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15:4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谷忠

 

梦里清歌萦东山

朱谷忠

 

从东山县图书馆采访出来,已是向晚时分。我抄近道,从一片已拆除的旧屋废墟中走向海边公路,站在路旁等车,发现浩瀚的海面在近日大雨过后,因天边突然出现的一缕残阳,而显出几丝血红,几丝灿黄。放眼四周,但见雾气氤氲聚散,似有点点彩焕消融其中,这使得远近的景物都染上了一层奇幻的色调。细赏着这稍纵即逝的难得美景,我完全沉浸在无言的惊喜之中。然而,车来了,当我上车后向车窗外看去时,薄暮中的景致很快地飘荡而过,并且倏忽不见了。

雨又下来了,一滴滴地敲打着车窗,也渐渐陷入沉思之中。晚餐后,我回到房间独自在灯下细细检视下午采访记下的文字,又翻阅了所有的资料,瞬间,我的头脑充满了四个字——东山歌册。

 

东山歌册,最早又称东山女书,是一种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传本,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特色,也是东山岛盛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至今已流传了600多年。换言之,东山歌册就是东山当地的一种方言歌,用闽南话和传统民谣“观姑调”演唱。时至今日,若去东山旅游,不时还可在街头巷尾看到三五成群的女人在摆“歌册阵”,她们唱腔拖曳而流畅,押韵协调,引人驻足观赏。事实上,东山歌册说唱的形式简单易行,可以一人独自哼唱,或几人围聚坐唱;也可以结对沿街走唱,或组团登台演唱。其显著特点是清唱,不像其他的曲艺如说书、评弹、京韵大鼓等需要乐器和鼓乐伴奏。在这里,你很容易能够看到或了解到,东山妇女有边织渔网或边劳动边唱歌册的习惯,因而,东山歌册实际上也是旧时代东山妇女的生活教科书。她们通过听歌册,唱歌册,认识历史,了解社会,倾吐民情,尽管其中有封建伦理和宣扬因果报应等内容,但歌册中也有增长知识、学做人、知善恶、识礼仪的民间传统教育。岛上的人,从来视妇女会唱歌册为体面之事,女子出嫁时还以歌册陪嫁,形成新娘唱厅堂的风俗,故也有了“铜山娘十六唱歌”的俗谚,也有了驰名岛外的“女书”之说。

据有关资料记载,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山县古镇铜陵还是个“歌册”的繁荣之地。男人出海捕鱼去了,女人们就会相互邀约出来,提着网桶,带上麻,三五成群,围坐一起,一边织网捻线,一边演唱歌册。渔火、灯火阑珊处,多少歌场歌册声……那情景,至今想来,依然令人向往。

说来惭愧,我虽几次去过东山,但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竟与歌册和唱歌册的人缘悭一面。这一回特意来访,有关方面满足了我的愿望,不但让我带回了一本《东山歌册选编》,还特意叫来两位能唱歌册的人分别为我演唱了几首歌册里的歌。一位是黄春惠,一位是孙志娟,她们40来岁,虽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歌册的传人,却显得热情大方,自然朴实。她们纯正的音腔,抑扬的韵律,乃至生动的身影和专注的神情,很快就将人引入情景。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仿若梦中听到一曲清歌,看到撒出点点梅花雨,落在东山海面上,化成一片迷迷离离的景致……

 

中国历来以诗歌的国度闻名于世。许多源远流长震撼心灵传至于今的不朽诗作,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民间传唱的“俗谣俚曲”,也在各个朝代大量涌现,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特色且脍炙人口的曲调和声腔。

那么,东山歌册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在采访的那几天里,我从东山老艺人和歌册整理者口中听到最多的是,歌册是明朝时从广东潮州传入东山的,其曲调在民间歌手的演唱中不断演变,渐渐被同化成别具海岛风味的“东山歌册”,随之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曲调也由原来昂扬清亮变为悠扬婉转,歌文也由原来简洁明快变为通俗晓畅且富有故事性和一定的哲理性,从而也更易于为妇女所掌握。

另有一种说法称,歌册是宋朝以后北方的评话、弹词流传到闽南演变成的。演唱时由一人持册开唱,众人听赏,偶有少数职业艺人用竹板击节伴奏。演唱的地方通常被称为“曲馆”“闲间”。这种歌册形式,自然也很快被当地同化,使得东山歌册成为多押平韵、不必乐器伴奏的一种演唱形式。这种形式,只要句子唱得分明,韵脚稍微拉长,就会出现歌声琅琅的效果,随着歌文中故事情节的展开,听众就会被吸引,就会听得入神、入迷。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我通过历史资料查阅到,南宋末年,词调的创作日趋绮丽典雅,但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带来了新鲜的“壮伟狠戾”的曲调和声腔,加上方言俗语变化,词曲的典雅化及其格律就显得很不适应,由此就开始大量吸收方言俗词,浓厚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也由此显现,形成了一种质朴自然、鲜明生动的新的曲调。因此,东山歌册不管是从北方或是从广东潮州传来,被同化而演变为地方妇女群体民间文化市场的“畅销品”,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至今,流传下来的东山歌册多数是直行木刻版本,也有部分手抄本,如《罗通扫北》《狄青平西》《十二寡妇征西》《李旦探凤娇》《玉楼春》等,计数百部。在东山,历代的人都对歌册十分珍爱,十分呵护,平日都用绸布包好,只有到唱时才拿出。现在能见到的最早印本,是清咸丰年间潮州李万利商号印的唱本,其中有《万花楼》《双百燕》等。

