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防 城堡风采
南门
西门
“海之有防,适于有明,海防之严,始于明之嘉靖,嗣后沿海一带筹备益密。福鼎地处闽北,与浙洋交界,最要口有三,曰南镇,曰潋城,曰秦屿,逼近外洋,其余各澳口及诸港汊,在在均可通海,前代屡遭倭警。”这是《福鼎县志》的记载。
纵观明清两代,沿海各地普遍建立卫所、巡检司及水寨的庞大海防体系。此外,实行严禁政策,禁止海上贸易,希望以此获得海上的安宁。然而嘉靖期间,倭寇泛滥不止的混乱局面,给闽浙沿海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福鼎地处闽浙交界,倭患入闽,常先犯此地。嘉靖十七年(1538年),倭寇入侵福鼎秦川湾,烧杀掠夺,给老百姓带来严重的灾难。秦屿士官陈凳首倡建造城堡。深得民众积极响应。一时间,秦屿、潋城、石兰、南镇、屯头、水澳等地,纷纷自发筹措钱物,修筑城堡,组织抗倭队伍,奏响了一曲全民抗倭的英雄赞歌。
坚城秦屿 万古雄镇
秦屿雅称“莲花屿”,地处福鼎市东南,濒临东海,西北依太木与蟠溪镇相连,西南界霞浦县,南接硖门畲族乡,北邻白琳镇。境内土地丰沃,溪流纵横,海岸绵长,岛屿星布,史称“万古雄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使秦屿成为沿海军事防御要地。清乾隆年间编修的《福宁府志》记载:“烽火门水寨驻扎秦屿,与烽火山对峙。两山耸立如门,在福鼎东南九十里。外临屏风、筠竹、大嵛、小嵛、七星、四礵等山;内有白鹭、南镇、黄旗等汛。与沙埕、三沙相为犄角,身为冲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首任游击王昌建造了火营参将署,为了更好抗御海盗,又设“烽火门关”。烽火门水寨与漳州铜山、福州攸埕、泉州浯屿、兴化南日四寨合称“闽海五寨”。
明嘉靖年间的秦屿城总长七百六十丈,拥有七个小城门,东为“岐口门”,小东为“望海门”,东南为“怀远门”,小南为“崇礼门”,南为“敦化门”,北为“永清门”,西为“涌金门”。在福宁沿海城堡中设七个城门,只有秦屿城,可见秦屿城规模之大了。如今行走在秦屿街上,已无法看到古城堡、古城墙的痕迹,秦屿的姿势,定格在“福鼎海图”与史书上。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1万多名倭寇进犯秦屿。秦屿人不畏强敌,全城出动,按照平日训练的要求,五人一“伍”,壮年男子守前垛,用备好的木叉把敌人的云车推翻于海里。在倭寇全面进攻时,城里火铳、箭簇齐发,与敌对战;妇女、老弱者在后,搬运石块,送水送饭。对峙了七天七夜,倭寇死伤过半,只好撤退。
秦屿与闾峡,因筑城而抵挡了倭寇的进攻,给当地百姓以很大信心,各地广为效仿。广筑城,在福宁抗倭史上书写了厚重的一章。
硖门畲族乡石兰村里的“回头墙”
临海负山 千年潋城
潋城,也称冷城、潋村,位于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古代村落临海而处,负山而居。而今,随着时间的飞逝,潮水退出港外,潋城城堡也得以保存,较好地保持了它原有的规模和形制。
据说杨氏先民早在唐代就在此居住,繁衍至今。
我们在当地乡宣传委员的陪同下,踏进了潋城。潋城设有三个城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南门,他们的结构和造型相差不多。内城门左右两边伸展出来,形成两翼,护住城头,在一边设一条石阶到墙顶。内墙下设环城道,外墙下设环城河。据说,地理先生认为北门开门不利,故不设北门。东门门口高两米,由条石并排铺设,左右两端留圆孔,作为城门栓。内门口伫立石杆夹,应为当年悬挂旗帜之用。潋城城墙周长越三百三十八丈,以当地西港石为料,以花岗岩石砌城门。城墙每间隔十余米设衔接处,由条石平铺而成。这说明当时采用分段修筑,既缩短时间,也有利修护。
一条石板路,自东到西,将堡一分为二。一条水渠沿着石板路蜿蜒伸展,水渠上竹子连着竹子,竹心种上吊兰,沿路垂摆而去,也是一道风景。鹅卵石镶嵌的小路,条石左右相辅,呈“Z”字形,延伸到各家各户。中线的石板路不规则地弯曲,将城里分割成八卦图状;门房前的通道也由鹅卵石铺成八卦图状,形成大小不一的八卦阵图。潋城里传统的民宅布局和民间风俗相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建筑文化气质。堡中按地形分为四境,每境供奉不同神明。城东门属东麓境,建有七圣庙和泗州文佛亭,供奉七圣公。城南门为庆云境,建有顺懿庙,供奉通天圣母。西门为金鳌境,建“杨八宫”庙,供奉杨氏八世祖。城北属东牙境,建“齐天大圣宫”,立宫碑。
