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 22: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蔡天初

 

 

我的家乡福州是一座古城,素有美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脱胎漆器,与角梳、纸伞合称“福州三宝”,脱胎漆器与寿山石雕、软木画又并称为“榕城三绝”。如今,在这块神奇的宝地上,又绽出奇葩“闽侯金鱼”,引起世人瞩目。

2013年,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福州“中国金鱼之都”称号,闽侯誉称“中国金鱼之乡”。

闽侯的金鱼精品,堪称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品”,让人不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金鱼作为名贵观赏鱼类,起源于中国,目前世界各国的金鱼均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种。

史载,金鱼起源于我国野生的鲫鱼,它先由银灰色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为不同品种的金鱼。远在晋朝时代,已有红色鲫鱼的养殖记录;而在唐代的“放生池”里,就开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南宋年间,己开始进行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金鱼的颜色出现白花和花斑两种;到明代金鱼搬进家中庭院,人们开始用盆用缸用池子养金鱼,迄今已有千年养殖历史。

我查阅福州地方文史资料,读到一些零星记载,如明万历41年(1613年)《福州府志》记载:“金鲫,能变幻,可蓄盆中,俗呼为盆鱼”。此外,清代《侯官县乡土志》《闽县乡土志》及郭柏苍的《闽产录异》均有记述福州养殖金鱼的历史。

其实,溯本求源,从明朝“三坊七巷”士族开始的家庭鱼缸豢养,到改革开放初期郊区农民的大规模池养,到今天把金鱼作为外贸出品产品,大批量出口,这就是福州从古到今养殖金鱼的历史进程。

据台江银湘浦林家金鱼第四代传人林金伙、林玉华堂兄弟介绍,自从清朝末年,太舅公把饲养金鱼的手艺传授给祖父,从养第一尾金鱼算起,林家金鱼一养就是一个半世纪。起初,他家养殖的品种较单一,只有红龙睛一种,后来从各地收集到一些特别的品种,有上海种的五花龙睛、南京种的龙睛球、广东种的朝天球等。养的时间长了,买了几百个大缸养鱼,办了两个鱼场,繁育出了林家“五花龙睛”。随后,开始尝试采用人工育苗的方式对金鱼进行人工选别,品种创新变得可控,形成了具有福州特色品系和精品金鱼品种。他们那时并不知道,他们人工养殖技术上的进步,为今后福州金鱼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对福州金鱼发展有很大贡献。到了上世纪中叶的“文革”时期,不允许养殖金鱼,鱼场被砸,银湘浦的金鱼从业者只能偷偷摸摸地维持地下养殖、作坊式生产和沿街摆摊、挑担叫卖的状况。想不到,十几年后,改革开放了,1979年,福州金鱼恢复出口,林家联合养殖户,在家乡筹建占地30多亩的双丰鱼场,迈出了金鱼批量出口的第一步。双丰村成为养殖观赏鱼的专业村,走出一条村集体和村民致富的路子。1986年,双丰村出口金鱼60多万尾,还在香港设立了销售点,开拓了境外市场,成了福州养殖金鱼史的缩影。

福州饲养金鱼迄今己有400多年历史,与京津、苏杭、广州并列为我国四大金鱼产区。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大批福州金鱼艺人开始选择到闽侯发展金鱼,将养殖场从原先的福州市区陆续迁往闽侯县的“十八重溪”、“三叠井”景区,以及南通镇的古城村、洲头村等地。这里地处闽江水系流域,山川灵秀,气候温暖湿润,水质柔软而洁净,矿物质含量丰富,天然鱼食来源充足,金鱼可以全年摄食生长,很适宜养殖高品质的金鱼。闽侯传承了百年的福州金鱼,演变出福州金鱼的新品种,造就了闽侯金鱼在世界上的辉煌与荣耀。

 

  

 

陪同我参观采访的县农业局书记朱超,据他介绍,闽侯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极有利于养殖高品质的金鱼,养殖品种以金鱼、锦鲤、热带鱼为主,现有养殖场28家,形成了集中养殖片区。目前规模较大的金鱼养殖场,有荆溪官源里关中村的潘氏金鱼养殖场、古城村溪西自然村的春园鲤生态养殖场、通洲路的南通洲头观赏鱼科研养殖场。1500多个养鱼池中,除了传统的龙睛类、高头类、绣球类、翻鳃类、珍珠鳞类、水泡眼类、朝天龙外,还有许多新近培育出来的奇特变异种。而且遗传因子已固定,成为独具一格的珍品,如“熊猫”“兰畴”“皇冠珍珠鳞”“鹅头红”等,统称为“闽侯金鱼”。

