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
《周易》导读
黄黎星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周易》是一部传承古远、形式独特、蕴涵丰厚的重要经典,这部古老、奇特的思想文化之“圣典”,是华夏大地丰厚、特殊的土壤所孕育、萌生、绽放的思想智慧之奇葩。作为冠居群经之首的儒家经典,《周易》又被认为是“群经之原”(语出《汉书·艺文志》),两千多年来尊崇勿替,影响至为深远。《周易》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性经典,传播于世界各地,引起广泛的关注。可以说,《周易》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乃至世界思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周易》,《汉书·艺文志》著录为“《易经》十二篇”,是指“经”部分的上经、下经,以及“传”部分的七种十篇。
《周易》的创制,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旧说,即:上古伏羲始创卦画,中古周文王推演古易撰系卦爻辞,近古孔子作《易传》。此说为绝大多数古代学者所信从,影响极大。
近现代以来,学界对《周易》创制的问题,曾进行许多研究探讨,但众说纷纭,具体结论仍未臻一致。本着慎重对待历史文献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冷静、科学的辨析,我们或可以对《周易》经、传的创作历程作出如下的拟议:在西周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古人就已经运用八卦重成的、类同《周易》六十四卦的符号进行占筮活动,并附有简单的筮辞;到殷(商)末周初(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当时的学者(圣人,王者,卜官,筮人等)对旧筮书进行了一番革故鼎新的改编工作,最后编定成为卦形体系完整、卦爻辞文句富有形象性的《周易》一书。此后,随着《易》书传播日益广泛,及治《易》者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孔子设教授徒亦涉及《易》学,遂陆续出现了从各种角度阐释《周易》大义的作品,并被学者编为专书传习,这就是汉儒称为“十翼”的《易传》,其创作时代当在春秋至战国时期。
《周易》的命名含义,可从“周”和“易”两个词语来分别解说。
当代《易》学名家黄寿祺教授曾简洁明了地指出:“周字之义,自来盖有两说:一曰,周者代名;二曰,义取周普。”“周者代名”,就是说,“周”指周代,即《周易》是西周时代的书。至于“义取周普”,即“《易》道周普,犹天地之无所不备”,能够归纳、涵盖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唐代学者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认为“因代以称周”较为合理。这是《易》学史上居于主流的观点。
“易”字之义,古今歧异之说非常多。黄寿祺教授总结说:“易以象为本,易象变化多端,故主于变易。”这是对“易”之核心要义的把握。当前,欧美诸国汉学界对《周易》书名的西语意译,多作《变化的书》(The Book Of Changes),或者作《变化的经典》(The Bible Of Changes),也正是立足于“易”字本义,颇见确切。
至于称《周易》为《易经》,则始于西汉初,因《周易》被列为学官的“经”书之一,学者才开始普遍地尊称其为《易经》。《周易》或《易经》,又简称为《易》。
《周易》的内容,包括“经”与“传”两个部分。“经”部分,指《周易》的古经文,即六十四卦符号,以及配合符号系统的卦爻辞文字。“传”部分,指《易传》十篇(又称“十翼”),是解释、阐发古经大义的一组文章。
六十四卦卦形符号,是颇有规律的符号象征体系。这六十四组乍看起来如“天书”复杂的卦形符号,若稍加分析,却是至为简单的:它们的构造组成形式,无非是由八卦符号两两相重而成的;而八卦的形态,又无非是“阴”“阳”两种不同的符号三叠而成的。
《周易》的“阴阳”符号,是后来所形成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的最基本元素、内核。这两种符号,奇特却又简单,它们分别是呈中断的与完整的线条形状:
(阴爻)■ ■
(阳爻)■■■
“阴阳”意象符号的创立,使阴阳概念有了简单而奇妙的表现形式,是古人对大自然一切对立而又和谐的事物现象的高度象征性的概括。就阴阳的符号形式来看,它是《周易》内容得以诞生的基础条件。换言之,没有这两种符号的出现,也就不可能产生后来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
“阴阳”符号出现以后,古代圣哲又把它重叠成八种更具独特而丰富内涵的象征符号,这就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八卦”。八卦构成八种不同的卦形,配以不同的卦名,拟取不同的象征物,表示各自的象征意义。
卦形符号:■ ■ ■ ■ ■ ■ ■ ■
卦 名:坤 艮 坎 巽 震 离 兑 乾
基本物象:地 山 水 风 雷 火 泽 天
象征意义:顺 止 陷 入 动 附 悦 健
“八卦”或称“小成卦”(《系辞传》:“八卦而小成。”),《周礼》称为“经卦”。八卦所含的八种基本象征意义是基本不变的,但各卦的象征物除上表所列的八种主要物象外,尚可依类博取。由于八卦的象征旨趣在六十四卦大义中得到反复印证,理解、熟悉、牢记八卦的构成形态与名义,是探讨《周易》的第一层阶梯。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有《八卦取象歌》云: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盌(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此歌诀把八卦的卦形特点讲得十分明白,颇有助于熟记八卦的符号形式。
古人将八卦两两相重,于是产生了六十四种不同形状的六划线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它们形成了《周易》卦形符号的象征体系,得以体现、拟喻、象征更复杂更广泛更具有变化意义的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哲理涵量。
六十四卦每卦居下的三爻(画)称下卦(或“内卦”),居上的三爻称上卦(或“外卦”)。六十四卦各有各的卦名及所喻示的象征涵义。其中凡属于八卦自相重成的卦,仍以八卦的本名为卦名;凡八卦交错重成之卦,则别取一名。如两乾相重,仍为《乾》卦,拟取天体运行不止之象,喻示开创万物的“阳刚元气”的发展规律;坤下离上相重,则为《晋》卦,拟取火在地上(日出地上)之象,喻示万物“晋长”之时的情状。其它诸卦无不如是,均以六画卦的象征符号,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种种认识,喻示各种事物、现象特定的发展程序、哲学义理。六十四卦的出现,形成了《周易》以阴阳线条为核心、以八卦喻象为基础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
