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 06:1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石华鹏



亭江人的美国故事

 

石华鹏

 

 

        从英语培训班到“国际”幼儿园

 

15年前我曾去过一次亭江。当时在亭江开办英语培训班的朋友邀我,我问亭江有什么好玩的?朋友说镇上人花的都是美金,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美国。这种奇异的说法着实让我这个外地人吓了一跳:一个近在咫尺的小镇怎么与遥远的美国有如此紧密的瓜葛?好奇心是最好的前往理由,我甚至把亭江想象成美国小镇的样子。

当然,这种想象夸张而可笑。福州马尾的亭江镇,如中国千万个小镇那般普通,不宽的街道,商铺相连,来往着背土货的乡人,车辆穿梭扬起灰尘,热闹而烟火气十足。“镇上人花的都是美金”的说法固然是玩笑,但“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美国”是实话。朋友告诉我,亭江常住人口两万多,有五万多人在海外,大多数旅居美国。

朋友的英语培训班在镇上的中心地带,用他的话说“生意很好”,学费收的都是孩子家长寄回的美元。很多十五六岁的亭江孩子,初中一毕业,来他这里培训三五个月,学会基本会话,掌握盘子、餐馆、外卖等专业用语后,就到美国去了。朋友夸张地说,很多孩子都是国际视野,中国只知道两个地方,一个是福州,一个是北京,然后就是美国了。去美国投奔父母或亲戚的初中生很多,朋友挣了不少美元。

15年后,我又一次来到亭江,在镇上找朋友的英语培训班,那所房子还在,培训班没了,变成了一所“国际双语”幼儿园。在小朋友们叽叽喳喳的欢快声中,隔着铁门栏杆,我问一个年轻老师,英语培训班哪里去了?年轻老师一脸茫然,她说她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幼儿园了,可能倒闭了吧。应该是倒闭了,整个街上已见不着当年随处可见的英语培训广告,倒是一些幼儿托管的横幅广告随风飘荡。

时过境迁。15年并不长,但它足以让一些事情兴衰生灭。从过去英语培训班的火热到眼下多家幼儿园的兴起,这种看似普通实则意味深长的变化,其实从一个侧面例证了亭江这座侨乡小镇移民的某些新特性。陪同的镇上干部告诉我,幼儿园兴起,是因为从美国送回寄养的亭江“小美国人”多了,这些孩子就是当年十五六岁出去的那一拨人在美国生的小孩。而英语培训班的衰落,说明最火热的移民潮时代已经过去,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出去的都出去了,而今天,新一代有美国国籍的“小亭江人”又寄养回来了。

亭江位于闽江入海口北岸,靠山面江临海,与比邻的连江琯头、长乐潭头等地一样,自古就有视海商水手为主业、向外移民谋生的传统。20世纪40年代以前,亭江人主要是到东南亚、新加坡、香港等地谋生、做海员。二战以后,因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不景气,亭江人迁移的目标变成了大洋彼岸的美国,20世纪40年代,美国已有了亭江人。之后一段时间,在新加坡、香港当海员的亭江人主要以“跳船”的方式移民美国,慢慢地形成一个亭江人的移民群体。20世纪80年代起,亭江人大量移民美国,在90年代形成一个高峰,今天在美国的绝大部分亭江人都是那个时期移民的。最近一些年,亭江人主要通过亲属合法移民,移民和处理移民事宜成为亭江镇稀松平常的事情。

镇里负责侨务的干部说,亭江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都有人在美国,就是说亭江的每一个家庭都与大洋彼岸的美国有骨肉牵挂。毫无疑问,这种独特的移民小镇,不仅在福建就是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去美国打拼

 

尼克和我走在亭江盛美村的街上,不断有人和尼克打招呼。“回来啦?”“回来了。”“啥时走啊?”“过一段时间。”尼克跟我说,以前村里人见面打招呼是吃了吗?现在是回来啦?尼克带我去找一家茶馆,准备坐下来慢慢聊,我请他给我讲他在美国打拼的故事。

尼克本名郑峰,盛美村人,尼克是他在美国的名字,他习惯了人们叫他尼克,他说这是他在美国20多年唯一随身携带的“美国印迹”,除此以外每一样都是地道的亭江人。

午后的茶馆很是清静,我们点了一壶岩茶。

“在美国干得还可以吧?”我问。

“过得去,这几年。”尼克说,“最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我混得一般,亭江人在那里干得好的不少,有的已经是成功人士,还有一些人不如我,正在煎熬。”

