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凡响的芷溪村
楚 欣
连城县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芷溪村。乍看村名,我即想起2000多年前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芷,是一种草,叶绿花白,芬芳四溢。屈原把它与江离(芎)连结一起披在肩上,又将秋兰缀成带佩于身,以表示品德的高尚。芷溪村的名字虽然并非直接来自《离骚》,而是因溪岸遍长绿芷之故,但我觉得,芷溪先人选用“芷”为溪名进而为村名,也像屈原一样,有着对优良品德的热忱追求。
芷溪村,西临巍巍的金石寨,东接悠悠的桃源山,一湾溪水逶迤而过,清澈见底。放眼四望,村庄连着村庄(行政村6个、自然村11个),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据介绍,早在宋代,这里就有人定居。如今的村民主要是黄、杨、邱、华四大姓。
走进村庄,先是经过一个商业区,纵横交错,范围颇大。街道用石板或鹅卵石铺就,显得古色古香。两旁有许多老旧商铺,如理发店、豆腐店、小吃店、糕饼店、打铁铺、面条加工店、榨油坊、客栈酒肆。各行各业,堪称应有尽有。一开始我有点疑惑,芷溪村怎么成了芷溪街?听了介绍才知道,芷溪人富有经商头脑,明清时期,这里就是连城南部的商贸中心,至今仍是周边一带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据说当地人还有种优越感,称内山片的人为“内山佬”。
芷溪先民非常重视教育,历史以来,大兴书院,课读子孙,先后出过23个进士、51个举人、300多个秀才。他们还重视文化传承,尤其是对宗祠、宅院的建设极为考究,全村现存74座宗祠、139栋大院,其中“九厅十八井”的有8栋。这些古厝,除小部分是专门用来祭祖联宗外,大部分为祠居合一的复合型建筑。由于时间匆促,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几处。
黄氏家庙,这是黄氏族人为纪念开基祖而建的祖祠,乡人称之为“大祠堂”。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始建,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落成。家庙的大匾额上书“木本水源”,正厅两壁是“忠”“孝”“廉”“节”4个大字。庙内有精制的神龛,还有多彩的壁画、天棚画,以及精雕细刻的柱雕、梁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落成以来,庙内从无蜘蛛结网,夏天也没蚊虫。对此,黄氏后人把它归功于先祖积德所带来,虽然缺乏科学依据,倒也是一种朴素的解释。
杨氏家庙,也称“杨辉公祠”“恒德堂”,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庙内建有上厅、下厅、大屋建、天穹、回廊、天井等。厅堂外两边各有一排横屋,并有耳房。相传杨辉公祠为虎形,耳房为虎爪,厅门廊外栏杆为虎牙。厅堂供奉神龛,上面悬挂黑底金字“恒德堂”匾额。庙堂壁上有朱熹体的“忠”“孝”“廉”“节”4个字。如今的杨氏家庙,是芷溪文化中心民间乐队的活动地点。
集鳣堂,建于清康熙末年(1718年),为杨渔溪所建,又称“渔溪公屋”。这是闽西客家地区典型的祠居合一复合式民居建筑,占地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多平方米,四进四直三开间,建有内外门楼、雨坪、月池、后花园、鱼塘、粮食加工作坊等。大小房间计101间,迄今仍有居民在住。上厅为家族议事、祭祀、上图谱的场所,正中一座神龛,龛中镶渔溪公夫妇画像。集鳣堂在设计上,属于典型的框架结构。9个厅两厢壁板及门扇拆下,恰好可铺设18个天井的位置,摆120张八仙桌宴请宾客,晒99担谷子。规模之宏大,布局之科学,计算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有人称它为“闽西客家大宅门”。
翠畴公祠,建于清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五年(1892—1899年)。门内有一口月池,一个宽敞的雨坪。门前置放石狮一对、石鼓两个。大厅门楼,飞檐斗拱,巍然壮观。门楼下有朱红色护栏。斗拱上方正中央,悬挂长方形竖匾,分别用满、汉文书写“诰封”二字。整座门楼金碧辉煌,富有皇家宫殿韵味。大厅里梁柱的两头,雕刻“郭子仪拜寿”“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二十四孝”等故事。上下厅两边的墙上也有彩像图画,分别介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白蛇传》《说岳全传》等名著的内容,充满历史气息。
