,因此倘若提及某个不熟悉的地方,很可能也会问“某孰与我大?”这岂不是也要被扣上“汉人自大”的帽子吗?可见,“夜郎自大”是个“冤案”。
《史记》中的成语素材(甚至是“成品”),还有很多。一部历史著作何以能有这样的“文学作为”?笔者以为,这与司马迁修史的方法有很大关系。他写历史,不是单纯的记事,而是以人物为主体展开;写人物,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塑造有血有肉的性格。这就出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而具有哲理的语言。因此,历代的中国人对《史记》,不仅是当作史书来读,还把它视为文学作品欣赏,并从中锤炼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成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无疑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