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15:1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占青


黄仁宇与《万历十五年》

刘占青

黄仁宇.jpg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一书封面.jpg

 

《万历十五年》一书,是美国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力作,1982年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经过多次再版,至今已发行三百万册。然而,此书出版过程,却起伏跌宕,颇为曲折。

投书无门

197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任教的黄仁宇完成了《万历十五年》的初稿,其后三年,他在美国四处寻找出版商,等来的,先是商业出版社对此书兴趣不大,后是大学出版社予以拒绝。

正当黄仁宇困惑迷茫时,1979年4月10日他收到了纽普兹分校校长考夫曼的一封信,说学校要进行人事缩编,他属于被解聘的人员。?这个消息对61岁的黄仁宇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向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他万万没想到,在校工作12年,1969年还被聘用为终身教授却要被解聘。学校的失信让黄仁宇无比愤怒,更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其实,所谓人事缩编裁员,不过是校方辞退黄仁宇的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而已。归根到底还是对黄仁宇的学术和教学不满意。黄仁宇在纽普兹分校执教期间,出版著作较少,而著作数量多少又是该校衡量教师水平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被解聘后的黄仁宇,为了捍卫自己的劳动权益,曾和妻子格尔去纽约州社会福利局和劳工局进行申诉,但无果而终。此时的黄仁宇一家不得不靠领取每月不到1700美金的社会救济金和福利津贴,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除了经济上的困窘,黄仁宇还要忍受心理上的巨大折磨,这种精神上的摧残远比物质打击来得更猛烈。黄仁宇知道,出版社一旦得知自己遭到解聘的消息后,出书变得更加渺茫,因为没有哪个出版社愿为一个失业的大学教授出版书稿。

喜出望外

事情往往否极泰来,当黄仁宇在美国沉浸于解聘的痛苦之中时,他收到了来自好友郁兴民的好消息:《万历十五年》可能会在中国大陆出版。原来,1978年夏天,任职于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郁兴民要访问中国大陆,临行前黄仁宇委托其在中国寻找合适出版商,出版《万历十五年》。

当年秋天,郁兴民返美,告诉黄仁宇,他的姐夫黄苗子愿意把书稿给中国大陆的出版社,这让黄仁宇听后十分高兴。他知道身为作家和艺术家的黄苗子在中国文化界是有一定威望。于是,立即将第一份书稿影印本于1978年10月发出,然而黄苗子没有收到。1979年1月,郁兴民的女婿卡尔·华特获得去中国大陆的签证,黄仁宇将书稿交给了卡尔·华特,让其亲自带到北京交给黄苗子。1979年5月23日,黄苗子给中华书局任古代史编辑室副主任傅璇琮写了一封信:“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现将全稿送上,请你局研究一下,如果很快就将结果通知我更好,因为他还想请廖沫沙同志写一序文(廖是他的好友),这些都要我给他去办。”在这封信中,透露出黄仁宇与廖沫沙的关系。

黄仁宇夫妇.jpg

黄仁宇夫妇

黄仁宇和廖沫沙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38年,当时正值日军大举侵华,华北沦陷,正在南开大学机电系求学的黄仁宇不得不随学校南下来到了他的家乡湖南长沙。1937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随着战事的加剧,1938年2月长沙临大不得不西迁昆明。此时的黄仁宇打定主意,要中断学业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可这个想法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只好暂留长沙。

为了打发时光,黄仁宇自荐去了长沙的《抗战日报》工作。《抗战日报》创办于1938年1月28日,以此纪念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创办人是剧作家田汉,该报的宗旨宣传抗日主张,振奋民众抗日精神。尽管田汉是《抗战日报》主编,但忙于其他的抗日活动,廖沫沙就成了事实上的主编。有一段时间,报社只有廖沫沙和黄仁宇是全职工作,由于事务繁忙,两个人吃住都在报社。正是这段时间的相处,让这两个相差十一岁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9年,新中国成立,黄仁宇却去了美国,从此与廖失去了联系。

1979年初在中断了几十年的联系后,黄仁宇通过其妹黄粹存与廖沫沙再次建立了联系,此时廖沫沙刚刚获得政治平反。当年2月17日,他给黄粹存的回信中写道:“希望有机会能见一见我的小朋友和老朋友黄仁宇”。尽管最后廖沫沙因病未能给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作序,但给黄仁宇的书写了题签。今天看到的1982年出版的《万历十五年》淡绿色封面上,便是廖沫沙题写的书名。这就等于廖沫沙用自己的名字给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做了宣传。

有好友们相助,《万历十五年》出版起死回生,黄仁宇大喜过望。

改变命运

由于《万历十五年》原稿是用英文写成的,后来又是由作者翻译成了中文,书稿遣词造句难免有不少难懂之处,特别是由于黄仁宇离开大陆已有三十多年,无论是用词或语法方面,与大陆都有一定差异。傅璇琮于是找来了自己的大学同窗好友、古典文学专家沈玉成对《万历十五年》进行润色。傅璇琮与黄仁宇沟通后还确立了润色的几大原则:一、保持原作的论点和材料;二、尽可能保持原有的文字风格,即文言白话交融,具有某些幽默感的语言,同时又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有译文的意味;三、对某些语意不甚明了的,或并非必要的词句稍作删节;四、个别段落稍作调整。为了不失作者的原意以及更正其中的史实错误,每一章润色完成后,中华书局都会把润色稿寄给黄仁宇审阅,征求其意见。对此,黄仁宇相当感激。后来他在《万历十五年》出版后的自序中说:“幸经润色修改,本书与读者见面时,文字方面已较原稿流畅远甚。”

1982年5月,历时三年之久的《万历十五年》简体中文版由中华书局正式发行,首印2.75万册很快销售一空,影响非凡。这是黄仁宇和中华书局所始料不及的。《万历十五年》得以成功出版,黄仁宇认为,友人是出了大力的,于是两次致信给中华书局,表示不要一分稿费,只要样书。因为在黄仁宇看来,《万历十五年》能够历时三年得以出版,自己作为一个海外华人,已经感到莫大荣幸,稿费可以忽略不计。但他想把稿费分给黄苗子、廖沫沙、沈玉成等人。三人都没有收,只当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而已。

《万历十五年》的畅销,改变了黄仁宇的学术命运,让其从一个默默无闻被解聘的困窘学者变成了名声大噪的知名历史学家。他的《万历十五年》更是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每当他回顾《万历十五年》出版过程,总是伴随回首自己60余年时光,少年投笔从戎、壮年血战疆场、中年退役学史、晚年大学失业,经历了不知多少酸甜冷暖。只有祖国才是海外游子可依赖的臂膀。

 

不同版本有《万历十五年》1.jpg

不同版本的《万历十五年》2.jpg

不同版本的《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