走进鱼场,只见一个个10米见方的金鱼养殖池连成一大片,池中游弋着目前顶级的手掌大巨型金鱼品种,它们宛如散落在水中五彩缤纷的花朵。这里金鱼品种繁多,大多通过自交、与本地金鱼品种杂交等方式选育,看得出,每个品种都有独特之处,比如说高头,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有一个高高的大头瘤;龙睛蝶尾,尾巴的形状像蝴蝶,如同撑着一个大裙摆,游动起来悠然自得、婀娜多姿;珍珠,身上铺满了银色的鳞片;水泡,脸上长着两个大泡泡;兰寿,身躯虽然看起来硕壮,可游姿却雍容高贵,不急不缓,一副王者风范,看起来像寿星,憨态可掬,因此它又有“金鱼之王”的美称。这里的美丽多姿多彩,很是让我激动,我盘问一阵,探究一回。

金鱼养殖从繁华的福州城区到宁静的闽侯乡村,搬迁带来的不仅是广阔空间,更是养殖方式的革新,从业理念的变化。从家化的盆养,发展到水池地饲养;从单纯养殖,向苗种繁育、养殖、饲料加工、销售、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产业化转变;从粗放式养殖,逐步向专业化、养大规格精品鱼、集约化养殖转变。金鱼从业者的生产水面,已不是以前的几十到上百平方米,如今大都是数十亩,甚至数百亩水面养殖。同时,养殖户弃用传统的土质水塘,改用大理石砌池子,引溪水并循环使用的方式,控制水质,给金鱼好的生态环境,虽然每亩投入增加十多万元,但效益更好。

主人反复向我称颂这里的生态环境。“水面、水质、饲料、养技对鱼的颜色、身段、体型以及寿命长短都至关重要”。2012年,南通洲头观赏鱼科研养殖场承担的省重点项目“名优观赏鱼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通过专家验收。项目单位即应用生物遗传变异原理进行人工观赏鱼杂交培育新品种,结合定向培育名优观赏鱼品种,通过采取人工控制水温、光线、水质等生态环境条件,建立观赏鱼多季节、多模式繁育工艺。

事实证明,金鱼的最大特点,便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手法,出不同的品相和味道。我在养殖区,看到鱼池中间生长着一种鲜明的植物,为养殖池增添了几分生气,它不仅起美观作用,还可以吸收鱼的排泄物作为自身的养分,分泌出鱼所需的氧分来调节水质问题,保证了水的循环利用。场主说:“这里的鱼池让鱼住得舒服了,吃得健康了,也就更加富态了,拥有富态的金鱼才是真正的好金鱼”。

闽侯如今拥有福州最丰富的优质金鱼品种。1993年,“皇冠珍珠”金鱼在中国金鱼展览会上获得金奖;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7条金鱼参赛赢得了2金4银1铜;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金鱼·锦鲤历届大奖赛上,连续包揽全场的总冠、亚、季军。“闽侯金鱼”在国内外各大型比赛中屡夺大奖,给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张光荣与骄傲的新名片。

在这里,我看到闽侯金鱼养殖场,沿着“农产品→工艺品→艺术品”的轨迹向前发展,与之相伴的,是从“粗放型的农户散养→产业化的企业运作→个性化的园艺作坊”养殖模式的推进。在养殖艺人的精心培育下,渐渐演变出各具特色的“闽侯金鱼”流派。

 

  

 

闽侯金鱼养殖技术含量的提高,使福州金鱼的精品越来越多,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养殖专业人才队伍。

我结识了一位“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获得者、金鱼界的领军人物潘国诚。潘国诚家是三代家传的金鱼养殖大户,从爷爷奶奶喜欢家养金鱼开始,他的四个叔叔相继传承家业,成了福州金鱼养殖高手。潘国诚上小学时,就开始利用寒暑假到叔叔鱼场打工。1993年,潘国诚从叔叔手里接过养金鱼的手艺,走上自己创业之路。他开始时经验不足,养的金鱼品种是传统的老五样,即经济价值不高的“水泡”“珍珠”“鹤顶红”等小金鱼,每尾在福州市场上卖几角钱。后来,他意识到金鱼的发展前景,要培育出好的金鱼品种,对自己是一种挑战。于是,他开始拜访饲养金鱼的老前辈,学习如何繁殖名品金鱼。经过10多年的摸索,终于掌握到繁殖名品金鱼的技术,年产金鱼百万尾,产品大都出口,并在福州开设第一家“水族馆”。

