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00: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晓岳



可门港:新崛起的港口工业城


 

王晓岳

 


ed02ccdd2ef458a86b964108ad60fad2404c0f5e.jpg

 

 

 

福建依山面海,岸线资源居全国之最,可用于建港岸线长达467公里,这是福建对台“三通”的最大优势,也是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最大优势。2012年底,福建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1500万标箱,港口经济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之后,福建六大天然深水港湾中的五大港湾——三都澳、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港、东山湾相继得到开发利用,唯独罗源湾开发滞后。罗源湾位于罗源半岛和黄岐半岛的环抱之中,不冻不淤,岸坚水深,湾内海面辽阔,又有30万吨级的航道通向外海,当属世界少有的天然深水港湾。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开发罗源湾北部的狮岐港和南部的可门港写进宏伟蓝图,这是他实业救国梦想的一部分,是他中国梦的一部分。

直至京福高速罗源段开通之后,罗源湾的开发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刚开始,也仅仅是罗源湾北部靠罗源半岛的那部分港湾的开发,而罗源湾南部靠连江县黄岐半岛的港湾(名曰可门港湾)的开发既没列入国家开发项目,也没列入省里的开发规划。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山先生梦中的可门港仍然是可门渔村的一片海产养殖场。连江在福州的北三环之内,是福州经济圈的一部分。福州的出海口自古以来是闽江口上的马尾港。然而,马尾港仅是一处河港,水深有限,2万吨级以上的大船无法进出,福州亟待建设一处深水海港,可门海湾距福州只有一步之遥,开发可门港势在必行。必行却未行,被搁置的窘境让连江县的领导们心急如焚,他们不甘守着聚宝盆吃糠咽菜,擅自在2002年干起了可门港开发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探、水文测量、海图绘制、港口规划、路桥规划等等,当然,还包括可门港开发筹备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招商引资。

 

 

2002年,百年一遇的大旱暴露了我国电力格局的软肋。当时国家电网尚未建成,电力供应各省管各省。那时福建水电占70%,大旱造成严重缺电,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于是,福建开始引进大火电,鉴于内陆火电煤运成本高昂,国家政策倡导火电向沿海转移。福建的省情和国家政策给新生的华电集团提供了一个向沿海发展的机遇。2002年,华电集团委派黄宪培(后任华电集团可门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筹建华电集团第一座位于沿海的火电厂。他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考察了广东、浙江、福建的许多备选港湾,经反复比较,认定可门选址最好。他们的选址报告这样的描述:

国内外许多火电厂建在海滩之上,地质的下陷是致命问题;可门选址将发电机组建在推平的山体之上,以山基作基础,地质安全系数超强,这是其一;其二,机组位置距煤码头仅有300米距离,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选址优势;其三,罗源湾是天然避风港湾,连江县拟提供两处可建30万吨级泊位的岸线,由华电建造专用码头,这是极大的优惠条件;其四,可门港核心区开发面积10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340平方公里,为我集团在可门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对华电集团产生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很快与连江县政府签署了一二期投资100亿元、第三期投资100亿元,在可门建造1040万千瓦超大型火电厂的框架协议。

对于华电集团的黄宪培来说,在海边上建这么大的火电厂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意味着什么?风险,巨大的风险!

在可门海边炸山建厂,炸出的土石方总量约1440万立方米,超过三峡。三峡工程总指挥陆佑楣对黄宪培说,这将是一项超大的工程和巨额的投资,而且电量的消纳也是个问题,你发的电一旦卖不出去,咋办?

