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村的别样风情
方友德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有一个风光旖旎的度假旅游胜地巴厘岛。中国泉州洛江区双阳,则有一个“南山巴厘村”,这里住的是来自巴厘岛的归侨及其后裔,他们的语言、服饰、舞蹈、美食,还保存着印尼的民俗风情与文化特色,他们正在打造一个“巴厘民俗文化园”,开辟一个度假旅游新天地,建成中国与印尼文化商贸交流新平台。
一
巴厘岛是印尼17000多个岛屿当中最耀眼的一个,岛上山脉纵横、风情万种、景物绮丽。居民80%信奉印度教。主要通行的语言是印尼语和英语。
海滩,是岛上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巴厘岛是雕刻之乡,各种雕刻(木雕、石雕)、绘画和手工艺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遐迩闻名。巴厘岛的绘画别具一格,大都是用胶和矿物颜料画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题取材于田园风光和人民生活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巴厘岛居民每年举行的宗教节日近200个。
当地居民主要供奉3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万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美称。神庙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
巴厘岛不但天然景色优美迷人,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丰富多彩也驰名于世。巴厘岛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狮子与剑舞最具代表性。
巴厘岛人对自家人不问出身,对外来客不分来处,纯真的随和态度,使巴厘岛成为人们共同信赖寄放心灵的休憩站。
这里美食极多,诸如脏鸭(其实是熏鸭)、烤乳、松饼、烤鸭餐。
巴里岛常见的水果除了菠萝蜜、榴莲,还有红毛丹、山竹等。
巴厘岛是名副其实的度蜜月和度假胜地。海滩和人文艺术景观是其最大的卖点。这里除了可以见到各国俊男靓女穿着清凉的健美身姿外,还可以看到许多当地人在夕阳下的海滩上裸身纵情享受大自然给与他们的恩赐。
印尼的阴阳门
巴厘岛语言,印尼话为巴厘岛的官方语言,巴厘岛话(Bahasa Bali)为当地方言。英文也非常广泛地被使用,尤其在热闹的观光区。这几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游客快速增加,因此有许多商家、餐厅或小贩也开始学习汉语普通话和闽南语。
在巴厘岛酒店中每天都能听到竹筒打击乐演奏,但这不是完整的巴厘岛音乐。加麦兰音乐融合铜乐、鼓乐、弓弦乐,据说还有中国的古乐调!
二
洛江区南山有一个巴厘村,民情风俗,语言舞蹈,服饰饮食,和印尼巴厘岛几乎一模一样。这里许多侨属青年,虽然出生于国内,从未去过印尼,而他们却从自己父辈身上,继承并延续了巴厘岛的种种习俗。
这天,我来到南山社区侨联会,和街道侨联主席、南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巴厘村主任及几位双阳农场退休老归侨泡茶聊天。
1961年4月27日前后,因为印尼政府排华,商店被砸,家人被驱,无家可归的华人乘坐祖国派去的轮船回国。488位巴厘岛华侨华人被安置到泉州双阳农场,还有10位巴厘原住民家属一同回来。
那年,陈福源只有9岁,陈进华8岁,如今两人都快70岁了。说起“穷酸”“苦难”的童年,都当成玩笑趣事来聊。
村主任傅瑞昌是1971年在泉州出生的,个头不高,却很壮实。光着脑袋,穿着印尼传统图案的蜡染对襟短袖衬衫。2001年,为纪念印尼华侨回国50周年,他带领一个泉州巴厘村的访问团去了一趟印尼巴厘岛,在当地双阳中学给学生讲课,介绍中国和泉州改革开放的变化。他讲一口纯正的巴厘方言,使负责接待的巴厘印中友好协会主席曾天丰大为惊奇。团员们唱的印尼歌曲,跳的印尼巴厘舞,也使当地乡亲感到无比亲切。
曾天丰主席极为牵挂泉州南山社区的印尼乡亲,他曾多次到泉州洛江访问。当他知道这里公交站离巴厘村较远,送孩子上学不方便,立即发动印尼乡亲捐建一座“南山巴厘村”公交亭。2017年站台落成时,他率领巴厘岛乡亲来泉出席揭牌仪式,并先后参观双阳中心幼儿园、泉州市奕聪中学(由印尼侨领黄奕聪先生捐建)、海丝申遗项目洛阳古桥、蔡襄祠、双阳华侨农场陈列室。
2018年7月31日,泉州巴厘村主任傅瑞昌带领南山50多位乡亲回到巴厘岛老家,受到了印尼巴厘省省长、中国驻登巴刹总领事,印中友好协会会员和华人社团领导共500余人的热情接待。
与主人聊完之后,我兴趣勃勃地参观了巴厘村。村口,有一座造型奇特的阴阳门。
