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6 08:1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清 明

咖啡屋里听来的故事


有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有一段时间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叫得很响,不少地方对某些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传统文化遗产争夺得颇为厉害。例如少林寺原建在哪里,畲族祖籍地位于何方,土楼始建权该属谁家,北路戏创始者应为何人,哪个地方的南音算是正宗的……


不禁想起一段在咖啡屋里听来的故事。


那是一个周末,有位老乡带着他的朋友来访。我们选择在一个僻静之处的咖啡屋里闲坐,品咖啡,聊文化,攀谈甚欢。老乡的那位朋友,曾任河南省南阳市领导,聊起中原文化,如数家珍,眉飞色舞。


他谈起了一位大领导在南阳考察,对当地的两副对联颇为欣赏的故事。


一副是曾任南阳太守的顾嘉衡,针对河南南阳人与湖北襄阳人争说诸葛亮籍贯而作的对联,联文曰: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诸葛名亮字孔明,以“隆中对”“出师表”和辅助刘备、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传千古。南阳人说他出生于南阳,是南阳人。而襄阳人则说南阳原属襄阳管辖,他应是襄阳人,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顾嘉衡乃湖北襄阳人氏,却又历任五届南阳太守,面对家乡父老与治下臣民的争执,确实令人作难。但他以四两破千斤之力作出了上述的联句,平息了争议,实在是充满政治智慧之举。的确,诸葛亮心在朝廷,名高天下,这才是重要的。既然共相景仰,那么又何必去争论是襄阳人还是南阳人呢?


那位朋友说的另一副是内乡县衙的对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言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毋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内乡属县级,封建时代县官定为七品。不知何因,内乡县官却是五品。这是否与实践这副对联有关,无意稽考,而对联所表达的关注黎民百姓疾苦,体察地方官员艰辛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实属朴实自然,可圈可点。


一位领导者,一事当前如何处理?往往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胸襟是开阔还是狭隘,格局是大度还是小器,处事是重理智还是凭感情。内乡县衙对联所说的“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言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旨在训导地方官员要把百姓视为衣食父母,事事、处处以最广大群众的共同利益为重。顾嘉衡大概是那种惦记多数百姓利益、德才兼备的清官,而不是一味追求个人政绩,只顾自己所在单位或地区的局部利益的胡涂官。因此,他能够出于公心,胸怀大局,举重若轻地破解难题。顾嘉衡的那种包容性,蕴含着教化、感化、转化、消化等等丰富内容。即坚持教化,通过感化,达到矛盾转化,把问题消化的效果,很值得深思。


话说回来,“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毋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有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一个地方任职,总想把那里的工作做得好一点。上述之类的纷争,从感情上、利益上讲也许可以理解。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终究不容篡改。不论是非曲直地一味争抢文化遗产,实在是毫无意义。


对诸如此类的事争来吵去,大都是少数胡涂官、胡涂人干的,老百姓才不会去理会这类“什劳子”。不都是中华文化吗?即使有争义也不妨坐下来慢慢商量,做到资源共享嘛,何况对一些不争的事实,更没有理由强词夺理,争个鱼死网破,以致伤害感情,那难免显得脑子里缺少点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