为了防御寇乱而建的潋城,有三个城门筑四门炮。历经风雨,潋城古墙体虽有破损,但主墙体仍保存较好。
古韵石兰 人杰地灵
石兰堡是邓氏家族为防御海盗而建造的。它位于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清《福宁府志·建置志》作“石澜”,“福鼎县域疆图”中标有“石兰村”,2008年列入宁德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列入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邓氏祖先为避战乱,转战南北,从江西吉安、庐陵迁徙到此。看到岩石缝隙中盛开兰花,为圆祖先“霜寒雪冻,芝兰盛开即居地”的梦语,就择此而居,并以石缝中生长兰花命名,故为石兰村。元末明初,倭寇猖獗,石兰村的村民分三路离开家乡。大约过了30年,邓五公带领村民再次回到了村庄,开始又一轮的安居扎寨。
明万历年间,邓氏族人依地形建成环形城堡,长约500米,设城门一个,坐东南朝西北,目前保留的城墙约90米,其余“淹没”在山林中,保留部分与山势连为一体。站在城墙上远眺,可以望见远处隐约可见的海岸线。
明清以来,邓氏先祖,在石兰建成规模较大的古民居群。据传,原古建筑石木结构,用石、用料,镶以木雕,雕刻质朴,工艺精湛。
与想象的古堡不一样,如今已经找不到石兰村当年繁华的景象。
所存的民居大多为现代建筑,或高或低地在村落中伫立着。只是从村里现存基石中依然可以看出曾经的模样。以石堡城门为入村口,须穿过一条长长的古巷道,巷道宽处不足一米 ,狭窄处只能一人而过。石巷道两边每隔十米,就有一分路口,砌成石阶和回头墙,直通到各户家门口。各家均以家族的分衍为单位。每单位为一户,内设水井、水池、花圃、通廊、防火墙、客厅、住房和辅房。
在石兰村,古民居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应属石兰宗祠。它坐南朝北,位于村中心。主体占地约200平方米,四柱三间,设有戏台、天井。在大厅内,摆放着长短粗细不同的木棍。同行的村书记告诉我们,石兰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习武之风。元末明初,倭寇屡次进犯沿海村庄。邓氏祖先奋起抗击,倭寇甚为惧怕。石兰武术一直沿袭父传子、子传孙的传授方式,具有很强的实战功能。邓家拳棍术分为拳和棍两类。拳为南拳,有开四门、五枝、七步、八步、九步、十八步、三十六步等招式;棍术分齐眉棍、丈二棍,有雷公发火、鲤鱼当钟、观音坐莲等招式。近九十高龄的邓其增和七十多岁的邓其怀是福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石兰拳棍术也被列为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难以忘记的是石兰村的自然景色。城内两方池塘,微波荡漾,池坝边,有两棵巨大的古榕树,树高近40米,树冠荫及百余平方米,一雄一雌,蔚为壮观。城内还拥有千年古榕树群和白术樟树群,它们或榕抱樟,或空腹樟,形态各异,护卫着石兰村。
几天的探访结束,秦屿、潋城、石兰、南镇、屯头、水澳,这些古城堡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灭的印记。走进了古城堡,犹如走进了无边无垠的遐想。斑驳的城墙,是先祖守望家园的姿势吗?秋阳朵朵,是我们蓬勃芬芳的梦想吗?那些镌刻在城墙上的符号,能见证风云的痕迹吗?
古城堡,走进你,无需言语便能轻易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脉络。
无论走进那座城堡,无论从哪道门进入,我们都能触摸到时间的痛点。光阴荏苒,即便时间飞逝如电,我们依然能在城墙上,在掩饰的皱纹里,读到庄重、尊严、生存。一张张石板,是一页页尘封的记忆,铭刻着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一块块岩石,铺陈着灵魂的激荡和生命的抗争。
多少年白云苍狗,荒凉的峰顶凸显凄清。那些断瓦残垣的山寨,一缕缕跫音在季节的轮回里渐行渐远。城墙的存在,是无数次进与退、血与火验证的定理。
古城堡,这是一个无需找到任何仰望理由的制高点。
石兰村榕抱樟堪称奇树,距地面约五米有“瞭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