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15: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春风杨柳

——朱子文化助力扶贫散记

马照南

 

“闽学村”

明溪县有个闻名遐迩的扶贫“闽学村”。这个村距离县城69公里,隐匿在森林密布的高山顶上。这天,我们一早从明溪县城出发,驱车疾行。在通往夏阳乡道边,转入崎岖弯曲的山间小道盘旋上行。车窗外两山逼仄,古树森森,绵延绿色。遥望高高的悬崖,半空垂下瀑布,路边是清清涧水欢快地流淌。

“闽学村”原名紫云台、紫云村,有300多户1500多人。该村君子峰海拔1000多米,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扶贫村。站立在紫云山村,举目望去,山峦起伏,云雾茫茫,重山叠岭,紫气彩云。

“闽学村”有着深厚的闽学渊源。因古代驿道缘故,许多著名学者经过这里。两宋时期,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的学说,被称为“濂洛关闽”。其中关学张载、闽学杨时、罗从彦三位理学(闽学)家的后裔,迁居于此,繁衍生息。后裔们居住张坊、杨坊、罗坊3个的自然村落,如三颗宝珠,镶嵌在玉盘中。杨时曾多次经过紫云台,其孙杨彦最早迁居紫云台。罗从彦后裔据说是在元代迁入紫云,至今700年。也有人猜测,罗从彦所称“筑室山中”便是此地。更有意思的是,还有远在陕西的张载后裔,在闽赣为官。经过此地时决定子孙定居此处,其后人果然搬家到此定居。三个著名贤达之士的后裔,齐聚紫云,世代在此传承闽学,耕读传家。

明代进士、南京户部尚书林泮《归化县乡贤名宦祠记》载:“延平学于豫章,晦庵学于延平,尝往返此地,又为讲道之乡也”,说的是朱熹赴任同安县主簿前,在翠云书院“居数月”,尝往返紫云访友讲学。紫云村一座山名为“朱山”,据说就是纪念朱熹的。

村中有一条保存至今的古驿道。“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都曾走过。在紫云古驿道和三坊行走,一些老房子被夹杂在新盖的房屋中。最醒目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功名旗杆底座。这些石底座,大多保存完整,上面有模模糊糊刻写的进士、举人等名号。还有“三贤阁”“立雪斋书院”“启秀堂书院”“四知堂书院”“翔鸾祠”“崇善祠”“励志碑”等。紫云祭祖民俗的演变,也彰显了闽学文化的传承。紫云三坊的祭祖原来单独进行,后来大家商量,紫云三坊文脉一以贯之。杨时的学问受到张横渠(张载)的启发,罗豫章(罗从彦)又是杨龟山的弟子。祭祖时三坊同时进行,更隆重和热闹。三位著名文化学者的后裔,秉承好学上进的良好家风,代有贤人出。在紫云村部,有一幅宋朝以来村里的功名榜,宋、元、明、清朝,紫云出过13名进士、5名举人、21名贡生,曾有“一朝七进士,一门双武举”的佳话。

为根本改变紫云贫困面貌,省里派出驻村扶贫干部,共同选定闽学这一项目。他们明白,潜藏于这些名门后代心底的朱子文化基因一旦被激活,就会长久地发挥作用。他们首先申报了罗从彦“豫章家学”为非遗项目;其次,利用原村部礼堂,建起了“闽学馆”,采用木构装修,环境古色古香。闽学馆生动展示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事迹与思想;第三是激活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办起闽学研修班,成为闽学文化旅游活动的新亮点。

朱子理学复兴,极大提高闽学村知名度,也增强了村民文化自信。驻村扶贫干部经过深入调研,与县村一道制定了“紫云闽学文化新景观的规划”,计划建设“三坊一道十八景”,包括五龙望鼎,山湖养生,紫云台殿,天瀑含青,闽学广场,从彦故居,饶公奉茶,颐寿天池,均峰古刹,望佛云台,杨坊古街,仁人静挹,罗坊新村,张坊里巷,古树迎宾,幽峡探秘,重山鸟语,四叠瀑布。以闽学文化的历史演变时间为轴,让人体会到闽学的传承脉络和文化内涵。

罗志明,这位“70后”20世纪90年代到沿海惠安打工,学习石雕创业有成后,立志回乡传承闽学文化,扶贫开发,建设“闽学园”。闽学园依山傍水,景色优美。我们来到建设工地,看到张挂着从罗氏族谱拍来的罗从彦故居图。上面标注着故居图景。有灈缨亭、颜乐亭、永和亭等古迹。初具规模的闽学广场,四贤石雕像,穆然静立。高高的山上一道天然瀑布,飘然而下。水花飞溅的山体,形似一支大毛笔,罗志明喻之为闽学文化的点睛之笔。闽学园还有一口清澈的永和泉。瀑布清泉,给闽学园增添了一股不竭灵气。

如今,一条从三明市区到紫云27公里的公路,正在加快建设中。这个高山绿海中的避暑胜地、美丽的闽学村,将打造为三明市区后花园,成为传承朱子闽学文化新的“打卡点”。

 

