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惜字炉说开去
在旧时福州,每当夜幕降临,总会有些身背贴有“敬惜字纸”的纸篓、手持火钳的拾遗人出现在大街小巷,他们细心寻觅着散落在街道上的字纸钳入纸篓,俟纸篓装满后,走到尖塔式的惜字炉旁,将纸篓里字纸倾入其中进行焚烧,并小心地将纸灰盛入锦囊,待到黄道吉日,风和日丽之时,与福州社会名流云集闽江边,举行隆重仪式,将纸灰撒入闽江,为文字重回江河母亲的怀抱饯行。此便是古时榕城惜字习俗的一幕。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风鼎盛,因此惜字习俗也极为盛行。拾遗人、惜字炉随处可见,甚至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处处表露出惜字习俗。为了惜字,床具、碗筷、内衣、香皂、炮竹等许多日常生活用品被禁止铭刻文字,而只能以图案标志。例如,1884年,侯官县有两位文童林耀墀、林耀宸上书闽浙总督何璟,要求禁止在枕头两端书字,理由是枕头为床笫之物,铭刻文字容易受到玷污。此建议居然被允准,于是总督下令辖区内,凡是尚未出售的书字枕头一律更新,已经购买在家的一律把文字削去。福州的惜字习俗甚至流传到外地,以至台湾。如台湾府学的文昌阁便是仿福州文昌阁样式建筑,许多惜字亭和惜字炉也是在榕籍官员的倡导下建筑的,台湾惜字之风蔚然。时至今日,台湾许多县市还经常举行仪式,重现昔日惜字之俗。
惜字不仅是珍惜文化之举,更被视为是善举。旧时许多福州慈善组织将惜字纳入业务范围之内,与“育婴”、“济贫”、“养老”、“助残”等善举并列。善堂善会除每日雇人沿街收取外,每月还定期收买各种废纸、旧书、淫书,然后汇总火焚。为了能维系支出,福州官府甚至购置田地,其田租专门用于惜字开支。鼓山镇后浦村至今仍然立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耕田碑《严谕各佃不准拖欠官置惜字田租谷告示碑》。
建筑和使用惜字炉是惜字习俗的具体体现,而惜字习俗是对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一种崇敬和信仰。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四大发明”成了国人的骄傲。汉字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载体,得以更好的传承,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此,对于汉字,国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敬仰,视之不可亵渎的神圣,是完全值得称道和推崇的。读书人如此,不识字的也如此。显然,惜字习俗是一种用简洁的手段传承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文明的沉淀。
其实,惜字习俗,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弘扬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只能采用焚烧办法处理故字纸,以保护环境。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时至今日,试想,满街是丢弃的纸屑,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清理工作量,而且有碍观瞻,表明城市社会文明建设有待提高。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更应发扬,让现代城市更加洁净,更加舒适,更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