黄宪培十分自信地笑道,火电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虽然一时流落民间,但终归是“格格”。

真正令黄宪培担心的不是电力销售问题,而是技术人才的难题。华电集团那时在全国各地投产的机组还没有单机60万千瓦的超临界大机组,可门公司一二期投产的两个机组,四台单机均为60万千瓦,三期将建造4×100万千瓦的机组,无疑是一种大胆的超越。没有一批操控过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熟练技师,后果是无法想象的。然而,整个华电集团也找不出一位这样的熟练技师,将来可门公司一二期机组完成安装之后,谁来操控?黄宪培认为从2003年组建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可门公司)到2006年发电投产,前后有三年的生产准备期,派人去有关大学进修,去具有大机组发电设备的公司学习,不信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华电集团十分支持华电可门公司的大胆尝试,在组建技术队伍时,让黄宪培任意选人。黄宪培派人联系了全国几所著名大学,均愿为华电可门公司培训人才。然而,大学里学的是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大型发电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接受别个公司人员上机实习。既然靠介绍信、商请函办不成事,黄宪培只好靠亲情、友情托关系,“走后门”,终于为聚集起来的数百名精英找到了拜师学艺的地方。

为了让学员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黄宪培要求全体学员按中国传统的仪式拜师,牢固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理念,还要有程门立雪的忠诚和毅力,凡做不到的,从严处罚,立即处理。实践证明,苦心人,天不负,经过理论培训和拜师学艺,华电可门公司终于有了技术人才队伍。

2006年华电可门公司成功实现一二号机组投产发电,2008年又顺利实现三四号机组投产发电。2003年至2008年,短短5年,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火电站在可门港落成,一跃成为福建电网的主力电源。

华电可门公司创业10年来,先后经历了五任总经理。在第五任总经理赵跃平任期内,发电用煤平均价格从每吨227元上涨到799元,但电价仅从每度0.335元上涨到0.410元,煤价上涨幅度比电价高出10倍以上,而火力发电成本中70%为煤炭燃料成本,因此造成大面积火电站亏损。在赵跃平领导下,华电可门公司不仅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脱硫脱硝以及静电除尘技术,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而且研发了30%中国原煤和70%低燃值印尼褐煤混烧技术,同时,走出了一条发电、售煤、物流、港口多业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全部消除了发电成本的压力,而且一跃成为华电集团先进企业。目前,该公司年发电量约130亿度,年产值已超过50亿元,税收达3亿多元人民币。这家大型火电公司仅有410名员工,远远低于同级别公司的员工数量。更令人惊讶的是,全厂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70%。如今,华电可门公司已为华电集团输送了40多位管理干部和高级技术人才,已成为人才的摇篮。

 

 

可门港开发10年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均由连江县政府领导兼任)已经换了几茬,工作人员也变动不少,从头到尾唯一没动窝的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发强。连江县委领导说,孙发强就是可门港的一部活历史,写可门港一定要采访他。

2013年2月28日晚上,笔者初次采访孙发强,刚落座孙发强就被福州市领导叫走商量第二天去北京跑项目的事。之后,我在电话中约孙发强几次,他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3月17日,周天,孙发强专程来福州找我,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地说:“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都归你了。”

我被孙发强的守信和坦诚所感动,望着他那刚毅的眼神、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那风尘仆仆的样子,第一感觉是:面前的这位是个有信仰的实干家。

孙发强说,到可门开发区管委会之前,我在连江县江南乡当乡长,对连江的发展比较关注。2002年,罗源建成了3万吨级的狮岐码头,这让连江人坐不住了,连江县县长张天金带领县交通局的张金潮局长及前任局长滕中华等人搞一个3.5万吨级的码头规划,请地质队在海边打了87个钻孔,获得了第一手地质资料,又请省测绘专家测绘了黄岐半岛的地图及黄岐海湾的海图。碰巧,华电集团正四处寻找沿海发电厂址,看了这些一手资料,喜出望外。于是,连江县和华电集团一拍即合,2003年5月8日在福州签署框架协议和备忘录。当时的分工是,华电集团做建厂建港前期工作,连江方面负责征地、收海、补偿、宣传发动工作。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全装在孙发强的心里,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随着项目的推进,要协调的事项千头万绪,连江县只好成立了“可门港开发建设指挥部”,张县长任总指挥,邱吉明、林荣铨、林伦健等县领导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一个常务机构,简称“可门办”,我被任命为可门办主任。