“烧茶桥”

松溪渭田镇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来此调研,写成《松溪渭田镇百户贫困户调查》这里群峰连绵,山高路远。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人们或从事农业生产,或到集镇赶集,或游览名胜,近者十余里,远则上百里。许多肩挑背扛的进城回乡,总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尤其在暑夏,烈日炎炎,大汗淋漓,口干舌燥,此时,最期盼的是茶水和阴凉。为使路人在途中有个乘凉、避雨的歇脚点,渭田人在山路沿途的建立一座座廊桥。许多乐善好施者又在廊桥上或路边为路人施茶。最典型的是项溪村的“烧茶桥”。

项溪村的“烧茶桥”,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古溪桥为曲尺廊桥结构,长16米,宽4米,是横跨于县道通往项溪村和白马山村道上的一坐小桥。这里是南来北往的路人和耕樵农人的主要道路交汇处。既是通往省级自然保护区、著名风景胜地白马山的必经之路,又是项溪村主要农作物产区。桥的周围是大片的稻田和山坡茶叶等作物,沿着道路向遥远的山谷延伸。

每年从农历四月至十月,不分晴雨,村民都会自觉逐户轮流自带柴薪、茶叶,到桥上烧水泡茶。轮到烧茶的农户,家庭妇女会主动到这里烧茶。她们先挑水洗刷烧开水的铁锅、装茶水的木桶和喝茶用的竹勺,然后挑满一大锅水,生火烧柴。待水滚后,把茶叶平分在旁边的两个大木桶中,并冲泡上滚水。茶的种类有茶叶、端午茶、山苍柴、茵陈等,茶叶来自当地的田坎茶,菜园茶和荒山野茶,这些茶虽然粗糙,但显示野山茶真味。“烧茶桥”上有大板凳,可围坐50多人。另有一口大铁锅、两个大木楻,附近下蓬、潘源、溪边三个自然村的240多户人家。烧茶农户这天要挑50多公斤柴火和0.5公斤茶叶,到这里烧六锅开水,一般要烧半天,阴雨天和农忙亦不中断。就是遇上夏收大忙,轮到烧茶的农户劳力再紧张,也要挤出一二个人来这里烧茶,且不取分文报酬。

两桶茶水烧好也已到中午了,当在田间耕作的农民或过路的人们进入凉亭,随即豪饮几滚(筒),歇息片刻,顿觉一身凉爽与轻松,有时还会要一两种诸如炒花生、炒大豆之类的大众化茶点。离开时向施者说声“多谢茶”!

村书记说起这事,满满的是骄傲和责任。他们告诉我,村里还有“茶票”。所谓“茶票”,就是村民们自发的一种登记本,细细长长的,里面记录着每家每户烧茶的日子。程书记说,最令人敬重的是程芳福老人,他20多岁起,就主动承担起管理烧茶桥的任务,主持“烧茶桥”达30多年,直到离世。过去每到春天,程芳福就开始搬石修灶垒灶,那时还是木廊桥,烧茶的灶要经常维修,还有大茶桶也要清洗。每家每户烧茶时间也是他安排协调。到了初冬,他又把大茶桶挑回来。三十多年,年年如此。说到这里,程书记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烧茶桥,一锅茶竟烧了600多年。为什么能延续下来?

项溪村现有200多户,1700多人,常住不过几百人。村里以程姓、陈姓为主,也有朱姓、游姓等。程姓是程颐程颢的后代,南宋时迁徙来到。游姓则是程颐程颢的学生、“程门立雪”的游酢后裔。我翻看程氏家谱,序文写道,“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如无史无谱则善恶不分。”家谱收入到朱子为二程家谱题写赞辞。有意思的是,书中的“程子家训”与“朱子家训”竟有许多相似之处。“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项溪村民烧茶由自发内化为自觉;由个别行为转为集体行为;由零星举动转为村庄习俗;由行小善而成大善,行时善而成久善。有学者认为,他们的烧茶习俗具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由于有了程子朱子的家训,村民明是非、知善恶,有信仰有教养有修养。有了好家风好村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村民实干肯干苦干,村庄脱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项溪村民烧茶习俗,不是孤立的。作为朱子“过化之地”,烧茶桥习俗在松溪及闽北各地也有。如松溪游墩“都石桥”、渭田“五福桥”和“十八亭”、株林“马登桥”、潘墩“桥岭头”、角歧“大仙桥”、竹贤“回头殿”、溪东“八角桥”、西边“西边亭”等。同时,烧茶习俗也入城了。夏天,松溪县城许多商店在门口置放茶桶,免费供应茶水。老年志愿者每年夏天在县城“七一桥”头义务烧防暑茶,用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免费供过路行人饮用。这一善举,成为松溪精神文明创建美丽的风景线。

 

