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16: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国学经典导读】

 

《孟子》导读

黄黎星

 

《孟子》,是儒家“亚圣”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记录、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著作,是孟子言论的汇编,记录了孟子游说诸侯以宣扬其学说主张,与其他诸家思想的论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等内容,反映了孟子的治国理念和政治策略、伦理思想和人性观念,是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时《孟子》由“子”入“经”,跻身于儒家经典“十三经”之列。宋代理学家还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入门经典,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读书人必读之书。

 

《孟子》,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记录、整理、编辑而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孟子》一书,分七篇,每篇又各分上下,约三万五千字。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邹地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思想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儒家之“亚圣”。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但到孟子时其家已衰落。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韩诗外传》载有孟子母亲“断织”的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汉·赵岐《孟子题辞》曰:“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南宋时期编撰的启蒙课本《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语,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佳话。孟子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服膺孔子的儒家学说,并加以继承和发展。为推行其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孟子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先后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一度在齐国任“客卿”,在其它各国也颇受礼遇。当时,各诸侯国尤其是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以自保,并力图通过暴力的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野心。孟子则努力推行他的“王道”和“仁政”的政治主张,被认为是迂阔而不切实用,没能被采纳、实行。晚年,孟子回到故乡邹地,聚徒讲学,专心著述。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就是说,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人,整理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并记录、整理、编辑成《孟子》一书,共七篇。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说:“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认为《孟子》一书是孟子自撰的。清代学者阎若璩的《孟子生卒年月考》,也认为孟子自作此书,说:“《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考诸《孟子》,其所见当时的国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书中都称其死后的谥号,似非孟子当时著述所为;书中记孟子弟子如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都以“子”相称,也不像是孟子著述的形式,由此推论说,《孟子》一书最后的编定者,应该是孟子的弟子。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东汉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是后来的学者伪托造作。东汉以后,这四篇伪作就相继亡佚了。

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赵岐的注本是“开辟荒芜,俾后来得循途而深造,其功要不可泯也”。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曾以《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称为“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宋仁宗时,正式把《孟子》列为“经”书,成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最后的一部。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并精心为之撰作“集注”,也提升了《孟子》的经典地位,扩展了《孟子》的巨大影响。《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南宋宁宗时,《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孟子》就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家传户诵,其影响更为广泛深远。

《孟子》全书共分为七篇,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这七篇的篇目,和《论语》二十篇的篇目一样,并无特定的意义,只是取每篇首章的第一句或第二句的二字或三字为题:《梁惠王》,首章首句为“孟子见梁惠王”;《公孙丑》,首章首句为“公孙丑问曰”;《滕文公》,首章首句为“滕文公为世子”;《离娄》,首章首句为“孟子曰:离娄之明”;《万章》,首章首句为“万章问曰”;《告子》,首章首句为“告子曰”;《尽心》,首章首二句为“孟子曰:尽其心者”。

《孟子》一书的体裁,与《庄子》、《墨子》、《荀子》等围绕各主题进行长篇大论的子书不同,反而类似于《论语》,主要以记录问答的形式呈现,各章长短不一,有篇幅较长的,也有仅记录几句话的。《孟子》是对《论语》语录体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对话论辩文体式。

《孟子》一书,是孟子言论的汇编,记录了孟子游说诸侯以宣扬其学说主张,与其他诸家思想的论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等内容,反映了孟子的人性观念、伦理思想和治国理念、政治策略。《孟子》的学说思想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孟子》的人性论,以“性善论”作为基点、依据,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中心环节。孟子的“性善”之说,从继承孔子“仁”的观念而来。孔子所倡导的“仁”学体系,尚未提供“仁”之来源的理论基础,而孟子则以“性善论”来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孟子提出,人生来就具有善的禀赋,都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若无此“四心”,“非人也”。有生俱来的“四心”,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即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一学说,补充了孔子“仁”学理论的来源基础论述上的不足。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正是由其“性善论”推论而来。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论语》中,孔子以“仁”作为一切道德的总纲,孟子则于“仁”字之外再加一个“义”字,“仁义”并言,以“仁义”作为道德规范的核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孟子还注重“义利之辨”,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君子“三乐”之一。其教育思想,首重人格和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由于人性本善,教育主要是起到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心力来达致。在修身方法上,孟子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也因此而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启发了宋明理学,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就能够达到圣贤的道德修养境界。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继承了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孟子明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是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其政权统治。这一以民为本的观念,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虽然此说尚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中抑制君权的重要理论渊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又与民本思想密切相关。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交给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也因此而有“恒心”,再施行仁义孝悌等道德教育和感化,国家就会安定,社会就会和谐,天下就会太平。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政治,这样才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孟子》一书,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长于论辩,是《孟子》文章风格的显著特色。为了坚持和宣扬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孟子不能不经常地展开激烈的辩论,在各种场合的论辩之中,孟子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富有雄辩力和说服力,而且用辞警辟,又长于譬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的比喻,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如《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的记录。此章系统地阐述了孟子关于王道的理论及具体主张,指出君主只要能够善于扩充“不忍人之心”,就可以施行王道仁政,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文章首先肯定了齐宣王不忍牛的颤栗发抖“若无罪而就死地”是仁心的表现,并说明这就是施行王道的基础。接着,孟子批评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去做而不是做不到,并启发他应当推广仁心,使广大百姓得到好处。继而,孟子进一步阐明凭借武力称霸是靠不住的,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称王天下。最后,孟子向齐宣王提出了实行仁政的具体办法,即“制民之产”和“申之以孝悌之义”。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孟子通过许多技巧的推阐引申,辅之以生动的比喻,反复论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语言生动形象、明晰畅达,也体现出气势浩然的特色。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三经注疏》即采用此本。宋儒朱熹所撰《孟子集注》七卷(《四部备要》本),影响较大。《孟子正义》三十卷(《四部备要》本),清代学者焦循编著,是清代《孟子》注释的集大成之作。近现代学者的相关著作也不少。今人杨伯峻所撰的《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出第一版,后来又多次重印,是一本影响很大的古籍普及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