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7: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山水画卷  多姿多彩

——邵武水美之城与园林之城建设

 

  

 

 

邵武,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三国时代吴永安三年(260年)设昭武镇,同年升格为昭武县,是福建较早的县份之一。西晋惠帝司马衷,因避乃祖司马昭之讳,改昭武为邵武。

武夷山下的邵武,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当地人说,这里从来没有被攻陷过。此事是否属实,尚需考证,但素有“铁城”之美誉。

微信图片_20230518173228.jpg


微信图片_20230518173240.jpg


微信图片_20230518173254.jpg

邵武严羽公园(毕耕  摄)

“铁城”,反映了邵武阳刚的一面,但它还有极其柔美之处。这里,山水交融,富屯溪、古山溪穿城而过,形成山孕瑰秀,水抱中和的格局,景色绝佳。宋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严羽生于斯,其大半时间隐居于此。奇山秀水,对于他的诗作、诗论,无疑是一种催生与激发的因素。

2018年暮春时节,省作家采风团走进邵武。当天夜里,采风团同仁应主人之邀,乘坐画舫畅游富屯溪。其间,灯光闪烁,水波滟潋,清风徐徐,如梦如幻。第二天清晨,笔者则独自漫步于紫云湖畔、古城墙下,水光山色,移步即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早年,作为新闻记者,我曾多次到邵武采访,对这座闽北古城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多年不见,如今发现,此处水美、城美的内涵明显要比过去丰富得多,品位的提升也让人刮目相看。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进步?原因在于,这些年来邵武市对营造水美环境与城市园林格局花了很大力气,有不少创建。进入新时代,他们再接再励,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采风期间,为了获取这方面的具体材料,我走访了傅载斌同志,当面向他求教。老傅之前曾主持县住建局工作12年,去年又调水利局任局长,对邵武的山川状况及城市建设了如指掌。他热情接待,侃侃而谈;我细心聆听,收获甚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四句话:

 

一、“一张图纸管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这句话可谓“老生常谈”,并不新鲜,说不定还听腻了。然而,要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勿庸讳言,个别地方,最初制定城市建设规划草率从事,随后又只是修修补补。还有的地方,后任“长官”常常推翻前任的规划,另起炉灶,前后脱节。邵武不一样,早在1983年建市的初时,他们就作了比较好的城市建设规划,得到了省人民政府的批准,从而掀起了第一波城市建设热潮。八一路、五一九路、五四路等主要路网陆续形成。迎宾大道、熙春路、人民广场、音乐喷泉等重大项目,接踵而上。2001年,邵武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召开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东扩、南移、控中、美河”的发展思路,并委托一些名校的建筑专家编制城南新区、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规。近年来,邵武紧扣“海西强市,福地邵武”的目标任务,把“三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休闲旅游区)建设,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城市价值和品位。2017年,南平市提出水美城市建设理念,邵武积极响应,将水系治理、城市建设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吹响城市西进南拓的号角。重点打造“一城两片,两溪四岸”的20公里滨河景观,以及古山溪左岸生态城和苦竹湾片区水美小镇,向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方向奋进。2018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就邵武市(2017——2030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了批复。这个新规划承接以往的历次规划,并有所提升与发展。“批复”表示原则同意,并指出,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注重城市特色塑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实现文化、生态、景观提升,逐步把邵武建成为闽赣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可以预见,在它的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邵武将变得更美,更有文化内涵,更富园林韵味。

 

二、“把最好的地方留给老百姓”

 

  邵武市历任领导人,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有一条“规矩”代代相传,即把最好的地方让给老百姓,建设公益场所,为民所用。近年来就有过两次。一次是,建严羽公园。严羽是邵武人民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名片,为国人所敬重。老百姓很希望能在城里建一座公园予以纪念。这个要求既合理又迫切,市委市政府毫无犹疑就接受了。但一经了解,发现那片土地(100亩),早就批给土地开发商了。怎么办?市领导同志考虑再三,当即拍板,收回出让权,建设严羽公园。决定一出,震动了许多人,他们觉得这样做政府要蒙受损失,还是再斟酌一下为宜。市领导却认为,这是为老百姓做好事,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做下去。如今,这座位于福山脚下,古山溪畔的公园,已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另一次是,建张三丰公园(太极公园)。张三丰,道教武当派祖师爷,太极拳创始者,也是邵武名人。规划中的张三丰公园,北接主城区,南邻经济开发区,占地7万多平方米。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谁都知道,出售土地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核心区,寸土寸金,必须作为商业用地,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是,邵武市领导同志认为,建张三丰公园,不仅能满足市民日益增强的文化体育休闲的需求,还可塑造太极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前来邵武观光、康体、养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功莫大焉。因此,即便是核心区,也应该留足土地,把公园建起来,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市领导的大力推动,张三丰太极公园,很快就立项、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六千万元。如今,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平日,这里是市民健身锻炼的好地方。节日期间,又是千人太极表演的理想场所。

 

三、“每年给老百姓一个惊喜”

 

