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7 08:5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倪义省

家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


1983年10月30日的下午,“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来到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参观,工作人员拿出藏书楼珍藏的镇海《横河堰包氏家谱》给他看。当他看到宗谱上记载有包氏夫妇二人的生日及包氏兄弟是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二十九代嫡孙时,包先生异常喜悦。此事经香港及国内外媒体报道后,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这是近年来“寻根”热之一例。


在全球化的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寻根热呢?文化寻根,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的历史思考,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有意识的自我调适,也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带有反叛意识的自我保护性质的自觉反应。追溯祖先的足迹,探求姓氏起源的秘密的原动力就在这里。


根源在哪里?故乡是什么?是祖屋、祖坟、宗祠、乡井……这一切都以文字、图表的形式浓缩起来,这个文字、图表的形式就是家谱。


人类文明社会中出现的族谱是溯源于寻根的举措。一个人,不管他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多远,其心灵总要回溯时间的长河,让精神归本还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自序》)“昧”是糊涂的意思。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广袤的寰宇中,经历了千难万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竞争,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脉传承,弄不清自己的祖根来源,稀里糊涂了此一生,岂不悲哀?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任继愈先生说:“中华民族文化根基深厚,故能古而不老。”是的,悠久的历史培育了我们的历史情结,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常常会忍不住去历史的长河里徜徉,去揣摸、品味这灿烂辉煌的文化。这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


“人人都需要的血亲图”,的确是人人需要,家家有家谱,族族有家谱,家谱编撰热的“久热不退”就是有力的证据。“小草呀,你的进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足下的土地。”(泰戈尔)家谱就是生命群体顽强奋进的真实记载,是一代接一代的连续传承的足迹,是一个草民拥有的那一方土地。


家谱中简单明了的世系图,标示出血缘关系的来龙去脉,纵的是一代代祖先的发展轨迹,横的是兄弟姐妹的排列顺序,一丝不乱,万流归宗。


家谱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处于相对的社会环境中,因性别、经济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在当时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制约下,便显露出各自的尊卑,打上了各自阶层的烙印。家谱对于这些无不予以反映。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诗集·悲歌》)“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寻根思乡是人的天性。寻根是为了把握生命的线索——寻找生命的来龙去脉。“寻根问祖”能使我们明白:祖先曾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并没有消失;这些苦难和辉煌,通过这血脉,仍然在我们的躯体里流淌奔涌着。我们与祖先的血脉相连。每个人的性格尽管千差万别,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继承性,长期生活在一处的国民确实存在某种共性,这种共性已经成为一种血液、一种基因,它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还会储存在子子孙孙的血液里,储存在子子孙孙的基因中。


我们可以利用家谱文化去寻找我们生命的“河源”,并与命脉中的渊源相汇合。说到家谱,许多年轻人可能会不屑一顾,可是了解家谱内涵的人会告诉你:中国的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是从幸存下来的家谱中发掘出来的。家谱里蕴涵了多门学科的资料信息,专家学者要进行各门学科的研究,或许都能在家谱中找到最原始的资料。


家谱是一种与整个民族、整个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因此,家谱有了极其珍贵的价值,撰修(续修)家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历朝历代才产生了为撰(续)修家谱而努力不息的仁人志士。家谱就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一个民族百折不挠、奋斗不息。正如有人所说:“家谱更重要的意义是文化传承,而不是血脉传承。自己有哪些优秀的祖先,应该在一个宽泛的前提下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而不必太局限于狭隘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