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09:5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绍据

 

扶贫开发之“宁德模式”

王绍据

 

2015年12月7日,我国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大家在宁德看了现场,听了介绍,做了交流。这个会议选择在宁德召开,主要是—宁德曾是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开展扶贫实践的地方。”

汪洋指出,总书记在这里系统地提出了“以改革创新引领扶贫方向、以开放意识推动扶贫工作”的原则及“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和“四下基层”作风等一系列重要思想。27年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坚持这些思想,始终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一任接着一任干,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取得了显著成效。

汪洋强调说,昔日的宁德“老、少、边、贫”,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第一篇文章中对宁德当时现状作了概括,农村贫困发生率达三分之一,9个县中就有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这次大家来了,应该看到,今天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脱贫率达到96%。“宁德模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成功实践,也成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一个典范。

 

“弱鸟先飞”别穷窝

宁德,俗称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与浙南毗邻。这里依山近海,陆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46公里。这里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由于历史、地理和海防前线等诸多原因,宁德交通阻塞,基础薄弱,经济滞后,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被称为福州与温州之间“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断裂带’”。据资料表明:1985年,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0元,为全国水平的83%,其中人均纯收入在160元以下,徘徊在温饱线的农村贫困人口达77.5万,占当时当地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披露了福建省福鼎县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群众穷困窘迫的状况,并为之配发了一篇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从而推动了扶贫开发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开展。

时隔4年的1988年初夏,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面对这里严峻的贫困现实,他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调查研究,问计于民。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意识到,当时闽东的区情、区力不具备跨越式发展或大规模开发,唯有把解决群众吃饭、穿衣、住房作为“摆脱贫困”的重中之重,才能唤起他们的脱贫意识,主动投入反贫困的事业中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习近平在闽东9个县及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调研后,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

如何让“弱鸟先飞”?福鼎县和磻溪镇坚持10年为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送钱、送物、送种苗,进行“输血”式帮扶。因为收效甚微,改变不了面貌,于是提出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弱鸟’必须挪窝断穷根”的思路。经过多方集资,同时进行过细的思想动员工作,下山溪村22户88口人于1995年春搬迁到6公里外的赤溪行政村所在地。此举得到时任宁德地委书记陈增光、行署专员汤金华的赞成与支持。陈增光还从一户灾民重建的对联上悟出“造福”两字。此副对联的上联是“造就一番新天地”,下联是“福到百姓感党恩”。他把整村搬迁工程命名为“造福工程”。这一“告别穷窝,刨断穷根”的举措不仅在宁德地区轰轰烈烈开展,而且在全省各地推而广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德历届领导都把“造福工程”作为摆脱贫困的基础工作实施。昔日无法在山旮旯生存的村民们搬迁出来了;祖祖辈辈在海上漂泊过日子的连家船民上岸了;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茅草房彻底改造了;许多易发地质灾害的危险点也完全迁移了……20多年来,全市(地区)累计建成造福工程新村(社区)达600多处(个),完成搬迁人口33万,其中“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2.5万人全部上岸定居。

“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习近平当年的话语一直响在宁德各级干部的耳郭。这些年来,闽东人上下齐心遵循这一理念,立足当地,借势山海,在农业上大念“山海田经”,在工业上大兴支柱产业,在扶贫上多方协作,以“人一我十”的拼搏干劲和攻坚拔寨姿态向贫困宣战。

 

滴水穿石寻富路

闽东贫困的形成是历史的、地理的,也是文化的。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个浩大、艰巨而繁杂的工程。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状况,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的《从政杂谈》一文中明确指出:“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

二十多年来,宁德人民弘扬这种矢志不移、锲而不舍的滴水穿石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青山不放松”,同贫穷作顽强的斗争。

要致富,先修路。路在哪里?逢山开辟,遇壑架桥。闽东人学“愚公”每天挖山不止,以蚂蚁啃骨头的耐力,修通了一条条出山路、老区路、致富路、希望路。柘荣县宅中乡蔡山村地处崇山峻岭,坡陡壑深,十分偏僻。村里党员带头扛起“愚公锄”,带领200多名青壮年村民,13年如一日,挖山、炸石、运土、填壑,修通了14公里机耕路,并且实现路面拓宽硬化。蔡山村不仅告别了“无路村”的历史,而且打通了往宅中、富溪、黄柏3个乡镇所在地的3条通道,与县城城关的距离大为缩短,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寿宁县的溪乾村、福安市的大坪里村、周宁县的后溪村、福鼎市的茗洋村、霞浦县的水门村、屏南县的高安村、蕉城区的八斗村、古田县的大甲乡等,内生动力,自发修路,得到了国家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助力与帮扶。全市农村公路里程由1988年的总长1702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9438公里。124个乡镇、2135个行政村全面实现通乡通村公路,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物质基础。

