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2 11:5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佩香

 

安溪陈两固的茶之路

陈佩香

 

陈两固精心制作茶业2.jpg

陈两固精心制作茶叶

 

梦里家山

1965年11月15日,亦即农历十月二十三,对安溪县槐川村下道角落的陈辉来说,是一个值得记叙的日子。这一天,他终于有了添丁之喜。

陈辉找了村里小学的校长给新生儿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陈两固。乃取固本固源之意。

陈辉的制茶手艺,在村里有口皆碑,但家里一直度日维艰。两固这个唯一男丁一天天长大,五六岁时就会画树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像模像样。

据家人的记忆,陈两固少时,即对周边植物有特殊兴趣。春天茶树长芽时,他喜欢坐在茶树边上,默观其生长特点,一坐就是大半天。冬季茶树开花到结籽,他则把一株株茶树,当作玩伴不断观察。

只有故土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安溪,是一个贫困县。铁观音,是农民种来自己解渴的一种茶。茶园多的人家,就会把茶叶拿一些卖给镇上的茶厂,用来贴补家用。

那时候,感德的村民家家有土灶,几乎人人都会炒茶。陈两固的母亲苏氏手巧聪慧,一生勤俭,且炒得一手好茶,无论怎样清贫的日子,她家土屋里总是茶香萦绕。在她眼里,深山那些无人采摘的苦茶是宝贝,每年农闲之余,她都会到戴云山脉下一个叫尾厝的深山里去采摘苦茶,回来自己亲手炒制。炒制好的苦茶,用一个布包裹好,挂在灶台上的房梁,可当药用。

陈两固精心制作茶业1.jpg

陈两固在茶园

那年夏季,天气酷热,21岁的陈两固上山劳作,中暑凉了肚,狂泄不止,母亲摸索着从房檐上拿下一撮苦茶,放进锅里与大米、盐巴翻炒,冲泡成深红色茶水,趁热让他喝下,不到一小时,泻疾就止。每天三次的一碗茶,竟然拽住了两固纸样的身板,奇迹般的把病治好了。

苦茶的韧性,慢慢渗透到他的骨骼里,即使在人生的冬天,浑身也散发着温情。

早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本草》当中就有记载,“苦茶,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生若州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饮茶历史源远流长。

挑起养家的担子

1985年,陈两固20岁。虽然尚未成家,却已开始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那时的日子真的是苦。太艰难了。”因为家景单薄,陈两固无法升入中学,这是他平生遭受的第一次痛楚。当母亲努力以平静的口气对他说这件事时,他只是沉默地坐了半个小时。末了,他向母亲提出,他想要一套木匠师傅的工具。

刚满20岁的陈两固,从此无师自通地成了木匠,农闲之余,总是背着斧子、凿子和锯子,到四乡里做木工活,雨天和晚上的时间也总在老屋的厅堂做一些小板凳、方桌子、小木箱……等赶集的日子一到,让父亲拿去镇上卖,补贴家用。

他自学而成的木工活,做得精致细实,方圆几十里都有名气。他打的八仙桌结实漂亮,桌面上用凿子刻上一枝竹子,清雅俊逸,中间端端正正写个和字。农户人家,谁不想有张结实漂亮的八仙桌?每年,都有外村的人来请他去打一张八仙桌。本村人打八仙桌,他一般是不要工钱的。

“人呢,不要把钱看太重。心要宽,要有诚信,要本分。”

陈两固总是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有时,他会对着父亲捡回的几块废弃的木头说,这几块木头能打一个板凳、一张桌子,又能换回几块钱。结果,真的打出一个小板凳、一张方桌子,木块不剩不减,刚刚好。圩日一到,父亲拿到镇上一卖,拿回的钱和他说的一分不差。

更奇的是,陈两固做这些小家具,裁剪木块,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也没有。他做小凳子、衣柜和桌子,尺寸都在他心里。邻里这家需要小板凳,那家需要方桌子,请他打才心安。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隔壁家说:“来了,两固,头角都固。”意思是两固来了,打出来的小板凳就是坐得稳固。

手工的极致

2000年,陈两固开始把目光投向茶园,创办了两固茶场和两固茗茶,专事安溪铁观音。进入茶季的感德是沸腾的,他心里也是沸腾的。做茶通宵没睡,午后晒青犯困的时候,靠在夕阳映照的墙根下,一个懒腰,屋外几个小孩嬉闹他是听不到的。就算父亲对着他说,前天做出来的茶叶卖了好价钱,他也是听不到的。

那一刻,陈两固忽然想到,屋是祖屋,手艺是祖传,一脉相承。他想用一辈子的人生,做一个有手艺的农民。

晒青、晾青、摇青,茶炒到什么程度可以起锅,工艺得手的陈两固,心里明白。刚二十出头的他常指挥着左邻右舍晒青,就着夕阳余晖的热度,将一簸箕一簸箕的茶青铺到地上晾晒,即把青叶均匀摊开,让太阳照晒,不但要快,而且要匀。