可门办一是负责4万多亩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工作;二是负责解决征地收海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招商引资。孙发强说,这三项任务中最苦的是“三通一平”,最难的要数协调处理征地收海中的各种矛盾。比这两个问题难度更大的,还是可门港开发以及在可门建造发电站的报批工作。可门港开发很快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2003年年底,已列入福建省经济发展规划之中,黄小晶副省长亲自出面请来中国工程建设咨询总公司的专家对此进行评审,最终让可门港开发挤入了国家发改委审批项目。但华电可门电站的报批却似登天般艰难。好事多磨,华电可门电站从上报审批到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批文,前后用了5年时间。

 

 

仅华电可门电站开山造地所产生的土石方总量就相当于全国著名的“红旗渠”工程的土石方总量。这期间,每天至少要消耗60吨炸药。孙发强说,施工9个月,我如同站在悬崖边上,天天提心吊胆。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我选择晚上打炮眼,白天等群众出海了,现场人员全部撤离了,一再清查现场完毕,然后实施爆破。9个月打了几十万个炮眼,启爆时地动山摇,竟然万无一失,很是庆幸。

新世纪之初,可门港内的农民均以养殖业为主,以海带养殖为主,一亩海带年产值仅有两三千元,附加值很低,农民富的极少,穷人很多。有些青年不愿过这种苦日子,整日游荡,满脑子想的都是不义之财,以至小偷小摸盛行。2003年,可门还有100多号青年关在监狱当中,可门可用作养殖的滩涂竟然大片大片地荒着。可门港工程开工之后,有人便想通过“项目敲诈”发家致富。这样的人虽属个别,但其煽动性强,影响面大,甚至发生过一名村干部带领村民围攻工地阻挠施工的群体事件。有时,群体事件并不难解决,揭露了带头闹事的那位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真相之后,被蒙蔽的群众自然不再纠缠。但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时,事情就复杂得多。例如,可门工业区要建立一条电力走廊和引水管道,前者电缆线路70多公里,涉及9个乡镇几十个乡村,后者的输水管道涉及4个乡镇12个乡村,必须一村一户地做工作,遇到钉子户也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商谈赔偿条件,有时几个月才能攻下一户。若是农民遭受重大损失,就更难办了。例如,华电一期工程很急,没有收海便开始了开山爆破,炸出1000多万立方山石堆放在海堤里边,越堆越高,眼看就要破堤。此时,在堤外承包养殖场的两个专业户乘机扩大围网面积。有天,山石土方终于压垮大堤,冲了网,跑了鱼,这两个农户索赔2000多万元人民币。孙发强协调时发现,破网方式是人为破坏,这两户农民的气焰一下子就没了。但农民损失巨大,处理必须公正合理。孙发强一方面组织人员调查这两个养殖专业户的鱼苗进货渠道以及时间和数量,同时请来村里两位老人会会长做调解人。最终达成了华电和农户均能接受的协议。

通过这件事情给予孙发强一种启发,可门港开发这种大工程,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赔偿制度以及合理的赔偿标准,确保了群众的利益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就拿迁坟来说,农民对迁坟意见最大。在孙发强建议下,连江县在濒临可门港区的白穆山上统一建造了墓地,无偿分给迁坟的农民,赔偿费照给,并给予按时迁坟的农民以奖励,这样一来,群众便没了意见,可门下宫村3000多座坟墓、颜岐村2000多座坟墓顺利迁出了可门开发区。

失海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这是连江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他们举办了一系列高附加值养殖培训班,使养殖专业户的养殖技能升级,并引导养殖专业户北上山东、江苏、浙江,南下广东、海南,乃至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承包养殖鲍鱼、海参、海马等珍贵海产品,政府按养殖网箱数给予风险补助。目前,已有许多可门农民成为珍贵海产品专业户,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正在兴起。

