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09:1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高阳酒徒 另类儒生

——秦末汉初著名谋士郦食其

楚  欣

郦食其.jpg

郦食其

 

儒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种人多为文质彬彬,循规蹈矩者。不过,也有个性张扬,敢作敢为的另类。秦末汉初的郦食其就是突出的一个。司马迁的《史记·郦食其传》,对他作了生动的介绍。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学识渊博。因家庭穷,只得去当一名看门的小吏。虽然是个穷儒,县里的豪绅、知名人士都不敢随便差使他,许多人则称之为“狂生”。

秦末,陈胜、项梁等人“闹革命”,起义队伍经过高阳的有几十拨。郦食其听说,那些率部的头头,多半是些斤斤计较、刚愎自用、缺乏度量的人,便隐避起来。随后,刘邦带兵来到陈留,部下有一骑士是郦食其邻里的人,回到老家时,郦食其对他说:听说沛公很傲慢,却相当有谋略,这正是我想追随的领袖。如果你见到沛公,可以告诉他,我老家有位郦先生,年纪六十多了,身高八尺,人们称他狂生,他不认可。骑士回答:据我所知,沛公确实不喜欢儒生,有些头戴儒生帽子的人去见,他将其帽子摘下,往里边撒尿。交谈时,还动不动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见他。郦食其说:情况我知道,你只管将我说的那些话告诉沛公,至于如何见他,我自有办法。骑士返回部队,果然将郦食其的话一一说给了刘邦听。

不久,刘邦来到高阳,召见郦食其,想与他谈谈。郦食其到后,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腿让两个女人洗脚。郦食其问道: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一听大骂:你这个儒生老朽!怎么会说我要帮助秦国攻打诸侯?郦食其听了毫不畏惧,反而责问刘邦: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推翻暴秦,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会见长者。

好厉害的批评!刘邦自知失礼,立刻停止洗脚,然后穿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上宾的座位,向他道歉。

关于郦食其如何见到刘邦,司马迁在列传的后半部另有记述,即刘邦问门下的差使,想见他的这个人究竟长得怎么样?差使告诉他,很像儒生。一向对儒生没好感的刘邦自然不想见,就让差使出去婉拒,说沛公为了天下大事忙得很,没空见儒生。郦食其一听,怒目按剑,冲着差使说,滚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我不是儒生,我是高阳酒徒!差使连忙将这话转告给刘邦,刘邦这才停止洗脚,让差使“延客入!”

两种记载虽然有些出入,但给人的印象差不多,即郦食其的个性确实张扬。这一点,正是出身底层、有点“无赖”习气的刘邦所欣赏。

郦食其见到刘邦后,闲话不说,直接就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一一道来。刘邦听得句句入耳,喜出望外,连忙让人端上饭来,请郦食其进餐,然后问:依你的看法,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郦食其说: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不满一万人,如果以此和强秦对抗,就像是往虎口里探,危险得很。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关系很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投降。若是不听,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里接应。刘邦于是派郦食其前往游说,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一下,果然拿下了陈留。郦食其因此被封为“广野君”。接着,他举荐弟弟郦商,带领几千人马跟随刘邦到西南攻城略地。自己则经常担任说客,奔走于诸侯之间。

郦食其见刘邦.jpg

郦食其见刘邦

汉三年(前204年)秋天,项羽率部攻打刘邦,攻克荥阳城。刘邦想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屯兵巩、洛与楚军对抗。郦食其进言道:想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应以平民百姓为天,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敖仓这个地方,长期以来是天下的粮仓。楚国人攻克荥阳,却不坚守敖仓,引兵东去,这等于上天将这里的粮食给了汉军,我们如果退守,那就大错特错了。更何况,楚汉两国的战争长时间相持不下,天下百姓究竟心向哪一方还不明显。此时您应赶快再次进军,收复荥阳,占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蜚狐关口,把守白马津渡,让诸侯们看看实际形势,也就知道该归顺哪一方了(注)。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攻下。田广占据的齐国,幅员千里,田间带领二十万大军,屯兵于历城,田氏宗族的各支力量都很强大。他们背靠大海,凭借黄河、济水的阻隔,以及南近楚国的有利条件,人多诈又反复无常,您即使派遣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迅速打下来。因此,请您派我去游说齐王,让他归顺。刘邦听了,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于是在出兵复守敖仓的同时,委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游说。

