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琯头巡礼
郑新顺
一
多少年来,对于连江县外的人们,琯头曾是连江的“符号”或者“代名词”。游览完别致多姿的青芝百洞山,领略到闽江口赫赫有名的五虎礁、双龟锁门、川石岛,聆听了壶江岛动人的传说,再到镇上街旁的破店品尝闽江、敖江与海水交汇产出的海鲜,返程时带上当地的水产干货,这就算去过“连江”了。
这一回赴琯头采访。车窗外云淡风轻,和煦的春风犹如一双温柔的大手,拂过绵延青山、碧绿原野,也撩拨着我的心绪,让我穿越时光隧道,连缀起关于琯头“侨”的点滴。
连江是福建著名的侨乡之一。早在宋代,连江陶瓷业就甚为发达,产品畅销东南亚及日本等地,商旅往来较为频繁。相传,南宋有连江人到印尼爪哇,送当地酋长八罐茶叶精品,备受赞赏,酋长以一块地皮回赠,供垦殖林木。该地迄今仍名“八茶罐”,并有华侨创办的“八茶罐中学”。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城郊白沙村黄姓家族有人到日本经商,历数十载,死后葬于长崎崇福寺后山唐人墓地。日本学者宫田安到实地考察,发现该墓地共有177方墓碑,其中一方为连江人。上世纪90年代,日本鹿儿岛市的江夏利男(“江夏”为黄姓郡望),几经查访寻根,终于找到祖籍地白沙村,即派长子江夏立威到白沙村黄氏宗祠祭祖。这支日本“江夏”宗族,或许可谓连江最早的侨民之一吧。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数百年来,琯头一直是连江华侨人数最多的乡镇。琯头镇位于闽江口北岸,人口6.1万,辖28个村(居)。在连江30多万海外华侨中,琯头的华侨就占了1/5以上。虽然分布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但绝大多数定居美国、加拿大。因此在琯头,随便走访一个当地人,都会发现他与海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这个富庶的侨乡,随时随地散发着自豪自信的气息。琯头人任何时候都是自信满满的。他们的自信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有红白喜事,总是邀朋请友,呼亲唤戚,大家济济一堂。不仅不收礼金,还派发礼品红包。同桌吃饭的人,或许是你的同伴熟人,也可能你压根儿不认识。但几杯酒下肚,酒桌上就逐渐洋溢着热情友好的气氛,此时其乐融融,不论贵贱尊卑,都统统抛到了爪哇国去。
二
来到琯头镇侨联办公楼,侨联主席倪发林,副主席林祖勋、王兴锋热情接待我们。在图片纪念室,挂满了海外华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政府高官合影以及各种活动的照片。翻开美国福建公所13周年庆典纪念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贺词吸引我的眼球:
美国福建公所:
值此美国福建公所成立13周年之际,谨表热烈的祝贺!
祝侨胞们努力融入主流社会,为促进中美友好和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
2003年2月27日
提到这个话题,镇侨联的领导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个个脸上充满了骄傲幸福的神情。他们说,大洋彼岸的琯头侨胞,实实在在地践行这种精神。侨胞们以强大的祖国为荣,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而扬眉吐气。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侨胞们从来都在为维护祖国的尊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倾力奉献。
1990年4月16日,天空洁净晴朗。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上班的人们行色匆匆,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这天对于美国福建侨民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天,美国众侨团领袖等800多人齐聚一堂,会场布满鲜花,欣喜的人们手执五星红旗,见证历史性的一刻。在时任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宋有明监誓下,美国福建公所全体职员宣誓就职,其创始人琯头美籍华侨杨义金先生走马上任首届福建公所主席。当时到会祝贺的有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方迪槐,前德拉瓦州华裔副州长吴仙标,纽约市长代表杨煜等。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时,现场的新老侨胞眼中涌出了激动的泪花。
美国福建公所,是美籍福建乡亲组成的爱国爱乡侨团,创史人和首届主席是琯头美籍华侨杨义金。杨义金先生早年担任纽约华人联合会、纽约华人联席会议主席,美东福建同乡会副主席,和平促进会、纽约车衣商会和众多社团顾问。闽籍乡亲移民美国虽然历史久远,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量增加,尤其进入90年代后增加更快,新移民来到一个语言、法令、习俗、整个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社会,迫切需要各种服务。杨义金先生就是在那个时期,本着服务同胞、热爱祖国的精神,他与闽籍社区元老们创办了美国福建公所。
创办以来,公所的同仁极力倡导旅美华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积极支持华人社区和侨胞的权益福利。杨义金先生曾撰文,呼吁美国国会政要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对于华裔美国联邦各级政府候选人,公所动员全体会员不遗余力出钱出力,并参与投下神圣一票,以期盼有更多的华裔人士参政,成为华人侨胞的代言人。