 

 

在连江县编制的《可门港经济区总体规划》中,确立了以港口的大开发带动临港工业产业群大发展的方针,并具体化为在可门港11.4公里的南岸岸线建造38个码头,其中万吨级以上26个;在18.9公里的西岸岸线建造50个码头,海岸、海岛、近海、远海逐次开发,最终把可门港打造成海西临海工业、大宗散货、油品运输的主要港区和全国沿海主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连江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投资20亿元,填方造地4.3万亩,为可门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与此同时,规划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其中包括建设28公里的疏港公路,22公里的可门铁路支线,以及连接港区的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立体交通网络构成之后,可门港区到福州城区只需半小时,港区将形成巨大的辐射能力。

为扎实推进可门开发规划,2006年,连江县成立了“可门开发区管委会”,由于这一机构未经国家和省里批准,虽然任重道远,但依然是没有编制的机构。因此,可门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发强只能挂个县委办副主任职务,这在常人看来,着实有些委屈,但孙发强却十分淡然,他说,作为连江人,能参加可门港的大开发,与千万人共同奋斗,一步步把“可门梦”变为现实,这是人生的大幸。当官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嘛,能站在可门港开发第一线,机遇难得,此生足矣。

古人云,人到无求品自高。我面前的孙发强依然像个普通农民,但贵在一片素心,贵有比可门港还大的云水襟怀。

孙发强明白,要实现可门开发宏伟目标,最关键的两步棋,一是引资,二是招商。

为了顺利融资,连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可门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门公司),由孙发强出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可门公司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充分展示可门港的开发前景以及投资可门开发的丰厚回报,他们的工作很快赢得了广泛信誉,填方造地项目引进了北京市政投资集团的投资,工程一期投资1亿元,工程二期投资2.2亿元。工程结束后,还款还息,实现了互利双赢。继而,引进葛洲坝集团公司8亿元投资,再次获得双方满意的成果。目前,几十亿元的大投资源源不断地流向可门,可门的开发已无融资之忧。

可门港的招商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华电可门公司打响了第一炮,同时,也为众多大中型企业入驻可门树立了榜样。紧接着进来的是福建省能源集团,该集团以雄厚的实力投入可门港开发,仅一个30万吨级的卸货码头和一个配套的5万吨级装船码头就投资16.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可门港以煤为龙头的铁路建设、港口建设、电力建设及物流建设。

物流业是可门港工业区的一大支柱产业。2005年,投资15亿元的华电可门储运中心落户可门港。之后,由省煤炭集团组建的可门物流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5万吨级兼靠2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个。省恒联集团投资25亿元,建设5万吨级通用码头2个,3.5万吨级码头泊位1个。随着一个个物流大项目的动工建设,可门港将成为闽浙赣部分地区外贸物流运输的重要港口和海西能源、原材料的集散地。

在引入重量级项目的同时,连江县委、县政府更注重引导石化、能源、机械装备产业的聚集。目前,中国500强企业——南方石化集团(总投资65亿元,年加工约600万吨高级道路沥青),福建省最大的民营运输造船企业——冠海造船公司(修造船项目投资30亿元),连江的兴博公司(投资30亿元,建造5个泊位),汇榕钢构公司(投资15亿元建造全省最大的钢构生产线),中石油集团下属的天津渤海钢管公司(投资15亿元建造全省最大的油气管道生产线),恒捷纺织公司(投资57亿元,生产纺织上游产品),申远新材料公司(投资400亿元,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技术生产纺织中游产品,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等大中型企业已落地可门工业区。正在洽谈入驻的企业还源源不断。以临港物流、装备机械、能源、石化、纺织为主的五大亿元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可门港正在向中山先生期望的“东方大港”快速进发。

一滴水可以透视太阳。回望沸腾的可门,我坚信中山先生的强国梦一定会实现,连江人的可门梦也一定能实现。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连江》;图片来源于连江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