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3 07: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古街的记忆


荔城,是我常来常往的地方,多年以来,一直默读着这座位于戴云山脉东冀,天蓝水净且有神秘色彩的古城。记忆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框架不断被拉大,城市中四通八达的道路如一条条飘动的彩带,使城市动感十足,充满着跨越发展的锐气和朝气。

初春,随采风团走进荔城,我才注意到一个过去被忽视的现象。在荔城区中心,让人们出乎意料的是,有一片古街区,被保存下来。这块土地留给人们的馈赠是丰厚的,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还有不少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大批古建筑精品,列为荔城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

置身古街,千年风霜扑面而来,俨然打开了一本古街历史文化的说明书。零距离感受古街文化艺术,让人相见恨晚!

古街巷

古街区由迷宫一般的6条古街(大路、县巷、衙后、庙前、后街、坊巷)组成,确如人们所说,街巷纵横交错,“小街大巷,商铺联袂,商贾云集,百业兴盛”,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历史上,这里早就是集市型的街市,沿街有各类手工作坊,丝绸、靴鞋、麻布、成衣、漆器、陶瓷、茶叶等商铺百多家,其他经营如南北山货、药材、水产的商铺随处可见,此外还有客栈、酒肆及风味小吃等服务行业,同时还出现过当店、铜钱店等古代金融业。荔城同志介绍,这里迄今还保留不少老字号民间工艺加工坊,在县巷就有一家祖传4代的锁店,从最初铸“大门铜锁”、“枕头锁”到后来的开保险柜、造汽车锁和电脑锁以及现在与“110联动”开锁,锁店家族成员对这份古老技艺的热爱,被留在古街的历史记忆中,成为佳话。

古老的街巷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据史载:“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莆田筑军城,始有街巷。”从各类方志中窥见,明弘治《兴化府志》载有15街46巷;清乾隆《莆田县志》载有19街56巷;民国时期县城内有十字街、县巷、衙后、龙门和贯通南北的大路等主要干路,俗有“九头”、“十八巷”之称。

我查阅莆田市博物馆游国鹏馆长送的《重刊兴化府志》(明著·清同治十年重刊),当时即对这一片古街巷道的记载做了抄录:“衙后街,东起长寿社,横过县衙后,西至驿前街为界。巷二:上陈宅巷、县后巷”;“后街,上接井头街,下至长寿社边为界。巷二:方壶巷、城隍庙巷(旧名橄榄巷)”;“文峰宫前街,自文峰宫前至务巷口为界。巷二:县巷(旧名新度巷)、务巷(以税务在巷中,故名)。”现存古街道总长约1128米,其中大路300米,县巷252米,庙前137.45米,坊巷139米,后街和衙后加在一起有299米,路幅宽约五六米。令人惊叹的是,这片古街巷其雏形在宋代形成,现在不但格局固定在明代不变,而且街巷的命名也延续至今。说来也巧,站在社桥头三岔路口,你可发现,前方左边往庙前,右边往后街,后街位于清代绿营驻军“左所营”的后厢,故名“后街”;“衙后”就是取其街道处于县署衙门的后面而得名;而当时的县治中心在县巷,因此“县巷”即指县署前面的道路,北接“衙后”,南通“文献路”,据说当时在县巷南北路口还各建有木坊,南匾“文献名邦”,北匾“壶兰雄邑”,有趣的是现在市、区政府也位于这条县巷街上;又如,“井头”南端与“坊巷”交接处,有一古井,故称“井头”。我倒是觉得,这里对于某些街巷地名并没有冠以“街”、“巷”、“路”,古街巷独特的古朴名字,忠实诠释着古街的地理方位,听着都令人怀旧而遐想。但也有例外,如“社桥头”是“衙后”、“后街”、“大路”三条古街的交叉处,此地并无河更无桥,因何以“桥”称谓?那是因为“大路”北端至“长寿社”,取“长寿社”的“社”字,加上“衙后”的“衙”字,合称为“社衙头”,因莆仙语“衙”与“桥”谐音,今被误称为“社桥头”了。