以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为例,这个自1984年开始扶贫,曾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从“输血”到“换血”(搬迁)再到“造血”的30多年历程,印证了滴水穿石的艰辛。该村人均纯收入从180元增加到2015年的13600元,显示了交通便捷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效。昔日,这里虽是山清水秀,然而藏在深山无人所识。自从修通3条盘山(穿山)公路后,旅游业成了新兴产业。尤其是赤溪至杨家溪专线公路的修通,使山门洞开,连接高速,隐匿在深山沟里的美丽乡村成了人们向往的去处,年游客量从数千人剧增至20多万人(次)。赤溪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机遇,实施“生态立村,旅游富民”的“1+n”工程,以一个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相关诸多产业,让村民家家户户参与,增加经济收入,彻底告别贫困。如今,宁德市已完成1680个贫困村的环境整治,创建了市级以上生态村1765个,涌现出一批省级、国家级旅游美丽乡村。仅以2015年统计,全市乡村旅游接待466万人(次),收入逾33亿元。

寿宁县的下党乡地处闽浙两省三县交界处,曾经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照明、无政府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的“五无乡”。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着领导班子成员,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来到下党现场办公。尔后,习近平又两次深入这个特困乡。在他的因地制宜思路和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引领下,该乡干部群众经过20多年的艰难拼搏,终于摘掉了“特困帽”。下党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46元,增加到2015年的8275元。如今的下党成了“路网纵横交错,林茶满山争翠,新房比比皆是,村民喜笑颜开”的脱贫乡。

同下党乡一样戴上省定“特困帽”的福安范坑乡、霞浦北壁乡、蕉城洪口乡,也在滴水穿石的艰辛磨砺中寻找到致富的门路。全市贫困面大幅度下降,20世纪80年代贫困人口为77.5万,2014年低收入人口为14.5万,2015年为11.3万。

 

精准施策筑小康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看到案头上的《民族工作简报》,甚为欣喜,当即挥笔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既是对“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充分肯定,亦是再次向全国吹响了扶贫攻坚的“集结号”。

如何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宁德市委、市政府认真回顾总结,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出:从过去主要以解决温饱为基本任务,转到主要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工作主线,再转到主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要着重抓好“三个五”。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着力提高“五个精准度”。一是在扶贫目标上提高精准度。2020年之前,分年度、分区域,确保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4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确保稳定脱贫,所有边远偏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实施全部搬迁安置。二是在建档立卡上提高精准度。对尚未脱贫的所有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做到逐户建立档案,逐村进行检测,逐县挂图显示。三是在载体抓手上提高精准度。县域突出“增内力、强基础、促后劲”;乡村突出“扶产业、惠民生、改面貌”;农户突出“促增收、提能力、强保障”,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四是在措施方法上提高精准度。深入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移民搬迁、保障兜底、医疗救助“四个一批”精准到户工程,项目资金、基础设施、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四个带动”精准扶贫到村工程,对口联系、产业联动、教育医疗、交通设施“四个推进”精准扶贫到县工程,“靶向”定位,“滴灌帮扶”。五是在脱贫验收上提高精准度。把稳定脱贫、持续发展作为脱贫验收、销号“退出”的考核原则,立足县级公共财力、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家庭收入等主要指标,突出脱贫率、控制返贫率、政策落实率量化指标,进行全面考核验收。

在加强领导方面着力完善“五项机制”。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形成“市统筹、县抓总、乡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财政扶持机制。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走多元化资金统筹路子;三是完善试点推进机制。着力抓好“整村搬迁、集镇安置”示范点,培育“村企共建”“精准扶贫合作社”示范点,开展“分级诊疗、乡村服务”医疗扶贫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四是完善社会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社团组织作用,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五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健全精准扶贫责任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建立工作成效与工作过程并重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考核权重,强化对因村选派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力度。

在注重成效方面着力实现“五个提升”。一是生产发展有新提升。因地制宜发挥贫困乡村资源优势,力争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村均10万元以上,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增收”的产业发展、增收脱贫格局;二是生活质量有新提升。加大对“老、少、边、岛、贫”地区倾斜投入,补齐民生短板,兜起社保底线,确保低收入群体年增幅不低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三是乡风文明有新提升。持续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培育一批富有现代文明气息的脱贫致富新农村;四是宜居环境有新提升。加快完善贫困乡村交通、水利、通讯、垃圾处理、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让更多的贫困村成为生态村、美丽村;五是基层建设有新提升。持续选派“扶贫工作队”与选任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优秀人才相结合,使他们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农村现代化的带领者、农村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十多个春秋的顽强拼搏,一万多个日夜的滴水穿石,宁德人脱贫攻坚硕果累累,小康村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16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赤溪村干部群众亲切对话。他指着村史展示馆里的横幅说:“你们那标头是‘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也确实凝聚着宁德人民群众、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宁德说过‘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你们做到了,而且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的肯定与勉励,不仅是对赤溪村,而且是给宁德市广大干部群众莫大的鼓舞与鞭策。可以相信,他们将不辜负党中央的关怀,再鼓实劲,再下苦功,让宁德这块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试验田”,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