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11: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邵 纯

 

哈默:列宁与邓小平的好朋友

——荐读《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

邵 纯

 

1987年9月13日,邓小平会见阿曼德·哈默博士。.jpg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三日,邓小平会见阿曼德·哈默博士。

 

1986年读《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印象深刻。35年后再读此书,情不自禁地写了这篇短文,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哈默——这位美俄混血的美国人,以及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传奇经历。

阿曼德·哈默,生于1898年5月21日,1990年12月10日逝世,享年92岁。他的父亲朱利叶斯,有犹太人血统,曾经生活在俄国。母亲罗丝(Rose是英语玫瑰的意思)生于俄罗斯,幼年时迁居美国。哈默的父亲是医生,接生过5000多个婴儿,后为制药厂的资方,信奉人道主义,常有行医不收费并赠送药物的善举。

哈默这个名字取自歌剧《茶花女》的男主角Armand(译成中文有时被称为“阿芒”或“亚蒙”)。他曾有过早恋的欲望和行为,但没有做出格的事,与女方不了了之了。15岁时,父亲命他定居纽约,从此,他由一个顽皮的儿童变成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美国社会重视并讲究演讲,以此显示思想和口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当时只有16岁的哈默在一个群体场合发表演讲,题目是《人类的最后一次战争》。这个判断虽然不正确,但他在演讲中的愿景是吸引人的:“战争已经变得如此可怕、浪费和富于破坏性,总有一天世界各国将不再使用战争作为解决彼此之间纠纷的手段。”

哈默17岁时修完了医学预科,理应升入医科大学,但由于他父亲开办的古德(good)制药厂经营不善,他只好协助父亲经营,半工半读。哈默很有经营才能,在他的管理、运作下,制药厂由几十人的小厂,很快发展成有1500多员工的大工厂,从此,年轻的哈默挤身百万富翁行列。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功。1921年,俄国发生大饥荒,并出现严重的瘟疫。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包括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此时,年仅23岁的哈默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准备冒着死亡的危险到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去看个究竟,并寻找商机。要了解苏俄的真实情况就必须懂得俄语,于是他一天记一百个俄语单词,持续多日后,基本能听懂俄国人说的话了。那时,交通不便,经过无数艰难险阻,哈默终于到达莫斯科。

哈默看到,“尸体像柴草那样堆在那里,只等滚入壕沟似的坟墓”。面对这一情况,他不想乘人之危大把赚钱,而是电告家人紧急向俄国运送小麦,救人于水火之中。他的这一善举,很快被列宁得知。列宁召见哈默,对他说,“美国和苏联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即美国有技术,苏联有资源,比如乌拉尔有大量的石棉储备可供开发。从此,哈默和列宁成了朋友。《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一书的附录,记录了从1921年10月14日到1922年5月24日的7个月间,列宁给各级人民委员会,包括给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等人关于怎样对待哈默的命令、指示、电文共21篇。可以说,这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友好往来的最初的典范。1924年列宁逝世后,哈默与苏联的经济、文化往来仍持续不断。哈默还与世界多个国家进行经济、文化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石油相关的业务和高级艺术品收藏。

哈默与中国的关系,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一书的205至206页有如下记载——

1979年,精力充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到美国进行访问,曾在休斯顿停留,参观了约翰逊宇航中心并同石油钻井公司的人交谈。休斯顿当局决定用道道地地的得克萨斯风格来欢迎邓,为他安排了室内斗牛比赛和吃烤牛肉野餐,就在这个地方,中国与西方石油公司开始挂钩。许多从事石油贸易的经理人员蜂拥而至,前来会见这位中国领导人。轮到向邓介绍哈默博士时,邓先生打断了译员的话,说道:“关于哈默,不需要向我介绍。在中国,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帮助过列宁的美国人。你为什么不到中国去,也给我们一点帮助呢?”

哈默博士说:“我很愿意这样做,但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会有困难,除非我能够乘我们公司的专用飞机去中国。我知道私人飞机是不准进入中国的。”邓回答说:“可以作出这种安排,你什么时候想去中国,给我发个电报就行了。”

不久,电报发出了。不到两个月,哈默博士和十六位西方石油公司的高级负责人就动身去北京,作为期七天的旅行。在这期间,他们与中国有关部门签订了与石油、煤矿、化肥和杂交棉花有关的四项初步协议。

哈默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和当时的国务院总理都亲切地会见了这位美国的、与世界多国有广泛联系的杰出人物,并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哈默推动了中美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1982年3月,哈默收藏的艺术珍品在北京美术馆展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艺术盛事,观众多达20万人。

1983年,《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中译本出版时,哈默为中国读者写了长篇序言。其中写道——

近60年来,我一直热烈地支持在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之间建立友好、稳定的关系。自我在1921年会见列宁以来,我就体会到了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和平、互惠的合作的意义。当然,我们两国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但以我个人的经历证实,这并不妨碍互利的贸易和科学技术上的交流。让历史来决定哪一种制度对人类来说是最好的制度。

哈默说,每次到中国来,邓小平都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对待他。1983年3月,胡耀邦总书记会见哈默时,赞扬西方石油公司在中国发展石油、煤炭、肥料等方面的努力,并称赞哈默的眼光与勇气,说他年轻时是列宁的朋友,晚年时是邓小平的朋友,这在美国的资本家中,在中美关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明:《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译组翻译,1983年11月三联书店出版。书中有哈默访华时邓小平、胡耀邦和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他的照片。

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jpg

超越生命——哈默博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