潘氏金鱼场座落在关中村中心,位于荆溪镇西北8公里处,距县城11公里。背山临溪,青山环抱,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如置身于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渔场规划建造整洁有序,按不同的功能分大池、深水池和标准的小鱼池,四周大理石围建,电管、水管全部预埋循环水,场内种有名贵花草,还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大有现代花园式渔场的气象。

潘氏金鱼一举奠定在国内外的地位,这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先进的技术。他有一套自己的养鱼经,他风趣的说:通过混血改良品种混出冠军鱼,把快要淘汰的鱼变成了抢手货。例如,“传统的兰寿只有红、白两种颜色,为了让兰寿更丰富多彩,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让自己的兰寿跟色彩斑斓的锦鲤进行了杂交。杂交的后代,既继承了兰寿浑圆、雄壮的体型,还把锦鲤绚丽斑斓的色彩继承了过来。”潘国诚的这一杂交技术,不但让传统的单色金鱼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金鱼的内部形态也发生变异,包括体色变异、头形变异和眼睛变异,“潘氏兰寿”堪称一绝。

说起兰寿,国诚话也多了起来,他说,兰寿在日本18世纪出版的金鱼书中称“卵虫”(蛋种),是中国金鱼传入日本后发展出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日本兰寿”,经过精心饲养,培育出了“闽侯兰寿”,其在体型、色型、肉瘤、游姿等方面都超过了“日本兰寿”,观赏价值更高,被誉为‘金鱼之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鱼迷们称其为‘福寿’,与‘日寿’‘泰寿’齐名,被妙称为‘国寿’,闻名于世。近年来,获大奖的“闽侯兰寿”金鱼甚至一尾能卖几万元,生意的红火,把兰寿推向了一个极致,一个养殖艺人自身也没有完全料到的极致。

潘国诚告诉我许多专业知识,说是:“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通常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类。”他的技术点是:将一条品质优良的鱼,经过严格而苛刻的人工选择,在第一次挑选中,70%的鱼苗遭到淘汰,再把传统的大池塘改建成几十个种鱼池,进行分池扩繁提纯,让鱼在小池子里长出自己想要的体型。潘国诚捧起一头金鱼给我观赏:“你看,这头金鱼身子肥肥的、肚子大大的,这颜色特别艳,而且它尾巴摇摇的像公主一样,特别好看。一对种鱼可以救一个渔场,象这样一条鱼,我3万、5万都不卖,因为这是种鱼,是我自己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潘国诚这么看重这条鱼,是有原因的:2010年,它在北京金鱼大赛上获得全场和单项组冠军;2011年,这条兰寿拿到北京比赛,还是全场和单项组的冠军。潘国诚精心地呵护着这些小宝贝,因为他深知种鱼的重要,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兰寿,潘国诚给它命名为“元宝寿”。又如他的另一种宝贝“熊猫”金鱼,因颜色黑白,眼睛、模样色型分布酷似熊猫故而得名,称为“国宝”。此外,还有“皇冠珍珠麟”“鹅头红”等精品,无一不体现鬼斧神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还感受到养殖技术的博大精深。他说,金鱼饲养前辈早就有“养鱼先养水”的经验之谈,这说明水质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金鱼正常的生长发育。水清则无鱼,水浊则伤鱼,水肥则病鱼,水绿则养鱼,想养好金鱼,必须对养鱼之水的“生水、新水、陈水、老水、回清水”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然后给鱼建“生态岛”,在鱼池里种上了大量的水中植物,设计出一套循环水系统,为鱼的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养殖水环境。

作为福州金鱼养殖的第三代传人,他正把“水乡渔村”建成集观赏、养殖、娱乐于一身的渔场,同时积极申报福州地区第一所国家级标准化金鱼养殖场,让闽侯金鱼养殖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让闽侯金鱼游得更远。