傅主任介绍说:阳阴门是巴厘岛最独特的建筑,岛上有2万座以上寺庙,山门两旁都有阴阳门,威严地屹立在两边,门用灰黑石头砌成,两个倒立的直角三角形,其锐角朝天,短边着地,上面雕刻装饰着复杂的花纹图案,十分精美。门中间通道很窄,似由中间劈开分为两爿,故又称“劈门”,门前各有一尊守户神,分别代表善与恶。
村主任说,正在建设的“双阳巴厘民俗文化园”,通往大路的门口,将建一座更大更壮观的阴阳门,突出巴厘岛老家的风格。
南山社区位于双阳街道南部,临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脚下,万虹路贯穿其中,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排列在社区小道两旁有两个居民小组。一边是安置小区侨居造福工程,有4幢大楼、I64套房、计14000余平方米;一边是居民自建别墅型楼房56幢、计7000平方米。道路洁净、小区绿化、路灯光亮、特色门柱、灯光球场、广场舞台、看台、民俗文化园(正建设中)、老人活动中心等小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南山社区的归侨,1961年归国的将近500人,其中10人是随夫归国的巴厘岛原住妇女,回国时户籍统一姓“妮”意思是来自印尼的妇女。半个多世纪了,南山社区的归侨侨眷至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巴厘岛民俗和习惯,并传承和延续下去。从2013年起,印尼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对双阳巴厘岛侨民生活十分关心,3任领事都到南山社区参观访问过。
社区注重“侨”文化建设,充分保留居住地印尼民俗风情文化特色(巴厘语言、服饰、舞蹈、美食),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和全民健身活动,每周二、四、六、日晚组织群众性的广场舞、民俗舞表演,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社区归侨、侨眷经常与其他兄弟农场联谊交流,加深归侨侨眷之间的感情。海外印尼侨亲也时常来南山探亲访友、同娱共乐。
南山印尼归“侨”文化主要有:
一是歌舞。如今在南山,印尼歌曲、印尼舞蹈已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想听印尼歌、看印尼舞,随时有人为你表演。南山巴厘艺术团逢年过节或贵客来访都会组织联欢表演。
二是印尼服饰文化。1961年之前,双阳南山没见过“沙龙”,现在人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穿着印尼沙龙服装的归侨。
三是印尼饮食文化:如今大部分南山人都掌握了印尼糕点的制作工艺,普遍都会制作七层糕、糯米条、黑糯米糕、太阳糕、烤米糕、松饼等。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制作年货——印尼糕点。
四是巴厘语言在归侨中的传承,连外来媳妇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巴厘语言。
南山印尼巴厘归侨还把香茅、青柠、黄姜、南姜等香料植物带回来种植,有了这些印尼菜肴和糕点的必备香料,他们制作起来就得心应手。如今在南山,无论什么人都会煮几样印尼菜,来南山做客随时都可以吃到印尼菜肉串、咖喱牛肉、辣肉丝、烤芭蕉鱼、咖喱鸡、薯饼、烤全猪、烤全鸡、加多菜、黄姜饭、炒咖喱饭等,印尼饮食文化在双阳南山已得到普及。
我们进入南山巴厘村,见到几位穿着印尼沙龙服饰的中老年归侨妇女,她们在跳“广场舞”,这种广场舞是印尼风情舞舞步,身姿绰约,兰指轻弹。村主任戏谑地说:“你看她们的手指,表示3块钱进来,5块钱出去哈!”我仔细一看,果然舞者手掌往内时伸出3个指头,往外时伸出5个指头,我不禁对这比喻哈哈大笑。
村里还有人戴着“张贡”(印尼帽子),穿着印尼木屐。村主任告诉我,这里的村民还保留巴厘岛的生活习惯、风俗以及特有的禁忌,所以来这里事先要了解一下,以免发生误会。
我们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双阳巴厘民俗文化园”,设计面积5000平方米,目前已粗具规模。设有巴厘风情园,周围是椰树、芭蕉、菠萝蜜树阵广场。阴阳门将立于入口,内有运动场、舞台、巴厘文化长廊、花池。乘凉亭屋面以茅草覆盖,休憩观景区种植棕榈林。计划在2020年全部竣工,届时将邀请印尼巴厘岛乡亲来共庆落成。
“巴厘文化园”的建成,将成为“一带一路”新的旅游景点,提高洛江及泉州在海外的知名度,促进中国与印尼的文化、商贸交流。
我们殷切地期待这个“世外桃源”,充分发挥优势,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印尼归侨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