在文博专家眼中的荔城古街巷道,似乎比我们听到、看到和想到的都更重要。荔城区文管办主任刘鹏志介绍,古街每条街道均以40厘米长、20厘米宽、12厘米厚、约30斤重的青石块铺成,不久前荔城区政府对古街两侧的电线、网络线、排水系统进行整治改造。为保持古街路面特色,对古街巷磨损毁坏的青石板,按照原规格大小特制仿古青石板铺设,努力恢复原貌。同时,下一阶段将对古街房屋立面进行保护性修复,规划将古街区打造成莆田版的“福州三坊七巷”。

荔城区保护好这一片古街区,给古街巷注入了新鲜的元素,这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保存,也是为了新的生活方式在其间延续。

古谯楼

临风而立的古谯楼,是古街区最高建筑物。首站来到古谯楼,幸好维修工程基本竣工,进入屋面檩条修复阶段,难得给我们提供了参观古谯楼的机会。谯楼为三层台楼,坐北向南,高16米,长50米,宽25米,城台上的二层木构楼阁,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架椽),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斗拱硕大,二、三层不多不少共有100根木柱。鲜为人知的是,三层周围有精美回廊,置砖石花式围栏,护栏有美妙无限的镂空刻花,有可能为了排水,走廊被科学设计成向外倾的斜面,只能躬身前行。

我们注意到,三楼回廊设计在楼层中间位置,虽然窄小而低矮,由于上、下两重檐之间的外圈是用小尺度的廊柱、栏杆,而上层南面外廊栏杆,以间为单位向外拱出,正与城台南墙拱出的弧形上下呼应,这样从城台下看谯楼时,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外观尺度,给人外观上宛如完整的一层楼的感觉,显得大楼更加高大壮观。这是据透视学原理,在视觉上抵消了因长而大的城楼的重量感而产生的城台上缘下沉的错觉,这与古希腊建筑纠正错觉的方法不谋而合,亦显出造型艺术的匠心所在。

我查阅一些资料,读到不多的零星记载,说是荔城作为一个东濒大海、枕山临水,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不可能不引起兵家重视。“早在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移兴化军治于莆田,知军段鹏始建军城,内筑子城,建谯楼,周二里三百一十八步,以护官廨,又筑土垣为外城,以环民居。”楼应为内城附在城垣上月城(即子城)的一个城门楼,这就是镶嵌在千年古邑上“古谯楼”的来历吧!

古谯楼原为子城的城门楼,古时称“城楼”,后来又称“鼓楼”,现因何又以“谯楼”称谓?都有令人不解之处。莆田市博物馆游国鹏馆长向我介绍:“现在谯楼是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创建的子城城门楼,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焚于火,知军刘登重建,在楼上设置更鼓刻漏,为全城报时示警,故又称为鼓楼,这是福建仅存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焚于倭乱。明隆庆五年(1571年)郡守陈武卿重建,并匾‘壶兰雄镇’。清康熙九年(1670年)知府慕大颜重修,三十一年(1692年)复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知府卞永嘉重建,并在南面的门洞额上画‘坎卦之象’以制火。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知府马夔陛重修并书‘古谯楼’刻在门额上。”想不到,修复古谯楼拆除外粉墙皮时,发现在古谯楼正门洞上部石坊上,依次排列着3块阴刻坎卦符号(易经64卦第29卦),坎卦为水,画坎卦之象以制火,验证了史书的记载。

历史上古谯楼三次焚于火、三次重建,每重修建一次,改变一次功能和名称,从“城楼”到南宋的“鼓楼”,再到清的“谯楼”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自汉至南北朝,各地城门楼多为二层或三层,隋代洛阳则天城门楼为二层,自唐至元,城门楼大都是单层的。现发现谯楼城台大体上仍是宋代原构,下部柱身很高,又有唐前城门楼遗风特点,顶上的层楼以备登临、瞭望、警戒之用,故说明古谯楼实为城门楼旧制。同时,今楼上还镶有嘉庆重修“天一楼”记的碑刻,“天一楼”为清代古谯楼的又一别称。很有意味的是,实际上,由于年代已久,我们所看到的建筑物并非曾经城楼的全部。工人在施工时发现:古谯楼有9个开间,中间的5个开间为宋元时期的原构,左右两开间为明清时期补的;墙体外砌石块,宋元时期用大条石规范整齐堆砌,两旁突出部分,明显拼接着明清时期的块石,显的缝隙粗糙;西侧开间的块石缝隙,以乱石填塞,东侧墙体底部甚至用22块宋朝柱础砌成。何以如此,有的文物专家到场观看,推测明清时期,受资金限制,所以显得杂乱粗糙,有的专家提出具体是什么原因,尚需进一步考证。