东山歌册也是当地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民间曲艺文娱形式。旧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大都与读书无缘,歌册就成了她们唯一的启蒙读物。许多妇女通过唱歌册而识字明理,许多妇女也由自编歌册而受人推崇。女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实用能力,往往能影响自己的子女和周围的孩子,它与文化传统往往前后接续,互相更替,虽各有其专擅,但又有互补相生之妙,使得地方文化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据有关史料记载,东山乡贤黄道周在京为官时,同僚称赞他学识渊博,自然也会问道:“贵乡文化谅必发达?”黄道周便十分欣慰地答道:“吾乡海滨邹鲁,劳夫荡桨,妇女织网,皆能咏歌诗。”这歌诗,便是东山歌册,可见当时歌册在民间被广泛接受并流行的程度,以及它所产生的效果。

 

东山歌册不仅在东山生根开花,流传至今,成了闽南人一笔特有的珍贵遗产并扩散开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国台湾和中国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广泛流行。华侨和台、港、澳同胞返梓探亲,都不忘捎带歌册出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山县也将东山歌册列为地方曲艺重点保护项目,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和弘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县组织文艺工作者把《白毛女》《红灯记》《红珊瑚》等改编为歌册,成为东山民间文化艺术的新亮点。改革开放以来,该县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广泛开展东山歌册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县、镇、村文化工作人员,着手做好挖掘、搜集、整理、保存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创作人员在继承弘扬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一批既突出特色又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谐的“新东山歌册”。这一民间曲艺的奇葩,也受到国内专家学者和出版部门的重视,《中国大百科全书》《古代曲艺选集》等都介绍并选录了东山歌册部分精品,美国的中国文化研究学者、日本TBS电视台记者,以及海内外媒体、艺人、学者也纷纷入岛采风,聚焦东山歌册。极富特色的歌册七言五言、三三七句、三三五句、三三四韵等基本词汇、曲调,由于仍保留了古汉语常用单言词成分和声韵,被誉为古老的唱词化石。2006年6月2日,东山歌册入选国家文化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了福建省民间绝技之一。

事实上,东山歌册卷帙浩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流传久远。据目前统计,歌册总计约500种,其中数万字的占绝大部分,最长达五六十万字。近60年来,东山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文化艺人们为保护歌册付出巨大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其中,有位年届八旬的老歌手黄武英老阿婆最叫人肃然起敬。她出生于岛上一个书香门第,母亲、外婆、姑妈都是当地有名的歌手。黄武英从小耳濡目染,十来岁就会咏唱几十本歌册。20岁出嫁,带一箱歌册作为嫁妆,与教书先生孙子仪结成伉俪,一时传为佳话。她的惊人记忆和聪明悟性也使她成为东山歌册的“歌册天后”。十年浩劫中,她冒着巨大的风险把数百本歌册化整为零,偷偷寄存在各地和歌友家中,使这笔文化财富逃过一劫。之后,她又凭着非凡的毅力和天赋,搜集抢救歌册,一本本、一字字抄写,十几年来共抄写并整理了100多部东山歌册,字数多达1500多万字。黄武英老人的这一壮举,不但使她的人生闪烁出琥珀般灿烂的光芒,也使人们对她的这一切无私奉献的炽情系念深深、心动不已。老人的这一壮举,无疑也使东山歌册这一独特的女书,在搜集、整理、创作、传承方面树起了一杆高标,也使整个东山民间文化升腾起一片冥蒙的紫气。

 

想在采访中,有人对我说,担忧随着各种娱乐形式的突进和猛增,东山岛上唱歌册的人会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变得愈来愈少。尽管当地成立了歌册俱乐部,举办培训班,吸引年轻人参加并教唱歌册,但离传承和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不过,也有一些乐观的东山人对我说:世上一切事物的存在也许都有其一定的时限,但它们的本质和精神将会历万劫而不朽。这些人还说,从抢救和整理东山歌册过程就可以看到,东山人中无论男女,都显出了坚韧和毅力,而跟东山歌册不可分割的东山女性,自然会对前景充满着一种特殊的韧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

是的,东山歌册所昭示的,正是一种民间文化的坚韧和生命力,当人们意识到对这样一种地方曲艺奇葩应予以呵护、予以浇灌时,整个东山岛的大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富于意识和充满意义,所有来东山岛的人,也都会对美丽的沙滩、港湾,美丽的树木、花卉,倾吐出一种向往和敬佩,由此也会倾吐出他们心中一曲天籁般的赞歌。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山河壮丽,文化灿烂,上下五千年,绵绵文脉,遗韵流芳。

漫长而辉煌的岁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丰硕多姿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论是天然山水、名胜古迹,还是人文景观、建筑雕塑、考古发掘、音乐绘画、手工技能,等等,等等,从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科学、地质学等角度来衡量,都具有普遍且非凡的价值。它们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和象征。

福建远古属百越之闽越部落,历史悠久,老祖宗和天公给我们留下了漫布八闽的零珠碎玉,不管是武夷山、鼓浪屿、太姥山、丹霞地貌,还是南音、剪纸、木偶、民间习俗,或是土楼、造船、建桥、烧瓷等各种技艺,无论是双“世遗”,还是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遗产”名录,这些珍宝,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地的精华,是宝贵的财富,它属于福建,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被认定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每一处,都是世人深层次了解神秘中国的窗口,亲近和认识中国的桥梁。同样,每一件瑰宝,都是人们探询和熟悉福建的纽带。我们只有爱护它们的责任,没有漠视它们的理由。保护遗产,首先就要宣传遗产。藉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在福州召开之际,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福建省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这本书《走近八闽瑰宝》,意在展示福建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唤起爱心,呵护地球,保护遗产,捍卫文明,造福子孙。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