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15:5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叶忠惠

 

侨批: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家书

叶忠惠

 

侨批.jpg

侨批信封

 

“侨批”又称“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国内家眷的书信和汇款的合称,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填补了官方档案对地方史料记录的某些空白。作为家书,侨批比传统档案更为情真意切,更具人文性,它生动展现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特别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扩大其对世界文化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反映爱国主义情怀。

1928年5月1日,国民革命军克复济南,日军却于5月3日借口保护侨民,派兵进驻济南和青岛等地,并残忍杀害了“山东交涉署”的职员。这次事件共有一万七千余名中国人倒在了血泊中,史称“济南惨案”。

侨批2.jpg

福建档案馆“侨批”展厅

消息传到南洋,广大华人华侨同仇敌忾,南洋侨领陈嘉庚立马组织成立“山东惨祸筹赈会”开展筹款募捐……菲律宾怡朗华侨抗日热情空前高涨,许多侨批纷纷用印戳来表达爱国情怀,如,华侨李逢时经马尼拉万芳信局寄送石狮永宁塔石村李逢炭侨批,批封背面就印有“抵制仇货,坚持到底。卧薪尝胆,誓雪国耻”戳印。同一时期,菲律宾华侨郑毓三从马尼拉寄给晋江“十七都古盈乡”吴天台的批信上也印有相同的戳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抗日救亡运动,侨批的批封上出现了许多反日宣传标语,如“奉劝诸君要记得,东洋货色习不得,如果买了东洋货,便是洋奴卖国贼。”

1939年, 7月31日3架日本战机轰炸石狮,造成20多人死伤的惨剧。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华侨立即在《新闽晚报》刊登募捐广告:“请速捐款,赞助抗战”,并以《西黑人省密道惹华侨捐款援助游击队》为题,报道“当地华侨捐款港币2026元,转交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廖承志,用以购买药品赠送八路军”的感人事迹。由于报纸夹在从菲律宾寄往石狮的侨批中,留存至今,海外华侨的义举才得以让后人看到。

1940年7月16日,300多名日军在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兵分3路从海上登陆,袭击(石狮)永宁,杀害村民80余人,焚毁船舶300多艘、房屋90多座、学校3所,史称“七一六惨案”。消息传到马尼拉,署名“回续”的晋江籍华侨写批回国:“兹别数月矣,甚念。此帮闻永宁被日寇所捣乱,未知咱乡有摇动?祈顺笔来知,余无别陈。外付龙银10元,至祈查收。” 寥寥数语,足见浓浓同胞情,危难时刻,来自海外华侨的慰问和款项是对故乡和亲人莫大的关怀和安慰。

二、反映“家和万事兴”的孝悌文化。

“孝”, 善事父母;“ 悌”,善对兄弟。这种观念在闽南侨批里有生动体现。1940年4月17日旅菲华侨李德培从马尼拉寄批给(石狮)永宁镇港边村胞姊李淑美、胞弟李德力:“……所言德力迩来精神及身体皆有进步,甚慰。幸善自调摄,以便早臻健康。下期如有机会,投考福建大学,以求深造……接家报云,大人近重患晕眩之症,以年逾古稀之人,犹须为一家衣食计,奔波早夜。且逢时不量气,衣食睡件件不足,故大伤元气,致重罹此症……捧读后深自惶恐,以吾等之不肖,不能克绳父职,奉二亲安享晚年……吾姊如为归宁时,望劝大人勿过操劳,进些滋养食物,以复元气……”从中可以看到,海外华侨无论走多远,他们始终心系家国,永远割舍不下故土和亲人,寄批搭钱、寄番银回家赡养父母妻儿、兄弟姐妹,资助叔伯族亲或捐办公益,这是他们自己压给自己的责任。

三、反映诚信为本的理念。

光绪年间(1880年),天一批郊创办人郭有品从菲律宾押运侨汇回国时,途中遭遇风暴,船沉大海,死里逃生的他没有将损失推给天灾,而是变卖田产和家里的细软,按照收件人名单,逐一上门赔付……郭有品劫后余生的感人之举为他在华侨中赢得了声誉。一时间,侨批业务突飞猛进。除吕宋外,其他地方的华侨也纷纷将侨批辗转通过天一批郊吕宋分号汇寄。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郭有品分别在菲律宾宿务、怡朗和三宝颜设立分号。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开始对外营业,天一批郊正式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并在厦门、安海、吕宋、宿务、怡朗、三宝颜设立分局,随后又增设香港和安南(越南)分局。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三月二十四(1901年5月12日),郭有品在厦门访友时不幸染病身亡,他的长子郭用中接管“天一”,继承父亲遗志,坚持“信誉第一、便民为上”,在海内外赢得良好的口碑,“天一”的业务进一步拓展。据郑林宽1940年《福建华侨汇款》统计,1912—1920年福建侨汇共额16338万元,“天一”鼎盛时期年侨汇总额高达千万元大银,接近闽南一带侨汇总额的三分之二,“天一”成为闽南侨批局中的佼佼者。

 “天一”人用诚信和义行在海内外弘扬华夏美德,展示中华商业文明。

侨批3.jpg

侨批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