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郑金铸
楔 子
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个勇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大江南北,中国迎来了又一历史性时刻。从那时起,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着这片辽阔的神州大地,贫穷萧条逐渐被富强繁荣所取代。
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主导的经济改革一时难以取得突破,拥有各种特权并被奉为计划经济“掌上明珠”的国营企业也无法胜任改革先锋的角色,相反,真正的改革先锋来自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与农业的边缘革命一道,由乡镇企业带领的农村工业化革命几乎同一时期也在中国农村上演。正处在这个历史关节点的福建莆田涵江,不甘人后的林金耀被誉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和他的哥哥林金豆、弟弟林金谋“三兄弟”创办的莆田光学机电总厂成了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少数先锋之一,他们所代表的民营企业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并成功实现市场化转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林金耀,何许人也?他创办的莆田光学机电总厂如今又是如何?
夏末的午后,阳光不再刺眼,知了停止唱歌,一切都象一幅画一样的静谧,闷闷的空气夹杂着湿热的味道。在涵江区经贸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沿着树荫下用方形石材铺就的一条石板路,我们“走进涵江”采风团来到一家位于涵江区工业街的光学仪器厂,极目用圆钢做就的大厂门两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的斑驳立体对联依稀可见当年第一代“莆光人”铁肩奋斗的身影。走进大门,几栋格局井然的老建筑映入眼帘,安静的石板地上空旷而整洁,其间点缀着挺拔的翠柏,尚显几分生机。30多年前,这里还是当时莆田县涵江公社卓坡和黄霞大队的一片闲置的“黄岸坡”黑土地,后来嬗变并崛起一座机声隆隆、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拥有13个生产车间和1个传感器分厂的传感器研究所,主要生产海洋仪器、矿山仪器、教学仪器、力传感器、电子仪器、花岗石、大理石精加工建筑板材,精密花岗石平板及量具等的综合性光、机、电企业。这一切的变化还得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起。
林金耀,1937年6月出生于莆田秀屿东峤下屿村,原莆田盐场职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结束,坚持每天看报的林金耀感觉到气候就要发生变化了,他立即动身去找正在浙江大学光仪系当老师的哥哥林金豆,希望能获得兄长的技术支持,合伙办一家自己的工厂。二弟林金耀的倡议得了大哥林金豆的极力的赞同,同时也得到当时尚在莆田四中校办企业、莆田光仪二厂工作的老三林金谋的支持。就这样,三兄弟一拍即合。回忆起当初大胆创业的缘由,莆光厂的缔造者、如今健在的老大林金豆不无睿智地说道:“我们认为是可以干了,因为国家发展总不能靠锄头,要靠拖拉机啊!当时我们就是按很普通的观念来比喻,我们要发展只有靠科技含量大的才有前景。”
正是凭借着这份敏锐而准确的判断,林金耀和哥哥林金豆、弟弟林金谋苦口婆心、到处游说,联合了当时莆田县涵江公社卓坡大队以及当地莆田县农行涵江信用社共三股合资13.5万元。其中,“涵江公社卓坡大队”为甲方,其以工厂所在地的5亩土地估价4.5万元入股; “莆田县农行涵江信用社”为乙方,无息投资4.5万元作为建厂资金入股; 而以“浙江大学光仪系工程师林金豆、莆田地区盐场林金耀、林金镇、光仪二厂林金谋、林金田、李国庆等所属的全体职工代表”为丙方向农行、信用社贷款4.5万元入股,很快就在涵江“黄岸坡”办起了一个在当时堪称“高科技”的光学仪器生产企业,取名“莆田光学机电总厂”。林金耀任厂长,林金豆为总工程师,而林金谋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并于1980年5月1日在一阵爆竹声中正式投产。
二、“戴红帽子”“嫁接”区属大集体企业
作为省内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莆田光学机电总厂的诞生在当时可谓一大创举。它一举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树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财务独立核算的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给当年沉闷乏力的中国企业界增添了一抹新鲜亮丽的色彩。同时,相对于早期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言,莆光厂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确实显得出类拔萃。由于当时莆田人多地少,工业落后,知青就业困难,而林金耀三兄弟创办的莆光厂又率先实行工资“计时与计件”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浮动工资加奖金的做法,因此吸引了很多有志青年前来就业。
然而,在改革初期,企业姓“资”还是姓“社”依然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似乎是早有考虑,林氏三兄弟创办的莆光厂有意联合了当地的生产大队和信用社合资参股,巧妙地走了一条个体经济与集体经济相混合的特色之路,可以说,很大地减轻了企业的政治压力和风险。关于莆光厂的性质问题,已有30多年工龄的老“莆光”、原厂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林庆华略显无奈地回忆道:“当时就是卓坡、农行信用社和林氏三兄弟三股直接定下来,大家是股东,是股份制企业。我们内部就这样,但是要找国家来办手续就很难办,因为没有这个名词啊!我们起的名词是股份制性质,这个一直搞来搞去都不好办。”最后,莆光厂只好在莆田县乡镇企业局挂了个户头,股份制的名字终于没能打出去。1983年6月,当时莆田县人民政府下发企业归口文件,同意该厂生产业务归口莆田县工业局,产值、产量由工业局统计,企业体制属合资经营联合体。莆田建市后,为理顺关系,疏通业务渠道,涵江区政府批转区经委报告,定莆田光学机电总厂为区属大集体。后来,类似的做法逐渐风靡,不少私营企业在党委政府的允许下,通过挂乡镇企业的牌子“嫁接”一些集体的名分,这被称作“戴红帽子”。