“用手摸一下,如果觉得茶叶还脆脆的,就要再晒一会儿,如果觉得有些柔软了,就可以收起来了。”

“做茶是件严谨的事,不许胡闹。”茶季里,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

陈两固的手掌很神奇,茶在他手中活了。夜幕降临,一家人聚在老屋的大堂间,他将晒好的茶青放在一个悬挂着的竹筛上,双手扶着竹筛边缘摇动。里面的茶叶滚来滚去。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可使茶青发生一系列物理、生物、化学变化,才有独特的韵味。

神秘的味道

老固茶叶合作社的三楼,一位外地中年男子,腾一下站起来,激动得手舞足蹈。“真没骗我!好茶!是我多年找寻想要的那种味道。喝过此茶,我对铁观音的信心回来了,回来了。”

陈两固精心制作茶业4.jpg

茶场采茶

原来这位男子是旅居马来西亚的邱姓华裔。他是一位茶商,更是一位老茶客。这些年,旅居在外的许多华人,对铁观音失去了信心,再也不喝铁观音。他作为一名老茶客看着揪心,不下二十次来到安溪,就是为了找回铁观音最初的味道;却多少次遗憾地登机返程,呢喃:此愿未了,不配是个“茶痴”。

一次偶然的机会,邱先生在永春朋友家意外品尝到两固名茶,重新唤醒他的味蕾,从一个不懂茶为何物的华裔,到用心读茶、追茶的成功茶商,到如今被圈里亲切唤“茶痴”,用心守护铁观音。

陈两固说,从孩提时候记事起,家乡的茶事,就从一碗碗,一吊吊茶水中走进了他的记忆。

“这几年,茶叶变得越来越淡了,做出来的茶,喝到嘴里,香韵也没有了原来的醇厚。”陈两固说,他一直在寻找原因:一次与朋友喝茶,朋友无意中说,孔子云,“先贤,失礼求诸于野”,再看你多年采摘的苦茶,那味道就是醇厚,是不是与野生野长有关。唉!这个“野”字点悟了我。夜晚,躺在床上的陈两固琢磨着朋友的话:应该还原农作物的自然本性,才能找回原来的味道!

他开始翻山越岭,到处找荒野茶。在安溪好几处高山,发现无人管理的茶树,长得很旺盛,就随手采回来研制,这一下,曾经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2016年,陈两固和朋友攀上了笔架山,在荆棘杂草中寻找了两天,终于发现这片100多亩的野茶园。说是野茶,只是因多年无人管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才趋于野化。这片野茶园里,有铁观音、水仙等多个品种,茶树普遍高达两三米,有的已经长到七八米高,其中还有上百种野生中草药材。陈两固如获至宝,二话不说就承包了下来。

真正让陈两固发愁的是,如何才能保护这些珍稀的茶树资源,制作出“野味”十足的产品来。毕竟,这些野茶采摘的成本不低。根据测算,一个采茶工,1天只能采6斤茶青,而9斤茶青才能做出1斤成品茶。几经尝试,陈两固最终确定采用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加工烘焙,并亲力亲为。

印在山脊的星星

陈两固做茶不怕等待。如今,他收获了自己事业的春天。

翻看陈两固那摞红彤彤的证书,有“福建最美农民”“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乌龙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还有一部分证书是授予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福建省名牌产品”“海峡两岸订货会创新金奖”“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国家示范合作社”……

茶农生活,在别人看来是寒碜的。但每一刻属于自己,甘苦寒热尽在心头。熟悉两固的人都知道,他懂生活,并且把每一个日子过得有情有义。

“要致富,找老固。”感德镇流传着这样的话。话有些玩笑味道,两固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固,而两固茶叶依旧是叶子还在枝头上,就有客户打钱等的走俏货。

2013年5月,陈两固以自己的名字在家乡感德槐乡创办了“陈两固制茶大师工作室”,这是安溪首个颇有特色的以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茶技艺”为宗旨的民间研讨场所。以工作室为平台,老固时常会集茶农、制茶能手磋商茶艺,比茶论茶。并授徒传艺,培训讲习,经验交流,组织技术攻关,使安溪铁观音传统工艺更臻发扬光大。就这样,由户到合作社,陈两固带领感德镇232户茶农组建1682亩茶园合作社,使近万名茶农发家致富,脱离了贫困。

“我这个年纪了,不指望发什么大财,就享受做出好茶的那种感觉。”陈两固说,“两固名茶”美誉度很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好品牌。拥有这片神奇的树叶,也就拥有了世界。这种与世界的同一,不就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梦想着的自由吗?

在感德镇,时常有这样的消息相互传着:“晚上又在电视里看到老固啦!他带着十七个不同国家的人探寻铁观音。”

“老固上中央电视台啦,还是焦点访谈栏目呢!”

“这是老固第三次上中央电视台。这在安溪可是仅有的。一个农民三次上央视,还拍专题片……”

时光荏苒,一晃30多年,陈两固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他依然固守在茶山,守护时间,为了那不曾改变的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