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11: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晓岳



  

 

王晓岳

 

 

 

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麓的建瓯市汇聚着亚热带海洋季风的氤氲之气,雨水丰沛,温暖宜人,千万年来造就了近500万亩莽苍苍的一大片林海。这是闻名遐迩的我国南方的一处重要林区,森林总蓄积量2256万立方米,其中毛竹面积130.9万亩,位居全国县级林区之首。全市217个行政村中,毛竹林面积千亩以上的就有176个村,每年鲜笋产量近30万吨。因此,建瓯素有“绿色金库”、“笋都竹乡”之美誉。

祖祖辈辈的建瓯人生活在这片山川膏腴的“金瓯宝地”,沐浴着大自然赋予的“竹海粮仓”的恩泽,经年累月地优越感渐渐演化为“尚浮华”、“惮远行”、“小富即安”的民风。许多人向往并安享着“春耕秋收、吃穿不愁、鸡鸭成群、儿女绕膝”的日子,为这般农家乐而惬意。建瓯人觉得,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壮举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可是离乡背井啊!

曾几何时,建瓯被“位居全国竹乡笋都前列”的名声所累,“靠山吃山”的满足感和安逸稳定的生活环境,使建瓯竹产业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从1997年至2003年间,建瓯竹业总产值在10亿元上下徘徊,2004年全市竹业总产值才跃升至13.2亿元。同为“中国笋竹之乡”的浙江安吉同业产值一年70多亿元,要知道,安吉仅有100万亩的毛竹林地,尚不足建瓯毛竹林地面积的65,然而,他们却凭借着1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几乎是建瓯竹业产值的6倍,这是何等大的差距啊!

早在2002年,建瓯已经提出了打造“中国笋竹城”的概念,但这是一种什么概念,谁也说不清楚,理念的模糊导致行动的缺失,光打雷不下雨就成为一种必然。当时,建瓯把大量的半成品,如竹地板芯卖给浙江安吉,一平方米才卖四五元钱,你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更没有加工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本事,号称“中国第一笋竹之乡”的建瓯,只能充当人家原材料供应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的产品占领市场。

这让建瓯的领导们坐不住了。

 

 

建瓯市委书记卓立筑说,2005年到2006年这一年多时间,他们走的路最多,开的会也最多。走路是指走出去,他们去了浙江的笋竹之乡安吉,看了安吉的竹艺城,永康的五金城和全国知名的小商品城义乌,走了闽南的茶都、花都、石都、瓷都;走了广东因发展特色经济而富裕起来的许多乡镇及广东顺德的家具市场,对固有理念冲击很大。他们开的最多的会,是竹笋发展研讨会,几乎每月一次。

他们首先回顾了建瓯竹业生产的历程,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建瓯还没有竹笋产业,农民的收益主要是卖资源,当年毛竹拉到市场当原料卖,一根毛竹只能换一杯酒钱(地瓜烧)。为多赚几个钱,竹农也只会把毛竹加工成扫帚、笸箩等零售,经济效益很低。

到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生产毛竹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的家庭式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短短几年间发展到300多家,他们以生产竹筷、竹签、竹帘、竹凉席为主,但因产品没有名气,自然难以畅销。福建省特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当年只是一家竹筷厂,董事长周娟忆起当年的艰难时说:“厂子开办的头几年,我得背着木筷、竹筷到北方推销。销路艰难,为节省开支,不得不啃冷馒头、露宿街头。”这300多家小企业如同萤火之火,被建瓯人戏称为“星星点灯”。

建瓯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县,2008年之前工业产值远远小于农业产值,工业是短腿,财力十分有限。1998年6月22日的一场洪灾,凸现了建瓯短腿问题,工资发不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更是捉襟见肘。建瓯的财政,历来是靠近5000万元的农业特产税支撑的,2004年之后,这笔皇粮没有了,财政极为困难,有两年全靠省财政的项目补贴过日子。如果建瓯的发展思路不解决传统农业的转型问题,不解决工业短腿问题,建瓯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发展变化。

直到2003年,东峰镇湍下村村民郭学婢在镇上创立了第一家产值超千万元的竹制品企业,建瓯在传统农业中这种近乎原始的粗放的生产模式才算有了突破。这家企业第一次实施了把一根毛竹“吃干榨尽”的生产模式,用毛竹主干加工生产竹凉席、竹地板;用竹枝、竹屑生产竹炭、活性炭原料;用竹下脚料生产竹浆纸。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升。水涨船高,农民的毛竹也由过去的三四元一根猛升至十六七元一根,价格涨了三四倍,建瓯农民收入的80来自竹山,种竹这时才成了富民之路。