《周易》六十四卦确定之后,按照一定的卦序排列,并依特定的规律分为上经和下经两部分。(从《乾》至《离》三十卦为上经,从《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为下经。)六十四卦排列的理绪义涵,在《序卦传》中已言明。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上下经卦名次序歌》,把六十四卦的卦名按次序编成七言诗句的形式,颇便记诵。歌诀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皆有六爻。其中阳爻以数字“九”代表,阴爻以数字“六”代表。每卦六爻,又有高低不同的爻位,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于是,各卦凡是阳爻(九)居此六位者,依次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则依次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周易》六十四卦共有384爻,其中阳爻192,阴爻也是192,数量绝对均衡。六十四卦无论何卦何爻,必有其自身的居位之处。六级爻位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于潜藏勿用;
“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于适当进取;
“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于慎行防凶;
“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于警惧审时;
“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于处盛戒盈;
“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于穷极必反。
《周易》“经”部分的另一方面重要内容,是六十四卦的卦辞及各爻的爻辞,合称卦爻辞。卦爻辞附系于六十四卦符号之下,表明相应的各卦各爻的寓意。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义;爻辞每爻一则,揭示该爻旨趣。《周易》共有64卦384爻,所以相应地系有64则卦辞,384则爻辞。(此外,《乾》《坤》两卦分别有“用九”“用六”之辞。)以《乾》卦为例,其卦爻辞为: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卦爻辞的撰系,使《周易》“经”部分成为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使“《易》象”从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如果仅凭卦爻符号,一卦一爻的内在含义颇难显明,有了卦爻辞的说明,则卦爻的象征意义就获得文字形式的较明确的喻示。卦爻辞的出现和定型,表明《周易》“经”部分内容的全面完成,也为此书盛传不衰的深远影响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周易》古经出现之后,陆续诞生了不少解经之论,并相继为学者所传习,最后被辑录汇编成一套与“经”相辅而行的《易传》。《易传》中的这些解经之论,包括《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两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这七种十篇,其创作宗旨,均在解说“经”文大义,犹如“经”之“羽翼”,故汉代人又称之为《十翼》。《易传》七种的内容要点各不相同,简要介绍如下: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及一卦大旨。“彖”字之义,犹言“断”,谓“断定一卦之义”。《彖传》阐释卦名、卦辞、卦义的基本体例,往往取上下卦象、六爻爻象为说,有时还指明每卦中的为主之爻,而以简约的文字论断该卦主旨。
《象传》:也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释卦象者每卦一则,共六十四则,称《大象传》;释爻象者每爻一则,共384则(《乾》《坤》两卦多出“用九”“用六”文辞之象,若合计入,即有386则),称《小象传》。《大象传》的体例,是先释每卦上下卦象相重之旨,然后从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文辞多取“君子”的言行、道德为喻。最著名的莫过于《乾》《坤》两卦的《大象传》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文言传》:分前后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象征意旨,前节称《乾文言》,后节称《坤文言》。“文言”两字之义,即谓“文饰《乾》《坤》两卦之言”。《文言传》所阐发《乾》《坤》两卦的卦辞及爻辞的意义,是在这两卦《彖传》《象传》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拓展,故其文意至为深刻详明而广为引申旁通。
《系辞传》因其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前篇称为《系辞上传》,后篇称《系辞下传》。“系辞”两字之名义,本指在六十四卦的卦爻符号下撰系文字,以成卦、爻辞,故亦为卦爻辞之别称;但作为《易传》的一种,其意则是申说六十四卦经文要领,条贯卦爻辞之基本义理,因此,《系辞传》可视为早期的《易》义通论。文中对《周易》经文的各方面内容作了较为全面、可取的辨析、阐发,有助于后人理解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的通常义例。简而言之,《系辞传》的本质意义,在于抒发《易》理之精微,展示读《易》之范例。
《说卦传》:阐说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全文先追述作易者用“蓍草”演卦之历史;再申言八卦的两种排列方位(宋人称为“先天”“后天”方位);然后集中说明八卦的取象特点,并广引众多象例,是今天理解、探讨易象产生及推展的重要资料。
《序卦传》:旨在说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揭示诸卦相承相受的意义。全文分两段:前段叙上经《乾》至《离》三十卦次序,后段叙下经《咸》至《未济》三十四卦次序。这种次序,显然是相沿已久的;而文中所明各卦相次依承的意义,含有事物向正面发展或向反面转化的辩证观点。