古人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样,如果你不养鱼,又如何知道养鱼人之高尚情趣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养殖水平的提高,金鱼产业正迎合市场的需要,表现出巨大的生产、生活、生态展示功能。

金鱼色彩艳丽,婀娜多姿,自古以来被视为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活体艺术品。想不到,闽侯鱼主人向我介绍,金鱼是一个非常适宜用漆表现的题材,很多美术大师将福州脱胎漆器的雅致与闽侯金鱼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的金鱼脱胎漆器,人们对漆艺大师郑益坤的作品《金鱼盘》,风趣地说“气死猫”。同样,寿山石雕也以金鱼为题材,艺人观察金鱼游姿,精雕出活灵活现的金鱼,将金鱼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历代诗人、画家也常以金鱼为题材吟诗作画,抒情表意,被国人当作喜庆、富贵、美好祝愿的吉祥物。无论是池养、盆养、还是缸养,金鱼是富贵、喜气的象征,历代都有“风生水起,万事吉祥”的说法,这是我国特有的金鱼文化。

近年来,闽侯的金鱼产业正发生巨大的变化。金鱼养殖场从农家式、小规模扩大到集约化、大规模,年产各类成品金鱼1000多万尾。其中,80%精品鱼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台湾、香港等地区,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由于国际市场要求不断有新的金鱼品种供应,好、大、稀的品种尤为畅销,以市场为导向,饲养质量上乘的品种和畅销对路的优质金鱼品种,其效益相当可观。据介绍,一些金鱼繁育场能够创造出年亩产30万元以上的良好效益。

回眸北京金鱼锦鲤大赛暨水族休闲渔业展,可谓观赏鱼的“全运会”。大赛此前已成功举办了6届,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最具规模、最专业的全国性金鱼锦鲤顶级赛事,大赛场的鱼只身价总和估算,至少在3000万元以上。让人自豪的是,每届进入决赛的金鱼80%是闽侯金鱼。说确切些,总冠军、总亚军、总季军金鱼同样来自闽侯养殖场。有一届,在赛后举办的获奖闽侯金鱼拍卖会上,18条闽侯地区的金鱼打包拍卖,被一买主以100万元拍得。

闽侯县委、县政府充分重视,将金鱼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来发展,将闽侯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观赏鱼繁育基地,在发展地方特色农渔业产业上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随着福州金鱼列入福建“十大渔业品牌”,福州将从资金扶持、品牌建设、技术创新、行业规范等方面,支持闽侯建设现代金鱼产业基地,保持福州金鱼在我国的领先地位。

据悉,闽侯金鱼同时列入福州现代渔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有关制定金鱼人工繁育、养殖、流通、观赏的行业系列标准,规范业者行为,保证金鱼遗传性状的稳定,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观赏价值,争取更多的行业话语权,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己摆上议事日程。2016年3月4日,福州市金鱼行业协会在福州成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闽侯县荆溪关中潘氏观赏鱼养殖场总经理潘国诚众望所归,当选为会长。协会将带领广大会员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金鱼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品牌价值。

小金鱼成就大事业,闽侯金鱼产业悄然壮大。为推广金鱼科学养殖技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科技苑》节目组在福州拍摄金鱼科普节目。陪同我参观的县农业局朱超书记,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告诉我说:“闽侯依托荆溪三叠井、南通十八重溪、南屿棋山风景区的地理优势,正在创建金鱼产业园的‘闽侯(福州)金鱼文化展示中心’。产业园以打造高端金鱼生态产业园为目标,由游客服务区、滨水景观带、金鱼养殖区、产业中心区、休闲垂钓区、农业观光区六大功能区组成。将涵盖生产基地、展示观赏、苗种研发、休闲旅游、销售贸易和文化交流等,融合休闲渔业与乡村旅游于一体,展现闽侯金鱼的独特魅力与优雅身姿,并将成为我国金鱼研发中心和观赏鱼出口商贸集散地。金鱼产业园建成后,现有分散在闽侯、仓山、闽清和长乐的金鱼养殖场将整合入驻金鱼产业园,为“中国金鱼之乡”发展再添平台。

如此隽永的山,如此清甜的水,自然造就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闽侯。人们己经将“闽侯金鱼”作为吉祥、富贵、喜庆和美好的未来来看待。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闽侯》;图片来源于“遇见闽侯”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