尼克告诉我,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不是天堂,不是在家想象的那样好,只有吃得下大苦的人,在美国才能生存下来。尼克到美国的第一站是纽约的唐人街,在亲戚的中餐馆洗碗,每天工作14个小时,长时间站立,腿站到失去知觉。生活单调,除了餐馆工作就是睡觉,每天最想念的事情就是睡觉,那时候永远缺觉。尼克头脑灵活,英语学得也快,一段时间后尼克开始送外卖,与外面的世界——包括老乡、美国人——的联系多了,世面广了,机会也多了。几年后尼克在唐人街开了一间自己的中餐馆,经济收入大增,日子走上了正轨。

“最初很艰难的几年,有没有想放弃?”我问。

“难是很难,但没有放弃的心思,因为去美国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家里借了大笔钱等着还,自己的日子要过下去,没办法放弃,只得撑着,想办法改变,融入那个世界。”尼克说,“一些人吃不了苦的,就去偷去抢,被警察抓住了,一辈子再也进不了美国,就完蛋了。”

能吃苦,脑瓜灵活,尼克成了许多在美国的亭江人中普通且幸运的一个。

镇上负责侨务的干部去过纽约的“亭江同乡会”,他说纽约的东百老汇简直就是“福州街”,那里不但满街可以遇见福州人,举目可见中文书写的“福建同乡会”、“福州会馆”、“亭江同乡会”等牌子,甚至连商店也多取跟福州有关的名字,如:“榕城地产公司”、“福州大花店”、“闽江小吃”、“福州鱼丸”,等等。不言而喻,冠有“福州”、“榕城”、“亭江”之类店名的老板必定是来自福州的移民。而且福州话已经成了纽约唐人街的第二母语——满街随时可以听到福州话。

在美国的亭江人很团结,互相扶持,宗亲关系密切,从事的行业也相互关联,大多集中在餐饮业、装修业、杂货,也有建筑、地产等行业,客运业也一度兴盛。开餐馆,就要进杂货,就要装修。而客运巴士业的兴起,则是因为在美几十万华人往来的需要。福州人、亭江人经营的巴士客运业,以纽约市为中心,向波士顿、费城、华府和芝加哥等城市辐射发展。

我问尼克:“当初十五六岁,那么小,大伙儿为什么拼了命往美国跑?”

“完全是跟风、攀比,我们这里的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男人就要有勇气出国。这附近所有的村子都是以是否有家人出国海外来衡量一户家庭的身份和地位的。”尼克说,“当然,美国比我们富有,美国干一个月是我们的好多倍,很多人在那里发了,回来很风光无限,让人羡慕。这样,你带我,我带你,大家就都去那里了。”

尼克是20世纪90年代出去的,那是亭江最火爆的移民时期。尼克出去三年后,他的弟弟也来美国投奔他,尼克后来与一个福州女子结婚,共同经营两家中餐馆。他们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是美国人了,前两年送回亭江寄养。尼克的父母年纪大了,住在村子里,帮他照看“小尼克”。“小尼克”今年3岁,尼克36岁。

尼克是个能说的人,我们聊了很久,握手告别时,太阳快落山了。

 

      回馈家乡造福桑梓

 

亭江归国华侨联合会主任杨享齐先生,不到70岁,身材魁梧,梳着大背头,拿着时兴的苹果手机,精气神十足。他是美国归侨,熟悉海内海外的亭江华侨社团。我想采访几位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成功华侨代表。在亭江侨联的大楼里,当我向杨老先生提出能否推介几位时,杨老先生视线移向窗外,沉思片刻后转向我,敦厚一笑对我说:“成功的华侨很多,热心公益的也很多,推介谁呢?好像谁都不好推荐,因为人实在太多了……”看到杨老先生有些为难,我忙说:“理解,理解。”

杨老先生送给我一本2007年12月出版的《侨涌亭江——亭江侨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画册》,序言里有一段话或许解释了杨先生的难处:“树高千尺不忘根,到哪不忘故乡土。即使身隔家乡万里,赤子热忱不减。海外华侨身在异乡,情系故里,慷慨解囊,捐资引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截至2006年,海外侨胞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达3.8亿元人民币。”

的确,3.8亿元对一个乡镇来说不是小数目,它是几代侨胞、几万颗爱心汇聚到一起凝结起来的,是爱乡之情托起的回馈家乡、造福桑梓的梦想,又哪能分得出几个谁成功谁不成功的侨胞呢。