很多企业从郭学婢那里悟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纷纷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向低碳企业转型。尝到了低碳甜头的周娟组建起一支竹技术研发队伍,设立了炭质技术研究中心、15个竹炭生产基地、2万亩速生丰产竹林基地,正着手打造国内最大的纳米改性竹炭生产基地。周娟的企业从一家竹筷厂转身一变,成了全国知名的明星企业,这华丽的转身,给建瓯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唯有科技力量才能把建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转化是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

 

 

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要有一个平台,一个载体,这个平台就是中国笋竹城,这是建瓯四套领导班子的共识。

建一个什么样的笋竹城?最初,多数人认为应该建一个安溪茶叶城那样的平台,当时还选了点,面积不到100亩,按设想,这是一个封闭式的交易场所和商品展示厅。

建瓯,由于地理的优势,在过去的1800多年中,一直是闽北的商业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南平建市之后,这种地理优势发生了转移,建瓯相对于南平来说,逐渐变得闭塞起来。海西经济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京福高铁打通了环渤海、长三角与海西的联系,黄山、武夷山、建瓯天然林区连成一线;京台高速和长琛高速在建瓯交汇;建瓯境内一下子有了四条高速公路过境,加上境内的一条国道两条省道,建瓯上升为闽北的一处交通枢纽。有了这种地理优势的复归,把中国笋竹城建成一个交易中心,以贸易促进竹笋产业的转化似乎合情合理。

最终,建瓯的领导们否定了原有方案。

他们认为,打造中国笋竹城,既不是要设一个展厅,也不是要建一个农贸市场,而是要打造一个能叫响中国的品牌,打造一个城市名片,建一座“城”只是一个形式,只是一个平台,其实质是把建瓯打造成中国笋竹产业的龙头老大,在中国,将来在世界,只要说起笋竹,建瓯的“中国笋竹城”就是一个地理标志,打造的是唯一,是高峰,是知名度。

从笋竹之乡到中国笋竹城的转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转变既是历史性的转变,更是产业结构质的飞跃。笋竹之乡的指标主要是竹林面积、立竹总量、笋竹加工业产量产值占GDP的比重决定的,它的趋向偏重于自然指数,是评出来的;然而中国笋竹城不是靠上面这些数字打造的,它是由市场要素的占有量决定的,建瓯日后在中国笋竹产业中的龙头老大的地位不是官封的,完全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市场优势决定的。

因此说,从笋竹之乡到中国笋竹城的转变是由第一产业的资源优势向第二产业的制造加工优势的转变,是向第三产业的直销式贸易和直达式物流服务优势的转变,是传统式的农业大县向现代高科技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市的转变,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是一次传统农业向低碳产业的伟大跨越。

2006年,农业部的一位领导视察建瓯,他十分认可建瓯领导们的这一理念。他指出,好的区域经济一定是特色经济,一定要科学发展。建瓯打造中国笋竹城,是以高科技的笋竹产业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以中国笋竹城这个品牌带动闽北的加工贸易,前景十分可观。他还建议,中国笋竹城要成为中国笋竹加工贸易示范区,不仅要抓好第二产业,也要把第三产业吸收到现代农业之中,把所有农民都吸引到现代农业之中,鼓励农民在中国笋竹城建立自己的直销店,在全国建立自己的直销渠道,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中国笋竹产品的大发展。

由于这种科学理念的确立,中国笋竹城的面积确定为10平方公里,其功能拓展为建设加工生产、商业贸易、汽车物流、科研开发、旅游休闲五大基地。这五大基地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对内连着竹山林海,辐射到千家万户,对外连接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力量、笋竹业市场、高科技企业。建瓯将通过中国笋竹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笋竹城于2006年8月15日破土动工,规划提出,经过6-8年的努力,再造一个建瓯。“再造一个建瓯”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47亿元跃升至七八年后的100亿元,GDP翻一番;二是经过6-8年的奋斗,再造一个建瓯新城区,一个崭新的笋竹产业城。

无疑,这是一个大手笔。再造一个建瓯也需要大投资,多少?50亿元人民币!这50亿元人民币从何而来?除了省政府的支持,主要靠市场运作。靠市场运作建立起中国笋竹城的造血功能,建立健全快捷、优质、完善的服务体系。

中国笋竹城建在松溪河畔,距松溪与建溪的交汇处不到2公里的建瓯古城城东,浦南、松建、建闽三条高速公路的互通口就是中国笋竹城的出口,无疑这里是一片极具吸引力的风水宝地。

经过省政府的批准,建瓯工业用地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了方便企业的入驻,建瓯市设立了经济投资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机制,并对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全方位、全过程、无收费的项目审批代理制和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投资者只要走进经济投资服务中心,就可以“进一家门,办齐所有证件”。除此之外,建瓯市还有着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外汇、证券、外运、会计、法律服务机构一应具全,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超过30亿元,投资者可以网上洽谈。

