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登保——从华侨到将领
黄益群
黄登保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的硝烟弥漫整个中国,千千万万热血男儿投入这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菲律宾归侨黄登保就是突出的一员。他以果敢和坚毅,屡建功勋,被人称为“模范共产党员”、“华侨骄子”、“炮兵名将”。
1918年,黄登保出生于厦门禾山祥店村一户华侨家庭里。先后在鼓浪屿英华小学、英华中学就学,德智兼优,成绩斐然。1935年,漂洋过海到菲律宾,向正在经商的父亲学习生意经。其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侨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他积极参加抗敌后援会,从事宣传祖国抗战、抵制日货、募捐款物活动,赢得广大侨胞的拥护,是海外爱国青年中的佼佼者。
抗战全面爆发,祖国处于生死存亡边缘,黄登保萌发回国参战的念头,他偕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通过爱国华侨王雨亭先生介绍,转道香港,在廖承志的帮助下,经武汉、过西安,历尽艰辛,来到投身革命圣地延安。
黄登保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急于上前线杀敌,申请进入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2月,他随抗大一分校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尖锐复杂的对敌斗争中,既学政治又学军事,既学理论又学技能,不断进步。次年6月,抗大毕业,他坚决要求到战斗部队,最后如愿以偿地进入炮兵团,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艰苦而辉煌的炮兵战斗生涯。
新成立的炮兵教导队,中有老红军战士、炮兵教官和炮校学员,黄登保虚心向他们请教,努力钻研,勤奋工作,很快就任“驭手班”班长。当时,每门大炮分为“炮手班”和“驭手班”。“驭手班”的活最艰苦,体能消耗大,他不怕苦不怕累,总是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半年后,即被提升为炮兵排长,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黄登保所在的炮兵部队,主要装备是山炮,另有少量的野炮和重迫击炮,笨重得很,没有机动车的牵引,仅靠牲口驮运。为了反抗日寇的大扫荡,黄登保的炮兵队伍拖着缴获的日式“四一”炮,行军在太行山东麓一个险要的大山谷——黄烟洞。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队伍如期到达目的地。在彭德怀老总的指挥下,黄登保和战友们密切配合大部队,在关家垴村歼灭了日寇的冈崎大队人马,取得了重大胜利。他英勇善战,深受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第一勇士”的名号很快传扬开来,成为全团的英雄,荣升七连连长。
抗战胜利,延安炮校奉命东征,抢占沈阳,收缴、搜集日军遗弃的武器。完成任务后,黄登保带领学员进驻通化,1946年元月2日,日本潜伏的关东军、土匪、日本侨民在通化地区发动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规模武装叛乱。他们挥舞着刀枪、棍棒,吼叫着,冲向市政府、驻军司令部、造币厂、炮校校部,形势十分危急。敌众我寡,黄登保挺身而出,带领和指挥部队以两门38式野炮,用直瞄射击的方法轰击冲击而来的敌人,两次打退他们,保卫了校部的安全,受到校领导的表扬。
1946年2月4日,黄登保带领52名学员从通化乘火车奔赴牡丹江。中午,火车在梅河口暂停,他带着学员们来到饭店,但店主不愿意收通化制币厂的老解放区“流通券”,黄登保耐心劝说:“你现在不要可以,但中国人终究是要用中国币的。”吃饭时,黄登保发现店主对雇佣的日本女招待态度不好,就对店主说:“我们恨的是日本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对日本平民还是要给予尊重,不能歧视他们。另外,今后不要再收女招待了。”
炮校学员一行人至延吉,却被苏联驻军拦住,经黄登保多方交涉才放行,但不得再乘火车。无奈之下,黄登保领着学员们千方百计弄到两辆日式敞篷汽车。天冷且道路崎岖,黄登保不时叮咛身边的司机注意安全,并让大家不时下车跺跺脚,活动身体。突然,车上有人喊“崔晨风发烧了”,黄登保立即停车,让病号到比较温暖的驾驶室躲避风寒。到了宁安城,黄登保安顿好病号,又带领着学员直奔牡丹江市。
1946年,在刘亚楼的主持下,以本地一个炮兵营为基础,于牡丹江市南岸的铁岭河镇成立了牡丹江炮兵第一团,团长为黄登保。
不久,珠河炮兵团与牡丹江炮兵团合并,仍称牡丹江炮兵第一团。原成立的炮兵营战士多是当地半土匪改编的,本质未改,开小差的有之、打架斗殴的有之、拈花惹草的有之,几乎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了整顿部队纪律,黄登保及时处理了严重违纪的人员,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战士的面貌大有改观。
1946年5月,苏军刚刚撤走,土匪司令王小丁,里应外合在牡丹江市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暴乱,企图占领军区司令部,赶走炮兵学校,夺取牡丹江市。黄登保闻讯,果断命令全团各连在牡丹江南岸陈列火炮,做好战斗准备;并命令市区内的零散人员参加战斗。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步兵二团及时援助下,土匪司令王小丁被俘,敌人多数被歼灭。
8月,牡丹江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鼠疫流行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死了八九千人之多,对部队造成极大的威胁。黄登保临危不惧,他立即决定:“封锁营区,外不准进,内不准出”,并派出三个医疗小组,赶赴市区进行抢救。他亲自跟随医疗小队进城,了解疫情。大家担心他的安危,但他不为所动。在他的亲自坐镇下,经过周密安排和精心指挥,医疗队除了一人中疫而亡外,再无人出事。
黄登保在决战辽沈、平津战役中屡建奇功,赢得“智多星”、“炮兵英才”美誉,他率部参加解放广州、惠州、雷州等战役,功垂军史。建国初期,黄登保已升任师级干部,原本可以喘一口气了,可是,朝鲜战争打响,黄登保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在朝鲜血与火的战斗中,黄登保以炮兵第八师副师长、代师长的身份,参加了朝鲜第一、二、三次战役和夏、秋防御战。战斗中,敌人炮弹如雨点般倾落,黄登保依然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得到首长的表扬,被誉为“战斗的劲旅,协同作战的模范”。
1979年,黄登保作为人民军队的归侨代表出席了全国第2届侨代会,并当选为全国侨联常委。1984年他退居二线后,又被选为第3届全国侨联副主席,他十分关心侨务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85年3月,他和全国侨联秘书长张楚琨率领“全国侨联赴广西慰问团”,行程1500余公里,看望了广西7个市的广大归侨、侨眷,并对6个华侨农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很快作出了《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华侨农场走出了困境,有了全新的发展。
1986年9月,黄登保以团长的身份率领中国武术气功团访问了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和巴西6国,历时51天,先后在14个城市演出39场,观众达10余万人。
在侨务工作中,黄登保经常接待来自海外的侨胞和台胞,鼓励他们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他对侨务工作付出的热情和心血,赢得了广大归侨及侨联各级干部的赞赏和信赖,在侨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杨得志将军曾在1993年为他写下“人民炮兵的优秀指挥员,侨务事业的辛勤园丁”的题词。1988年8月12日,黄登保因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终年70岁。虽然离去,但他那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炮兵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正如陈锡联同志1992年为他所写的题词:“炮兵名将,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