所谓惊喜,即又惊又喜,常常发生在意想不到的收获时。邵武市党政部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把工作做好,做到极致,让老百姓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虽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天天都有,但他们坚持做到每年必须有一个。多年积累下来,自然不少,这里只说两个。一个是,建设富屯溪、古山溪两岸20公里滨河景观。即沿着富屯溪两岸,以城区中心带——熙春公园至紫云湖为依托,建设集水上游览、水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休闲区。这个工程不仅投资大,还相当艰巨。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工程已初步完成,给了老百姓一个惊喜。如今,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欢”的诗画意境;特别是,每天有数万市民健步在两溪四岸的绿道上,成了邵武的一道亮丽风景。当地有作者甚至著文,称邵武的滨河景观犹如南京的“秦淮”“让人沉醉”。另一个是,建设福山森林公园。福山,原名鹫山,位于市区东南面,海拔近300米,是邵武的文化名山。元代著名学者黄清老有诗云:“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可见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胜景。那里因离市区有一段路,之前没顾得上开发,显得有些冷清。市领导出于给老百姓造福的愿望,2009年将福山辟为森林公园。公园以生态景观为主要特征,融自然风光于中国传统“福”文化之中,为广大市民登高祈福提供一个好去处。如今,福山森林茂密,满园青翠,空气清新,吸引许多市民前去休闲、锻炼。这里,还增添了一些人文景观。例如新建的五层重檐歇山顶“福音阁”,宏伟壮观。登临阁顶,极目眺望,古城新貌尽收眼底。可以说,福山已成为邵武市老百姓心目中不可代替的一个“福”地。

 

四、“创新城市建设理念”

 

邵武,与武夷山市、泰宁县两大旅游景区相邻。处于这样的环境,要想吸引游客来此观光非常困难。从这一点说,邵武有点“不幸”。然而邻居又是搬不走的,光埋怨解决不了问题。要想从旅游强邻那里挖来客源,必须另辟蹊径。为此,他们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是:“游武夷金湖,驻福地邵武”。意思是,要让外来游客,无论去武夷山,还是到大金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出发地与落脚点选在邵武。这样,邵武的旅游业自然就能得到发展。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加强自身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尤其是花力气搞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留得住,玩得好。据此,近年来陆续启动和平古镇、天成奇峡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善武夷温泉度假村、金坑红色旅游景区、卫闽花果风情小镇、大埠岗樱花源记的基础设施。同时,大力推进水北体育康养小镇、拿口千岭湖、晒口福煤绿色小镇、桂林影视文创基地、拿口顺鑫牛肉观光工厂等一批特色项目的建设。虽然这些项目并不都是建在城里,但它们为外来旅客进驻邵武提供了条件。正是在城市建设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邵武市近年来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全市旅游人数266.17万人次,2017年增至648.46万人次,平均每年递增一成半到两成。旅游业收入,2012年全市19.16亿元,2017年增至78.4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两至三成。需要指出的是,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句俗话形容,那可是从两大旅游强邻的嘴里硬“摳”出来的呀。

听了精采的介绍之后,我对邵武水美城市与园林城市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为了体验一下城市建设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我选择了一些场所,前去“走马观花”。熙春公园是其中之一。这里,依山傍水,园内有众多的历史建筑与风景名胜,如越王台、沧浪阁、惠应祠。宋代诗人戴复古曾有诗云:“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这几年,经过一番整饰、布置,更为市民所鈡爱。那天,我走近公园,迎面传来了悦耳的歌声。一看,是市老年合唱团正在一棵古樟树(树龄1574年)下引亢高歌。虽然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但神情放松而又认真投入的状态,非常感人。再看看周边听歌的,以及散步、休闲与锻炼的男男女女,也是个个精神焕发,悠然自得。整个公园充满朝气、温馨、和谐、欢乐的气氛。我想,这样的一种情景,不正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动体现吗?

另一处是市机关大院。初到邵武的当天,我发现《今日邵武》刊登了一篇散文——《未名园赋》。作者写道:“富屯溪水穿城而过,南岸独有一处,景色优美,那就是邵武机关大院”“园子不大,却典雅、古朴、别致。绝大多数空间被参天大树覆盖”“花,无疑是园中的主角”“这里还是鸟的乐园”“一年四季,枝头欢唱的鸟语为宁静的空间带来亲切的慰藉”“建筑,都留下不同时代的烙印,古老但不破旧”。“园子的西侧,便是改革开放之初建的政府办公大楼,楼层不高,极富环保理念”“园子后面,保留古城邑女墙,踏上城墙上的回廊,一览城外富屯溪流和沿岸风光……”。读这篇散文,我被作者所描述的情景所吸引,但又抱有怀疑,于是决定前去“核对”。因为,邵武市机关大院我以前去过多次,觉得很普通,如此赞美,会不会言过其实?然而走进一看,发现文中所描绘的,既非虚构,也不夸张,都是事实。我之所以感到疑惑,是因为近年来这个“园子”作了整饰,并略加点缀,使之容颜焕发,而这个情况我并不了解,加上过去对“园”中一些建筑的特色认识不足,难免低看了。可见,“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旦得到呵护,便会给人以惊喜。这位作者是该市机关干部,身处其中,必定感受到它的变化所带来的方便和愉悦,才会欣然命笔。当然,因城市的变化而感到幸福的,还大有人在,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倘若沧浪逋客严羽再世,说不定会写诗赞美,因为这里毕竟是他深爱的故乡。

幸哉,福哉,邵武古城必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