看过芷溪村的宗祠大院后发现,不仅翠畴公祠门楼建得金碧辉煌,别的门楼也很精美。原因在于芷溪人对门楼的认识。在他们看来,门楼即门面,不仅体现主人的身份,更兼容周易风水学说。门楼建得好,子孙后代就会兴旺发达,因此都很重视,并有了“千斤门楼四两屋”之说。
芷溪人为什么有能力建造这么多宗祠大院?前面已经提到,这里的人富有经商精神,且文化学识较高,脑子活,点子多。多年来,他们闯潮汕、下南洋,基本控制了连城县乃至汀州与潮州之间的商贸活动。年复一年,源源不断的商业利润促其发家致富。有了钱自然好办事,崇祠大院也就接二连三地建了起来。
芷溪村的宗祠大院,不仅是文化历史古迹,多处还是革命旧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芷溪村处于中央苏区界内,红军及其领导人多次到这里活动。诸如:
澄川公祠,1929年,毛泽东曾在这里召开农工商学代表座谈会;
翠畴公祠,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及芷溪区苏维埃设在此处;
乔荫堂,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林彪曾五次住在堂内一厢房;
止斋公屋,三年游击战争时的兵工厂;
文清公祠,红五军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夫人王叔振的旧居;
毂堂,邓子恢、张鼎丞、俞炳辉等革命家常在这里活动。
还另有一事,笔者先前绝对没有想到,即当代中国文坛杰出人物冰心,与芷溪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来,冰心的母亲杨福慈,是清嘉庆年间两江总督杨簧的后裔。杨簧“本籍连城(芷溪村),迁居福州”(《福州志》)。按此细说起来,芷溪村正是冰心母亲的娘家。据了解,2007年,杨簧当今的后人已将漂泊在外的一些先辈遗骸,奉回祖籍地芷溪村安葬。冰心先生地下有知,当也会感到欣慰。
除了珍贵的文物古迹和革命旧址,芷溪村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如犁春牛、舞狮、十番音乐、红龙缠柱、汉剧等等。尤其是闹花灯,更值得细说。
芷溪花灯
芷溪闹花灯,并非源于本地,而是来自他乡。据说,清代到苏州为官的芷溪人杨燕山,其夫人吴二姑思乡心切,便将老家苏州的闹花灯引到芷溪,“落地生根”后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个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直到十二,高潮则为初九至十二的3天。花灯出游,鼓乐队引导。“咚铃咚,咚咚锵,咚铃咚铃咚铃锵”,间或伴有悠扬的管弦乐。队伍前头,有两个红通通的大灯照着领路的长者,提灯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即所谓“金童玉女”。灯上写着堂号,如“衍庆堂”“余庆堂”。接着是十番乐队,后面就是辉煌夺目、银光四射的大花灯。一座大花灯由99个小花灯组成,高5尺,重26斤。每个小花灯内置一盏玻璃杯,供燃油用。99盏的灯火衬得整座大花灯晶莹剔透、璀璨夺目。每座大花灯由一健壮汉子擎着。擎灯人蹲腿、伸腰、挺胸,眼望前,走碎步,徐徐前行,上演“纸包火”的人间奇迹。闹花灯,“路漫漫”,撑灯人不可能从头坚持到底,得几个人轮流,随时接替。另外,还得有抱草席防风、拿灯伞防雨的跟在后面。因此,一座花灯须二三十人“服侍”。花灯经行路上,古巷两旁早已黑压压挤满赏灯的人。花灯游行结束后,主人则以丰盛的酒菜款待。一时间,满堂笙歌,喜气洋洋。
芷溪村花灯出游,也叫“出案”(旧时科举发榜)。为什么这样叫?很可能寄托着当地人对家族兴旺、人才辈出的美好祝愿。笔者此行的时间不在农历正月,自然看不到花灯出游,但于当地展厅里见识了花灯,也算是大饱眼福。可以说,如果没有听介绍并看到实物,根本想象不出芷溪的花灯及闹花灯是如此的精彩。
离开芷溪村,返回县城。一路上,脑海里出现的都是采访时的所见所闻,浮想联翩,便有了《咏芷溪村》七绝一首。虽然浅陋,但属真实感受,便抄录于下:
碧水纵流绿芷鲜,文风鼎盛出群贤。
宗祠大院难胜数,犹有花灯游上元。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连城》;部分图片来源于“乡情志”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