《杂卦传》:取名为“杂”之义,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即打散《序卦传》所揭示的卦序,把六十四卦重新排成三十二组两两对举,同时以精要的语言概括卦旨。文中对举的两卦之间,其卦形的构成状态或“错”(亦称“旁通”,意为六爻相互交变,如《乾》与《坤》即是),或“综”(亦称“反对”,意为卦体相互倒置,如《屯》与《蒙》即是),其卦义多成相反。这种“错”“综”现象,是六十四卦符号形式的重要特征。
应当指出,《易传》七种十篇,原来都是单独刊行,后来被合入六十四卦经文并行。所以,今本《周易》中,凡《彖传》《象传》均附于相应的六十四卦卦爻辞之后,《文言传》分附于《乾》《坤》两卦之后,而《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则依次列于六十四卦后。这种经传合编的《周易》本子,是古代《易》学经师为了便于学者以经文与传文相对照诵读而编成的,其本大约编定于汉魏时期。后代学者多依此种本子研习,影响至为广泛,遂使《易传》的学术价值提高到与“经”并驾齐驱的地位,乃至人们在传述研究时论及《周易》一书,往往兼指“经”“传”两部分。
《周易》以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系统、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构成了以象征为主要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而古远的传承、占筮的原貌,又使它笼罩着恍惚窈冥、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自《周易》诞生之日起,就激发起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探索的强烈愿望。虽然,“《易》本卜筮之书”,但是,这一卜筮之树却绽放出哲理之花,卜筮之书也被定向地发挥而演化成思想文化的哲理圣典。《易》学滥觞于先秦时期,二千多年的《易》学史,则横亘出一条浩荡的学术长河。在经学著述中,“最多者《易》解,总《五经》之注,不如《易》一经之多。”(尚秉和先生语)由此可见,《易》学在经学中是独具异彩的。
易学史的流派至为繁杂,若加以大致的区分,则是以“象数”与“义理”两派为主。清乾隆间撰修的《四库全书》,《易》类列为经部第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易类小叙》,将《易》学史的源流变迁概括为“两派六宗”之说: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两派”指“象数”派和“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属“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属“义理”派。《四库提要》的这一概括,仅就《易》学史上的主要流派而论。实际上,《易》学所影响的学术领域至为广阔、多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小叙》又称: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从《四库提要》撰著的时代至今,经历了两百多年历史时光,《易》学史的发展,仍然延续,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时代、新智慧、新学说,融汇到《易》学研究中,使《周易》这一古老的思想文化圣典,焕发出新的风采。
关于研修《周易》的方法,当代《易》学名家黄寿祺教授在《论易学之门庭》中指出:
然则欲求易学之门庭,果当何自,依余所闻,盖有两端:
一端,从源溯流:首须熟读经传本文,考明《春秋内外传》诸占筮;其次,观汉魏古注(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存最多;其次,观六朝隋唐诸家义疏(《孔疏》多本之六朝旧疏);最后,参考宋元以来各家之经说。(宋元人经说,多存于《通志堂经解》中;清儒经说,《清经解》《续清经解》中所收为最多。)不从古注入手者,是为迷不知本源。
二端,强干弱枝:须知《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象数、义理为主干;其余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炉火,禅家妙谛,与夫近世泰西科学者,皆其枝附。不由主干而寻枝附者,是为浑不辨主客。
《易》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周易》经传,所以学《易》者首先必须熟读经传本文,明其大义,同时,需要研读古注。不从古注入手,必将“迷不知本源”。
《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所以研究《易》学必须以象数、义理为主干;此外所旁涉的领域,如涉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及至现代科学的说法,都属于枝附。当然,把“枝附”都砍光,只注意“主干”,也不是正确的方法。应当抓住最根本的“主干”,才能明辨“枝附”的可取与不可取的分别,以决定去取。如果不由主干而寻枝附,必将“浑不辨主客”。
古代《易》学书籍十分繁多,初学者可能有无所适从的疑难。在此,推荐最重要的三部书:一是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此书辑存了汉魏至隋唐三十多家《易》说,主于以“象数”解《易》,是今天研究象数易学的必读之书。二是《周易正义》,此书是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代表了王弼扫象数、标玄学的一大重要《易》学流派的观点。此书收入《十三经注疏》中。三是南宋朱熹的《周易本义》,这是《周易》义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作,注解简明通俗,最适合于初学者研习。
至于当代的《易》学著作,数量也很多,黄寿祺、张善文撰著的《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9年5月第一版,此后曾多次重版重印)、高亨撰著的《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与《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唐明邦主编的《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等,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