旅居美国的五六万亭江人,以村为单位,在海外先后成立了10多个社团及联谊会组织,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8月在纽约成立了美国福州亭江联合总会,当选的郑廷勇主席介绍说,美国福州亭江联合总会成立的目的,在于团结旅居美国地区的亭江人,凝聚乡情,服务乡亲,合群兴业,繁荣家乡,造福桑梓。

繁荣家乡,造福桑梓,不仅是海外亭江人的心声,也是从海外归来的华侨们的心声。比如归侨李永敬先生在美国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将财富和精力投身到马尾新城的建设中,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美国华侨,从我19岁出国谋生时,就一直怀着一个为国造福、为民谋利的美好梦想:以后回国创业,报答养育我的祖国、家乡和我深爱的故乡人民。26年后的今天,我把积累的财富和智慧献给家乡马尾新城建设,实践我最初的梦想。”

我在亭江采访的时间并不长,但我发现每个村庄都留下了华侨爱心捐建、捐资的痕迹,无论是学校、幼儿园、敬老院,还是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道路、桥梁……它们好像是一座座华侨爱乡丰碑一样,静静地矗立在亭江的土地上。

尽管这座爱乡丰碑的名单很长,但我还是愿意将它们以村落的方式“镌刻”在这里,以致感怀——

长安村。高达16层的长安感天大厦,永远是长安人的骄傲。本世纪初,美国华侨杨金星,发动广大海外华侨,集资兴建了长安感天大厦。很难想象,在一个乡镇的一个村里,能看到如此宏伟的建设。天坛公园、感天公园、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无不闪耀着长安海外华侨的爱心光芒。

英屿村。对英屿村人来说,最难忘的莫过于方便地喝上干净清甜的自来水,英屿村引水工程200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由侨胞郭振彩先生1998年发起,他捐资13.5万元,并发动海外华侨的力量共同捐资485万元兴建。英屿村的怡乐园公园、村头至桥头前的水泥路、村口门亭,都是由爱国侨胞郭振彩先生捐资兴建。

闽安村。海外华侨捐资500多万元,捐资人数达700多人,建设了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颐福楼、步行街、公园、道路等。闽安村人姓虽杂,但人心齐。

长柄村。长柄村号称“小美国”。这里是亭江出国人较早较多的村,所能见到的小学、影剧院、幼儿园、公园、敬老院、村口改造、新村建设,都是侨心侨资的见证。海外华侨捐资近千万元用于各项公益事业建设。

东街村。东街村有一个不逊于城里的公园叫金牛山公园。海外华侨、美国福建东街联谊会会长李振香,捐资50万元建设。他还捐资3万元兴建东街小学电脑室,还与郑美根一起,为东街幼儿园购买了一台价值1万元的钢琴。东街海外华侨共捐资200多万元用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

亭头村。亭头村的海外华侨们捐资了2000多万元用于道路、文化事业、村容村貌建设等项目。康庄路、五限山路、图书馆、文体场、礼堂、敬老院、街坊门亭、长廊公园等,都是他们赤诚之心的杰作。

西边村。从早期的敬老院、幼儿园、村内和环村水泥路、礼堂影剧院,到现在的象山公园、风景区环山水泥路的建设,华侨们共捐资达700多万元。王孔修、杨英其、张秀林捐资150万元修建拥有现代化设施的西边幼儿园。

东岐村。在海外华侨黄邦响独资兴建小学的带动下,东岐华侨纷纷捐资出力,幼儿园公园、敬老院、古文化的保护修缮……华侨们共捐资达600多万元。

洪塘村。上世纪90年代,旅美华侨林建先捐资17万元,捐建洪塘幼儿园。洪塘公园、村口道路建设……洪塘的海外华侨为家乡建设共捐资230万元左右。

笏山村。笏山村海外华侨们捐资230万元修建笏山影剧院。

白眉村。白眉敬老院、白眉公园、俱乐部……白眉村海外华侨共捐资达200多万元。

象洋村。象洋村华侨为家乡娱乐中心、敬老院、公园、乡村门楼、水泥道路等献资800余万元。

……

 

        在亭江的“小美国人”

 

前文提到的亭江盛美村的尼克,此次就是因为儿子“小尼克”的一个文件需要他亲自办理而返乡的。小尼克是典型的亭江“小美国人”,小尼克1岁多时被从美国送回,交由爷爷奶奶照看,如今在镇上一家幼儿园上小班。据闽江学院学者陈日升在2004年的统计数据,当地寄养的“小美国人”已超过1100人,到2014年,已增长为2000人左右。