办厂之初,由于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打破“铁饭碗”的管理模式,让“高层”们倍感新奇,一时间前来观摩、考察的人络绎不绝。省市领导把该厂作为改革开放的民营企业的试点,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更是提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资本家——林氏三兄弟”的大胆论断……
为了使刚刚创办的莆光厂不至于在追捧中夭折,林金耀和他的兄弟们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他们先后生产出600x光学显微镜,配套生产支农脱谷机、碾米机等系列产品,并成功研发了水下照相机、深水摄影机、耳科显微镜等新型科研产品。其中,1982年12月同山东科学院仪表研究所协作研制的水下摄影机系国内首创,经海军有关部门在北海、南海等水下实地拍摄,其成像质量达到了日本名牌水下照相机“尼克劳斯”的水平。仅1981年至1983年全厂产值就达到40多万元,年上缴税金3.7万,实现利润8.9万元。
三、厂里的404位工人一次性转为城镇户口
然而,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不能一帆风顺,莆田光学机电总厂同样不能例外。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1984年合资经营的三方因经营理念不同产生了矛盾,卓坡大队和涵江农行信用社先后于1984年2月和6月经莆田县涵江公社管委会调解相继退出参股股份。由于两方的退出,企业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各种争议随之而来,其中企业归口问题、职工户粮问题、原材料指标供应问题、电力配送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林金耀兄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努力着手解决存在的难题。最终,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困扰企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企业转危为安,踏上了新的发展道路。随着莆田建市,调整后的莆光厂归属涵江区经委管辖,企业性质名义上定为区属大集体,而实际上企业的运转还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所以莆光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
在随后的日子里,林金耀兄弟继续大胆探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企业在技术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1985年11月全国传感器学术会议在莆光厂召开,而次年12月又在此召开了全国光学协会仪器仪表专业年会。其中,从1985年至1987年这三年间,企业风生水起,其发展是最辉煌的时期,省市领导将其作为改革开放的民营企业试点。1987年2月20日,身为技术副厂长的三弟林金谋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座谈会,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委员、中纪委副书记王鹤寿来厂指导,亲自为厂里题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希望加强企业科研力量!”中央和省领导杨静仁、万里、陈慕华、项南、胡平、贾庆林、王兆国等先后前来参观指导,给企业的员工以莫大的鼓舞。
除了中央领导和省领导的关注之外,理论界的专家也把莆田光学机电总厂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标本”。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办公厅政策研究室有关专家常驻莆田兴化宾馆两个月进行专题调研,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主任的林子力在省委政研室主任王镇辉的陪同下更是先后四次来到厂里定点调研指导,他们对莆光厂给予了很不错的评价,认为它是个地地道道的典型的私营企业。据时任省委政研室主任王镇辉回忆:“当时省委对莆光厂本身是非常肯定的,认为它的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经济的发展起了领头羊的作用”。
然而,各级政府最终也没有明确给予企业民营性质的更改文件,这多少给企业的长远发展落下了病根。相反,林金耀却在1986年获得一项特批,厂里的404位工人一次性转为城镇户口。莆光厂变身为“集体企业”,工人们在有了城镇户口之后,也享受了社会保险,莆光厂越办越像一家国营工厂。
四、一波三折、峰回路转
其实,纵观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全局,莆光厂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层面的市场化改革紧密联系。从1984年后,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价格双轨制及信贷宽松政策的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在经历了恶性通胀以及一系列政治变故之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1989年突然陷入停滞。在这场持续的经济危机中,私营经济尤其受到财政紧缩政策的强烈冲击,莆光厂也不幸被卷入其中。
自1987年起,在莆光厂发展最辉煌的时候,正当盛年的林金耀积极响应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介绍的一个扶贫项目,兼任安徽省岳西县花岗石板材厂厂长,将莆光厂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委托给弟弟林金谋。虽然在任职四年期间,林金耀经常来回涵江和岳西兼顾两地工厂,但是莆光厂再次陷入了发展困境。
当时由于企业的产品销路窄、资金周转不良,1990年,林金耀任期圆满回厂之时,莆光厂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况。几百号职工因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资而纷纷离厂,只剩下十几人,等待观望未来;厂里所有车间门窗破烂不堪,设备欠维修,锈迹斑斑;贷款无法及时偿还,结欠银行的利息半年之久,企业的信誉不堪设想,面临倒闭危机。林金耀临危受命,重新接管企业,志在重振旗鼓。