采访中,琯头镇侨联的领导都为侨领和侨胞的爱国情怀钦佩有加,充满敬意。美国福建公所以“帮助乡亲,爱国爱乡,热心社区公益,提倡华裔参政,参与社会主流,增进中美友好”为宗旨,在纽约华人乃至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凝聚侨胞的能量。1994年9月25日,杨功德先生以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身份发动旅美各界侨团和乡亲首次在纽约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大游行。当天风和日丽,鲜花彩车,舞龙舞狮,锣鼓交响,大街飘扬的五星红旗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5000多人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华埠为之沸腾,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侨胞们无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无比自豪。此次大游行,是有史以来美国华人华侨游行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且在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举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让其他城市的华侨华人注目和钦佩。在新中国46周年国庆前夕,福建公所邀请中美政要、社团侨领以及众多华侨首次在市政厅升起了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纽约州长柏德基、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纷纷致电祝贺,纽约州长、纽约市长并宣布当天为中国日,祝贺这一创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亲自参加酒会并发表了演讲。
无论是为林则徐铜像永久树立东百老汇广场,还是为新侨民捐资助学;无论是为华人争取权益,还是为香港回归、反对台独;无论是为国家领导人访美盛大欢迎,还是抵制声讨“法轮功”邪教丑行;无论是申办奥运会,还是与美国政要和民间交流,侨胞们可谓不遗余力,忠肝义胆,他们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各级各界的普遍赞誉。我想,这就是琯头侨联纪念室那些珍贵的合影照片、题词要告诉人们的内容吧。
三
在琯头镇政府大楼正面,一座投资1000多万元的华侨中心公园正在加紧施工。在这个黄金地段所建造的公园,规划占地3万平方米,设计有活动广场、儿童乐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场所、书屋茶室等。据县侨联领导介绍,2012年6月,镇领导邀请琯头籍华侨侨眷聚首家乡,商议建造华侨中心公园事宜。侨胞热情高涨,慷慨解囊,在短短的1个钟头的时间内,就认捐了1298万元,其爱乡之举,殷殷可鉴。
实际上,在整个琯头,只要你能说得上、看得见的公园、医院、学校、道路、桥梁、文物等,无不留下华侨侨眷无私奉献的印记,动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奔腾不息的闽江,流进浩瀚的海洋,连接起大洋两岸爱的力量。在彼岸,每当祖国遇有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无不牵动侨胞的心,他们捐献的款物,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而在琯头镇区,每当提起86岁的爱心老人柳秀芳,大家无不交口称赞。
那天见到柳秀芳老人,她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陪同的镇侨联领导告诉我,老人家对自己很抠门,每天的伙食就是3碗干饭外加3碗青菜,每日的花销加起来不足10元钱。她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买的,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有一次,老人家去外地看一个孩子,归途中口渴难忍,想买瓶矿泉水。第一家店卖2元,她没买。第二家店卖1.5元,她还嫌贵,最后她一路忍着回到家才喝上水。2003年,连江县特教学校刚开办,因条件限制,200多名残疾儿童只好挤在一所工人疗养院里上学。这座房子早就被定为危房。柳秀芳老人得知后,一下子捐了20万元。之后,县政府批划一片山地,一所新型的集教学、住宿、试验、康复于一体的特教学校拔地而起。连江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乡里唯一的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寒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老人赶到那里,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泪了,立即拿出2万元,为孩子添置了棉垫和新被褥。当了解到有4名贫困生无法继续升学后,柳秀芳老人毅然决定承担这4个学生的上学费用直至大学毕业。早几年,柳秀芳老人过80大寿,她把儿女准备给她祝寿的38万元捐给当地建公园。几十年来,老人省吃俭用将子女从国外寄给她的钱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超过400万元。
琯头海内外侨胞侨眷的善举,只是连江县慈善爱心的一个缩影。翻开厚厚的《金凤名流》,连江华侨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事迹令人感动,历历可数。据报道,旅菲华侨黄如论自1992年捐出第一笔善款之后,迄今已捐出人民币41亿元,平均每天捐出53万元,每小时捐出2.2万元,连续9次荣登中国慈善家排行榜前10名,两度荣获“中国首善”称号。
漫步侨乡琯头,放眼周遭,在温暖的阳光下,老人们闲适自在,孩子们活泼健康,妇女们时尚美丽,四处发散着浓烈的侨乡气息。我想,爱祖国,爱家乡,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永久不变的主题,无论何时何地,都深深流淌在每个人、每一代人的血脉基因中,生生不息,万古永续。这里,我引用现任美国福建公所主席李华先生接受侨报记者采访时的话结束全文:凝聚华侨心,共圆中国梦,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人文篇 古今“中国梦”。
(本文原载于《走进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