20世纪90年代起,一批批亭江新移民在美国生育了自己的小孩,因为美国国籍是出生地原则,所以这些小孩出生即是美国公民。因各种原因,这些小孩出生后不久,带着美国护照、赴华签证、寄养儿童申请书和委托书,被送回亭江老家抚养。这样,一个跨国寄养的“小美国人”群体慢慢在小镇亭江形成,成为今天的一个规模现象。

亭江“小美国人”抱回寄养时,最小年龄只有一个月,最大的两周岁,多数在3—8个月之间。有些父母不能亲自将孩子送回国,在美国的亭江人聚集区出现了专门的“抱孩人”,彼此都是亭江人,父母只需要负担孩子的飞机票,另付1000美元的抱孩费即可。这些小孩在亭江一般长到5—6岁时,再返回远在美国的父母身边。

父母们选择这两个往返时间点是有一定根据的。婴儿出生3个月后,耳膜的生长已经基本健全,不会因为越洋航班的气压对他们造成身体伤害,而从心理上来说,婴儿待在母亲的身边越久,对母亲的依赖也会越严重。选择让孩子在5岁左右回到美国,首先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开始学着与外界接触,这个时候学习英语很容易,而且美国公立学校不收费,还有专门的校车接送,相比于孩子在国内接受教育,父母能省下很大的一笔费用。

寄养孩子5—6岁返美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有关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寄养居留,公安部有一个规定,外籍儿童申请赴华的最长居留期限为5年,5年期满前必须返回国籍所在国。如果需要再次寄养,必须通过再次申请,但最大年龄不得超过16岁。

学者陈日升分析,这些小孩被送回寄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新移民的生存状态,大部分新移民在美国为生计打拼,过得并不宽裕,夫妻两人如有一人不工作来照看小孩的话,收入会大幅减少,夫妻两人都要工作,无暇顾及小孩;二是养育小孩中美两国费用差别大,中国便宜许多;三是中国父母习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小孩,这也是传统之一;四是中国政府简化外籍儿童在中国境内寄养手续,办起来很方便。

尼克对我说,其实吃苦不算什么,远在美国的父母最苦的是对孩子的思念之苦。每天晚上一下班,尼克的妻子一洗完澡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与远在亭江的儿子视频通话,短暂的视频通话成为夫妻两人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尼克说:“女人比男人脆弱,在美国有时一提到儿子,我妻子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儿,我知道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自己的儿子与自己隔着万水千山。其实我们是有条件把孩子留在身边的,人嘛,总是想赚更多一些钱,为他以后创造更好些的条件,只得先这样了。”

“小美国人”多了,幼儿园、托管所也就相应地多了起来。“亭江的大小幼儿园至少也有二三十家,有的幼儿园孩子多,一两百人,有的孩子少,几十个人。”镇上的干部说,“每个幼儿园都有外籍孩子,教学内容、方式上倒没什么区别,无非是活动、游戏、简单的内容。”村里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因为自己父母没有在身边,这些孩子一般会跟老师比较亲近一点,这些“洋娃娃”吃着从美国邮寄回来的奶粉和零食,却十分缺少与父母的亲密接触与交流,常常对幼儿园的老师极为依恋,有些孩子甚至拉着老师的衣服,叫她们“妈妈”。老师还说,远在美国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在物质上无条件地满足,加上孩子都是老人带,容易溺爱,有时候孩子们回到美国后与父母之间又存在着隔阂,很容易导致各种教育问题和家庭问题的出现。

其实,这些暂时生活在亭江的小孩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一方面传统上他们是亭江人的子孙,潜移默化受老辈人的教养、熏陶;一方面法律上他们是有美国籍的外国人。在血缘的亲情和异国的法理之间有时是矛盾的,需要调和的。他们在亭江的生活受到美国驻华使领馆的关注:2003年非典期间,美驻华使领馆的官员曾致电福州市侨务部门,要求对寄养的美国籍孩子予以关照。对当地政府来说,如何善待这两千人的外国小孩群体,成为可能涉及中美两国关系的问题。

这些“小美国人”在亭江的成长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五六年,但它承载的却是家乡之根和家族之脉的启蒙和传承,这里的模糊记忆与现实都会留在孩子们的血脉里,提醒他:你的祖籍是中国亭江,你的根在这里。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