与此同时,中国笋竹城的招商引资有着明确的指向和较高的门槛:其一,入城企业必须是绿色企业,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其二,入城企业必须单独注册立户,生产最终产品;其三,入城企业必须是规模企业,投资强度每亩50万元以上,每亩每年平均纳税2万元以上。

有了这样的地理交通优势,有了如此真诚优质的服务体系,有了十分优惠的政策导向和确保低碳环保的门槛限制,中国笋竹城建设如同栽下了一棵根深叶茂的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截至2010年8月底,中国笋竹城累计投资已达13.5亿元,入驻中国笋竹城的企业已达71家,已有49家竣工投产。其中高科技项目和高新企业占有很大比例。

特艺竹木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张齐生院士合作开发的“纳米改性光触媒材料”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在中国笋竹城建成,年产值1亿多元,待第二条生产线建成之后,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该公司已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杀菌材料”、“保健品”、“净化材料”及“竹碳布”四项发明专利证书。其产品活性炭主要用于医药和水的过滤,竹炭产品主要用于手机的防辐射和安全环保家庭装修,该产品已经被日本民众广泛接受,形成了很好的市场。由于价位偏高,在国内尚未推开,但市场潜力极大。这是成功引进浙江一家高科技企业,以科技和品牌托起“中国笋竹城”的一个实例。

福建篁城科技竹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竹刨切单板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同类产品是浙江安吉竹艺城的主打产品,占据着全国以竹代木高科技产品市场的过半份额。篁城企业的新产品一进全国市场,就被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林业博览会”看好,该展会展示了篁城的新产品,专门设立了唯一的一个县级地方展馆,建瓯第一次在全国市场上打出了“中国笋竹城”这一大品牌。接着,篁城企业的产品又被上海世博会相中,该企业产品不仅作为环保材料的标志应用于美国馆、印尼馆、马德里案例馆等多个国家馆的装饰,而且专为“中国笋竹城”开辟了一个展区。2008年,福建省政府授予篁城企业“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2010年,篁城企业被国家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篁城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还参与了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已排在全国同行业的前三名。

这是建瓯以项目推动“中国笋竹城”走向全国的又一成功案例。在高新企业带动下,建瓯市的笋竹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规模化跃进。就拿笋加工企业来说,原有的72家企业中已有16家成长为规模企业,年产值超2亿元的2家,过1亿元的3家,5000万元以上的4家,其中8家企业被评为福建省龙头企业,“明良牌”水煮笋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明良牌”商标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金瓯牌”等4种笋产品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建瓯年产水煮笋6万吨,年加工出口保鲜毛竹冬笋8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中国笋竹城的品牌已经叫响。“中国笋竹城”已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2010年“中国笋竹城”作为“国家火炬计划建瓯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已通过专家评审。最近,建瓯又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中国笋竹城”作为“国家级笋竹加工贸易示范区”。

“中国笋竹城”品牌效应的感召下,全国更多的高新企业正向建瓯汇聚,利树浆纸有限公司是从山西引进的一家企业,该企业运用物理气爆法生产竹纸浆,为国内首创,不仅为以竹代木造纸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为建瓯的笋竹产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该企业利用竹叶、竹屑等碎料一年生产牛皮卡纸及纸浆20万吨,年产值5亿多元,税收千万元以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实例深刻教育了本地企业,原先生产粗加工产品的企业纷纷走上了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笋竹高科技产品的道路,杨仁辉的福建建州竹业科技开发公司和院校合作开发的竹原纤维产品已获成功,即日落户于中国笋竹城。该项目直接吸纳产业工人1万多人,受益农户38000户,每年带动农民增收240多万元。该项目采用”热——机械耦合分离技术提取天然、绿色、环保产品——竹原纤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品得率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优势产业,竹原纤维的开发将促进新型纺织面料的兴起,增强我国纺织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项目带动和引进高新企业的路子使中国笋竹城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截至2010年8月底,中国笋竹城一二期工程顺利结束,第三期即将开始,50亿元投资已经不是问题。建瓯市委、市政府赋予中国笋竹城的四个定位(中国笋竹产业发展基地、海西绿色腹地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旅游城市)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建瓯的笋竹产业有了大发展,农民自然就会越来越富裕。到2009年底,建瓯的林业总产出完成59.67亿元,其中,农林工业产值已由2006年的13.2亿元跃升至45.39亿元,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22。由于笋竹产业已发展,农民的竹山产值也由10多年前的每亩22元提高到2009年的522元,提升23.7倍。

建瓯市市长余坚说,中国笋竹城的建设一下子拉近了建瓯和长三角、珠三角的距离,拉近了建瓯和沿海城市的距离,让古老的建瓯正在变为海西熠熠生辉的魅力城市。

建瓯市委书记卓立筑说,建瓯从“笋竹之乡”向“中国笋竹城”的跨越,是科学发展观和建瓯市情的结合,是建瓯人的一次思想跨越。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