之前的历史记忆中,古谯楼后面原是北宋初尚书陈靖的住宅,军治于莆田后,先后是宋军署、州署、元路署、明府署和清卫署的所在地。署中正厅东有宋进士题的“桂籍堂”,小厅题有“清心堂”。宋谯门之东有回车院,是郡守任满寓居处,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为签厅;谯门之西,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知军孙荩重建有中门;谯楼下曾建有宣诏亭、班春亭;谯楼外的宣化坊之南,曾建有手诏亭。因此,原为子城城门楼的古谯楼,是历史上莆田作为八闽行政区之一的见证。

“门上为高楼以望远者耳。楼一名谯,故谓美丽之楼。”(《康熙字典》引《师古注》)“谯楼”即为华丽壮观的城门楼,因此,荔城人把谯楼当做“兴化府”的象征,现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庙宇

古街区的确是一方宝地,在这里集中建筑不少寺庙、宫观。在古街中轴线大路的北端,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城隍庙”,南端有“文峰天后宫”和“凤山寺”,中段有“长寿灵应庙”等,形成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这些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能和智慧的古建筑群,也为研究建筑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遗存和神灵崇拜与祭祀仪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重要的实物见证,成为神奇、神圣、神秘的人文景观。

凡是建城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庙”。兴化府城隍庙位于庙前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创建,经历代维修、扩建,仍然保持明代风格,现存大门、二殿、主殿、后殿四个部分,尚存明重修城隍庙碑刻5方、重修二忠祠碑刻4方,清重修城隍庙碑刻1方,是研究明代建筑结构和城隍文化的实物资料。

我们到城隍庙那天,恰好是农历二月十五日,竟让我走进一次民俗活动。只见香客、游人早早汇聚这里,挤满了人,庙堂里香烟缭绕。庙内供奉的神像很广泛,正殿供奉兴化府主神陈瓒城隍爷,还有关帝爷、文昌帝、财神爷,有一些是当地人才知道的神明,喜佛者敬佛,喜神者敬神,但不论供奉的是佛是神,可见信徒的笃信和虔诚,摆上供品、上几炷香,磕头作揖祷告祈福,既祷告平安,又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合家团圆如意。中国人向来有祭祖拜宗的传统,在城隍庙最能代表特色的,莫过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城隍庙人来人往,不断有信众前来捐米或捐钱,而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城隍庙把这些米和钱发放给困难群众,这一赈济施舍的信仰习俗已经沿袭600年,如今还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实际上,敬香、祈福、祀神,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一种人文情怀。窃以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来到文峰宫妈祖庙,同样人山人海,香火鼎盛。文峰宫又称文峰宫三代祠,面对凤凰山文峰而得名,位于古谯楼以东100米处,前身是白湖顺济庙。宫内尚存古建筑物“三代祠”、“梳妆楼”、“元代石柱”,有悠久的历史和珍藏的文物资料,在妈祖信仰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成为研究妈祖文化、信仰、传播的重要庙宇。

荔城区的道教建筑,除了兴化府城隍庙,当数明代原构三清殿了。我走进三清殿,把每个部分看仔细,现存建筑有三清殿、山门及东、西岳殿各一座。三清殿自唐贞观二年(628年)以后历代有过多次修葺,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结构严谨简朴;殿内有木石接续的大柱20根,每根直径约54厘米,柱头微具卷杀,柱础呈莲花覆盆形;斗拱硕大,斗底呈皿板形,斗拱和椽檩之间有彩绘的道教图案,整座殿堂保存有浓郁的宋代建筑风格。令游人瞩目、惊叹的是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无论是室内外,都可见到栩栩如生的绘画和姿态各异的花草动物雕刻,简洁精致,独具匠心,分布于檐角、弯顶,或门板、檐下,或头顶、门廊,或在墙壁、天花,和建筑完美自如、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我以为,三清殿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建筑风格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艺术体现在多项工艺上,因此出现石雕、木雕、砖雕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并不意外,同时融会了圆雕、高浮雕、镂雕、阴刻等不同技法,既有北派粗犷豪放的写意,又有南派纤微毕现的工笔,它的建筑和艺术风格引起国内相关专家的关注。这样,三清殿的一切荣誉,也就顺理成章,它与福州华林寺、宁波保国寺,均被誉为我国南方古建筑杰作。