谟武文苑

顺昌谟武古村,紧邻美丽宽阔的金溪,街景旧巷,依然流动着醇浓的历史文化气息。这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朱子文化资源。在脱贫致富中,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史书记载,绍兴年间(1158年)、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两度来漠武讲学。他的得意门生廖德明、余大雅是谟武人。朱子课讲得好,很受听众欢迎。每逢朱子到来,闻讯而来的四面八方学子把学堂都挤满。朱子知道贫苦孩子读书难,他邀请乡贤和富商相聚座谈,提议创办“书斋”。他诚意建议村中大姓人家拨出部分田地,作为“蒙田”和“书田”,资质贫困学生。村中大姓见朱子提议在理,纷纷出资出力,“书斋”在大家努力下建立起来,并命名为“晦庵书斋”。

800多年来,谟武学子牢记朱子教诲,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刻苦读书学习。村里考中进士举人不断增多。仅明清两朝,谟武村获取功名的就有200多人,其中举人12人、进士14人、七品以上的官员66人。村民怀念朱熹,建立“朱子祠”祀之。

“谟武文苑”是一座清代同治年间的大宅,为清朝中宪大夫廖品斋的故居。三进庭院,有后花园,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旧宅保持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筑风格,装饰精美,门窗雕刻神鹿、灵猴等图案。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文化场所。设有立雪堂、二贤堂、立雪亭、晦翁书斋和廖刚文化研究会。值得提到的是,文苑保存着我省第一部《民间文学谟武村卷》《民间文学谟武村卷续集》,这是谟武村在20世纪90年代由乡贤们编撰的。2016年,又编写出版《谟武村志》。

谟武文苑,最有创造性的是“四榜”:功德榜、成才榜、能人榜、好样榜。

功德榜上列有朱熹、杨时、游酢、廖刚、廖德明、叶宗远、余良弼功绩。上榜者是各个年代对国家、对人民、对谟武家乡做过卓越贡献的名人,道德高尚,助人为乐、热心公益者

成才榜十分红火。一个2000多人的村庄,每年产生10几位大学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都有。开始是考上大、中专的学子可以登榜,后来提升标准,只有上大学本科的登榜。至今有四百多位及其家长的姓名登榜。有父子、兄妹3人、四人同榜者。村民李遇春儿子的李杰文考上清华大学,上了榜。妹妹说,“我也要考上大学,争取上榜。”结果第二年,她考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也上了榜。成才榜营造了全村尊师重教、好学上进的好风气,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能人榜重在宣传依靠科技,勤劳、守法致富的典型。板上有北京商会副会长,陕西省闽北商会副会长,他们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民企能人”肖小文、杨绪茂在村办企业,已有百万资产,日进斗金。在他们带动下,几十户村民组建工程队和企业。还有几位“流通大户”“种植能手”“养殖大户”“诚信重德”等能人典型。

好样板是十二类先进典型。为“好党员、好团员、好青年、好教师、好学生、好父母、好儿子、好妯娌、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夫妻”等。这些好样板,有准确的定位和要求,突出爱国爱乡、遵纪守法、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文明礼让、邻里团结,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型人际关系。如近期榜上的“好老翁”廖应培,年过八旬,四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仍然辛勤劳作,种菜卖,自食其力。“好婆婆”吴求姬,年过八旬,依然忙碌家务,二十多年如一日,协助小儿媳照料残疾孙儿。村民见贤思齐,促进社会新风尚的养成。

改革开放初期,谟武村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也曾走过弯路,一度小赌博、盗木等歪风盛行。镇村领导、老人、乡贤忧心忡忡。1986年,由村里饶文英、朱家传、余绪和、廖成远等几位文化乡贤发起,建成文苑,后又形成“四榜”。文苑“四榜”的形式,源于谟武的古习俗“贺喜”。村里成立了“四榜”评议小组,一年一评。首是成立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老党员、老村干、村“两委”、县乡人大代表等组成的“四榜”评议会, 每年对群众民主推荐的先进典型进行认真评议。初评,公示,定评。然后组织贺喜队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上榜者家中贺喜, 整个评议过程体现民主、简朴、认真、庄重、喜庆、热烈。

“四榜”的效果超出了预想。村民范招福悉心照顾多病的婆婆,连续5年上“好样榜”,她的举动影响了与婆婆有矛盾的另一位邻家媳妇,大家争着学好。上榜也产生无形的约束。一位上了“好样榜”的养牛大户,放牛群经过村头水源处,让牛吃了水源周围青草,过路村民立刻提出批评。珍惜荣誉的养牛大户红了脸,马上主动检讨,改正错误。这些年,村里正气上升,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村风民风,人人争相上榜。有趣的是,村里一度增设的派出所也自然撤销了。

谟武的创新创造,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福建宣传文化界老领导何少川、许怀中、徐崇杰等同志,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刊登谟武文苑“四榜”的好做法。谟武“四榜”经验文章收入中宣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100例》和中央文明办的《精神文明创建新方法100例》,向全国推广。令谟武人特别自豪的是,1999年3月习近平同志考察谟武文苑,称赞有加。

近年来,为适应脱贫致富,谟武文苑与时俱进,进一步充实内容。村党支部吴书记这几年带领大家在完善文苑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他说,谟武文苑是村民心中的精神家园,是指引谟武儿女向上向善,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力量。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