然而,莆光厂依旧进退两难,一波三折。为了救活企业,林金耀一方面多方筹资,向亲朋好友求助借钱,甚至将老家的房屋卖掉,以投入企业生产周转;另一方面,他“三顾茅庐”请回离厂的老职工,并再次向社会招工,承诺决不再拖欠工资。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历重重困难之后的莆光厂,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2年初,厦门麦克奥迪光学仪器公司向林金耀伸出了友好合作的橄榄枝,该公司的总裁来厂洽谈,并成功商定长期合作生产显微镜的事宜。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渐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莆光厂经过几年的重组整顿后,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历史进入1995年,国家在实现经济政策方面做出了巨大调整,莆田光学机电总厂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春天。在荣誉和机遇交结在一起的新形势下,莆光厂一方面多方筹资扩大生产,一面加强管理,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都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企业先后被福建省政府评为“福建省科技企业”,产品XS-04、XS-05中型显微镜先后被省政府评为优秀新产品奖,DSX-05型光学上下对点觇标仪获省科研一等奖、CWL-1型微力值荷重传感器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等。企业连续三年被福建省机械工业厅评为“先进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福建省标准化协会还授予其“高质量、高标准企业”荣誉称号。2001年12月28日,工厂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1月29日又顺利通过了摩迪国际(UKAS)认证。其显微镜产品更是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企业,并成为福建省生物显微镜出口的龙头企业。
作为振兴莆光厂的核心推手,林金耀曾经评价道:“与厦门麦克奥迪公司的合作虽不能完全使企业脱离困境,但是企业这十多年来也能平稳发展,扩大生产,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力,改善企业面貌,提升企业信誉。”的确,莆光厂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这年,仅解决就业就达2000多人次,培养科研人才100多人,企业从原来的欠税户变身为每年缴税150万左右的纳税大户,从年产值几十万提高到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五、踌躇改制、谋求跨越
振兴后的莆光厂虽然生产规模得以扩大,产值效益获得提升,但仍然难有更大的突破。相反,随着近二十年来,高科技民营企业的日渐增多,莆光厂的“高科技”光环逐渐淹没在一片群星璀璨之中,原有的先锋角色也早已黯淡了。
在与厦门麦克奥迪公司的合作中,莆光厂成为贴牌显微镜的生产商,负责按计划向前者及时供货,而把市场销售、产品开发和技术指导的职责托付给前者,成为光学仪器产业链中普通的一环。当年,当亚洲金融风暴突然来袭时,企业订单计划急速下滑,林金耀只好顶住压力,坚决下单生产库存以保持稳定,凭着不畏艰难的精神,他硬是费尽周折也要筹足资金,以保证企业周转,最终顺利地渡过难关。随后几年,企业又一次大力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使其基本达到每月10000台显微镜的产能。
岁月不待人,2006年末,随着林金耀的身体状况的恶化,他不得不把企业经营逐渐交给自己的继承人,长子林斌。在这种艰险波动的情况下,林金耀支撑着身体再次凭借“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强大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让企业挺过了2009年持续的金融危机,莆光厂又一次绝处逢生,重新高速运转起来了。
然而,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调整,当初挂靠“集体性质”的莆光厂因体制问题,不仅在贷款、企业归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更严重的是享受不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加上企业职工社保难题、老龄化等问题一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越来越不利。可以说,体制问题约束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011年初,林金耀由于肝硬化医治无效,撒手人寰。如今,在新一代掌门人林斌的带领下,翘首待哺的莆光厂为了众多老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了及早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尽快做大做强企业,莆田光学机电总厂和传感器厂依据有关法规,向涵江区有关部门提出实施企业改制申请,积极与厦门麦克奥迪光学仪器公司携手合作,正在努力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尾 声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天方古国,传说中的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500年,凤凰就要背负着积累于在人间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重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凤凰传说”缘何如此凄美而辉煌?正因为它历尽沧桑、愈挫愈勇!如今,莆光厂新一代的掌门人林斌和他的伙伴们愈发坚定自信,处变不惊,他们将一如既往,为先人创下的事业穿梭奔走,不遗余力!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涵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