能言善辩的郦食其到了齐国,面见齐王,直截了当地发问: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回答:不知道。接着反问:你认为究竟归向谁呢?郦食其说:归向汉王。齐王又问:依据何在?郦生回答:汉王和项王都努力向西进军攻打秦朝,并在义帝面前作了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在那里称王。汉王先攻入咸阳,理应他称王。项王却背弃盟约,把他改派到汉中,并将义帝迁徙他处。汉王获悉后,立刻发兵攻打三秦,拿下城池后,总是立刻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的财宝即分给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诸侯的军队也纷纷前来归顺。项王既有背弃盟约的坏名声,又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屑一顾;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天下人因此怨恨他,没有愿意为他效劳的。如今,汉王带领蜀汉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上党精锐军队,攻下井陉,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这就如同古时候蚩尤军队所向无敌一样,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您若赶快归顺汉王,齐国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否则,危亡时刻立刻就会到来。郦食其滔滔不绝的一席话,说得齐王田广心服口服,当即决定投降刘邦,并撤去历下的守兵,天天和郦食其一起饮酒畅叙。

然而就在此时,淮阴侯韩信乘夜幕的掩护,带兵越过平原偷偷袭击齐国。齐王田广听说汉兵攻齐,深感震怒,认为郦食其是个骗子,表面劝降,实际是设计让齐国撤防,便沉着脸对他说: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我就让你活着,要不然,我烹了你!郦食其冷冷地说道: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你老子我,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就这样,齐王烹杀了郦食其,带兵向东逃去。

韩信出兵攻齐这件事,着实令人意外,因为郦食其是奉刘邦之命前去游说齐王田广的,韩信应该一清二楚,何况游说已经成功了,怎么还这样干呢?读了《史记·淮阴侯列传》,终于明白。出兵攻齐乃蒯通的鬼主意。他对韩信说,将军,您征讨齐国,是奉诏行事,虽然汉王让郦食其前去劝降,但没有说不让您进攻呀,您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手脚捆绑起来呢?再说,郦食其只不过是一介儒生,却凭三寸不烂之舌,“下齐七十余城”。您是一位统兵多年、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竟比不上,这口气能咽得了?自尊心很强的韩信听后,受到刺激,当即改变原先停止攻打齐国的决定。

显然,蒯通这样做很不应该,尤其对“同一个战壕里”的人,背后捅刀是极不道德的。但就郦食其而言,对韩信出兵攻齐之事,只要派人告诉他,说自己奉汉王之命游说齐王,已经成功,你这一出兵,不仅把事情搅黄,还让我处于生命危险境地,请赶快撤兵。韩信应该是会听的。要不,直接报告刘邦,请他下令韩信撤走汉军也行。然而,倔犟的郦食其,宁可被田广烹杀,也不愿多说一句话,充分展现出“狂生”的傲气。唐代大诗人、也是“酒徒”的李白,对郦食其的胆识与才干很欣赏,他在《梁甫吟》一诗中写道:“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大鼻子,指刘邦)。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据说当代哲人毛泽东读到这里,信笔续了四句:“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时间的脚步匆匆走过,郦食其被田广烹杀这件事,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久矣。但今天读这段记载,仍然为这个谋士惋惜;至于他可以解脱危险却不屑去做,则让人深感遗憾。

(注):另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三年(前204年),项羽急围荥阳,汉王恐忧,郦食其献策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六国君臣百姓“莫不向风慕义”,“楚必敛衽而朝”。张良获知后从楚汉力量对比及诸多因素分析,以八个“不可”全盘否定,并郑重指出,如果用了郦食其的“谋”,“陛下事去矣”。刘邦听后,嘴里的饭吐出来,骂道:“竖儒(指郦食其),几败而公事!”

同为“汉三年”,同为项羽围攻荥阳所引发的事,同为司马迁的《史记》,《郦食其传》与《留侯世家》的记载却截然不同。笔者认为,以郦食其的智慧和他的行事风格分析,这个狂生不大可能提出“复立六国后世”的愚蠢建议。《郦食其传》没有记载,说明无此事;《留侯世家》详细记载,则令人费解。