三清殿深深吸引我的,还有院落内存放的诸多从荔城乡村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文物构件:四种样式的古井栏、各种小型佛雕像、各样瓦片碑刻、古立柱石和大小不一的石兽像与文武立像等。特别难得的是,在这里有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神霄玉清万寿宫碑》;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的祥应庙记碑,碑文记载泉州商人朱纺舟往三佛齐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事迹,是中国与印尼往来的历史见证;文天祥手书“演嶼聖”;古城来凤门、拱辰门、镇海门、迎和门的石刻门额实物。

古庙宇展示了荔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古民居

看一个地方的文化,自然还要看那里的民居建筑。如今,人们在古街可以欣赏到,独具特色的老莆田砖木结构连排屋,透着一种平淡质朴的美,直观地表白一个地方文化的特质,形象地表现一个地方文化的意蕴。

在古街整整跑一天,想不到,看砖木结构连排屋,是从长寿福泉阁、福泉井开始。福泉阁位于衙后街中段336号,是衙后排屋地段内一单开间,进深一间,楼分两层,内有小阁楼,为全木结构,没有精巧的雕梁画栋、流光溢彩,房屋的结构充满了求福祈福的要素,给人一种平和感觉。进屋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供桌,供桌后是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兴化府志记载的福泉井,这口井为六角、四孔,称“福”井,据介绍,附近还有“禄”、“寿”二口古井。

其实,在古街区,每条街道都有着老莆田连排屋的影子,不少建筑还是明清时期遗留至今的。排屋按梁柱构造,用砖木建成,特别是以木为主,木墙、木门板、木门窗、翘角木屋檐等,代表了莆田沿街民居模式的建筑风格。一些市民常说,如果古街没有了这些连排屋,就好像北京没有了四合院。对连排屋建筑,不少地方都有,我们并不陌生,但在荔城古街区身临其境去体味,则另有一番感受,所到之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脉络清晰的传统古建民宅与风格各异的古街巷道上包括商亭和店铺的互相搭配,特点显著。现在人们不仅想看到像北京紫禁城一类彪炳史册的宫廷建筑,同吋希望还可以欣赏到各地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建筑。

荔城的古街,还有分布颇密的名人故居,这些深宅大院,形成古街民居中一大特色。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规划认定的保护建筑,就有大宗伯第、林扬祖故居、清康熙年间的彭鹏祠堂、元末明初时的提督府、明朝状元埕等,都是有较高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为莆田地区研究明代建筑艺术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大宗伯第”占地面积1724平方米,共120间,是礼部尚书陈经邦府第,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规格建造,外大门的门额“大宗伯第”是明隆庆二年(1568年)状元罗万化书。坐西向东为二进合院式建筑,由外大门、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每进院落皆由院、厅、护厝组成,建筑规模较大。实际上,古街这些名人故居给人感觉,布局都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共同特点:一进、二进、三进格局,大、高且深,巍峨威严,整体显得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有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名人故居再现莆田明清士大夫大宅历史风貌,更重要的是体现人文主义思想,有趣的是,讲究厢房设计前宽后窄,有寓意“光前裕后”,使后代富足;堂屋的屋顶则不封死,是让“五福降临”,使后代能出人头地;设计天井则带来祥瑞的活水源泉,是后人生生不息的象征。古宅蕴涵着奇趣玄妙的民间风水理念与哲学,以及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现代的建筑语言,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

……

人类对美的评判和标准是相同的,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记忆也是相通的。古街的独特记忆,带给我们抹不去的感受,印象和形象也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